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_第1頁
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_第2頁
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_第3頁
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_第4頁
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中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是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給句子分類所得出的一種句型,指用名詞 做謂語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斷動詞 “是”,但翻譯時要加上,如 “ ,是?!保ㄒ唬笆恰痹诠艥h語中是一個指示代詞,常用做判斷句的主語。1是知也。 ( (論語)十則 )是:指示代詞,相當于 “這”做主語。知:通:智 ”,聰明智慧。名詞活用為動詞,做謂語。2是進亦憂,退亦憂。 (岳陽樓記 )是:指示代詞,相當于 這”指代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做主語。3是可謂善學者矣。 (送東陽馬生序 )是:指示代詞,相當于 “這”,指代“馬生”,做主語。 “謂”做主語。(二)“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 “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為與此同類。 (公輸 )(三)“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 “是”。吾聞二世少于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四)“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 “就是”。1 .即XX無奕女,左將軍XX之妻也。(五)“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 “是”。1 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送東陽馬生序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六)“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12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世說新語 陳大丘與友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世說新語 陳大丘與友期)3正是江南好風景。 (江南逢李龜年 )4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 xx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6斯是陋室,惟

3、吾 xx。 (陋室銘7最是一年春好處。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7 / 158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10落紅不是無情物。 (己亥雜詩 )(七)“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 “不是”。1 .非人哉!(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2非天質(zhì)之卑。 (送 xx 馬生序 )(八)“,也”1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桃花源記 )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魚我所欲也 )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 )4.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允之任也。 (出師表 )5. 夫戰(zhàn),勇氣也。(XX

4、劌論戰(zhàn))6. 夫XX,難測也。(XX劌論戰(zhàn))7.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九)“, 者也”1.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十)“者;也”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醉翁亭記2.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醉翁亭記3.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記 )4 .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記5.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醉翁亭記 )6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7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8. 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

5、之殊遇,欲報之 于陛下也。 (出師表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10.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11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十一) “ 者,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 石。 (馬說 )(十二) “,。”1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鄒忌諷齊王納諫 )(十三)“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二、被動句(一)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xx。(愚公移山)感其誠”即 被所感動”這里指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 動。(二)有標志詞語。1“為”表被動。2.為所。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滿井游記 )為晴雪所

6、洗 ”即“被晴雪洗 ”,這里指山巒被晴天的雪所洗浴。 “為”即“被”。3“于”表被動。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舉于 即” “在 被舉薦”。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語。1承前省。主語在前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為避免重復省略主語,譯時要補上。(桃花源記 )(桃花源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 (余)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 (記承天寺夜游 ) (余)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 (兩小兒辯日 )木蘭無長兄, (木蘭)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 詩)漁人甚異之漁人)便舍船,從口入。 (溪水 )斗折蛇行,明

7、滅可見。 (小石潭記 ) (佛?。┡P右膝,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 )乃”前面省略了主語 “起義軍 ”,譯時要補上。 (一個人的想法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征”前面省略了主語 “一個人的想法 ”,譯時要補上。過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世說新語 陳大丘與友期)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語 “友”;譯時要補上。 (xx 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zhàn) ) 下“視 ”前面省略了主語,譯時要補上。 (魯師 )遂逐齊師。 (曹 劌論戰(zhàn) )“遂逐”前面省略了主語,譯時要補上。期年之后, (群臣吏民 )雖欲言,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 雖“欲言”前

8、 面省略了主語 “群臣吏民 ”,譯時要補上。2xx 省。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jīng)豳風七月 ) “在野”在“宇”在“戶”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語 “蟋蟀”,譯時要補上。3對話省。公曰:“X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癤之屬也?!保╔X劌論戰(zhàn))“對曰”前省略了主語 “曹劌”;“忠之屬”前省略了指代 “大小之獄,雖不能 察,必以情 ”的主語 “此”或“是”。(二)省略謂語。再而衰。再(鼓)而(氣)衰。省略的 “鼓”就是謂語。(三 )省略賓語。省略介詞賓語,承上省略賓語 “之” ,帶前面已經(jīng)提到的 人、事、物 ”。(1)以。溫故而知新,可以 (之)為師矣。 (論語)十則 )

9、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 (之)分人。 (曹劌論戰(zhàn)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之)信。 (曹劌論戰(zhàn)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 (之 )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曹劌論戰(zhàn) )(2)為。此人一一為 (之)具言所聞,皆嘆惋。 (桃花源記 )(3)與。念無與 (之)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記承天寺夜游 )旦日,客從外來,與 (之)坐談。 (鄒忌諷齊王納諫省略動詞賓語。(1)省略代詞 “之”,指代前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人、事、物。人不知 (之)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十則 )問 (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四)省略量詞 (文言文中數(shù)詞后常省略量詞 )。1. XX水源,便

