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第九章-力--力與運動_第1頁
蘇科版第九章-力--力與運動_第2頁
蘇科版第九章-力--力與運動_第3頁
蘇科版第九章-力--力與運動_第4頁
蘇科版第九章-力--力與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拉力不屬于彈力物體在發(fā)生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彈力)彈力重力 摩擦力一. 彈力1 .關于彈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會產生彈力 C.壓縮的彈簧能產生彈力D.2 .如圖所示,圖中事例不存在彈力的是(3.如題x>個彈簧測力計白A.乙圖讀數(shù)為 B.乙圖讀數(shù)為 C.乙圖讀數(shù)為 D.乙圖讀數(shù)為 圓環(huán)彈簧拉桿一掛鉤 甲第靜止時有如圖所示的示數(shù)。鉤碼,并掛到甲測力計下,接著,他把這個測力計像如圖中乙那樣,上下各掛一個則甲、乙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是50 g的A . 1.0 N 和 1.5 NB. 1.0 N 和 0.5 NC.2.0 N 和 1.0 ND.2.0 N 和 1.5 N

2、7.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力的關系時,選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彈簧,*甲乙A. 4N和 8N B. 4N和 4N C. 4N和 0N D. 8N和 8N4 .實驗室常用的彈簧秤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與連接有掛鉤的拉桿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外 殼上的。點,外殼上固定一個圓環(huán),整個外殼重為G,彈簧和拉桿的質量忽略不計?,F(xiàn)將該Fo ( Fo > G)豎直向上拉彈簧秤以如圖乙和丙的兩種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別用同樣的力 彈簧秤,則穩(wěn)定后彈簧秤的讀數(shù)分別為F0-G,丙圖讀數(shù)為F0+GF0+G,丙圖讀數(shù)為F0-GF0,丙圖讀數(shù)為F0GF0- G,丙圖t實數(shù)為F05 .飛船在圓軌道上飛行時處于“失重”狀

3、態(tài),以下哪個實驗不能在飛船中進行A.用彈簧握力計測握力 B.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C.用彈簧測力計測摩擦力D.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6 .(2011 恩施中考)在實驗時,小明將一個正常的鐵質外殼測力計的掛鉤掛在鐵架臺上,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為 F的力壓乙的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 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所示,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 丁,則()SWVWWVAF 尿AW/AW F /*T" FF"甲”乙兩丁IA . L 甲=L 乙=L 丙=1 丁B. L 乙=L 丁V L 甲=1

4、丙C. L 甲=L 乙 L 丙=1 丁D. L 丁v L 乙v L 甲v L 丙8.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huán)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xiàn)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 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 關 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h-777777777777777777777777aa商閆亨在馳一饋同向楨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 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 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1.A、B、C、D、重力關于重

5、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總與水平面垂直2.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圖所示。若不計空氣阻力,我們用 G表示重力,F(xiàn)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則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 ()是()CA.BD3.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的關系”的4.圖中表示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是()水平地面A. Fi B . F2C . F3D . F45. 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橋全長 1.6km,橋頭立著圖16所示的兩個標志牌。 如果一輛勻速行駛 的載重汽車恰好達到兩標志牌的最大限定值,

6、該車通過橋中央時對橋面的壓力為N,通過該橋所用時間為ho ( g取10N/kg ,車長不計)摩擦力F艮重標志牌1 .下列物體所受的摩擦力不是滑動摩擦力的是(限速標志牌A.自行車剎車時,閘皮和閘圈之間的摩擦B.用圓珠筆寫字,筆尖的圓珠與紙之間的摩擦C.用卷筆刀削鉛筆,刀與鉛筆之間的摩擦D.緊急剎車車輪不轉動時,車仍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這時車輪所受的摩擦力2 .如圖4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線運動,實驗記錄如下表。由此可 知,木塊與水平桌面的滑動摩擦力為實嗡次數(shù)123木塊運動情況越來越快勻速運動越來越慢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4.532.1A. 4.5NB. 1.5NC. 3N D, 2.

7、1N3 .小強用10N的水平推力勻速推動放在水平地面的課桌,則課桌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大 小為 N;某同學;將該課桌內的書包拿走后,把課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過程中,課桌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 (小于/等于/大于)10N.4 .小明觀察如下漫畫,總結了四個觀點,錯誤的是A.甲圖此刻人對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 .乙圖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圖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圖此刻人對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圖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甲丙5 .如圖所示是人在步行前進時的情景. 所以對人前進來說,摩擦力是 I 采用 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一地面對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填

8、前”或后”),力(填 動”或 阻”).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6 .如圖是 講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關系 ”的實驗。在甲、乙兩次實驗中, 平方向拉木塊,使木塊在水平木板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乙中的木塊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B.圖甲中的木塊只受到拉力、滑動摩擦力等兩個力C.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D.該實驗得出的結論:物體間接觸面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小7.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F列操作正確的是()A.在木塊上加放祛碼B.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木塊C.使木塊側放減小接觸面積D.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8.如圖所示,一長方

