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物生理學練習第1章消化001 消化道平滑肌的緊張性和自動節(jié)律性主要依賴于( )。 . 交感神經(jīng)的支配 . 副交感神經(jīng)的支配 . 壁內(nèi)神經(jīng)叢的作用 .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 食物消化產(chǎn)物的刺激作用 002 對脂肪、蛋白質(zhì)消化作用最強的消化液是( )。 . 唾液 . 胃液 . 膽汁 . 胰液 . 小腸液 003 膽汁的主要作用是( )。 . 激活胰蛋白酶原 . 促進淀粉水解 . 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中和胃液 . 殺滅細菌 004 膽汁中參與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 膽色素 . 膽酸鹽 . 膽固醇 . 脂肪酸 005 下列關于大腸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 儲存食物殘渣,形成糞
2、便 . 大腸有保護粘膜、潤滑糞便的作用 . 大腸內(nèi)的細菌可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進食后往往可發(fā)生集團蠕動 . 大腸液中的消化酶對消化起重要作用 006 消化道平滑肌細胞的動作電位產(chǎn)生的主要離子基礎是( )。 . K+ 內(nèi)流 . Na+ 內(nèi)流 . Ca2+ 內(nèi)流 . Ca2+ 與K+ 內(nèi)流 . K+ 與Na+ 內(nèi)流 007 下列屬于胃泌素族激素的是( )。 . 促胰液素 . 抑胃肽 . 膽囊收縮素 . 血管活性腸肽 . 胰高血糖素 008 下列哪項pH值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動最適宜( )。 . 2.03.0 . 4.05.0 . 6.07.0. 8.09.0 . 12.013.0009 下
3、列關于唾液的生理作用,錯誤的是( )。 . 唾液可濕潤與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覺 . 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殘余食物 . 唾液可沖淡、中和、清除進入口腔的有害物質(zhì) . 唾液可使蛋白質(zhì)初步分解 . 唾液可使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010 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經(jīng),可引起唾液分泌( )。 . 量少、固體成分少的唾液 . 量多、固體成分少的唾液 . 量少、固體成分多的唾液 . 量多、固體成分多的唾液 . 唾液量不變 011 胃蛋白酶原轉變?yōu)槲傅鞍酌傅募せ钗锸牵?)。 . Cl- . Na+ . K+ . HCl . 內(nèi)因子012 下列關于胃酸生理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 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4、,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環(huán)境 . 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而易于分解 . 可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nèi)的細菌 . 可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 . 鹽酸進入小腸后,可促進胰液、腸液、膽汁的分泌 013 胃的容受性舒張是通過下列哪一途徑實現(xiàn)的( )。 . 交感神經(jīng) . 迷走神經(jīng) . 壁內(nèi)神經(jīng)叢 . 抑胃肽 . 促胰液素 014 下列哪種激素與促胰液素屬于同一族( )。 . 胃泌素 . 膽囊收縮素 . 胰島素 . 腎上腺素 . 胰高血糖素 015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質(zhì)是( )。 . 鹽酸 . 腸激活酶 . 胰蛋白酶原本身 . 組織液 . 糜蛋白酶016 引起促胰液素釋放的因素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 )
5、。 . 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脂肪酸、鹽酸 . 脂肪酸、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鹽酸 . 鹽酸、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脂肪酸 . 鹽酸、脂肪酸、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 . 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鹽酸、脂肪酸 017 下列關于膽汁的生理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 膽鹽、膽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 膽汁可與脂肪酸結合,促進脂肪酸的吸收 . 膽汁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 膽汁的消化酶可促進脂肪的消化 . 膽汁在十二指腸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018 胃腸內(nèi)容物通過消化道時,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時間最長( )。 . 胃 . 空腸 . 回腸 . 結腸 . 直腸 019 胃運動的起點位于( )。 . 胃大彎中部 . 胃大彎上部 .
