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向量圖研究分析及更正_第1頁
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向量圖研究分析及更正_第2頁
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向量圖研究分析及更正_第3頁
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向量圖研究分析及更正_第4頁
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向量圖研究分析及更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錯誤接線 向量圖分析及更正作者:日期:三相四線測量常識第一步:測三相電壓 測量U1n接線圖如下:測量U2n、U3n方法與上面圖類似,移動紅線到第二、第三元件電壓端,零線不動.注意選擇交流500不帶電壓互感器時 220V為正常,且三相電壓數(shù)值相接近為正常.如果有某相為0,說明該相電壓斷線.能夠測出 Ui=V U2=V U3=V第二步:測量各元件對參考點Ua的電壓 測量方法如下列圖:測量方法與上類似 移動紅線到第二、第三元件電壓端,接參考點的連線不動.目的:測出對參考點電壓為0的該相確定為 A相能夠測出 Uia=V U2a=V U3a=V3第三步:測量三個元件的相電流測量11的方

2、法如下列圖:測量其它相與上圖類似,移動黑線到第二、第三元件電流進線端.目的:判斷各元件電流是否正常,正常是三相相電流相接近,如果有某相為0,說明該相電流開路或短路.能測出Ii=AI 2=AI 3=A第四步:測量第一元件電壓與各元件電流的相位角測量<U1|1的方法如下列圖:測量第一元件電壓與其它相電流的相位角相類似,電壓線可以不動,逐相移動鉗子到第二元件、 第三元件電流進線端.目的:根據(jù)測出的角度來畫相量圖及功率表達式可以測出 <U 1|1 =度<U 1|2=度<U1|3 = 度第五步:測量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電壓間的相位角根據(jù)上圖可以測出U1 U2 = 度 然后根據(jù)目的:

3、用來判斷接線是正相序還是逆相序,一般來說測出的角度為 120為正相序,240度為逆相序.可以直接判斷順逆相序.其實推薦直接測出U2/i=0然后根據(jù)判斷正逆相序:如果電壓某相斷線,那么不能用此方法Ui-U2i=1200或者U2I;-Uii=2400貝U為正相序此題UI;-U2I;=1200UI 1-U211=2400 或者 U2I 1-Ui11 = 1200 那么為逆相序例1三相四線錯誤接線分析紅色為分析不寫入一、測量數(shù)據(jù)電壓電流:Ui=220V U2=220V U3=220V Ii=1.5A I2=1.5A Is=1.5A參考點電壓:U2a=0由于參考點Ua=0說明U2為A相相位角:UiI 1

4、=260o UiI2=1400 UiI3=2000 U2I 1=140o然后根據(jù)判斷正逆相序:如果電壓某相斷線,那么不能用此方法UI 1-1211=120.或者U2I 1-UiI1=2400那么為正相序此題UI 1-U211=120oUI 1-L211=240.或者 U2I 1-U11 = 120.那么為逆相序二、畫向量圖三、三元件按下面紅字找圖抄下來第一元件:Ui I 1 Lt I b第二元件:L I 2 L Ia第三元件:L3 I3Lb -Ic四、錯誤功率下面不帶點,不帶負號Pi=UcIbC0S12CM P2 = UaIa COS©P3 = UbIc60°-.考慮負荷對

5、稱那么P= Pi+ P2+ P3= UIcos120O- © + UI cos © + UI cos 60O- © =UIcos120O-|+ cos© +cos 6.| =UIcos120 0cosc +sina1203sin + +cos|+cos600cos© +sina60Dsin sin|=UI- 1 cos|+-sin|+ cos.+1cos|+:33 .=UI sin|+ cos© + sin| =UIcos 0 + . 3 UIsin 0五、更正系數(shù)K= P0 /PX=UI供Asin這里需要同除以UI cosG_31

6、v3tg六、更正接線7左邊是模板不要寫在卷子上下列圖需要寫布器字版序1)9 牛 567,?%得到實際接線后由于此題測量時候U2為A所以現(xiàn)在還要保持U2為A由于是正相序所以為CAB得下列圖9274561 83 10就是更正接線小規(guī)律感性負荷時 電壓超前電流電流與電壓角度為.Ui U2 U3可以分正逆相序 但電源ABC永遠是正相序sin / / cos© = tg Ccos© / sin|= ctg|sina90o 士 © =cos|cos9C°+|=- sina|cos9Co- © = sina.cos18Co土 6 =- cos.sina18C

