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_第1頁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_第2頁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_第3頁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_第4頁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選擇題(共11小題)1. (2017黨帛陽)下列圖案中,屬于軸對稱圖形的是()A.B.D.第13頁(共16頁)【分析】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定義求解可得.【解答】解:A,此圖案是軸又t稱圖形,有 5條對稱軸,此選項符合題意;B、此圖案不是軸對稱圖形,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此圖案不是軸對稱圖形,而是旋轉(zhuǎn)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DK此圖案不是軸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軸對稱圖形,掌握其定義是解題的關(guān)鍵:如果一個圖形 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2. (20177®慶)下列圖形中是軸對稱圖形的是()【分析】根據(jù)

2、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軸對稱圖形,不合題意;B、不是軸對稱圖形,不合題意;C、是軸對稱圖形,符合題意;D不是軸對稱圖形,不合題意.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guān)鍵是尋找對稱軸, 圖形兩部分折疊后可重合.3. (2017?呼和浩特)圖中序號(1) (2) (3) (4)對應的四個三角形,都是ABC這個圖形進行了一次變換之后得到的,其中是通過軸對稱得到的是(【分析】軸對稱是沿著某條直線翻轉(zhuǎn)得到新圖形,據(jù)此判斷出通過軸對稱得到 的是哪個圖形即可.【解答】解:軸對稱是沿著某條直線翻轉(zhuǎn)得到新圖形,通過軸對稱得到的是(1).故選:A.【點評】此題主要考

3、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性質(zhì)和應用,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 關(guān)鍵是要明確:軸對稱是沿著某條直線翻轉(zhuǎn)得到新圖形,觀察時要緊扣圖形變 換特點,進行分析判斷.4.如圖,已知點P至I AE, AD BC的距離相等,有下列說法: 點P在/ BAC的平分線上;點P在/ CBE的平分線上;點P在/ BCD勺平分線上;點P在/ BAC /CBE / BCD勺平分線的交點上.其中正確的是()D.【分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進行判斷即可.【解答】解::點P到AE, AD的距離相等, 點P在/BAC的平分線上,正確; 點P到AE, BC的距離相等, 點P在/CBE的平分線上,正確; 點P到AD, BC的距離相等, 點P在

4、/ BCD勺平分線上,正確; 點P在/BAG /CBE / BCD勺平分線的交點上,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角平分線的判定,掌握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的 平分線上相等是解題的關(guān)鍵是解題的關(guān)鍵.5 .如圖,ABC, /B=90° ,兩直角邊 AB=3 BC=4 AC=5三角形內(nèi)有一點P到各邊的距離相等,則這個距離為()A. 1B. 3C. 4 D. 5【分析】連接AP, BP, CP,設(shè)PE=PF=PD=x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列出方程,即可求得該距離的長.(AB+BC+AC?x卷 X12X【解答】解:連接AP, BP, CP.設(shè) PE=PF=PD=xWJ &ab

5、c=Labx x+AO x+BO222x=6x,> &abcFXABX CB=66x=6, 解得x=1.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積以及角平分線,解題的關(guān)鍵是構(gòu)造輔助線,且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整體計算;二是等于三個小三 角形的面積和,這也是列方程的依據(jù).6 .如圖,在 ABC中,/C=90 , AD是/CAB的平分線,DE是AB的垂直平分線,則/ BDE勺度數(shù)是(A. 15°B. 30C. 45D. 60【分析】由在 ABC中,/C=90 , AD是/CAB的平分線,DE是AB的垂直平分 線,易得/ B=/ DABW CAD繼而求得/ B

6、的度數(shù),則可求得/ BDE的度數(shù).【解答】解:: DE是AB的垂直平分線, . AD=BD丁 / DABW B,: AD / CAB的平分線,丁 / CADW DAB.在 ABC中,/C=90 , .3/B=90° , ./B=30° ,丁. / BDE=90 - / B=60° .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此題難度 不大,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用.7.如圖,線段AC, AB的中垂線交于點 0,已知OC=2cm則OB等于()A. 1cm B. 2cm C 4cm D.不能確定【分析】首先連接OA由線段AG AB的中垂線交