9、體木塊,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圖木塊豎放,乙圖木塊平放,丙圖木塊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種情況下,勻速拉動長方體所需的水平力分別為F甲、F乙、F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甲C.F甲<F乙=5丙D. F甲=5乙<F丙9.(2014煙臺)在研究摩擦力時,小明同學用一塊各側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三次示數(shù)F3的大小關系為(A. F1=F2> F3C. F2> F1> F3F1F2B.D.)F1>F2>F3

10、F1< F2=F310.如圖,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疊放著甲、乙兩個木塊,甲木塊用一根細繩拴在左邊固定時喉F=15N,則甲、乙兩木塊所受,(r,r p 事 tipZ直板上,現(xiàn)在用力把木塊乙從右端勻速地抽出來,所用的力 的摩擦力是(A.甲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11 .小明同學喜歡動手用簡易器材探究物理問題。某天,他用一塊較長的木板N與木塊M及彈簧測力計,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動摩擦力有關的因素。先將長木板N平放,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 M在N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如圖甲,此時木塊M所受滑動摩擦力為f

11、甲;然后 再將N支起,仍然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M沿N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此時木塊M所受滑動摩擦力為f乙。對小明同學的實驗討論正確的是()A.兩次M所受滑動摩擦力f甲V f乙B.小明實驗是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C.乙情況彈簧秤的示數(shù)等于 f乙D.小明實驗時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觸面積大小12 .木塊與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遇到一障礙物時,小車停下,木塊從車上的a點滑至b點(如圖甲),是因為木塊具有 ;木塊能停在b點,說明木塊在滑動過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為測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礙物上固定了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用手拉著小車向左運動 (如圖乙).則木塊受到的

12、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13.小華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其中一步的操彳樣操作的錯誤是:物體不在上運動。到光滑的木板上,則木塊受隹變得擦力將Ml、?.,甲圖12障礙物糾正錯誤后,若使乙12所示,這 巾的木板運動二變小”或“不變障礙物14 .如圖甲是工廠中運送煤塊的皮帶傳輸機,圖乙為它的工作過程簡化圖,轉動輪帶動水平皮帶勻速向右運動。當將一煤塊A輕輕放在皮帶的左端,煤塊在皮帶的作用下,相對于地面向右作速度增加的變速直線運動,此時煤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選填“向左”或“向右”)。經過較短時間后,煤塊隨皮帶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勻速運動,此時煤塊所受的摩擦

13、力 。(選填“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15 .如圖4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的速度 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02秒,物體沒有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B. 24秒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 24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3ND. 46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水平推力是一對平衡力16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 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 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 間t的關系及物體的速度 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第 1s末物體處于 狀態(tài), 此時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 , 4s5s間物體所

14、受摩擦力大小為 N .17 .小明和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一(1)實驗時將木塊放在一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鼻使木塊在長木板上做 運動.改變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分別測出每次的滑動摩擦力f,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123456壓力F/N2.03.04.05.06.07.0滑動摩擦力f/N0.60.81.21.51.92.1(2)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畫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系圖象.(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 F大小的關系式是 .(4)理論上,該實驗次數(shù)越多越好,其好處是 .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如下:金屬盒臺式測力計l

15、=t彈簧測力計讀出臺式測力計示數(shù); 拉動白紙的過程中,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質量不計的氫氣球系在金屬盒上,讀出臺式測力計示數(shù);拉動白紙的過程中,讀出彈簧M力計的示數(shù).|再往金屬盒注入適量的沙子,使臺式測力計示數(shù)與步驟中的示數(shù)相等,拉動白紙的過程I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實驗序號臺式測力計示數(shù) Fi/N金屬盒總 重力G/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F2/N 4.84.81.8 3.21.2 4.86.41.8實驗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1)此實驗是根據(jù) 原理測出摩擦力大小的.(2)與直接用彈簧測力計拉動金屬盒測量摩擦力相比,拉動白紙進行實驗具有容易操作的優(yōu)點,具體體現(xiàn)在: .(寫出一條即可)(3)請你補

16、齊上表中空格處的數(shù)據(jù),其值為 N .(4)實驗中是通過 來改變金屬盒總重力的.(5)比較實驗步驟 (填序號)的數(shù)據(jù),說明摩擦力大小與重力無關19.5.(蓮湖區(qū)一模)劉和平和實驗病而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強來體虹地球的引力k之后, 進一步恩著上繩子的拉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了井提出了如卜一猜想£V乙猜想A與小球的質量大小有美猜想出與小球運動的快慢有關二猜想口與統(tǒng)子的長度育關.為門驍證猜想,實幼小組的同學進行r如圖乙所不實騙探究;用一根瓠繩子的一端姓住一個 小球,用手抓住繩子的另一端,掄動細繩,讓小球在光滑水平家而上儆回雨運動.如果要驗證猜想乩同該選用 和相同,不同的小球分別進行實她來比較.實驗中,用于感受繩子的效力大小.做幾次實貌后,得到婆脆數(shù)據(jù)如卜表!次驗次數(shù)小球的質量(g)運動的快慢嵬子的長度cm)繩子的拉力115慢10根小220慢10小320快±4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