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_第1頁
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_第2頁
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_第3頁
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_第4頁
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印刷技術.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膠印第1部分:單張紙和熱固型卷筒紙膠印Graphic technology - Colour and transparency of ink sets for fourcolour-printing - Part 1: Sheet-fed and heat-set web offset lithographic printing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 1995 0928發(fā)布,200001 01實施CY/T31-95eqv ISO 2846-1:1997、/ 、一刖百本標準等效采用ISO 2846 1印刷技術一一四色印刷油墨的顏色和透明度一一第1

2、部分:單張紙和熱固型卷筒紙膠印的最新版本,使本標準具有更廣泛的實用意義,本標準是我國油墨行業(yè) 與印刷行業(yè)統一膠印油墨顏色和透明度的依據之一。本標準確定了單張紙和熱固型卷筒紙四色膠印油墨的色度、透明度、墨層厚度范圍和完整的測 試方法。本標準中所采用的計算方法、數據、參數、圖表、實例以及標準文本中所提及的“本標準”等都是ISO 2846標準中第1部分的內容,在使用時不要與ISO 2846標準的其它部分混淆。為方便使用,本標準將ISO 2834印刷技術一一膠印和凸印油墨印樣制備中的有關部分編入 附錄B,將ISO 13655印刷技術一一印刷圖象的光譜測量和色度計算中的有關部分編入附錄C,附錄B和附錄C

3、都做為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的附錄DX附錄E、附錄F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遼寧省印刷技術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杜原、王德信、林立、張紅。ISO前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一個由各國標準化組織iso成員國)組成的世界性聯合體。國際標準的制定通常是由iso技術委員會來執(zhí)行的。每一個對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標準主題感興趣的成員國都 有權向委員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與 ISO有協作關系的各國際組織,無論是政府的還是非政府的,都 可參與此項工作。ISO與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EC)在所有電工技術標準化的問題上都進行緊密的

4、 協作。被技術委員會采納的國際標準草案要經過各成員國投票表決。一個國際標準的發(fā)布至少要得到75%成員國的同意。ISO 2846國際標準是由ISO/TC 130印刷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它是在ISO 2846: 1975和ISO 2845: 1975基礎上修訂而成的。ISO 2846在印刷技術四色印刷油墨顏色和透明度題目下有以下部分:第1部分:單張紙和熱固型卷筒紙膠印;第2部分:報紙印刷。印刷技術四色印刷油墨顏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單張紙和熱固型卷筒紙膠印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四色膠印用系列原色油墨打樣和正式印刷用)在指定的條件和承印物上印刷所得 到的顏色,并指定了測試方法以確保顏色的一致性。本標準適用于

5、單張紙、卷筒紙熱固型、光固型膠印油墨。本標準不適用于熒光油墨,并且未對顏料進行規(guī)定。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括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定,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EBZ T 1540 1989紙和紙板吸水性的測定法 Cobb法)GB/T 451 . 2-1989紙和紙板定量的測定法GBZ T 463 -1989紙和紙板灰分的測定GBZT 1545 . 2-1989紙、紙板和紙漿水抽提液 pH值的測定法GB/T 2679 . 9-1993紙和紙板粗糙度測定法 印刷表面法)GUT 8941 . 3-198

6、8紙和紙板鏡面光澤度測定法75°角測定法)GBZT 11500 -1989攝影透射密度測量的幾何條件CIE出版物用 15. 2 1986色度學3定義3.1 標準油墨 standard ink用于四色印刷的油墨,在本標準墨層厚度范圍內,在參照承印物上印刷時,此油墨遵循本標準 的色度和透明度特性。3. 2 標準四色油墨 standard ink set由黃、品紅、青和黑油墨組成的完整的標準油墨組。3. 3 原色 primary colours由黃、品紅、青油墨制備的單個印刷品的顏色,若這些印刷品是按照本標準的規(guī)定制備的,并 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色度特性,它們就是標準原色。3. 4 二次色se