7、于點0,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得0A=0C=0B【解答】解:連接0A.線段AG AB的中垂線交于點0, .0A=0 C 0A=0 B0B=0C=2c m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此題難度不大,注意掌握輔助線 的作法,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用.8.如圖,4ABC中,DE/ BG FB, FC分別平分/ B和/C,已知 BC=20 AB=18,AC=16則 ADE的周長是(A. 30 B. 32 C. 34 D. 36【分析】根據(jù)DE/ BC FB, FC分別平分/ B和/C,可彳#: / DBF之FBC之DF0 進而得出DF=DB同理得出EF=EC所以 ADE勺周長

8、為AB+AC然后根據(jù)AB和 AC的長度即可求出結(jié)果.【解答】解:= DE/ BG /BFD力 FBC /EFC4 BCF.FC分別平分/ B和/C, /DBF力 FBC /ECF4 BCF /BFD力 DBF /EFC4 ECFDF=DB EF=ECADE勺周長=AD+AE+D,EDE=DF+EF ADE勺周長=AD+BD+AE+EC=AB+AC. AB=18 AC=16.ADE勺周長=34.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平行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 性質(zhì),三角形的周長,關(guān)鍵在于根據(jù)相關(guān)的性質(zhì)定理推出DF=DB EF=EC然后進行正確的等量代換求出 ADE的周長=AD+BD+

9、AE+EC=AB+AC9.同學們都玩過蹺蹺板的游戲,如圖,是一個蹺蹺板的示意圖,立柱 OC與地 面垂直,OA=OB當蹺蹺板的一頭著地時,/ OAC=25 ,則當蹺蹺板的另一頭 B著地時/ AOA等于()A C 3A. 25B. 500C. 600D. 130°【分析】欲求/A' OA的度數(shù),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 和,可知/ A OAW OAC廿OB C,又 OA=OB,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可知/ OAC= /OB C=20 .【解答】解:.OA=OB, ./OAC=OB C=25 ,丁 / A OAN OAC+ OB C=2Z OAC=50 .故選B.【點評】

10、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外角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和.10.如圖,等腰三角形 ABC中,/BAC=90 ,在底邊BC上截取BD=AB過D作Dn BC交AC于E,連接AD,則圖中等腰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分析】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且/ BAC=90 ,所以/ B=Z C=45 ,又DE ,BG所以/ DECWC=45 ,所以 EDC是等腰三角形,BD=AB所以 ABD是 等腰三角形,/ BADW BDA 而/ EAD=90 - Z BAD / EDA:90° - / BDA 所以 / EADW EDA所以 EAC®等腰三角形,

11、因此圖中等腰三角形共 4個.【解答】解:.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且/ BAC=90 , / B=/ C=45 ,v DEL BC, ./ EDBW EDC=90 ./DECW C=45 , .EDO等腰三角形,v BD=AB . ABC®等腰三角形,丁 / BADW BDA而/EAD=90 - Z BAD / EDA=90 - Z BDA丁 / EADW EDA.EAD等腰三角形,因此圖中等腰三角形共4個.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及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由已知條 件利用相關(guān)的性質(zhì)求得各個角的度數(shù)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11.如圖,點 O是 ABC中/ABC與/A

12、CB的平分線的交點,OD/ AB交BC于D點,OE AC交BC于E點,若BC=20cm則 ODE勺周長為()陞B D E CA. 16cm B. 18cm C. 20cm D. 22cm【分析】ODE勺周長=OD+DE+O的以先證明BD=OD CE=OE則OD+DE+OE=BC 得出.【解答】解:: OD/ AB ./ABOW BOD. OBW/ ABC ./ABOW OBD ./ABOW BODBD=OD則同理可得CE=OE ODE勺周長=OD+DE+OE=BD+DE+EC=20cm故選C.【點評】本題利用了: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角的平分線的性質(zhì); 等邊對等角.二.解答題(共8小題)AE

13、平分/ BAC BEX AE于 E, ED/ AG12. (2016秋?寶塔區(qū)期中)如圖,已知 /BAE=42 ,求 / BED的度數(shù).【分析】已知AE平分/BAG ED/ AG根據(jù)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可求得 /DEA勺度數(shù),再由三角形外角和為 360°求彳3/ BED®數(shù).【解答】 解:.BE! AE; /AEB=90v AE平分 / BAC. / CAEW BAE=42Xv ED/ AC,/AED=180 - / CAE=180 - 42° =138°丁. / BED=360 - / AEB- / AED=132【點評】此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zhì)和三角

