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3.1.1鋁及鋁合金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版)_第1頁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3.1.1鋁及鋁合金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版)_第2頁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3.1.1鋁及鋁合金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版)_第3頁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3.1.1鋁及鋁合金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版)_第4頁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3.1.1鋁及鋁合金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不易生銹B.導電性好第一單元從鋁土礦到鋁合金第1課時鋁及鋁合金1.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高,儲量豐富B. 鋁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蝕性能好C. 鋁化學性質穩(wěn)定,常溫下不與任何酸堿反應D. 鋁的冶煉技術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產(chǎn)【解析】鋁是一種活潑金屬,常溫下可與鹽酸、NaOH溶液等發(fā)生反應,C項錯保?!敬鸢浮緾2.下列物質中,厲于合金的是()A.硬鋁B.鋁箔C 冰晶石D.水銀【解析】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具有金厲特性的物質。硬鋁是由Al、Cu、Mg、Mn、Si等形成的合金,鋁箔是 A1,冰晶石是一種化合物,水銀是Hg

2、?!敬鸢浮緼3.鋁鏤合金閔堅硬、輕巧、美觀、潔凈、易于加工而成為新型建筑裝潢材料, 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簾門、防護欄等。下列與這些用途無關的性質是()C.密度小D.強度高【解析】建筑裝潢材料厲于長期使用的材料,其不易生銹、強度高、密度小等性 能,都有利于建筑物的長久、安全使用。但建筑裝潢材料沒有必要要求導電性好, 相反,建筑裝潢材料導電性好不利于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為它導致建筑物遭雷 擊?!敬鸢浮緽4將仔細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 熔化的鋁滴落B熔化的鋁開始劇烈燃燒C. 熔化的鋁不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著D. 熔化的鋁火星四濺解析 將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

3、上加熱,鋁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氣化鋁 膜,AbCh的熔點高于鋁,包在了液態(tài)鋁的外面,所以加熱鋁箔時,鋁熔化了但 是不會滴落,好像有一層膜兜著,鋁在空氣中加熱不能燃燒,故選C。啓案C5欲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鋁粉,應選用的試劑是()A. 稀鹽酸B.硫酸銅溶液C.氨水D.氫囊化鈉溶液第2頁/共8頁解析鐵粉和鋁務均能與稀鹽酸、硫酸銅溶液反應,A、B項錯謀;鐵粉和鋁務 均不能與氨水反應,C項錯誤;鐵粉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鋁務能與氫氧 化鈉溶液反應,D項正確。答案D6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鈉和冷水反應:Na + 2H2O=Na+ + 2OH + H2 fB. 金屬鋁溶于氫氣化

4、鈉溶液:Al + 2OH-=AlOf + H2 fC. 金屬鋁溶于鹽酸中:2A1 + 6H+=2A13+ + 3H2 fD. 鐵跟稀硫酸反應:Fe + 2H=Fe3- + H2?解析 A項,電荷不守恒;B項,應為2Al-F2OH- + 2H2O=2AIOf+ 3H2 ? ; D 項,鐵與H2SO4反應,生成Fe2+o啓案C7. 用鋁箔包裝0mol金屬鈉,用針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應后,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則收集到的氣體為(標準狀況)()A. Ch和出的混合氣體B. 12LH2C.大于1.12LH2D.小于12L氣體咎案C解析 Na與水反應放出H2,并且生成NaOH,鋁箔能與Na

5、OH溶液反應,也生成H?,故晟后收集到的氣體是這兩部分H?的總和。第6頁/共8頁2Na + 2H2O = 2NaOH + H2 t0.1 mol0.1 mol0.05 mol2A1+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t0.1 mol 0.1 mol05 mol若鋁箔足量,共生成H2:V(H2)=22.4 L mor1 X (0.05+0.15) mol=4.48 L若鋁箔不足,收集氫氣體積的范圍為1. 12L<V(H2)<4.48Lo8. 鋁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當兩個反應放出的氣體在相同狀況下體積相等時,反應中消耗的HC1和NaOH物質的量之

