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比熱容的測量實驗報告模板_第1頁
固體比熱容的測量實驗報告模板_第2頁
固體比熱容的測量實驗報告模板_第3頁
固體比熱容的測量實驗報告模板_第4頁
固體比熱容的測量實驗報告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固體比熱容的測量19 世紀,隨著工業(yè)文明的建立與發(fā)展,特別是蒸汽機的誕生,量熱學有了巨大的進展。經(jīng)過多年的實驗研究,人們精確地測定了熱功當量,逐步認識到不同性質(zhì)的能量(如熱能、機械能、電能、化學能等)之間的轉(zhuǎn)化和守恒這一自然界物質(zhì)運動的最根本的定律,成為19 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進展之一。從今天的觀點看,量熱學是建立在“熱量”或“熱質(zhì)”的基礎(chǔ)上的,不符合分子動理論的觀點,缺乏科學內(nèi)含。但這無損量熱學的歷史貢獻。至今,量熱學在物理學、化學、航空航天、機械制造以及各種熱能工程、制冷工程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比熱容是單位質(zhì)量的物質(zhì)升高(或降低)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交換是難免的。因此要努力創(chuàng)造

2、一個熱力學孤立體系,同時對實驗過程中的其他吸熱、散熱做出校正,盡量使二者相抵消,以提高實驗的精度。實驗原理1 混合法測比熱容設一個熱力學孤立體系中有n種物質(zhì),其質(zhì)量分別為mi,比熱容為ci (i=1,2,,n)。開始時體 系處于平衡態(tài),溫度為 CTi,與外界發(fā)生熱量交換后又達到新的平衡態(tài),溫度為 T2o若體系中無 化學反應或相變發(fā)生,則該體系獲得(或放出)的熱量為Q (mici m2c2 . mnc n)(T2 Ti)( i)假設量熱器和攪拌器的質(zhì)量為mi,比熱容為ci,開始時量熱器與其內(nèi)質(zhì)量為m的水具有共同 溫度Ti,把質(zhì)量為mx的待測物加熱到T'后放入量熱器內(nèi),最后這一系統(tǒng)達到熱平

3、衡,終溫為 T2c 如果忽略實驗過程中對外界的散熱或吸熱,則有mxcx(T' T2) (mc mici 2.0VJ K i cm 3)(T2 Ti)( 2)式中 c 為水的比熱容。2.0VJ K i cm 3代表溫度計的熱容量,其中 V 是溫度計浸入到水中的體積。2 系統(tǒng)誤差的修正在量熱學實驗中,由于無法避免系統(tǒng)與外界的熱交換,實驗結(jié)果總是存在系統(tǒng)誤差,有時甚至很大,以至無法得到正確結(jié)果。所以,校正系統(tǒng)誤差是量熱學實驗中很突出的問題。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i) 要盡量減少與外界的熱量交換,使系統(tǒng)近似孤立體系。此外, 量熱器不要放在電爐旁和太陽光下,實驗也不要在空氣流通太快的地方進行。

4、(2)采取補償措施,就是在被測物體放入量熱器之前,先使量熱器與水的初始溫度低于室溫, 但 避免在量熱器外生成凝結(jié)水滴。先估算,使初始溫度與室溫的溫差與混合后末溫高出室溫的 溫度大體相等。這樣混和前量熱器從外界吸熱與混合后向外界放熱大體相等,極大地降低了系統(tǒng)誤差。(3)縮短操作時間,將被測物體從沸水中取出,然后倒入量熱器筒中并蓋好的整個過程,動作要 快而不亂,減少熱量的損失。(4)嚴防有水附著在量熱筒外面,以免水蒸發(fā)時帶走過多的熱量。(5)沸點的校正。在實驗中,我們是取水的沸點為被測物體加熱后的溫度,但壓強不同,水的沸 點也有所不同。為此需用大氣壓強計測出當時的氣壓, 再由氣壓與沸點的關(guān)系通過表