14、形外角和定理.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 互補.13.在 ABC中,/ABC=Z C, BD平分/ ABC 交 AC于 D, AE±BR 垂足為 E.【分析】首先過點A作AF/ BG交BD的延長線于點F,由在ABCt, / ABC=2/C, BD平分/ABC易證得 ADF ABF ADBC是等腰三角形,又由三線合一,可證得BF=2BE即可證得 AC=2BE【解答】證明:過點A作AF/ BG交BD的延長線于點F, / F=/ DBC / FAD=/ C, ./ABC=Z C, BD 平分/ABC ./ABDW DBCh C, / F=/ FADW ABD BD=CD . AD=DF AB=A

15、Fv AE! BD,BE=EF=-BF, 2,vAC=AD+CD=DF+BD=BF . AC=2BE【點評】此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此題難度較大,解題的關(guān)鍵是 準確作出輔助線,注意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用.14.如圖所示.zABC中,AE是/A的平分線,CCL AE于D求證:/ ACA / B.【分析】延長CD交AB于F點,可證明 ACDt AFDr等.卞g據(jù)/ AFC是 BCF的外角可證結(jié)論.【解答】證明:延長CD交AB于F點.: AE是/ A的平分線,CD± AE /FAD力 CAD /ADCW ADF=90 .又AD公共, .ADC AADF ./ACDW AFD /AFC

16、是 BCF0勺外角, /AFO / B. ./ACD> / B.【點評】此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質(zhì)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作出輔助線 建立兩角的聯(lián)系是難點.15.如圖,在等腰 ABC中,AB=AC AD是BC邊上的高,點E、F分別是邊ABAC上的點,且EF/ BC.(1)試說明 AEF是等腰三角形;(2)試比較DE與DF的大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S D C【分析】(1)首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到/ B=Z C,再結(jié)合平行線的性質(zhì)得 至|J/AEF=ZAFE,利用等角對等邊即可證得;(2)根據(jù)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證得 AD是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然后根 據(jù)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可證得

17、.【解答】解:(1) V EF/ BC ./AEF=Z B, /AFE=Z C.又AB=AC / B=/ C,./AEF=Z AFEAE=AF即AEF是等腰三角形;(2) DE=DF理由如下:.飛比等腰三角形ABC的底邊上的高,AD&是/ BAC的平分線.又.AEF是等腰三角形,一AG是底邊EF上的高和中線,ADL EF, GE=GFAD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DE=DF【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以及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 正確證明AD是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是關(guān)鍵.16.如圖,在4ABC中,AB=ACR E分另是BC?口 AC上的點,且DE/ AB EA=ED請你說明A

18、D垂直平分BC【分析】由平行線的性質(zhì)、等腰 AED的性質(zhì)推知AD平分/ BAC則由“等腰三 角形三合一的性質(zhì)”證得結(jié)論.【解答】證明:如圖,: EA=ED /2=/ 3.又 : DE/ AB,/ 1=/ 3,./ 1=/ 2,即 AD平分/ BAC又AB=ACAD是邊BC的中垂線,即AD垂直平分BC.B D C【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難度不大,屬于基礎(chǔ)題.17. (2017春?藍田縣期末)如圖,在 ABC中,點D是AB的中點,點F是BC延長線上一點,連接 DF,交AC于點E,連接BE, ZA=Z ABE(1)求證:DF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2)當AB=AC /A=46時,

19、求/ EBC及/F的度數(shù).【分析】(1)根據(jù)到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在垂直平分線上證明;(2)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出/ ABE結(jié)合圖形計算即可.【解答】(1)證明::/ A=Z ABEEA=EBvAD=DB DF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2)解:丁/ A=46 , ./ABEWA=46° , v AB=AC ./ABCW ACB=67 , ./EBCW ABO /ABE=21 ,/ F=90° - / ABC=23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以及三角形 內(nèi)角和定理,掌握到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在垂直平分線上是解題的 關(guān)鍵.18. (2017?平谷區(qū)二模)如圖,在 ABC中,BD平分/ ABC交AC于點D, DE/BC交 AB于點 E, EF± BDT點 F.求證:/ BEF玄 DEF【分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 ABDWCBD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zhì)得到/ ED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