7、condary colours由三種原色墨中的任意兩種油墨依次疊印所得到的顏色。3. 5 透明度 transparency不考慮散射光,油墨墨層透過和吸收光線的能力。通常用測量散射光來表示。3. 6 透明度測量值 transparency measurement values墨層厚度和原色墨疊印在黑底上的色差之間回歸直線斜率的倒數。4測試方法4.1 原理將被測油墨按照規(guī)定的墨層厚度印到參照承印物見附錄A)上。測量其顏色,若發(fā)現一個或多個印樣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數值和公差,且油墨也符合透明度標準,則該油墨符合本標準。按規(guī)定的墨層厚度用三原色的每一種原色墨分別印在黑色底襯上評價油墨透明度。對于每個印樣

8、,要測定疊印前后的 CIELAB色差。然后計算出每個原色墨的墨層厚度和色差之間的線性回歸系數 回歸直線的斜率)。老此系數的倒數是負數或大于本標準規(guī)定的數值,則油墨符合本標準。詳見附錄F的說明和實例)。4. 2測試印樣的制備4.2 . 1色度值測試印樣的制備依照下列規(guī)定的條件,每種油墨都制備多個測試印樣,一種油墨各個印樣的墨層厚度均不相 同。用附錄A規(guī)定的參照承印物制備印樣,墨層厚度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此種油墨墨層厚度數據范圍 內見5. 3)。使用印刷適性儀制作印樣。從印版到承印物直接印刷 環(huán)境溫度應為24士 1) Co 在(1±0.1) m/ s速度和225士 25) NIX cm的印刷

9、線壓力下制作印樣。 印版應是一個彈性體或覆蓋橡皮市的輻子,肖氏硬度 A為8085。 對于揮發(fā)性熱固型)油墨,勻墨和著墨時間都不應大于20so不包括稱重時間。見4.2 . 4)。 每印一次,輸墨單元和印版都要清洗和再上墨。注:清洗印版的溶劑會滲透到材料中,需要一定的時間以保證溶劑完全揮發(fā)??蓛蓧K印版交替使 用。 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質量由測量印刷前后印版的質量差確定,單位為g/m2克/平方M),墨層厚度單位 心m喊M ,通過該油墨的密度和印刷面積計算。 光固型油墨應使用單獨的勻墨輻和特殊材質制成的印版。注:詳見附錄Bo4. 2. 2用于評價透明度印樣的制備應使用將被測油墨印到一個黑色底襯上的方法

10、得到用于評價透明度的印樣。除了應使用白色承12 / 38印物制作的情況外,按照附錄 C進行測量本標準4. 3所述),黑色底襯的亮度 L*應小于6。黑色底襯可以是預制的,或在具有相同遮蓋力的涂料紙上印上一層或多層黑墨。所選的黑墨應 具有最小的光澤度,并且經被測油墨疊印后,其光澤度不發(fā)生較大變化。黑色底襯疊印彩色墨前,印樣要有充分的時間干燥。由于需要確定黑色底襯在彩色墨疊印前后 的CIELAB值,疊印彩墨前要先對黑色底襯進行測量。然后,按照附錄B,將被測油墨印到準備好的黑色底襯上,每個印樣的墨層厚度都不一樣,墨 層厚度應在5. 3規(guī)定的0. 7am-1. 3am范圍內。1. 2.3 測試印樣的干燥

11、所有印樣在進行顏色測量前都應充分干燥。氧化干燥型油墨需要放置24小時,光固型油墨干燥必須有一個適當的輻射源,熱固型油墨干燥應有適當設備,以使印樣能盡快測量。4. 2. 4熱固型油墨的附加說明如果因熱固型油墨中的礦物油揮發(fā)而導致傳墨故障,需在傳墨前加入適量溶劑油如亞麻仁油)。加入量應盡量少,不能超過 5%。要注明加入量體積比),以便在用本標準評價油墨前,修 正墨層厚度。5. 3顏色測量方法除了應使用至少由三張未印刷承印物組成的白色底襯的情況,應按附錄C的方法測量印樣。按附錄C對印樣進行光譜法測量時,應使用 0。/45?;?5。/0。幾何條件測試儀,并應用CIE標準照明體D50和CIE1931&l