5、 5.3.3-1 查出沸點的溫度。衰手,3.3-1水的濡點Up產(chǎn)內(nèi))/七的國魂的變化0t23S61g97300«.即啊9298.95班g99 03哨MwaiOT.14TO. iB99.22740卿37班41 :99.44媽一斡J299.5899.5975099.63肛67州.加99.74物7899,82W.8599.93的.貼760iW-OCIW I1«-13Ig.M100.26100.29IDO 33XTMM100.40防44100.471如I1陋乃100.5S100.100,63甌的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散熱的影響仍難以完全避免。被測物體放入量熱器后,水溫達到最高溫度 前,

6、整個系統(tǒng)還會向外散熱。所以理論上的末溫是無法得到的。這就需要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修正: 在被測物體放入量熱器前 45min就開始測讀量熱器中水的溫度,每隔 1min讀一次。當被測物體 放入后,溫度迅速上升,此時應每隔 0.5min測讀一次。直道升溫停止后,溫度由最高溫度均勻下降時,恢復每分鐘記一次溫度,直到第15min截止。由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溫度和時間的關(guān)系 T-t曲線(圖5.3.3-1)。為了推出式(2)中的初溫Ti和末溫T2,在圖5.3.3-1中,對應于室溫T室曲線上之G點作垂直于橫軸的直線。然后將曲線上升部分 AB及下降部分CD延長,與此垂線分別相交于E點和F 點,這兩個交點的溫度坐標可看成是

7、理想情況下的Ti和T2,即相當于熱交換無限快時水的初溫與末溫。實驗內(nèi)容實驗內(nèi)容是測量鋅粒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 533-2。圖5,3.3-2液體比溫容測裝置示意圖_恒溫水囊,201鋅薇曰一量熱腕對一弊層和支架壯一維的就;6漫 度計門一絕絡塞浦一葩鼎悌皮«1. 稱出質(zhì)量為mx的鋅粒,放入試管中隔水加熱(注意:水不能濺入)。在沸水中至少15min, 才可以認為鋅粒與水同溫。水沸騰后測出大氣壓強p。2. 在鋅粒加熱的同時,稱出量熱器內(nèi)筒及攪拌器質(zhì)量mi,然后倒入適量的水,并加入冰屑使水溫降低到室溫下34c (注意:不能使筒外表有水凝結(jié)),利用公式(2)估算出水的質(zhì)量 m后,稱出質(zhì)量mi+m

8、。3. 在倒入鋅粒前,一面用棒輕輕攪動,一面每隔一分鐘測一次水溫(注意:一定要待冰屑全部融化后才能開始測溫),計時5分鐘后將熱好的鋅粒迅速而準確地倒入量熱器內(nèi)(注意:不 能使量熱器中水濺出,又切勿碰到溫度計),立即將蓋蓋好并繼續(xù)攪拌(注意:攪拌不能太 使勁),同時,每隔半分鐘測一次水溫。至水溫均勻下降,每隔一分鐘測一次水溫,連續(xù)10min 左右為止。4. 溫度計浸沒在水下的體積可用一個小量筒測得,先將水注入小量筒中,記下其體積Vi,然后將溫度計插入水中,使溫度計插入水中的體積與在量熱筒中沒入水中的體積相同(以從量熱筒中取出溫度計上水印為準),讀出液面升高后的體積V2,則溫度計插入量熱筒水中的體

9、 積VV2V1(注意:實驗中溫度計中的水銀泡一定要沒入水中,但又不能碰到鋅粒)5. 查表5.3.3-1得到實驗氣壓條件下水的沸點 T',即作為鋅粒加熱后的溫度。6. 作溫度-時間曲線,求出T1 和 T2。7. 根據(jù)式(2)求出鋅的比熱cx,并和鋅的標準比熱0.386J/(g K)比較,求出相對誤差思考題為使系統(tǒng)從外界吸熱與向外界放熱大體相抵,你采取了哪些措施?結(jié)果怎樣?冷卻法金屬比熱容測量儀使用說明一、概述本冷卻法金屬比熱容測量儀中的加熱裝置、金屬樣品室及金屬樣品的溫度的測量裝置與以往儀器相比,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和提高。 測量試樣溫度采用常用的銅一康銅做成的熱電偶,當冷端為冰點時,測量熱