6、比為()A. 1 : 1B. 2 : 1C. 3 : 1D. 1 : 3啓案C解析金厲鋁無論是與酸還是與堿反應,鋁與氫氣的關系式均為2A13H2,利 用此特點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有關的計算。2A1 + 6HC1=2AlCh + 3H2 f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t根據(jù)以上兩個化學方程式可知,放出等量氣體時消耗HC1和NaOH的物質的量 之比為3 : lo9. 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氫取化鈉溶液分別放在甲、乙兩燒杯中, 各加等質量的鋁,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3:4。則甲、乙兩燒杯中的反應情況可能是()A. 甲、乙中都是鋁過量B. 甲中鋁過量,乙中堿過量C

7、. 甲中酸過量,乙中鋁過量D. 甲、乙中都是鋁不足答案B解析 若A1與鹽酸和NaOH溶液反應消耗A1的質量相同,則反應放出出的體 積相等。實際放出出的體積比為3 : 4,證明鹽酸消耗鋁少,而NaOH溶液消耗 鋁多;由反應 2Al + 6HCl=2AlCb + 3H2 f , 2Al4-2NaOH + 2H2O=2NaA1O2 + 3H2f可知:由于鹽酸和NaOH的物質的量相等,鋁與鹽酸反應,鋁過量,鋁 與NaOH溶液反應,鋁不足。10. 將2.4g鏤、鋁混合物粉末溶于75 mL4 mol/L的鹽酸中,反應一段時間后, 再加入250 mL 1.5 mol/L的NaOH溶液后待反應完全,此時溶液中

8、大量存在的是( )A. Na+、Mg2+B. Al"、Mg2+C. Mg2+ AlOfD. Na+、AlOf【答案】D【解析】c(Cl-)=0.3mol, c(Na+)=0.375mol,根據(jù)溶液呈電中性,肯定至少還有一種陰離子。結合A1*和OH-溶液反應生成AlOf,肯定有A1O2 o11. 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回收的錢鋁合金制取氧氣?,F(xiàn)有10.8 gtM鋁合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常溫下與足量18mol/LH2SO4溶液反應,晟多可放出0.6 mol出B. 常溫下與足量2 mol/LHNO3溶液反應,晟少可放出0.45 mol H2C. 常溫下與足量2 mol/LH2SO4溶液

9、反應,放出吐的物質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間D. 常溫下與足量2 mol/LNaOH溶液反應,放出比的物質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間【答案】C【解析】A、B中的濃硫酸、硝酸均為氣化性酸,不能與鏤鋁合金中的鋁反應產(chǎn) 生氫氣;NaOH溶液只能與鋁反應生成氫氣,D項錯;利用極值法可求得放出氫 氣量的范圍為0.450.6mol,啓案選C。二、非選擇題12. 可能含有下列離子:K+、H+、Mg2+、OH-、COL C1-的某無色透明溶液, 能與A1反應放出H?。(1) 若反應時A1轉交成A1*并放出H2,則該溶液中無離子,一定有離子,可能有離子。(2) 若與A1反應后,向所得

10、溶液中滴加鹽酸,發(fā)現(xiàn)僅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無色溶液中,一定有離子,一定無離子,可能存在的離子有【啓案】(1)OH-、COj- H+、cr Mg2+、K+(2)K-、OH- Mg2+s CO?-、H+ Cr【解析】(1)A1轉變成Ap+并放出H2,說明溶液呈酸性(含h+),而oh-、co- 不能與H+共存,所以OH-、CO?-不存在,根據(jù)電荷守恒,溶液中至少含一種 陰離子cro (2)只有A1O亍可以和鹽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呈堿性(含OH -),而Mg2+、H+與OH-不能共存,而加鹽酸僅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不含COL, 根據(jù)電荷守恒,溶液中至少含一種陽離子K+。13如圖所示是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請回咎下列問題:(1) 鋁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 實驗時要在鋁箔上系上一根火柴,其作用是。(3) 集氣瓶底部鋪上一層細沙,其作用是(4) 實驗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5) 用正確方法引燃鋁箔,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后,耒觀察到鋁箔劇烈燃燒的現(xiàn)象,可能的原閔是解析 鋁在氣氣中燃燒生成AhOso (2)4g箔上系上一根火柴,作用是點燃火柴 從而引燃鋁箔。(3)集氣瓶底部鋪上一層細沙,作用是防止高溫產(chǎn)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