12、t;2° )標準色度觀測視場進行三刺激值計算。應用 CIELAB計算與參 考值的顏色偏差,有關 CIELAB色空間詳見CIE出版物15. 2 1986。5顏色、透明度和墨層厚度范圍符合本標準的油墨,在5. 3規(guī)定的墨層厚度范圍內,其顏色應符合5. 1中所規(guī)定的數據,其透明度應符合5. 2的規(guī)定。6. 1 色度值規(guī)定以兩種形式表示色度,按附錄 C的步驟計算,這兩種形式視為等效。為了符合顏色規(guī)范, 應按第4章中規(guī)定的方法,使印樣墨層厚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油墨的顏色應在表1中L*、a*、b*數據限定的色差范圍內。表1色度值<0° /45°幾何條件,D50照明體,20

13、視場)油墨顏色三刺激值CIELAB值 2)誤差XYZ*L*a*b*A EabL*1>*A a*A b黃73.2178.497.40 91.00 -5.()8 94.974.0一一一品紅36.1118.4016.42 ,49.9876.02 -31015.0一一一青16.1224.9152.3356.99-39.1645.993.0一一一黑2.472.522.14 -8.010.80-0.56一18.0±1.5±3.01)黑墨的L*沒對稱誤差,只有上限。2)色度值保留兩位小數。注1附錄D給出了符合本標準油墨的典型光譜數據,以及8。/d或d/8。包括鏡向)幾何條件下的光譜

14、參考數據。2 附錄E給出了在兩個幾何條件下由 CIE 1931<2° )標準色度觀測視場和 CIE照明體D65 得到的三刺激值的參考數據,也給出了8。/ d或d/8。包括鏡向)幾何條件和照明體 D50下的三刺激值。5. 2透明度為了符合透明度規(guī)范,在按第 4章給出的方法和原理測量油墨的透明度時,其值應大于表2所3的數據。表2透明度要求油墨顏色透明度 <測量值T)品紅0.12黃0.08青0.20注1 高透明度油墨一般為青墨)回歸直線的斜率可能是0或負值。這種情況下,可視其透明度值接近無窮大,因此符合本標準。2 符合本標準的油墨,同色度參數一樣,參考附錄中不提供用8。/d或d

15、/8。包括鏡向)幾何條件測得的油墨透明度數據。其主要原因見附錄F,在此種幾何條件下測得的結果對表面光澤度及其變化十分靈敏。無論如何,這種方法對評價具有相近光澤度的油墨性能是有效 的,附錄F進行了簡要描述。3 .3 墨層厚度表3給出了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不同干燥類型油墨的墨層厚度范圍。表3墨層厚度范圍以m油墨類型青品紅黃黑氧化干燥/滲透型0. 7 1. 10. 7 1. 10. 7 1. 10. 9 1. 3光固化0. 7 1. 30. 7 1. 30. 7-1.30. 91. 3卷筒紙熱固型0. 7 1. 30. 71. 30. 71. 30. 91. 3附錄A標準的附錄)參照承印物本標準采用無光

16、學增亮劑的無機械木漿有光涂料紙,該承印物應具備如下特征:A1 色度值三刺激值CIELAB 值X= 85.32L* = 95.46 ±2. 0Y= 88.71a =-0.40 ±1. 0Z= 67.96b*=4.71 ±1. 5方法:按4.3的規(guī)定0° /45° , D50, 2° ,白色底襯)A2吸水性技術要求:10秒鐘后增加2g/m25g/m2方法:按 GBZ T 1540。A3光澤度技術要求:方法:70% 80%A4質量技術要求:<150士 3) g/m2方法:按 GB/T 451 . 2A5灰分技術要求:20% 30%方法

17、:按 GB/ T 463A6 pH 值技術要求:810方法:按 GUT 1545. 2.按 GB/T 8941. 3技術要求:0. 9am1. 1心m在1N/mm狂力下方法:按 GB/T 2679. 9附錄B標準的附錄)油墨印樣制備B1原理用印刷適性儀和吸墨管,將定量的油墨均勻地印刷到一定面積的參照承印物上。墨量用g/m2表示,或根據油墨的密度,以墨層厚度 m 表示。B2器械B2 .1印 刷 設 備印刷適性儀,其勻墨器能在恒定的速度和壓力下向印版均勻供墨并將油墨均勻轉印到承印物上oB2.2印版印版應具有拋光金屬的非滲透表面,或用肖氏硬度80到85之間的合成橡膠或橡皮布覆蓋。B2.3吸墨管精確到