6、胃底部 . 胃幽門部 . 胃小彎 020 糖、脂肪及蛋白質(zhì)在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列順序是( )。 . 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 . 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 . 脂肪、糖類、蛋白質(zhì) . 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 . 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 021 水分及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 十二指腸 . 胃 . 小腸 . 大腸 . 食管及胃 022 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產(chǎn)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 )。 . 十二指腸 . 空腸及回腸 . 十二指腸及空腸 . 十二指腸及回腸 . 回腸 023 腸胃反射可( )。 . 促進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 抑制胃排空、促進胃酸分泌 . 促進胃排空、促進胃酸分泌 . 抑制胃排空、
7、抑制胃酸分泌 . 以上都不是024 大腸內(nèi)的細菌可利用腸內(nèi)物質(zhì)合成下列哪種維生素( )。 . 維生素A . 維生素D. 維生素E . 維生素K . 葉酸 025 下列有關脂肪消化和吸收的敘述,正確的是( )。 . 膽鹽能使脂肪水解 . 膽汁中含有脂肪酶,因而能分解脂肪 . 小腸內(nèi)的脂肪小滴就是乳糜微粒 . 脂肪分解產(chǎn)物被吸收入腸上皮細胞后,重新合成中性脂肪 . 大部分膽鹽在十二指腸內(nèi)吸收 026 小腸對糖的選擇性吸收,表現(xiàn)在各種單糖吸收速度不同,吸收最快的是( )。 . 果糖 . 甘露醇 . 半乳糖 . 木糖 . 核糖 027 酸性食糜進入小腸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機制是( )。 . 小腸粘膜
8、釋放胃泌素 . 小腸粘膜釋放促胰液素 . 小腸粘膜釋放膽囊收縮素 . 迷走神經(jīng)興奮 . 交感神經(jīng)興奮 028 分泌胃泌素的細胞是( )。 . D細胞 . G細胞 . S細胞 . L細胞 . 嗜鉻細胞 029 分泌內(nèi)因子的細胞是( )。 . 主細胞 . 壁細胞 . 粘液細胞 . 胃幽門粘膜G細胞 . 胃粘膜表面上皮細胞030 胃粘膜屏障的作用一般是指( )。 . 防止H+由胃腔侵入粘膜 . 防止胃蛋白酶消化胃粘膜 . 防止Ca2+從粘膜向胃腸彌散 . 防止Cl-由胃腔侵入粘膜 . 以上都不是 031 引起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分泌的最強因素是( )。 . 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 . 鹽酸 . 脂酸鈉 .
9、脂肪 . 糖類 032 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是( )。 . 促進胃酸分泌 . 刺激胰液中碳酸氫鹽分泌 . 促進胰液中胰酶分泌 . 促進膽汁分泌 . 促進胃蛋白酶分泌 033 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的作用是( )。 . 促進胃酸分泌 . 刺激胰液中碳酸氫鹽分泌 . 促進胰液中胰酶分泌 . 促進膽汁分泌 . 促進胃蛋白酶分泌034 下列關于胃排空的敘述,錯誤的是( )。 . 胃排空是間斷進行的 . 胃排空是連續(xù)進行的 . 胃排空決定于幽門兩側的壓力差 . 胃排空受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pH值的影響 . 混合食物需46小時方可完全排空035 在消化道中,不參與蛋白質(zhì)消化的酶是( )。 . 胃蛋白酶 . 胰蛋白酶
10、. 二肽酶 . 羧基肽酶 . 腸激活酶036 下述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種是( )。 . 胃液 . 胰液 . 小腸液 . 唾液 . 膽汁 037 刺激交感神經(jīng)對胃腸道的影響是( )。 . 胃腸運動增強,分泌抑制 . 胃腸運動增強,分泌增強 . 胃腸運動抑制,分泌抑制 . 胃腸運動抑制,分泌增強 . 胃腸運動增強,分泌無明顯變化 038 胰液中含有的無機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 . Cl- . HCO- . Na+ . K+ . Ca2+039 能促進鐵吸收的是( )。 . 維生素C . 維生素D . 內(nèi)因子 . Na+ . 維生素A第1章消化001 D 002 D 003 C004 B 005