10、電偶熱電勢差的二次儀表由高靈敏、高精度、低漂移的放大器和三位半數(shù)字電壓表組成,數(shù)字電壓表顯示的mV數(shù)對應待測溫度值。加熱裝置可自由升降和左右移動。被測樣品安放在有較大容量的防風圓筒內(nèi)即樣品室,其作用保持高于室 溫的樣品自然冷卻。這樣結(jié)果重復性好,可以減少測量誤差,提高實驗準確度。本儀器可測量金屬在室溫到 200oC 溫度時,各種溫度的比熱容。本實驗儀可用于高?;A(chǔ)物理實驗和設計性、綜合性物理實驗。、儀器簡介其中A)熱源,采用75瓦電烙鐵改制而成,利用底盤支掌固定并可上下移動;B)實驗樣品,是直徑 5mm長30mm的小圓柱,其底部鉆一深孔便于安放熱電偶,而熱電偶的冷端則安放在冰水混合物內(nèi);C)銅

11、-康銅熱電偶;D)熱電偶支架;E)防風容器;F)三位半數(shù)字電壓表,顯示用三位半面板表;G)冰水混合物。三、技術(shù)指標1、數(shù)字電壓表:三位半,量程:0-20mV,分辨率:0.01mV,準確度:土 0.3%。2、加熱器功率:75W3、傳感器采用銅-康銅熱電偶。4、測量金屬在100 °C時的比熱容與公認值百分差小于5%5、輸入交流電壓: 220V± 10%6、電源功率約:90W7、重量:7.5Kg。四、實驗項目1、用銅-康銅熱電偶測量物體的溫度2、用冷卻法測量金屬的比熱容五、注意事項1、實驗過程中防止燙傷。2、實驗過程中盡量避免接觸加熱器和加熱器電源線,以免發(fā)生觸電。冷卻法金屬比熱

12、容測量【實驗目的】1、學會用銅-康銅熱電偶測量物體的溫度,學會用冷卻法測量金屬比熱容。2、已知銅在100c的比熱容,用冷卻法測量鐵和鋁在100 c的比熱容。【實驗原理】根據(jù)牛頓冷卻定律,用冷卻法測定金屬的比熱容是量熱學中常用方法之一。若已知標準樣品在不同溫度的比熱容,通過作冷卻曲線可測量各種金屬在不同溫度時的比熱容。本實驗以銅為標準樣品,測定鐵、鋁樣品在100°C或200°C時的比熱容。通過實驗了解金屬的冷卻速率和它與環(huán)境之間的溫差關(guān)系以及進行測量的實驗條件。單位質(zhì)量的物質(zhì),其溫度升高1K(1 °C )所需的熱量叫做該物質(zhì)的比熱容,其值隨溫度而變化。將質(zhì)量為M的金

13、屬樣品加熱后,放到較低溫度的介質(zhì)(例如:室溫的空氣)中,樣品將會逐漸冷卻。 其單位時間的熱量損失(Q/t) 與溫度下降的速率成正比,于是得到下述關(guān)系式:CM-t1(1)式中C為該金屬樣品在溫度1時的比熱容,;為金屬樣品在 1時的溫度下降速率。根據(jù)冷卻定律有:a1s1( 10)m(2)0為周圍介質(zhì)的溫(2)式中a1為熱交換系數(shù),S為該樣品外表面的面積,m為常數(shù),1為金屬樣品的溫度,度。由式和(2),可得:C1M1aiSi( 10)m同理,對質(zhì)量為M2,比熱容為 G的另一種金屬樣品,可有同樣的表達式:C2M 2a2s2( 20)(4)由上式(3)和(4),可得:所以:2C2M2 tC1Mla2 s