18、0.01cm3OB24分析天平精確到01mgB3材料B3.1印刷油墨:被測油墨B3.2承 印 物 見 附 錄 A>B4步驟B41印 版 著 墨用吸墨管將一定量的油墨均勻地分布到勻墨器上,調定油墨在勻墨器上的勻墨時間和印版的著墨時間,以保證油墨均勻分布。通常每次勻墨和著墨時間為30s,揮發(fā)性熱固型)油墨,每次勻墨和 著 墨 時 間 不 應 超 過 20s< 見 B4 .5)。B4.2油墨層厚度通過測量印版印刷前后的質量差確定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量。油墨量C用g/m2表示,計算公式如下:C=(m-m2>/A.一一一2式中:C 油 墨 重 <g/m);m印 刷前已著墨的印 版

19、 質 量<g);m印 刷 后 印 版 的 質 量 <g );2A印 刷 面 積 <m )。按下面公式,用油墨密度,可將油墨量換算為以am為單位的墨層厚度:式 中: d 墨 層 厚 度 vm);2c 油 墨 重 <g/m);P油墨密度。應保留兩位小數。B4. 3測試印樣的干燥測試前,印樣應充分干燥,應使用適當的干燥設備。B5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印刷設備;制造商和型號,印版的材料和類型,印刷面積,承印物4中類、供應商、數量);油墨s稱、供應商、密度);油墨墨量g/m2或墨層厚度 心切 ;未規(guī)定的會改變印刷結果的其它內容。附錄C標準的附錄)印刷圖象的光譜測量和色度計算C1

20、定義和縮寫C1. 1 CIE國際照明委員會縮寫C1. 2 CIE 照明體 CIE illuminants由CIE以相關的光譜能量分布定義的照明體A、D5。D65和其它照明體QC1. 3 照明體 illuminants以影響物體顏色波長范圍定義的、以相應的光譜能量分布的輻射源。C1. 4 測量照明體 measurement illuminants試樣表面入射光的光通量特征OC1. 5 輻亮度系數 radiance factor在特定的照明和觀測條件下,物體的輻亮度與完全漫反射面或完全漫透射面的輻亮度之比。C1. 6 反射系數 reflectance factor從印樣上測量出的反射光通量與在同樣

21、位置上從完全漫反射體上測出的反射光通量之比。C1. 7 試樣底襯 sample backing放置被測試樣的平面C1. 8 透射系數trnsmittancefactor透過被測樣品遮蓋的測量小孔的光通量與小孔上沒有樣品遮蓋時的光通量之比。C1. 9 帶寬 bandwidt在半能量點上光譜函數特性曲線的寬度。注:C1光譜測量儀器采用三角函數特性曲線。C2光譜測量要求C2.1儀器校準測量儀器應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標準校準。注:C2由于儀器的個性,不同種儀器測量數據會有所不同。C12提供了不同儀器間達到一致的方法。C2.2測量照明體的波長范圍和測量值的間隔以10nm為間隔,從340nm到780nm量數據

22、,400m唯U 700nm的數據必須測量,且間隔不得超 過20nB光譜數據以10nm間隔的計算數據為依據,其光譜特性函數是以10nm為帶寬的三角形。注:C3不同的儀器由于其間隔或特性函數不同將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個誤差可以通過對給定的間隔選擇帶通形態(tài)并根據已選擇的帶通形態(tài)和間隔應用適當的計算減小C2.3反射系數測量C2.3.1試樣底襯材料該材料不隨光譜變化而變化,漫反射,并具有國際標準反射密度1. 50+0. 20o測量時,底襯放在試樣下面或后面,用來消除由被測樣品的背面引起的測量值的變化。C2. 3. 2測量幾何條件測量幾何條件為45° /0°或0° /45