11、E 006 C007 C 008 C 009 D 010 B011 D 012 D 013 B 014 E015 B016 C 017 D 018 D 019 B 020 A021 C 022 C 023 D024 D025 D 026 C 027 B 028 B 029 B030 A 031 A 032 A 033 C 034 B 035 E 036 B037 C 038 B 039 A第2章呼吸001 呼吸是指( )。 . 呼氣和吸氣之和 . 氣體進入肺的過程 . 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 機體與環(huán)境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過程 . 氣體進出組織細胞的過程 002 肺的有效通氣量是指(
12、)。 . 潮氣量 . 肺活量 . 肺通氣量 . 肺泡通氣量 . 時間肺活量 003 CO2在血液中運輸?shù)闹饕问绞牵?)。 . 物理溶解 . 形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 . 形成碳酸氫鹽 . 和水結合形成碳酸 . 形成CO血紅蛋白 004 基本呼吸中樞位于( ) . 脊髓 . 延髓 . 腦橋 . 下丘腦 . 大腦皮層 005 CO2 對呼吸運動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主要通過刺激( )。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 . 延髓呼吸中樞 . 延髓化學感受器 . 腦橋長吸中樞 . 腦橋呼吸調(diào)整中樞 006 肺通氣的動力來自( )。 . 肺的舒縮運動 . 肺的彈性回縮 . 呼吸肌的舒縮活動 . 肺內(nèi)壓和胸內(nèi)壓之差 .
13、 胸內(nèi)負壓的周期性變化007 胸膜腔內(nèi)壓是由哪個因素形成的( )。 . 大氣壓非彈性阻力 . 大氣壓跨肺壓 . 大氣壓肺回縮力 . 大氣壓肺回縮力 . 肺內(nèi)壓跨胸腔壓 008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 )。 . 能增加肺泡表面張力 . 使肺的順應性增加 . 由肺泡型細胞分泌 . 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 覆蓋在肺泡內(nèi)層液泡與肺泡上皮之間 009 肺總容量等于( )。 . 潮氣量肺活量 . 潮氣量機能余氣量 . 肺活量機能余氣量 . 余氣量肺活量 . 余氣量補吸氣量 010 評價肺通氣功能, 下列哪個指標較好( )。 . 潮氣量 . 機能余氣量 . 肺活量 . 時間肺活量 . 補吸氣量 011 C
14、O2分壓由高至低的順序通常是( )。 . 呼出氣、肺泡氣、組織細胞、靜脈血 . 靜脈血、呼出氣、肺泡氣、組織細胞 . 肺泡氣、靜脈血、組織細胞、呼出氣 . 組織細胞、靜脈血、肺泡氣、呼出氣 . 呼出氣、組織細胞、靜脈血、肺泡氣 012 血紅蛋白結合的氧量和飽和度主要取決于( )。 . 血液的pH值 . 紅細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的濃度 . 血液溫度 . O2分壓 . CO2分壓 013 下列哪種情況使氧離曲線右移( )。 . CO2張力增高 . CO2張力降低 . pH值升高 . 溫度降低 . N2張力增高 014 延髓呼吸神經(jīng)元主要分布在( )。 . 迷走神經(jīng)背核和孤束背核 . 下橄欖核背
15、內(nèi)側和中縫核 . 孤束核腹外側區(qū)和疑核 . 網(wǎng)狀結構背側部 . 網(wǎng)狀結構腹側部 015 切斷雙側迷走神經(jīng)后呼吸的改變是( )。 . 呼吸頻率加快 . 呼吸幅度減小 . 吸氣時相縮短 . 血液CO2張力暫時升高 . 以上都不對 016 關于肺牽張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 . 感受器接受肺擴張的刺激 . 感受器存在于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平滑肌層 . 正常動物平和呼吸時,此反射對控制呼吸節(jié)律起重要調(diào)節(jié)作用 . 傳入纖維在迷走神經(jīng)中上行至延髓 . 促使吸氣及時轉入呼氣 017 肺泡氣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 )。 . 外呼吸 . 肺通氣 . 肺換氣 . 血液氣體運輸 . 內(nèi)呼吸 018 血液氧飽和
16、度是指( )。 . 血紅蛋白能結合氧的最大量 . 血紅蛋白實際結合的氧量 . 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 氧擴散的總量 . 血漿中溶解的氧量 019 代謝性堿中毒時( )。 . 血液pH值升高,CO2張力升高 . 血液pH值升高,CO2張力降低 . 血液pH值降低,CO2張力降低 . 血液pH值降低,CO2張力升高 . 血液pH值正常,CO2張力降低 020 氣體交換時,肺泡內(nèi)O2首先通過( )。 .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層 . 肺泡內(nèi)表面液體薄層 . 肺泡上皮細胞 . 間質(zhì) . 毛細血管基膜和內(nèi)皮細胞 021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減少時 ( )。 . 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泡擴大 . 肺泡表面張力
