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學(xué)生、教師版)_第1頁
(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學(xué)生、教師版)_第2頁
(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學(xué)生、教師版)_第3頁
(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學(xué)生、教師版)_第4頁
(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學(xué)生、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 (學(xué)生版)一積累運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鳥雀呼晴, 。(周邦彥蘇幕遮)(2) ,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3)姜夔揚州慢虛實對比,虛寫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實寫現(xiàn)在揚州凄涼情形的詞句是“ , 2.按要求選擇。(5分)(1)下列各句中,所引詩詞 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2分)A.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往事歷歷,所有的記憶都在時光里發(fā)酵,散發(fā)出別樣的味道。B.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鬧,去尋 找無言的山水,遠逝的古人。C.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嗍[少

2、年總是信心滿滿,躍躍欲試,渴望在未來的歲月中大顯身手。D.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初春的細雨淅淅瀝瀝,撩撥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心中關(guān)于江南 的綿綿情思。(2)下列選項中用語 得體的一項是()(3分)A.好友從千里之外捎來家鄉(xiāng)特產(chǎn),卻之不恭,最后只好笑納。B.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見,甚為牽掛,改日并登門看望。C.拙作易經(jīng)補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讀者。D.大作已拜讀,收獲頗多,惟幾處有疑,特致函垂詢,望賜教?。ㄈ╅喿x下面的詩歌,完成 13-15題。(8分)路行路難(其六)【南北朝】鮑照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踝躡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

3、還在親側(cè)。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注踝躡:小步走路的樣子13 .出版社準(zhǔn)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1分)A.格律詩集B.詩余集粹C.古體詩集D.曲子詞集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情緒跌宕且曲折 B.記敘和抒情并用C.文詞質(zhì)樸且率直D.用典和比喻兼用15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兩句,描繪了一幅溫馨恬適的生活畫面,但在本首詩里卻別有滋味,請結(jié)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5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 15-20題。(18分)光武帝紀(jì) 范曄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光武年九歲而孤

4、,養(yǎng) 于叔父良。六年春正月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災(zāi),谷價騰躍,人用困乏。朕惟百姓 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瘙、無家屬貧不能 自存者,如律?!逼吣甏赫卤?,又詔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至于富者奢僭,貧者單財, 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 送終之義?!敝性甓挛煨?,帝崩于南宮前殿,年六十二。遺詔曰:“朕無益百姓,務(wù)從約省。 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初,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侍訃L問攻戰(zhàn)之事,帝曰:“昔衛(wèi)靈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泵?/p>

5、旦視朝,日仄乃罷。數(shù)引公卿、郎、將講論經(jīng)理,夜分乃寐?;侍右姷矍趧诓坏?承間 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yǎng)性 之福,愿頤愛精神,優(yōu)游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彪m身濟大業(yè),兢兢如不及, 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quán)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 古斯亦止戈之武焉。節(jié)選自后漢書卷一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如律()雖身濟.大業(yè)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厭武事()A.同陽”,滿足 B. 討厭 C.嫌棄 D. 壓制量時度力()A. 計算 B. 超過 C.考慮 D. 估計17、把第 段畫線句

6、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數(shù)引公卿、郎、將講論經(jīng)理,夜分乃寐18、用“ /”為第段畫線部分?jǐn)嗑洹#?分)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19、下列句子與“其命郡國有谷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3分)A.見犯乃死B.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C.持節(jié)送匈奴留在漢者D .何以女為見20、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分析光武帝的形象。(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 2226題。(12分)送何太虛北游序(元)吳澄士可以游乎? “不出戶,知天下”,何以游為哉! 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 ,而何可以不游也?圣人生而知也,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而已。若夫山川風(fēng)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數(shù)、前

7、言往行,非博其聞見于外,雖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聞寡見,不免孤陋之譏。取友者,一鄉(xiāng)未足,而之一國;一國未足,而之天下;猶以天下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然則 士何可以不游也?而后之游者,或異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國也,奔趨乎爵祿之府,伺候乎權(quán)勢之門,搖尾而乞憐,脅肩而取媚,以僥幸于寸進。是故昔之游者為道,后之游者為利。游則同,而所以游者不同。余于何弟太虛之游,惡得無言乎哉!太虛以穎敏之資,刻厲之學(xué),善書工,綴文研經(jīng), 三十余年矣?!炯住靠谖磭L談爵祿,目未嘗睹權(quán)勢,一旦而忽有萬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 獨知其心也?!疽摇渴乐?,闔門稱雄,矜己自大,挾其所已能,自謂足以終吾身而無憾。【丙】方窺闖圣人之經(jīng)