7、o-|=sina|sina18Co+|=-sina|cosA ± B= cosAcosB+sinAsinBsinaA± B=sinAcosB 士 cosAsinB0o30o45o60o90o120o150oSina012在2顯 21旦212cos1芯221201-2_2180o210o240o270o300o330o360oSina01-2-昱-1V3 1-2022cos-1芯21-2012昱 21例題2非電壓斷線情況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分析紅色為分析不寫入一、測量數(shù)據(jù)電壓電流:Ui2=100V Ul3=100V U32=100V Ul0=0V U20=100V U30=100

8、VIi = 1.5AI2=1.5AU10=0V 說明 U1 為 B 相相位角:U211=290o U12I 2=350o U32I 1=350o判斷正逆相序:如果電壓斷線,不能用此方法.U3211-U12I 1=600 或者U1211-U3211=3000 那么為正相序此題 Ud 1-U1211=600U211-U32I 1=600 或者 U12I 1-Ud 1=3000 那么為逆相序二、畫向量圖10Ca1比)記得U2表示箭頭朝向U,也就是說前面是誰,箭頭朝向誰.線電壓與電壓角為30度計算角度:當電流方向為反向時,需要做產(chǎn)生這個電流的電壓的反向延長線三、兩元件按下面紅字找圖抄下來第一元件:U2

9、 I 1Uc Ia第二元件:U2 I2Uc-Ic四、錯誤功率下面不帶點,不帶負號Pl=UbcIa C0S9CM P2= UacIc cOS30o+ 6 考慮負荷對稱那么P= Pi+ P2= UIcos(900- 6 )+ UI cos (30o+ 0 )=UIcos(900- 0 )+ UI cos (30o+ 0 )ii=UIsina © +cos3CPcos|-sina30osin| =UIsina|+ -y cos|-1 sina| =UI 1sina|+-y cos. = 1 UI sina|+ UI cos 0五、更正系數(shù)K= Pc /Px =-迎9 這里需要同除以UI c

10、os©UI sina . 3UI cos 22tg2 3tg <3六、更正接線 更正的時候需要短接后換表接線位置圖片上半局部是模板不要寫在卷子上下列圖需要寫12I 2 9 5 ,6 7o © o © o © o 工lx Z必Zn l/j 城同呈闋甲打y碟、欠/后之掾無,原居我紈/ Z 4*6 7 g) © © ®1 63274 5就是更正接線13例題3電壓斷線情況三相三線錯誤接線分析紅色為分析不寫入一、測量數(shù)據(jù)電壓電流:Ui2=50V Ui3=100V U32=50V Ui0=0V U20=50V U30=100VIi

11、 = 1.5A I2=1.5AUi0=0V 說明 Ui 為 B 相U12 U32每個牽扯到2的電壓都為50V不正常電壓,說明U2斷線相位角:Ul3l 1=230.U3I 2=1100 正常情況下都要量U!2 U32相關(guān)的角,但此題由于214異常,所以不能量2相關(guān)的角.但無論怎么量,必須得到Ul2 U32和隨意一個電流的相位角.44U2I i=230o U32I i=50o二、畫向量圖判斷正逆相序:電壓短線,不能用U32I i-U2i=60o或者U2li-U32i=300o那么為正相序 、一 、 、一U2I i-U32l i=60o或者Ui2l i-Ud i=300o那么為逆相序的萬法電壓短線需

12、要畫圖測試相序,看正逆相序哪個滿足條件.正常情況先按正相序畫圖,如果錯誤,那么按逆相序畫圖.記得U2表下箭頭朝向U,也就是說前面是誰,箭頭朝向誰.線電壓與電壓角為30度才產(chǎn)假納逆砌假說時墀睡.勃處那放蕤硼修計算角度:當電流方向為反向時,需要做產(chǎn)生這個電流的電壓的反向延長線.撥國拗S轉(zhuǎn)族協(xié)用部1屬彥力ia i/i4可人力或工翹a麗以4尻松方琲彳i5. . . . . .記得U12表下箭頭朝向Ui,也就是說前面是誰,箭頭朝向誰.線電壓與電壓角為30度計算角度:當電流方向為反向時,需要做產(chǎn)生這個電流的電壓的反向延長線 三、兩元件按下面紅字找圖抄下來第一元件:U2 I 1-Uba Ia2第二元件:U32I 2-Uba I c2四、錯誤功率下面不帶點,不帶負號_1Pl=2Uba Ia COS12O-0P2=-Uba Ic cos90O-.考慮負荷對稱那么P= Pi+ P2=-UIcos150O-?+ -UI cos 90o- 6 221- c= -UIcos15O0-0+ UI sina.1= -UIcos150o cos© +sin150o sina|+sin =2UI- cos.+ 2sina|+ sin| =2UI- t . tg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