17、降低,肺泡擴大 . 肺泡表面液體薄層增加 . 肺泡表面張力降低,肺泡縮小 . 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泡縮小 022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O2與Hb的結合是一種氧合作用 . 100ml血液中Hb 實際結合O2的量叫氧含量 . 1分子Hb可結合2分子O2. 100ml血液中Hb結合O2的最大量叫氧容量 . Hb和O2的結合與Hb的變構效應有關 023 氧離曲線左移表示( )。 . Hb和O2親和力增高 . Hb和O2親和力降低 . 有更多的O2由Hb釋放 . Hb和CO2親和力增加 . Hb和CO2親和力不變 024 血液中CO2濃度對呼吸的調(diào)節(jié)主要是通過( )。 . 直接刺激呼吸中樞 .
18、 刺激腦橋調(diào)整中樞 . 刺激脊髓運動神經(jīng)元 . 刺激延髓化學感受器 . 通過肺牽張反射 025 低O2對呼吸調(diào)節(jié)作用是通過( )。 . 直接興奮延髓吸氣神經(jīng)元 . 直接興奮延髓呼氣神經(jīng)元 . 直接作用于腦橋調(diào)整中樞 . 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而興奮呼吸中樞 . 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而興奮中樞 026 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生理刺激物是( )。 . 腦脊液中CO2本身的刺激 . 腦脊液中H+的刺激 . 血液中H+增加 . 血液中Cl-的變化 . 血液中PO2的下降 027 血液中CO2濃度增高, 使呼吸加強的作用機理是( )。 . CO2直接刺激呼吸中樞神經(jīng)元 . CO2直接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
19、而興奮呼吸中樞 . CO2引起血中H+增加,而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 . CO2引起腦脊液中H+增高, 而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 . 以上說法均正確 028 (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 . 肺通氣量 . 肺泡通氣量 . 肺活量 . 時間肺活量 . 增大通氣量 029 下列敘述不屬于胸內(nèi)負壓的生理意義的是( )。 . 維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 有利于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 . 使肺隨胸廓張縮而張縮 . 降低氣道阻力 . 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030 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有( )。 . 呼吸膜的面積 . 呼吸膜的通透性 . 呼吸膜的厚度 . 通氣血流比值 . 以上均正確 第二章答案001 D 002 D 00
20、3 C 004 B 005 C 006 C 007 C008 B 009 D010 D 011 D012 D013 A 014 C 015 E 016 C 017 C 018 C 019 A 020 A021 E 022 C 023 A 024 D 025 E026 B 027 D028 B 029 E 030 E第三章血液循環(huán)001 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 )。 . 纖維蛋白原 . -球蛋白 . -球蛋白 . -球蛋白 . 白蛋白 002 紅細胞比容是指紅細胞( )。 . 與血漿容積之比 . 與血管容積之比 . 與白細胞容積之比 .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
