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msec船舶安全_第1頁
vsmsec船舶安全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SM部分 2 頁 1/ 9 修訂 3.0 31/08/2006部分.2船舶安全2.1海上安全2.1.1除了可靠的航行和良好的了望,海上安全需要保持貨物的有效裝載和通風,經(jīng)常 檢查綁扎,停泊設備,纜繩,通風設備,水密門等.2.1.2 還需要仔細維護所有提供船舶和人員安全的設備.這些設備應一直保持隨時可 用狀態(tài).2.1.3 除了以上所說,在海上和港口應按規(guī)定時間測量所有艙柜.測量結(jié)果應記錄到 每日的日志和航海日志中.2.1.4 任何異常的測量結(jié)果應立即報告給船長或輪機長.2.1.5 定期檢查(尤其在惡劣天氣)前甲板倉庫和錨鏈艙,確保未通過彈簧蓋板和艙蓋,漏泄的卷筒管、未固牢的水密門或通氣孔發(fā)生浸

2、水.2.1.6 如果必要,船舶須進入惡劣天氣水域檢查惡劣氣候條件下的損壞情況.2.2在港安全2.2.1在港時所有船舶人員要對貨物操作,實施維修,加油,上備件等保持高度警惕. 2.2.2船舶所有人員要確保所有安全設備合理使用和保持隨時可用.2.2.3貨艙艙底水泵應每 2 個月測試一次并且應使用艙底水泵實驗貨艙排水管.如果 發(fā)現(xiàn)管路有任何損壞或堵塞,或不能抽吸艙底水,立即進行修理.2.2.4 向裝卸工, 代理, 港口官員等提供安全通道.日落后應對貨物操作處進行額外 照明 (如果必要).向貨艙進口提供充分照明,如艙蓋/垂直梯處.VSM 部分 2頁 2/ 9 修訂3.031/08/20062.3安全演

3、習與訓練2.3.1 應急演習應至少每月進行一次并且如果時間和條件許可應每兩星期進行一次.2.3.2 每條救生艇都應當由指定操作人員釋放并且在棄船演習過程中應至少每三個 月下水并發(fā)動一次.2.3.3 在演習過程中,船長應假想進行應急演練.應根據(jù) VEM 中定義的進行各種演 習并在安全范圍內(nèi)進行行之有效的演習.這有助于提高工作小組有效應對可能 發(fā)生的應急情況的能力2.3.4 當救生艇降落到艇甲板以下時,主機停車并穩(wěn)定船舶.2.3.5 在寬廣和空曠的海域,至少每3 個月進行一次應急舵演習.2.3.6 每次進行演習后適當?shù)挠涗浀胶胶H罩荆啓C日志和正式日志中.2.3.7 VSM 附則 2.1 是協(xié)助船

4、長進行各種演習和訓練的指導.船長應確保清單中的訓 練程序按照計劃月份執(zhí)行.2.3.8 每次演習結(jié)束三副應完成救生艇/消防/防污染演習報告并由船長簽字.VSM 部分2 頁 3/ 9修訂 3.031/08/20062.4安全設備241消防設備(FFA).1大副和輪機長對船長負責,各部門的所有FFA 設備應一直保持可用和在良好的狀態(tài).2三副直接對大副負責并保養(yǎng)和有效維護所有甲板,餐廳和住所的所有FFA 設備.還應確保所有便攜式滅火器可用.3大管輪直接對輪機長負責并保養(yǎng)和有效維護固定滅火系統(tǒng)和所有機艙部門 /機器處所的 FFA 設備.4固定滅火系統(tǒng)包括位于貨艙和機艙的二氧化碳系統(tǒng)或其他閉式系統(tǒng).5所有

5、的滅火水龍帶和噴嘴應至少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壓力實驗.2.4.2救生設備(LSA).1大副對船長負責并維持所有 LSA 設備的良好狀況.2三副直接對大副負責并保養(yǎng)和有效維護所有LSA 設備.3 所有 LSA 設備應根據(jù)法定規(guī)則進行維護.一直保持在隨時可用的良好狀態(tài).4所有船舶人員都有責任向部門領導報告安全設備的缺陷.一旦可行高級船員應立即修正.2.4.3維護便攜式滅火器和壓縮空氣瓶.1根據(jù) VSM 附則 3.1 末尾部分指導對便攜式滅火器和壓縮空氣瓶進行維護.VSM 部分 2 頁4/ 9修訂 3.031/08/20062.5SOLAS 要求船長應確保船舶遵守可行的 SOLAS 規(guī)則,船上特殊的管理

6、規(guī)則表示 如下:2.5.1規(guī)則52 -船上維護指導.1船上維護救生設備的指導應清晰,易懂,并且每個設備應適當?shù)陌ㄈ缦聝?nèi)容:a)按規(guī)則 19.7 要求進行檢查的使用清單b)維修和保養(yǎng)指導c)定期維護時間表d)推薦滑油的加注點圖表e)可替換部分的清單f)備件清單g)檢查和維護記錄日志.2規(guī)則 19.7 是每月檢查:檢查救生設備,包括每月對救生艇設備按照規(guī)則 52.1進行檢查以確保它們在良好的狀態(tài).檢查報告記錄到航海日志中.2.5.2SOLAS 標記.1船長應確保關于 LSA 上的 SOLAS 標記準確.這些標記應由船級社在完整期限/年度安全設備檢驗時檢查.VSM 部分 2頁 5/ 9 修訂3.0