23、76;。C2. 3.3 測量記錄相對于所有波長范圍內具有100%反射系數的理想漫反射體,測量的反射系數應乘以100,并精確到0. 01 %或等值的小數。C2. 4透射系數測量C2. 4.1 測量幾何條件測量幾何條件為法線方向/漫射0° / d或漫射/法線方向d/0° ),并符合GBZT 11500中 所規(guī)定的幾何條件或CIE 15 . 2中所規(guī)定的幾何條件。應記錄測量幾何條件和所用的積分球或乳白散射玻璃OC2. 4. 2 測量記錄相對于所有波長范圍內具有 100%透射率的理想透射體,測量的透射系數應乘以100,并精確到0.01 %或等值的小數。C3色度計算要求,C3. 1三

24、刺激值的計算計算三刺激值應根據 CIE D50照明體和CIE出版物15. 2中的CIE 1931標準色度觀測視場通 常指的是2。視場標準觀測條件),以 10nm或20nm為間隔。在CIE D50照明體和2。視場標準觀測 條件下,光譜反射和透射數據由間隔為10nm的表C1和間隔為20nm的表C2中給出。推薦使用10nm間隔,以提高結果的準確度。注:C4為與印刷圖像精細度的尺寸更匹配,最好選擇2。視場標準觀測條件,而不選 10。視場標準觀測條件。如果以大于340nm的波長作為起始波長測量光譜數據,那么,應將表C1和表C2中所有小于起始測量波長的波長的加權因數數據求和并加到起始波長的測量數據中。如果

25、結束測量的光譜波長小 于780nm那么,應將表C1和表C2中所有大于結束測量波長的波長的加權因數數據求和,并加到 結束波長的測量數據中。計算的一般形式為:透射反射X=式中:R<入)波長為 人的反射系數;T<人)波長為 人的透射系數;Wx<X )波長為 人的三刺激值X的加權因數;Wy<X )波長為 人的三刺激值Y的加權因數;Wz<人 >波長為人的三刺激值Z的加權因數如果測量間隔小于10nmi可用注C10中的方法擴展數據的帶通。注:C5表C1和表C2中給定的加權因數基于 C2. 2節(jié)中所描述的三角形帶通特性。Xn= 96. 422, Yn= 100. 00, Z

26、n=82. 521 的值,用于色度計算。注:C6在表C1和表C2中X、Y、Z的匯總在核對數據時使用表C1在以10nm為間隔,D50照明體和2。視場觀測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有物加權因數<9波長WxQ >Wy。>Wz(X >波長Wx(X >Wy(X >Wz(X >3400.0000.0000.0005707.1328.9020.0203500.0000.0000.0005808.5408.1120.0153600.0000.0000.0015909.2556.8290.0103700.0010.0000.0056009.85355.8380.0073800

27、.0030.0000.0136109.4694.7530.0043900.0120.0000.0576208.0093.5730.0024000.0600.0020.2856305.9262.4430.0014100.2340.0061.1136404.1711.6290.0004200.7750.0233.7236502.6090.9840.0004301.6100.0667.8626604.5410.5700.0004402.4530.16212.3096700.8550.3130.0004502.7770.31314.6476800.4340.1580.0004602.5000.5141

28、4.3466900.1940.0700.0004701.7170.79811.2997000.0970.0350.0004800.8611.2397.3097100.0500.0180.0004900.2831.8394.1287200.0220.0080.0005000.0402.9482.4667300.0120.0040.0005100.0884.6321.4477400.0060.0020.0005200.5936.5870.7367500.0020.0010.0005301.5908.3080.4017600.0010.0000.0005402.7999.1970.1967700.0

29、010.0000.0005504.2079.6500.0857800.0000.0000.0005605.6579.4710.037總和96.42199.99782.524表2在以20nm為間隔,D50照明體和2。視場觀測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權因數<WWx(X >Wy(X >Wz(X >波長Wx(X >Wy(X >Wz。>波長3400.0000.0000.00058016.90416.0600.026360-0.0010.000-0.00360019.53711.6460.014380-0.0070.000-0.03462015.9177.132

30、0.0034000.1000.0010.4596408.3423.2450.0004201.6510.0047.9146603.1121.1430.0004404.7870.32524.1536800.8570.3100.0004604.8971.01828.1257000.1780.0640.0004801.8152.41315.0277200.0440.0160.0005000.0446.0374.8877400.0110.0040.0005201.26313.1411.5077600.0020.0010.0005405.60818.4420.3757800.0010.0000.00056