21、003 調(diào)節(jié)紅細胞生成的主要體液因素是( )。 . 雄激素 . 雌激素 . 紅細胞提取物 . 促紅細胞生成素 . 促腎上腺皮質(zhì)素 004 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驟是( )。 .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原形成 .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形成 .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形成 .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原形成-纖維蛋白形成 . 凝血酶原形成-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形成 005 關于生理止血機理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 包括局部縮血管反應、血栓形成和血凝塊出現(xiàn) . 血小板與血栓形成和血凝塊出現(xiàn)有關 . 局部縮血管反應持續(xù)時間短 . 出血時間比凝血
22、時間短 . 血小板減少時,出血和凝血時間均不變 006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機理是( )。 .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 增強抗凝血酶與凝血酶的親和力 . 促進纖維蛋白吸附凝血酶 . 抑制因子的激活 . 以上都不是 007 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區(qū)別是( )。 . 前者發(fā)生在體內(nèi),后者發(fā)生在體外 . 前者發(fā)生在血管內(nèi),后者發(fā)生在血管外 . 前者只需體內(nèi)因子,后者需要外加因子 . 前者只需血漿因子,后者還需組織因子 . 激活因子的途徑不同 008 檸檬酸鈉的抗凝作用是( )。 . 加強血漿抗凝血酶的作用 . 使血漿中的鈣離子成為不解離的絡合物 . 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 中和酶性凝血物質(zhì) . 以上都
23、不是 009 下列凝血因子中,不屬于蛋白質(zhì)的是( )。 . 因子 . 因子 . 因子 . 因子 . 因子010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 紅細胞上的受體類型. 紅細胞表面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紅細胞表面特異凝集原的類型. 血漿中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血漿中特異凝集原的類型011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將導致()。. 再生障礙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 . 惡性貧血.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 型地中海貧血012下列哪項不是血清的特點()。. 缺乏纖維蛋白原 . 增加了血小板釋放的物質(zhì).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 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含鈣離子較少 013引起血沉加快的原因是()。. 血漿球蛋白增多 . 血漿白蛋白
24、增多. 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 . 血漿磷脂增多. 血漿中鈉離子增多 014正常機體血液在血管內(nèi)不凝固的原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血液流動快. 血管內(nèi)膜光滑完整. 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的作用. 有抗凝物質(zhì)存在. 血管內(nèi)膜損壞暴露出膠原纖維015 血漿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質(zhì)是( )。 . 抗凝血酶 . 抗凝血酶和肝素 . 氯化鈉 . 肝素 . 白蛋白 016 促進紅細胞成熟的主要物質(zhì)是( )。 . 維生素B6和葉酸 . 維生素B1和葉酸 . 維生素B2和葉酸 . 維生素B12和葉酸 . Fe2+和葉酸 017 釋放組織胺的細胞是( )。 . 嗜中性粒細胞 . 嗜酸性粒細胞 . 嗜堿性粒細胞 . 單核
25、-巨嗜細胞 . 淋巴細胞 018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這是因為左心室( )。 . 射血速度較快 . 每搏輸出量較大 . 射出的血液所流經(jīng)的管道較狹窄 . 心指數(shù)大于右心室 . 比右心室做更大的搏功 019 心動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 血液依賴地心引力而回流 . 骨骼肌的擠壓作用加速靜脈血回流 . 心房收縮的擠壓作用 . 心室舒張的抽吸作用 . 胸內(nèi)負壓促進靜脈回流 020 心動周期中,在下列哪個時期左心室內(nèi)壓力最高( )。 . 心房收縮期末 . 等容收縮期末 . 心室收縮期末 . 快速充盈期末 . 快速射血初期 021 心動周期中,在下列哪個時期左心室容積最大( )。 .
