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古詩分析_第1頁
杜甫《望岳》古詩分析_第2頁
杜甫《望岳》古詩分析_第3頁
杜甫《望岳》古詩分析_第4頁
杜甫《望岳》古詩分析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杜甫望岳古詩分析望岳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吟誦率較高的一首詩。大約在開元二十八年 (740) ,杜甫二十九歲時,到兗州探望父親后由齊入魯,途經(jīng)泰山, 寫下了這首詩。以下是為大家推薦的杜甫望岳 古詩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nèi)容可瀏覽(./wenxue)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賞析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詠東岳( 泰山 ) 、南岳 ( 衡山 )、西岳 ( 華山 ) 。這一首是望東岳泰山。736 年 ( 開元二十四年)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游生活。該詩即寫于北游齊、趙( 今河南、河北

2、、山東等地) 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豪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褒R魯青未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3、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一一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耍}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霸旎娚裥悖庩柛罨钑浴眱删?,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扮姟弊郑瑢⒋笞匀粚懙糜星?。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 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 ,由于山高,天

4、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里,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笆幮厣鷮釉?,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 因長時間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會當”是唐人口語,

5、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 有時單用一個 “會” 字, 如孫光憲 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 ”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 ! ” ( 奉送嚴公入朝) 如果把“會當”解作“應(yīng)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絕頂。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保ㄗx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

6、“氣蒯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該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全文沒有“望”,卻句句寫“望”??臻g由遠而近,首聯(lián)遠望,頷聯(lián)近望,頸聯(lián)凝望,尾聯(lián)俯望。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 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傍徨之感。作者發(fā)端西岳陵噌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難以實現(xiàn)。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

7、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馀,預(yù)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并未實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詩以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作結(jié),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F(xiàn)實環(huán)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chǎn)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chuàng)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xiàn)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xiàn)的失意傍徨。詠衡山的望岳寫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fā)議論,中間寫景敘事。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shè)職官崇禮衡山。在德非馨香句, 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

8、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qū)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岳的機會。接下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jié),呼應(yīng)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guān)心朝政,無日或忘。由于三首詩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亦不一致。詠泰山的 望岳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因此詩句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但篇中并無一字明言之,我們只是從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高尋白帝問真源得知,此詩因而

9、顯得委婉曲折,沉郁頓挫。詠衡山一首則因書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諷喻,都不過是 在德非馨香澹澹數(shù)語。所寫景色如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靈光飄淼之感。全詩表現(xiàn)出一種典贍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覺。由此看來,三首望岳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tài)。詠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 詠華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 詠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nèi)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zhuǎn)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tài)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望岳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吟誦率較高的一首詩。大約在開元二十八年 (740) ,杜甫二十九歲時,到兗州探望父親后由齊入魯,途經(jīng)泰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