8、,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詛敢以平日所見所聞自多乎?【丁】此太虛 今日之所以游也。是行也,交從日以廣,歷涉日以熟,識日長而志日起。跡圣賢之跡而心其心,必知土之為士,殆不止于研經(jīng)綴文工詩善書也。聞見將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則天地萬物之皆備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戶而知。如是而游,光前絕后之游矣,余將于是乎觀。(有刪減)注上天賜予的好善的本性。22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焉 B.也 C.哉 D.矣23 .分析第段,作者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3分)24 .下列對第段畫線句理解 正確的一項是()。(2分)A.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方式不同。B.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

9、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同伴不同。C.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地點不同。D.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原因不同。25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們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2分)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虛肯如是哉?A.【甲】 B. 【乙】 C. 【丙】 D. 【丁】26 .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六)構(gòu)思類題型的答案基本角度(3分)(1) (3) (七)下面這首詩歌動靜關(guān)系角度看具有 的特點。(2分)雨后池上劉敬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fēng)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八)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以下文段畫線部分。(3分)經(jīng)過一片主人遲遲不來收拾的豆莢地,已經(jīng)失

10、去了等待耐性的枝條,借助秋陽的余威, 在豆殼打開的同時,豆粒彈射到周圍的土壤里。沒有哪種擬聲可以發(fā)出這種生命躍動的輕吟, 在輕吟中劃出一道優(yōu)美降落的弧線。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運氣好的時候,在古城老宅里走, 有隔岸的簫聲幽咽,像一條絲線在夜風(fēng)中起落。(滬)高三語文20分鐘課堂測試卷2 (教師版)一積累運用(10分)3 .按要求填空。(5分)(1)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周邦彥蘇幕遮)(2) 青冥浩蕩不見底 ,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3)姜夔揚州慢虛實對比,虛寫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實寫現(xiàn)在揚州 凄涼情形的詞句是“過春風(fēng)十里,盡芹麥青青4 .按要求選擇。(5分)(1)下列各句

11、中,所引詩詞 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D ) (2分)A.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往事歷歷,所有的記憶都在時光里發(fā)酵,散發(fā)出別樣的味道。B.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鬧,去尋 找無言的山水,遠逝的古人。C.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青蔥少年總是信心滿滿,躍躍欲試,渴望在未來的歲月中大顯身手。D. “簾外雨潺潺,春意 闌珊”,初春的細雨淅淅瀝瀝,撩撥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心中關(guān)于江南 的綿綿情思。(闌珊:將盡、將衰。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2)下列選項中用語 得體的一項是(C ) (3分)A.好友從千里之外捎來家鄉(xiāng)特產(chǎn),卻之不恭,最后只好

12、笑納。(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禮物:如區(qū)區(qū)小禮,請您笑納。)B.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見,甚為牽掛,改日并登門看望。(用于稱自己的父親)C.拙作易經(jīng)補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本意是指書稿雕版印行),以就正于讀者。D.大作已拜讀,收獲頗多,惟幾處有疑,特致函 垂詢,望賜教?。ㄓ糜谏蠈ο禄蜷L對幼)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3-15題。(8分)路行路難(其六)【南北朝】鮑照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di e xi e 出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踝 躡垂羽翼(比喻)?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無奈辭官)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 孤且直(人物形象)!

13、注踝躡:小步走路的樣子13 .出版社準(zhǔn)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 C )。(1分)A.格律詩集 B.詩余集粹 C.古體詩集D.曲子詞集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D ) (2分)A.情緒跌宕且曲折 B.記敘和抒情并用 C.文詞質(zhì)樸且率直 D.用典和比喻兼用15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兩句,描繪了一幅溫馨恬適的生活畫面,但在本首詩里卻別有滋味,請結(jié)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5分)參考答案:15. (5分)這兩句寫的是作者在床前與孩子玩耍, 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的場景,(1分)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的期待和向往。(1分)而這樣的溫馨