26、 等容舒張期末 . 快速充盈期末 . 快速射血期末 . 心房收縮期末 . 減慢充盈期末 022 主動脈瓣關閉見于( )。 . 快速射血期開始時 . 快速充盈期開始時 . 等容收縮期開始時 . 等容舒張期開始時 . 減慢充盈期開始時 023 第二心音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 )。 . 心室收縮時,血液沖擊半月瓣引起的振動 . 心室舒張時,動脈管壁彈性回縮引起的振動 . 心室收縮時,動脈管壁突然開放時的振動 . 心室舒張時,半月瓣迅速關閉的振動 . 心室收縮時,血液射入大動脈沖擊管壁的振動 024 第一心音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 )。 . 半月瓣關閉 . 半月瓣開放 . 房室瓣開放 . 房室瓣關閉 . 心室
27、射血入大動脈,引起動脈管壁振動 025 心肌細胞中,傳導速度最慢的是( )。 . 竇房結 . 心房 . 房室交界 . 浦肯野纖維 . 心室 026 房室延擱的生理意義是( )。 . 使心室肌不會產(chǎn)生完全強直收縮 . 增強心室肌收縮力 . 使心室肌有效不應期延長 . 使心房、心室不會同時收縮 . 使心室肌動作電位幅度增加 027 心電圖各段時間中,最長的是哪一段( )。 . P-R段 . P-R間期 . S-T段 . QRS波群 . Q-T間期 028 心臟的重要潛在起搏點是 ( )。 . 竇房結 . 心房肌 . 房室結的結區(qū) . 浦肯野纖維 . 心室肌 029 下列關于交感神經(jīng)對心臟作用的描述
28、,錯誤的是( )。 . 對心臟有緊張作用 . 使心率加快 . 使冠脈血流量增加 . 使心肌收縮力減弱 . 使房室傳導加快 030 容量血管是指( )。 . 大動脈 . 微動脈 . 肺動脈 . 微靜脈 . 靜脈 031 心臟收縮力增強時,靜脈回心血量增加,這是因為( )。 . 動脈血壓升高 . 血流速度加快 . 心輸出量增加 . 舒張期室內(nèi)壓低 . 以上都不是 032 機體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下列哪個器官的動脈血和靜脈血之間含氧量差距最大( )。 . 腦 . 心臟 . 腎臟 . 皮膚 . 骨骼肌 033 主動脈在維持舒張壓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動脈( )。 . 口徑大 . 管壁厚 . 管壁有擴張
29、性和彈性 . 血流速度快 . 對血管的摩擦阻力小 034 生理情況下,影響有效濾過壓的主要因素是( )。 . 毛細血管血壓和血漿晶體滲透壓 . 毛細血管血壓和組織液靜水壓 . 毛細血管血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 . 血漿晶體滲透壓和組織液膠體滲透壓 . 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組織液膠體滲透壓 035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動加強時( )。 . 醛固酮釋放減少 . 靜脈回心血量減少 . 腎臟排鈉量減少 . 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降低 . 交感神經(jīng)末梢釋放遞質(zhì)量減少 036 等容收縮期( )。 . 房內(nèi)壓室內(nèi)壓動脈壓 . 房內(nèi)壓室內(nèi)壓動脈壓 . 房內(nèi)壓室內(nèi)壓動脈壓 . 房內(nèi)壓室內(nèi)壓動脈壓 . 房內(nèi)壓動脈壓室內(nèi)壓 03