7、31/08/20062.6機艙防火下列是用于指導機艙防火.2.6.1 介紹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我們知道易燃物質(zhì)和火源的結(jié)合是機艙起火的主要原因.易燃物質(zhì)包括各種油類等如燃油,滑油或液壓油.而電力設備的塑料材料也可能引起火災 發(fā)生.有很多種潛在的著火源并不在表面,如排氣管和蒸汽管、過熱的機器或由于電力設 備短路或操作開關引起打火等.其它常見的著火源還包括與人類行為有關,如抽煙,焊接和摩擦2.6.2 機艙火災成因1.日常錯誤操作機艙設備,如漏油或軟管破損.2.缺少充分清潔在兩方面增加了火災隱患I.發(fā)生火災的可能性很多情況下是由于人類行為引起的,因為到處都有以漏泄油/沉積油形式存在的可燃物質(zhì).ii.不潔凈的

8、機艙導致了由電力開關或面板引起的火災擴散至整個機艙,因為到處都有以漏泄油/沉積油形式存在的可燃物質(zhì).2.6.3 減小火災危險的措施船舶所有人員都應維護和保持清潔.在日常清潔或定期維護發(fā)生可燃液體泄漏時, 應安排人員盡早清潔以防止液體流向 其它有可能發(fā)生火災的地方.VSM 部分 2頁 6/ 9 修訂3.031/08/20062.6.4機艙設備缺陷這部分包括處理機艙各種由于缺少正確維護或不恰當操作引起的缺陷.i.高壓油管防護層.這些缺陷包括如下種類:i.部分防護層缺乏或防護層損壞ii.防護層松弛或末端附件缺陷.iii.泄放布置的缺陷.ii.排氣管,蒸汽管的絕緣層.一般缺陷是:i.部缺少分絕熱層,法

9、蘭部分或在必要維修過程中除掉了部分絕熱層.i.由于缺少或鋼板損壞使油浸入絕熱層.iii.防油、水泄漏的電力設備絕緣層設備開關操作打火可能點燃浸入油類的電力設備(油類噴淋最可能發(fā)生 點燃).水浸入可能導致電路短路以及絕緣或其他種類的塑料材料的點燃 船舶人員應特別注意法蘭邊緣漏泄處的跡象,管路腐蝕和機器設備的 泄漏有可能與電力設備相接觸.VSM 部分 2 頁刀 9修訂 3.031/08/20062.6.5 對于機艙設備的船舶人員職責.1注意在油系統(tǒng)使用的軟管.高壓軟管由于震動可能導致軟管破損,尤其是在設備 末端的位置.2向燃油鍋爐供應燃油廣泛的使用的軟管當發(fā)現(xiàn)它的情況惡化時,應更換或至少臨時修復.

10、3壞掉的或松開的油管接頭應立即修復以免發(fā)生進一步損壞.4輪機長有責任確保機艙保持干凈清潔的狀態(tài).5一旦發(fā)現(xiàn)地板表面有油泄漏,或者機器漏油,或者油漆面有油層,或者存在火災隱患如堆積的破布或其他類似材料或艙底水表面存在油層,應對其進行 合理的清潔.2.7安全工作章程船長和輪機長應確保所有船員遵守船舶安全工作規(guī)程,防止發(fā)生事故:1.在甲板和機艙進行特殊工作時應正確操作和配備安全設備,如工作褲,手套,安全鞋,護眼罩,防塵面具,焊接眼鏡/防護物和耳罩.當在運動部件機器旁工作時,工作服不應寬松,口袋不應掏出等.甲板,應一直戴安全帽.;機艙,當進行機器檢查和進行對頭部有危險 和/或可能有掉落物體的工作時應戴

11、安全帽.2.避免在起重機或吊車工作時在下面站立和行走 .3.避免在敞開的沒有圍欄的貨艙周圍走動.在高處或舷外工作時應系好安 全帶.4.不要倚靠在不安全的圍欄或護欄上VSM 部分 2頁 8/ 9 修訂3.031/08/20065.至少有兩個船員進行固定/松開引水梯操作,.如果引水梯的設計需要更 多甲板人員安全固定/松開時,船長應增派船員.每次引水員使用引水梯 上下船之前,負責的駕駛員必須對其進行檢查.6.所有甲板設備和機器在使用前都應檢查以確保安全運轉(zhuǎn)7.在停泊/起錨時,應小心操作鋼索和纜繩.8.在手動起重和搬運過程中,應遵守安全工作規(guī)章程序(COSWP)進行操作.起升時,采取蹲伏姿勢,膝蓋彎曲

12、并直背以保證腿做功一保持下顎 縮攏9.保持走廊干凈和無油.10.需要進行熱加工時,確保安全操作和服從VSM 表格 2.1 的熱加工清單.在這部分末尾附上表格副本.11.所有邊緣鋒利的工具在使用完后都應保存在各自的存儲箱中12.要密切注意你的工作,不要試圖找捷徑.瞬間的過失或缺少注意力都可能導致事故.如果設備不能合理操作,保護自己免受可能的傷害.13.在進行體力工作時,如果感覺疲勞應停止工作.14.人員進入封閉空間前,應完全遵守 VSM 部分 3 的進入封閉空間”指導 清單.15.使用恰當?shù)墓ぞ?16.當拆除機器前,確保系統(tǒng)和設備完全關閉.17.進行維護和修理前,關閉電源并掛上警告牌”.部分 2 頁 9/9 修訂 3.031/08/200618.當操作公共設備時,確保與其他部門的相關人員同步/合作 .19.根據(jù)制造商建議或用戶指南操作設備 .20.確保機器的保護設備,防護門和防護蓋在合適位置 .21.禁止接觸旋轉(zhuǎn)部件 .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