14、場面恰恰和前四句“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三個緊相連結(jié)的行為動作,以及在“踝躡”、“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的自己在官場當(dāng)中重重束縛、有志難伸的處境構(gòu)成了強烈的反差,說明這樣的溫馨場景,也只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充滿了心酸和無奈,(2分)更凸顯出他傷感憤世的情緒以及對時世不公的控訴。(1分)解題說明:翻譯;期待向往;無奈之舉;控訴憤慨。三、閱讀下文,完成第 15-20題。(18分)光武帝紀(jì)范曄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光武年九歲而孤,養(yǎng)于叔父良。六年春正月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災(zāi),谷價騰躍,人用困乏。朕惟百姓c emmi n無以自贍,惻然(同情)

15、愍(同“憫”)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稟特指官府賞賜谷物,讀作bi ng。引申指賜予賦予)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瘙、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ji 4 11七年春正月丙申,又詔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至于富者奢僭,貧者單財,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終之義?!敝性甓挛煨?, 帝崩于南宮前殿,年六十二。遺詔曰:“朕無益百姓,務(wù)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因此上書吊唁)?!背?,帝在兵間久,厭 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 指讓肩頭得到休息。比喻卸除 責(zé)任或免除勞役。)。皇太子嘗問攻戰(zhàn)之事, 帝曰:“昔衛(wèi)靈

16、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泵康┮暢肇颇肆T。數(shù)引公卿、郎、將講論經(jīng)理,夜分乃寐?;侍右姷矍趧诓坏?,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yǎng)性之福,愿頤愛精神,優(yōu)游自寧。 "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雖身濟 大業(yè),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quán)綱,量時度力,舉無 .j 1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 /戢(1.收斂;收藏。 2.停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4 + a比戈乙氏同O節(jié)選自后漢書卷一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如律 遵照,遵從(2)雖身濟大業(yè) 完成,成就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厭武事(B )A.同陽”

17、,滿足 B. 討厭 C.嫌棄 D. 壓制(2)量時度力(D ) .A. 計算 B. 超過 C.考慮 D. 估計17、把第 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數(shù)引公卿、郎、將講論經(jīng)理,夜分乃寐【答案】:(帝)屢屢召集公卿、郎和將領(lǐng)們議論經(jīng)典理義 (“經(jīng)理”同義詞連用,亦可譯為:治理),半夜才睡?!驹u分標(biāo)準(zhǔn)】:補主語、數(shù)、弓I、夜分、乃 ,錯一個扣一分18、用“ /”為第段畫線部分?jǐn)嗑?。?分)【答案】: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驹u分標(biāo)準(zhǔn)】:一處1分,如第一處錯,即使第二劃在“馬?!碧幰菜沐e19、下列句子與“其命郡國有谷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C )。(3分)A.見

18、犯乃死(被動)B.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判斷句)C.持節(jié)送匈奴留在漢者 (定后)D .何以女為見(賓前)20、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分析光武帝的形象。(4分)【解析】:段:體恤百姓段:崇尚禮義節(jié)儉,并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段:厭武仁厚;勤于國事【評分標(biāo)準(zhǔn)】:人物形象2分,具體分析2分【答案】:體恤百姓,災(zāi)年時命令有糧食的郡國賑濟貧苦無依的百姓。厭惡打仗,希望百姓能過上安定的日子, 不愿皇太子關(guān)心打仗之事。以身垂范,提倡殯葬從簡的國策,并立遺囑以身作則?!緟⒖甲g文】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劉邦第九代孫。光武九歲喪父,被叔父劉良撫養(yǎng)。建武六年春正月辛酉日,帝下詔令說:“往年水、旱、蝗災(zāi),谷

19、價暴漲,百姓貧困。我念及百姓不能養(yǎng)活自己,心里難過憐憫他們。命令存有谷物的郡國,賑濟老人、鰥夫、寡婦、孤兒、老而無子、病重困苦,以及無家可歸無法自立的人,一切遵照漢律的規(guī)一,a£o七年春正月丙申日,又下詔令說:“世人都把厚葬作為美德,鄙視那些從儉辦喪事的做法。以致于富人奢侈無度,窮人耗盡家財,法令禁不住,禮義止不了,要等到遇到非常事變(厚葬的墓被偷盜時)才認(rèn)識到錯誤?,F(xiàn)在布告天下,希望大家明白作忠臣、孝子、仁兄、賢弟為死去的人薄葬送終,才是合乎道義的行為。”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在南宮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留下遺詔說:“我無益于百姓,(喪事)務(wù)必從儉。刺史及郡守都不要離開自己所