30、7 自律性最高的是( )。 . 竇房結 . 心房肌 . 房室交界 . 浦肯野纖維 . 心室肌 038 傳導速度最慢的是( )。 . 竇房結 . 心房肌 . 房室交界 . 浦肯野纖維 . 心室肌 039 收縮性最高的是( )。 . 竇房結 . 心房肌 . 房室交界 . 浦肯野纖維 . 心室肌 040 馬心電圖的S-T段( )。 . 代表兩心室去極化過程 . 代表兩心房去極化過程 . 代表兩心室復極化過程 . 代表兩心房復極化過程 . 代表兩心室全部處在去極化狀態(tài) 041 心動周期中,主動脈血壓最高值稱為( )。 . 收縮壓 . 舒張壓 . 脈搏壓 . 平均動脈壓 . 循環(huán)系統(tǒng)平均充盈壓 042
31、外周阻力和心率不變,而每搏輸出量增加時, 動脈血壓的變化主要是( )。 . 收縮壓升高 . 舒張壓升高 . 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幅度相同 . 收縮壓降低,舒張壓升高 . 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 043 交感縮血管纖維釋放的遞質(zhì)是( )。 . 腎上腺素 . 去甲腎上腺素 . 乙酰膽堿 . 5-羥色胺 . 組織胺 044 副交感舒血管纖維釋放的遞質(zhì)是( )。 . 腎上腺素 . 去甲腎上腺素 . 乙酰膽堿 . 5-羥色胺 . 組織胺 045 心迷走神經(jīng)末梢釋放的遞質(zhì)是( )。 . 腎上腺素 . 去甲腎上腺素 . 乙酰膽堿 . 5-羥色胺 . 組織胺 046 在正常情況下,下列哪項不是參與心血管活動調(diào)節(jié)
32、的體液因素( )。 .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 抗利尿激素 . 血管緊張速 . 前列腺素 . 胃泌素 047 在生理狀態(tài)下,影響舒張壓的主要因素是( )。 . 外周阻力 . 心輸出量 . 大動脈管壁的彈性 . 靜脈回心血量 . 心率 048 收縮壓相當于心動周期中 ( )期末動脈內(nèi)的壓力。 . 等容收縮期 . 快速射血期 . 減慢射血期 . 快速充盈期 . 減慢充盈期 049 下列因素中,使中心靜脈壓升高的是( )。 . 血容量增加 . 周身血管舒張 . 靜脈回心血量減少 . 心臟射血能力增強 . 循環(huán)血量減少 050 血漿蛋白減少時,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是( )。 .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33、. 淋巴回流減少 . 有效濾過壓減少 . 有效濾過壓增加 . 靜脈回流障礙 051 刺激心迷走神經(jīng)時將出現(xiàn) ( )。 . 心率加快 . 心輸出量增加 . 心肌收縮力增強 . 血壓上升 . 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 052 阻斷心交感神經(jīng)的受體拮抗劑作用于( )。 . 1腎上腺素能受體 . 2腎上腺素能受體 . 腎上腺素能受體 . M膽堿能受體 . N膽堿能受體 053 引起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 感受器興奮的適宜刺激是( )。 . CO2分壓下降 . O2分壓升高 . H+濃度下降 . O2分壓下降和CO2分壓升高 . CO分壓升高 第三章血液循環(huán)001E 002E 003D 004C 005
34、E 006B 007D 008B 009C 010C011D 012D 013A 014E 015B 016D 017C 018E 019D 020E021E 022D 023D 024D 025C 026D 027E 028D 029D 030E 031D 032B 033C 034C 035C 036B 037A 038 C039E 040E 041A 042A 043B 044C 045C 046E 047A 048B 049A 050D 051E 052C 053D第四章排泄系統(tǒng)001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時,促進血漿濾出的直接動力是()。. 全身動脈血壓 . 腎動脈血壓. 入球小動脈血壓.