31、011.36118.9600.069總計96.423100.00282.522表3在以10nm為一間隔,D65照明體和2。視場觀測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權因數<9波長WxQ >Wy(X >Wz(X >波長Wx(X >Wy(X >Wz(X >3400. 0000. 0000. 0005706. 9888. 7220. 0193500. 0000. 0000. 0005808. 2147. 8020. 0143600. 0000. 0000. 0015908. 7306. 4420. 0103700. 0020. 0000. 0106009. 0155

32、. 3510. 0073800. 0060. 0000. 0266108. 4924. 2630. 0033900. 0220. 0010. 1046207. 0503. 1450. 0014000. 1010. 0030. 4776305. 1242. 1130. 0004100. 3760. 1011. 7886403. 5161. 3730. 0004201. 2000. 0355. 7656502. 1670. 8180. 0004302. 3960. 09811. 6986601. 2520. 4630. 0004403. 4180. 22617. 1506700. 6780. 24

33、80. 0004503. 6990. 41719. 5066800. 3410. 1240. 0004603. 2270. 66418. 5206900. 1530. 0550. 0004702. 1490. 99814. 1377000. 0760. 0270. 0004801. 0421. 5018. 8507100. 0400. 0140. 0004900. 3332. 1644. 8567200. 0180. 0060. 0005000. 0453. 3522. 8027300. 0090. 0030. 0005100. 0985. 1291. 6027400. 0050. 0020.

34、 0005200. 6377. 0760. 7917500. 0020. 0010. 0005301. 6678. 7080. 4207600. 0010. 0000. 0005402. 8849. 4740. 2027700. 0000. 0000. 0005504. 2509. 7520. 0867800. 0000. 0000. 0005605. 6269. 4190. 037總和95. 04999. 999108. 882表C4在以20nm為間隔,D65照明體和2。視場觀測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權因數<W波長WxQ >Wy(X >Wz(X >波長Wx(X &

35、gt;Wy(X >Wz(X >3400. 0000.0000.00058016.25615.4550.025360-0.0010.000-0.00560017.93310.6990.013380-0.0080.000-0.03962014.0206.2770.0034000.1790.0020.8296407.0572.7430.0004202.5420.07112.2036602.5270.9270.0004406.6700.45333.6376800.6700.2420.0004606.3331.31636.3347000.1400.0500.0004802.2132.9331

36、8.2787200.0350.0130.0005000.0526.8665.5437400.0080.0030.0005201.34814.1061.6117600.0020.0010.0005405.76718.9810.3827800.0000.0000.00040 / 3856011.30118.8630.068總計95.044100.001108.882C7雖然提供了 20nm間隔的加權因數,但提倡用10nm間隔的數據以提高結果的難確度。C8表C3和表C4中的加權因數用于在CIE D65照明體和CIE 1931標準色度觀測者通常指的標準觀測條件)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當:C9 D65在 C

37、IE D65Xn=95.047C10 表C3.2CIELABX/Xn >昭八、昭八、C3明體和 2。 視場觀測條件的光譜加機因數明體和2。標準視場觀測條件下計算三刺激值的加權因數Yn= 100. 000Zn= 108. 883用于色度計算。Z/ Zn>0. 008856,X/Xn<0, 008856,Y/Yn<O. 008856,和 C4 中 X、度參數 <116f(Y500f(X200f(Y008856008856YnCIELAB L*a*b*CIEYn15116-f<Yf<Zf<XYnZn<X/Xf<Y /<Y/ Ynf(Z

38、 /Zn) = <Z/ Zn)f<X/Xn) = 7, 7867<X/Xn) +16/116f(Y/Yn) = 7.7867<Y/Yn) + 16/116Z/Zn<0. 008856,f<Z/Zn) = 7, 7867<Z/Zn) + 16/116式中:Xu = 96.442Y=100. 000Zn = 82.521 ,注C6描述了上述條件。Cab = <a2 + b 2)hab=tan -1 <b /a )如果:a >0,*b >0則:0° <h ab< 90°a <0, b > 0

