期刊論文中文模板_第1頁
期刊論文中文模板_第2頁
期刊論文中文模板_第3頁
期刊論文中文模板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aper TitlePaper Title (use style:paper title)Subtitle as needec(paper subtitle)Authors Name/s per 1st Affiliation (Author)line 1 (of Affiliation ): dept. name of organizationline 2: name of organization, acronyms acceptableline 3: City, Countryline 4: e-mail address if desiredAuthors Name/s per 2nd

2、 Affiliation (Author)line 1 (of Affiliation ): dept. name of organizationline 2: name of organization, acronyms acceptableline 3: City, Countryline 4: e-mail address if desiredAbstract this electronic document is a live templat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youftpheext, heads, etc. are already defined

3、 onthe style sheet,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ions given in this document(Abstract)Keywords-component; formatting; style; styling; insert (key words)標題副標題第一作者1,第二作者21. 單位,城市,國家,郵編2. 單位,城市,國家,郵編1. E-mail address, 2. E-mail address【摘要】本電子文檔定義了由IEEE出版的各種中文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的標準文章格式。文檔中定義了標題、作 者、單位、摘要、章節(jié)標題、正文、圖、表、參

4、考文獻等元素,并且本文檔中各種元素所采用的格式即符合IEEE的標準格式?!娟P(guān)鍵詞】 模板;格式;IEEE;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1引言本模板由IEEE制作,定義了由IEEE出版的各種科 技會議論文集的標準格式。本模板用MS Word制作,并被保存為RTF格式,適用于使用MS Word編排論文的作 者,為作者提供文章排版的格式規(guī)范。IEEE推薦所有向IEEE的會議投稿的作者使用本模板,一方面可以方便排 版,另一方面可以統(tǒng)一論文集格式并確保所有論文符合IEEE的出版規(guī)范??萍颊撐牡母鞣N元素的格式,包括頁 面空白、分欄、行距、圖、表等,均在本模板中被定義。此外,本文檔的格式也嚴格遵守IEEE會議論文標準格

5、式,作者可直接以本文檔為例,直觀了解論文標準格式。2使用須知2.1紙型本模板僅針對采用A4紙型的會議論文集。請務(wù)必確 保您的論文采用A4幅面(21厘米X 29.7厘米)進行排 版。2.2排版規(guī)范的完整性本模板可直接用于論文及其文字的編排, 有的頁邊 距、 欄寬、行距、字體都嚴格符合規(guī)定,請勿修改!尤 其是頁邊距,由于論文集在后期制作過程中需要在頁 眉、頁腳添加各種信息,所以所有論文務(wù)必確保現(xiàn)有的 頁邊距不被修改,頁面空白不被占用。3論文寫作注意事項不要使用空格、制表符設(shè)置段落縮進,不要通過連 續(xù)的回車符(換行符)調(diào)整段間距。3.1英文縮寫除了一些眾所周知的英文縮寫,如IP、CPU、FDA ,所

6、有的英文縮寫在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時都應(yīng)該給出 其全稱。文章標題中盡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英文縮寫。Help-information : Identify applicable sponsor/s here(sponsors)3.2單位盡可能使用國際標準單位(公制),如厘米、千克、秒,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英制單位,如“3.5英寸磁盤”。避免把公制與英制混合使用。不要把單位的全稱與縮寫混合使用??梢允褂谩癢b/m2”或“Webers每平方米”,但不要寫“Webers/m2”。不要省略小數(shù)前面的0,例如不要把“0.25”寫作.25”。使用“cm3”,不要寫“cc”。3.3公式對于簡單的公式,可以直接以文本方式

7、輸入;對于 復(fù)雜的公式,可以考慮使用公式編輯器,或者將公式制 作成圖片后插入文中。編輯公式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減 號與連字符的區(qū)別,前者較長,后者較短。a=6 Y(1)4論文格式編排4.1紙型、頁邊距與版式論文應(yīng)采用A4幅面進行排版。論文頁面設(shè)置為:上邊距2.5厘米,下邊距3厘米,左右邊距2厘米;頁眉2厘米,頁腳2厘米。論文的頁眉和頁腳不要添加任何內(nèi)容,必須為空白。頁面設(shè)置中須指定“無網(wǎng)格(頁面設(shè)置 文檔網(wǎng)格 無網(wǎng)格)。論文的標題、摘要和關(guān)鍵詞(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不分欄;正文部分直到文章末尾采用2欄,欄寬相等,欄間距2字符。4.2標題、作者信息、摘要和關(guān)鍵詞.1 英文標題英文標

8、題置于論文第一頁的最上方。主標題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18磅,加粗,單倍行距,段前間隔0.5行。如有需要,可在主標題下方增加 子標題,子標題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11磅,加粗,單倍行距。.2 英文作者信息英文作者信息置于英文標題下方。所有作者的姓名列于第一行,用逗號隔開。姓名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10磅,加粗,行距12磅。姓名下方放置作者的單位信息(英文),單位信息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8磅,斜體,行距12磅。如果有多名作者并且單位不同,可以將不同的單 位分多行編排,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

9、行標注。單位信息下方是作者的e-mail。e-mail信息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8磅,斜體,行距12磅。如果論文提供多個作者的e-mail ,可以用逗號隔開,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標注。.3 英文摘要和關(guān)鍵詞英文摘要置于英文作者信息下方。摘要采用TimesNew Roman字體,小五,行距15磅,左對齊。關(guān)鍵詞至于英文摘要下方,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小五,單倍行距,左對齊,段前間隔0.5行。.4 中文標題中文標題置于英文摘要和關(guān)鍵詞的下方。主標題采用黑體,居中,18磅,加粗,單倍行距。如有需要,可 在主標題下方增加子標題,子