35、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 出球小動脈血壓002尿液濃縮的主要部位是()。. 近曲小管 . 髓袢降支 . 髓袢升支 . 遠曲小管 . 集合管003陰部神經(jīng)興奮時()。. 尿道內(nèi)括約肌收縮 . 尿道內(nèi)括約肌舒張 . 尿道外括約肌收縮. 尿道外括約肌舒張 . 逼尿肌收縮004損毀視上核,尿量和尿濃縮將出現(xiàn)哪種變化()。. 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釋 . 尿量增加,尿濃縮. 尿量減少,尿高度稀釋 . 尿量減少,尿濃縮 . 以上都不是 005下列關于腎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它是由近曲小管細胞分泌的. 腎素分泌可導致血漿鈉和水的丟失. 腎素分泌是由平均腎動脈壓升高引起的. 它使血管緊張素原變?yōu)檠芫o張素. 它
36、使血管緊張素變?yōu)檠芫o張素 006下列關于腎小管分泌K+的敘述,錯誤的是()。. 原尿中的K+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 K+的分泌是通過鈉-鉀交換形式實現(xiàn)的. 鈉-鉀交換與鈉-氫交換兩者存在競爭性抑制. 堿中毒時鈉-氫交換降低,鈉-鉀交換增強. 堿中毒時往往出現(xiàn)高血鉀癥 007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受下列哪種激素的調(diào)節(jié)()。. 血管緊張素 . 腎上腺素 . 糖皮質(zhì)激素 . 醛固酮 . 抗利尿激素 008大量出汗時尿量減少,主要是由于()。. 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 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 交感神經(jīng)興奮,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 血容量減少,導致腎小球濾過減少.
37、 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導致腎小球濾過減少 009分泌腎素的是()。. 入球小動脈管壁 . 出球小動脈管壁. 球旁細胞 . 間質(zhì)細胞 . 致密斑 010急性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明顯下降 . 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 囊內(nèi)壓增高 . 濾過膜通透性減小 . 腎小球濾過面積減小011急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明顯下降 . 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 囊內(nèi)壓增高 . 濾過膜通透性減小 . 腎小球濾過面積減小 012水利尿實驗時,引起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的感受器是()。. 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 . 左心房和腔靜脈處容量感受器. 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 .
38、延髓化學感受器 . 以上均不是 013腎小管液中NaCl被顯著濃縮的部位是()。. 近曲小管 . 髓袢細段 . 髓袢升支粗段 . 遠曲小管014大量飲水,使尿量增多的是()。. 滲透性利尿 . 血鈉升高 . 水利尿 . 血鉀升高 . 以上都不是015血糖超過腎糖閾時,引起多尿的是()。. 滲透性利尿 . 血鈉升高 . 水利尿 . 血鉀升高 . 以上都不是 016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有效刺激是()。. 循環(huán)血量減少 . 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 . 血鈉升高. 血鉀升高 . 以上都不是017使腎素分泌增多的有效刺激是()。. 循環(huán)血量減少 . 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 . 血鈉升高. 血鉀升高 . 以上都不是 018引起膀胱壁收縮的是()。. 盆神經(jīng)興奮 . 腹下神經(jīng)興奮 . 陰部神經(jīng)興奮 . 坐骨神經(jīng)興奮 . 以上都不是 019導致腎小球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yè)的未來趨勢與困境分析
- 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示范園項目設計方案
- 臨床專科體系建設方案優(yōu)化實施
- 初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學策略探索
- 成品油行業(yè)未來趨勢與市場展望
- 中止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農(nóng)村出租山林合同范例
- 住建部epc合同范例
- 加工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茅臺購買合同樣本
- 財務英文詞匯大全
- 新高考:地理選科指導
- 各種變頻器的使用說明書.lg-ig53parameter list
- GB/T 19582.2-2008基于Modbus協(xié)議的工業(yè)自動化網(wǎng)絡規(guī)范第2部分:Modbus協(xié)議在串行鏈路上的實現(xiàn)指南
-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說課課件-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解剖學課件神經(jīng)系統(tǒng)課件
- 《基于繪本閱讀的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研究(論文)》9300字
- 印巴戰(zhàn)爭(修改稿)
- 工程項目管理實施方案(5篇)
- 2021年全國質(zhì)量獎現(xiàn)場匯報材料-基礎設施、設備及設施管理過程課件
- 防爆電氣失爆判別標準和常見失爆現(xiàn)象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