39、90°<h ab<180°a<0, b*<0180° & h db< 270°a>0, b <0270° <h ab<360°CIE LAB色差見CIE出版物15. 2)A L =L 1 L 2Aa =a 1 a 2 b* = b*i-b*2 Cab = Cab1 - C ab2A hab= habl hab2對于從試樣1和試樣2的L*、a和b*得到的A E*ab:AE*ab = <AL*) 2+<Aa*) 2 + <A b*>2CIE目前定義了一個

40、公制的色差A Hab:A Hab = < A Eab) 2 <A L ) < A C ab)C3. 3實驗報告實驗報告中,應附有如下內容:a>測量和計算符合本附錄的證明。b)數據處理者。c)數據處理日期。d)交換數據的目的和內容的說明。e)所使用的儀器,不局限于儀器的商標和型號。f)測量照明體照明體和濾色片)的應用條件。g)使用的波長間隔。注:C11窄帶通儀器帶寬的擴寬方法當取樣間隔不符合所要求的10nm或20nm時,數據必須進行修正或重新取樣,以提供在所要求 的間隔下得到的估計或假設)數據。只有當取樣間隔小于10nm或20nm并且?guī)捙c采樣間隔一致時才這樣做。將基于符

41、合要求的新的)采樣間隔和帶寬采集的當前數據依次用三角特性加權函數處理,以建 立所需要的數據,即將間隔上的數據加和,并且用加權求和方法規(guī)范,每個新的數據點都要反復進 行該過程。加權函數如下:W(X xn) =( A 入-| 人 yn-入 xn|>/ A 人式中:W< xn)波長Xn的加權函數入Yn被計算數據的波長入Xn有效數據的波長A人所要求的帶寬此函數在給定的間隔上定義為|人Yn-入Xn| < A人。如果量程內終點處數據無效,在這種情況下,應假定這些數據與量程中最后的有效數據一致, 并用最后的有效數據作為終點值。例如:假定以3nm為一間隔采集的有效數據要換算成符合要求的以10

42、nm為一間隔的數據,那么,420nm附近的有效數據在 403nm 406nm 409nm 436nm波長處,420nm處的數值計算如下:1 .因為帶寬<A人 >為10nrn則僅用410nm- 430nm之間的數據計算就可以,即:412nm.415nm 418nm 421nm 424nm. 427nm 430nmt2 .力口權函數應是 412<0. 2) , 415<0. 5) , 418<0. 8) , 421<0. 9) , 424<0. 6), 427<0. 3) , 430<0),總計 3. 3。3 .每一個波長Xu的光譜數據乘以它的

43、加權因數,乘積加合,得數加合,然后除以加權因數之合<本例為3.3)。這就是以10nm為帶通的420nm對應的數據。4.在以10nm為一間隔的340nm780nm范圍內重復該過程。用這種方法也可以修改用其它間隔得到的有效數據,以提供用于色度計算的以10nm或20nm為一間隔的加權函數。注:C12增進儀器間測量的一致性光譜測量與三個方面的測量標度尺有關,即:光度標度尺、波長標度尺和幾何標度尺。如果兩 種儀器在三方面的性能都相同,就可以保證這兩種儀器在測量時不會有明顯的系統誤差。本注釋將 對每種測量標度尺進行說明,并簡述一些方法,以減少不同儀器在某一方面產生的差異。光度標由三個參數限定:起始點

44、、終點 茜量程點)和線性??捎秒妼W方法或通過標準“黑”設 置標的終點。這樣就確定了零輻射亮度因數點。儀器間零點的設置通常不一樣,這個差值即附加位 偏移,用3 0表示。標的起始點用近似于理想的漫反射體進行設置,因為是一個近似值,所以儀器之間的標稱設置 會有差別。這個誤差可歸因于在不同的標準化實驗室或在光度標傳遞過程中隨機誤差的傳遞。這是 一個與反射率因數成比例的倍率誤差,用 B1表示,光度標是制造商預設的,以使材料反射率的變化 是線性。某些非線性儀器,由制造商提供校正程序。非線性確切的實質是非常復雜的,但是對本注釋來 說,二階非線性包括了假定有意義的所有部分。這個誤差與R起點-RR - R成比例