10、標題采用黑體,居中,11磅,加粗,單倍行距。.5 中文作者信息中文作者信息置于中文標題下方。所有作者的姓名列于第一行,用逗號隔開。姓名采用仿宋體,居中,10磅,加粗,行距12磅。姓名下方放置作者的單位信息(中文),單位信息采用宋體,居中,8磅,斜體,行距12磅。如果有多名 作者并且單位不同,可以將不同的單位分多行編排,并 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標注。單位信息下方是作者的e-mail。e-mail信息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居中,8磅,斜體,行距12磅。如果論文提供多個作者的e-mail ,可以用逗號隔開,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標注。.6 中文摘要和關(guān)鍵詞中

11、文摘要置于中文作者信息下方。摘要采用楷體(如有英文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10磅,行 距15磅,左對齊。關(guān)鍵詞至于中文摘要下方,采用楷體(如有英文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10磅,行距15磅,左 邊對齊,段前間隔0.5行。4.3正文.1 章節(jié)標題章節(jié)標題可劃分為三個級別。各個級別的標題均使用黑體(如有英文或數(shù)字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行距16磅。標題用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編號。一級標題黑體加粗,12磅;段前、段后各空0.5行。二級標題黑體加粗,11磅;段前、段后各空0.5行。三級標題黑體加粗,10磅;段前、段后不設(shè)置。4

12、. 正文正文使用宋體(如有英文或數(shù)字則使用Times NewRoman字體),10磅。各段落首行縮進2字符,兩端對齊,行距15磅,取消“孤行控制”。.3 致謝致謝信息置于文章末尾和參考文獻之間,致謝的采用一級標題的格式,12磅,黑體加粗,段前、段后各空0.5行,但是不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致謝的正文部分采 用與文章正文相同的格式。.4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標題采用一級標題的格式,但是不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參考文獻的標題使用英文(Times NewRoman字體)和括號注明中文(黑體),加粗,字體為12磅,段前空1行,段后空0.5行,行距為單倍行距。參

13、考文獻英文(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采 用宋體,8磅,行距單倍行距磅,并采用“x ”的方式以數(shù)字形式編號。所有參考文獻必須列出英文, 也就是說, 對于中文 參考文獻,必須先列出該文獻的英文信息,在下方另起 一行列出該文獻的中文信息。在正文中需要標注對參考文獻的引用。標注時也使 用“x”的形式,但采用上標格式。4.4圖、表和公式.1 圖片文中的圖片應(yīng)確保內(nèi)容清晰。圖片中的文字7.5磅。圖片的尺寸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放大或縮小,但是其長寬比例應(yīng)與原圖保持一致。對于比較大的圖片,如果 縮小后會導(dǎo)致內(nèi)容不清晰,可以對該圖片采用不分欄的 格式。所有圖片應(yīng)盡可能采用“嵌入式”

14、環(huán)繞方式,盡量避免采用“四周型”環(huán)繞方式,否則排版過程中極易出 現(xiàn)圖片位置難以控制的情況。圖片居中。圖片的標題放置于圖片下方,所有圖片必須列出英文標題,Times New Roman字體,如有中文采用黑體,8磅,加粗,居中,行距12磅,段前間隔0.5行,并使用“Figure x”( “圖x”)的形式進行編號。圖片的上方和圖片標題的下方各設(shè)置一空行,行距15磅。Figure 1. Curve: system result of standard experiment圖1.標準試驗系統(tǒng)結(jié)果曲線.2 表格表格中的文字7.5磅。對于比較大的表格,如果按 照雙欄方式難以容納,可以對該表格

15、采用不分欄的格 式。所有表格應(yīng)盡可能采用“無環(huán)繞”環(huán)繞方式,盡量 避免采用“環(huán)繞式”。表格應(yīng)居中。表格的標題置于表格上方,采用英文Times New Roman字體(如有中文使用黑體),8磅,加粗,居中,行距12磅,段后間隔0.5行,并使用“Table x”“表x”的形式進行編號。表格標題的上方和表格的 下方各設(shè)置一空行,行距15磅。Table 1. System resulting data of standard expriment表1.標準試驗系統(tǒng)結(jié)果數(shù)據(jù)數(shù)量質(zhì)量排序稿件件數(shù)1347824359376782435924359243.3 公式對于嵌入在正文段落中的公式,如果因為正文段落15磅行距的設(shè)置導(dǎo)致公式不能完整顯示,可以將該段落 的行距設(shè)置為“單倍行距”,公式設(shè)定為:標準10磅, 符號5磅,下標/上標6磅,次符號10磅,下標/上標5磅。對于單獨占據(jù)一個段落的公式,通常建議采用居中設(shè)置,并在段前、段后設(shè)置0.5行間隔。但該規(guī)則并不是強制性的,對于公式較多的論文,作者可以根據(jù)情況 適當調(diào)整對其方式和段落間距,以求美觀。為求美觀,應(yīng)注意公式中的字體大小。字體過大會 導(dǎo)致比例失調(diào),字體過小會導(dǎo)致看不清楚。致謝本章節(jié)為作者提供“致謝”的示例。References會考文獻) )1MENG Xiangping GAO Yan. Electric syst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