14、2 ( 2 0 ) ai5( 1 o)mMC2C1 一1ma2 s2 ( 20 )M22 8181( 1o)m如果兩樣品的形狀尺寸都相同,即S1=S2;兩樣品的表面狀況也相同 (如涂層、色澤等),而周圍介質(zhì)(空氣)的性質(zhì)當然也不變,則有a1=a2。于是當周圍介質(zhì)溫度不變(即室溫0恒定而樣品又處于相同溫度1= 2)時,上式可以簡化為:M1()1C2 C1-(5)M 2( )2t如果已知標準金屬樣品的比熱容。質(zhì)量M;待測樣品的質(zhì)量 M2及兩樣品在溫度時冷卻速率之比,就可以求出待測的金屬材料的比熱容C2o幾種金屬材料的比熱容見表1:表1、與熱容溫度°C、Qe(cal/(g°C )

15、C (cal/(g ° C )CCu(cal/(g° C )100 °C0.1100.2300.0940【實驗儀器】本儀器主要由熱源(采用75瓦電烙鐵改制而成,利用底盤支掌固定并可上下移動)、實驗樣品(直徑5mm長30mm、銅-康銅熱電偶、熱電偶的小圓柱,其底部鉆一深孔便于安放熱電偶,而熱電偶的冷端則安放在冰水混合物內(nèi)) 支架、防風容器、三位半數(shù)字電壓表、冰水混合物組成【實驗過程】1、用銅-康銅熱電偶測量溫度,而熱電偶的熱電勢采用溫漂極小的放大器和三位半數(shù)字電壓表,經(jīng)信號放大后輸入數(shù)字電壓表顯示的滿量程為20mM讀出的mV查表即可換算成溫度。2、選取長度、直徑、表

16、面光潔度盡可能相同的三種金屬樣品(銅、鐵、鋁)用物理天平或電子天平秤出它們的質(zhì)量M。再根據(jù)MC>MFe>Mi這一特點,把它們區(qū)別開來。3、使熱電偶熱端的銅導線與數(shù)字表的正端相連;冷端銅導線與數(shù)字表的負端相連。當數(shù)字電壓表讀數(shù)為某一定值即200oC時,切斷電源,樣品繼續(xù)安放在與外界基本隔絕的金屬圓筒內(nèi)自然冷卻(筒口須蓋上蓋子)。當溫度降到接近102oC時開始記錄,測量樣品由102oC下降到98oC所需要時間 t0。按鐵、銅、鋁的次序,分別測量其溫度下降速度,每一樣品重復測量3次。因為各樣品的溫度下降范圍相同1020C980C 4 0c )所以公式 可以簡化為:C2CiMi( t)2M

17、2( t)i【實驗要求】開始實驗前寫出比熱容相對誤差傳遞公式,找到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在實驗中想法減少主要誤差,實驗結(jié)束后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計算鋁比熱容的不確定度。附錄:國產(chǎn)的康銅絲,各廠生產(chǎn)成分配方和工藝略有不同,因而制成的銅-康銅熱電偶在 100oC溫度時(參考0°C),測量的溫差電勢差有4.10mV和4.25mV等幾種,用戶使用時須自己定標,以下銅-康銅熱電偶熱勢差表僅供參考(引自國家計量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匯編,溫度(一),中國計量出版社,1987)。熱 電 動 勢 (mV)00.0000.0390.0780.1170.1560.1950.2340.2730.312

18、0.3510.3910100.3910.4300.4700.5100.5490.5890.6290.6690.7090.7490.78910200.7890.8300.8700.9110.9510.9921.0321.0731.1141.1551.19620301.1961.2371.2791.3201.3611.4031.4441.4861.5281.5691.61130401.6111.6531.6951.7381.7801.8221.8651.9071.9501.9922.03540502.0352.0782.1212.1642.2072.2502.2942.3372.3802.4242

19、.46750602.4672.5112.5552.5992.6432.6872.7312.7752.8192.8642.90860702.9082.9532.9973.0423.0873.1313.1763.2213.2663.3123.35770803.3573.4023.4473.4933.5383.5843.6303.6763.7213.7673.81380903.8133.8593.9063.9523.9984.0444.0914.1374.1844.2314.277901004.2774.3244.3714.4184.4654.5124.5594.6074.6544.7014.74910011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