45、,這個比例因數用0 2表示。測量波長的標度尺也由三個參數限定:標度尺的線性、標度尺的非線性和帶寬。線性誤差是實 際波長與儀器波長設置的線性位置差。這里對于量度的準確度給出了一個較低的限制。此誤差與波 長的反射率因數的一階導數R/人成比例,這個比例因數用 B2表示。非線性波長測量值誤差很復雜,是多種原因產生的。這個誤差與 R/入)和因數 W1成比例,這個比例因數由0 4表示,因數 W1定義如下:W=<入一入起)/人終一人起), 1 -(人一人起)/人終一人起)通過檢測器測量被測物反射光,帶寬可以控制波長標度尺窗的大小,帶寬誤差與反射率因數與波長的二階導數成比例< 2R/ 2人),這個

46、比例因數用 0 5表示。幾何測量標度尺也由三個參數限定:照明角和觀測角的重心、照明體的立體角和觀測光線立體 角以及照明區(qū)域與觀測區(qū)域之比。這些是重要的參數,也是最難估價和模擬解讀的,因此忽略該誤 差。兩個相關儀器的最終方程如下:Ri< 人)=00+Bi,R 2V 人)+02 R 起 < 人)R <入)1, R 2V人)+036 R< 人)/ d+"W6R< 入)/6 入+6 R< 入)/66 入 2該方程適合對幾個中性標樣和彩色標樣的測量,在第一個儀器讀數的基礎上,運算第二個儀器 讀數的多重線性回歸。建議至少使用三個中性標樣,即:亮、灰和暗灰。如果

47、將白色和黑色也包括 進來則更好。然后,再至少使用 6種顏色,即一套適合印刷工藝的顏色:青、品、黃、紅、綠和 藍。更好的方案是對六種顏色中的每一個顏色采取兩種彩度標準<在亮度方面有相應的變化),至少要有16個反射點,3個中性色和6種顏色會產生全部144個數據點,如果能達到697個數據點最 好。附錄D提示的附錄)光譜數據計算不同觀測視場或照明體條件下的三刺激值,可借助光譜數據。沒有把這些數據定為標準, 是因為一旦定為標準,則會限制油墨的制造和油墨性能的發(fā)展。然而,下列數據在綜合分析歐洲、 日本、美國的油墨時可把這些數據當做標準的。由于大多數油墨通常是建立在相同顏料基礎上的, 因此差別很小。必

48、須強調,這個附錄是本標準提示的附錄,不是標準的正式部分,不能因為標準化 的目的,假定油墨與這個數據非常接近。必須記住,這些數據是從墊有白色底襯的基準承印物上印 刷的印樣上得到的。下面兩個數據表,表 D1用于0° /45°幾何條件;表D2用于80 /d包括鏡像)。這些數據曾用于11算與本標準 5. 1提供的數據等效的使用8。/ d和0。/45。兩種幾何條件 和D65照明體的三刺激值。附錄 E給出了這些三刺激值。注:在本標準中,0° /45°或45° /0°幾何條件彼此等效。同理,8° / d或d/8°幾何條 件也被視

49、為等效。這樣,當本附錄表中只指明其中的一種幾何條件時,可以認為另一種幾何條件也 可以接受。當然,各種幾何條件下測得的數據不同,鏡像與非鏡像條件下獲得的數據也不同。表D1符合本標準的油墨的常用光譜反射數據,0° /450條件反射系數波長nm青品紅黃黑承印物1)3800.0940.2450.1130.01970.7203900.2000.2190.0870.02020.7414000.3120.2060.0670.02080.7594100.4090.2080.0530.02290.7734200.4520.2140.0440.02470.7874300.5220.2280.0410.0

50、2510.7994400.6060.2420.0410.02550.8084500.6640.2370.0450.02590.8194600.6900.2130.0560.02610.828S4700.6990.1810.0600.02630.8344800.6950.1480.0820.02650.8404900.6790.1190.1680.02680.8475000.6470.0920.3480.02690.8695100.5970.0680.5840.02690.8715200.5250.0470.7410.02650.8805300.4360.0380.8030.02570.8835400.34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