20、在的城邑奔喪,不要派官員或因 此上書吊唁?!碑?dāng)初,光武帝長年馳騁沙場,對打仗十分厭倦,并且深知百姓疲于戰(zhàn)事國家不堪損耗,都向往和平安定的日子?;侍釉蛩垎柎蛘痰氖?,光武帝說:“過去衛(wèi)靈公向孔子咨詢布陣用兵的事,孔子并不回答。這不是你所要考慮的?!泵咳赵绯可铣k公,直到太陽西斜才退朝。屢屢召集公卿、郎和將領(lǐng)們議論經(jīng)典理義,半夜才睡?;侍右娀噬锨趧诓恢>耄每障秳裰G道:“皇上有夏禹、商湯的英明,卻沒有黃帝、老子所倡導(dǎo)的修身養(yǎng)性之福,但愿您保養(yǎng)愛護精神體力,求得自身悠閑安寧。 ”光武帝說:“我樂于這樣,不覺得疲倦?!钡垭m然成就了光復(fù)漢朝的大業(yè),卻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唯恐自己做得不夠,所以能明智謹(jǐn)慎

21、地處理政務(wù),總攬朝政大權(quán),衡量時機,估計能力,決策沒有什么失誤。不用功臣而重用文官,收藏起刀劍,遣散戰(zhàn)馬,雖治國方略不能與古代圣賢相媲美,卻也踐行了 “止戈為武”的武德精髓了。(五)閱讀下文,完成 2226題。(12分)送何太虛北游序(元)吳澄士可以游乎? “不出戶,知天下,何以游為哉! 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 匚而何可以不游也? ji d ngzho ng b> i ng y i圣人生而知也,其所知者,降衷秉彝(衷:善。彝:常,即規(guī)律、本性。 “降衷秉彝之善”指上天賜予的好善的本性。)之善而已。若夫山川風(fēng)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數(shù)、前 言往行,非博其聞見于外,雖上智

22、亦何能悉知也。故寡聞寡見,不免孤陋之譏。取友者,一鄉(xiāng)未足,而之一國;一國未足,而之天下;猶以天下為未足,而尚 友(意動:以為友)古之人焉。然則士何可以不游也?而后之游者,或異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國也,奔趨乎爵祿之府,伺候乎權(quán)勢之門,搖尾而乞憐,脅肩而取媚,以僥幸于寸進。是故昔之游者 為道,后之游者 為利。游則同,而 所以游者不同。余于何弟太虛之游,惡得無言乎哉!太虛以穎敏之資,刻厲之學(xué),善書工,綴文研經(jīng), 三十余年矣?!炯住靠谖磭L談爵祿,目未嘗睹權(quán)勢,一旦而忽有萬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 獨知其心也?!疽摇渴乐?,闔門稱雄,矜己自大,挾其所已能,自謂足以終吾身而無憾。j U【丙】方窺闖圣人之經(jīng),

23、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詛(難道;豈。表示反問。)敢以平日所見所聞自多(夸耀)乎?【丁】此太虛今日之所以游也。是行也,交從日以廣,歷涉日以熟,識日長而志日起。跡圣賢之跡而心其心,必知土之為士,殆不止于研經(jīng)綴文工詩善書也。聞見將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則天地萬物之皆備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戶而知。如是而游,光前絕后之游矣,余將于是乎觀。(有刪減)注上天賜予的好善的本性22 .可填入第段方框處的虛詞是(B )。( 1分)A.焉 B.也 C.哉 D.矣23 .分析第段,作者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3分)參考答案:23. (3分)作者運用了知識豐富的孔子也要廣泛考察來使自己的見聞廣博,交友范圍要廣才能豐

24、富自己的學(xué)識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想要做到見聞廣博就必須要出游的觀點。(舉例論證1分,事例概括1分,證明觀點1分)24 .下列對第段畫線句理解 正確的一項是(D )。(2分)A.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方式不同。B.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同伴不同。C.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地點不同。D.后來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原因不同。25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們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C )。(2分)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虛肯如 是哉?A.【甲】 B. 【乙】 C. 【丙】 D. 【丁】解題說明:甲處后為“何太虛”;乙處后為“世之人”。丁處后“此太虛今日之所以游也”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詛敢以平日所見所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