10、得一(座)山。(桃花源記 )一”后面省略了量詞 “座”,譯時要補上。2.太行、王屋二(座)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愚公移山)二”后面省略了量詞 “座”,譯時要補上。3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 (個)子負二(座)山,一(座)厝朔東,一 (座)厝雍XX。(愚公移山)子”前面省略了量詞 “個”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詞 “座”,譯時要補上。(五)省略介詞。1省略 “于”。(1)在。林盡 (于)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記 )坐 (于)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 (小石潭記 )日光下澈,影布 (于)石上,怡然不動。 (小石潭記 )余立侍 (于)左右,援疑質(zhì)理。 (送東陽馬生序 )行 (于)深山巨谷中。

11、(送東陽馬生序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 (于)酒也 (醉翁亭記 )。(2)從。山水之樂,得之 (于)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記 )。(3)給。不可,吾既已言之 (于 )王矣。 (公輸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 (于)人。 (曹劌論戰(zhàn) )(4)到。能謗議于市朝,聞 (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鄒忌諷齊王納諫 )(5)表被動。帝感(于)其誠。 (愚公移山 )(6)對于。(7)向。然足下XX之(于)鬼乎!(XX涉世家)(8)比,引出比較的對象。急湍甚 (于)箭,猛浪若奔。 ( 與朱元思書 )2省略“自”,可譯為 “從”。(自)潭 XX而望。(小石潭記)四、謂語前置謂語前置也叫主謂倒裝或主語后置

12、。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 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 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1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游山西村 )足雞豚”是“雞豚足”的倒裝,謂語前置,可譯為 “雞、豬豐足 ”。2甚矣, xx 之不惠!(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位于前置,表強調(diào)的意味,可譯為 “你的不聰明太 過分了”,即“你太不聰明了 ”。3.如鳴XX,心樂之。(小石潭記)“如鳴佩環(huán)”是“如佩環(huán)鳴”的倒裝,謂語前置,可譯為 “像玉佩、玉環(huán)相碰時 發(fā)出的清脆聲音 ”。4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記 )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裝,謂語

13、前置,可譯為 “石底翻卷過來 ”。五、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 下,賓語會前置。(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 置的。1.介賓倒裝??孜淖雍我灾^之 “文”也?(論語 )十則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介詞的賓語, 么”。要放在介詞的前面??勺g為為什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我和誰同道呢 ?”) “吾誰與歸 ”是“吾與誰歸 ”的倒裝,可譯為疑問句中,代詞做介詞賓語要提前。誰”為疑問代詞, “與”是介詞。何以戰(zhàn) ?(曹劌論戰(zhàn) )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 “憑借什么 ”。疑問句

14、中,代詞做介詞賓語要提前。 “何”為疑問代詞, “以”是介詞。長夜沾濕 xx!(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何由徹 ”是“由何徹”的倒裝,可譯為 “憑借什么挨到 天亮呢 ”。何”,疑問代詞, “由”,介詞。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前置。2謂賓倒裝。何有于我哉 ?(論語 )十則“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要放在謂語的前 面??勺g為 “有哪一樣 ”。xxxx:何陋之有 ?”(陋室銘 )“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 “有什么簡陋的呢 ?”何“”,疑問代 詞?!爸?,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

15、思為國戍輪臺。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不自哀 ”是“不哀自 ”的倒裝。 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勺g為 “不為自己感到悲哀 ”?!白浴?,代詞,在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東陽馬生序 )“弗之怠 ”即“弗怠之 ”的倒裝, 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倒裝。可譯為不放松抄寫 ”?!爸?,代詞,代抄寫,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xx 游記“為之知 ”即“未知之 ”的倒裝,可譯為 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倒裝。不知道它 ”。“之”,代詞,代春意。在5忌不自信。 ( xx 諷 xxxx)“不自信”即“不信自”的倒裝,可譯為 “不相信自己 ”?!白浴保~,在否定句 中,代詞做賓語要倒裝。(三)用“之”或“

16、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 “之”只是賓 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愛蓮說 )“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 “喜愛蓮花 ”?!爸保~,無實在意義, 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xxxx:何陋之有 ?”(陋室銘 )“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 “有什么簡陋的呢 ?”之“”,助詞,無 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四)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diào)。1.是以謂之 “文”也。 (論語)十則 )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 “因 此”。 “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2全石以為底。 (

17、小石潭記 )全石以為底”是“以全石為底”的倒裝,可譯為 “用整塊石頭作為潭底 ”。(五)其他,表強調(diào)。1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木蘭詩 )關(guān)山度 ”是“度關(guān)山 ”的倒裝。可譯為 “跨過一道道關(guān),越過一道道山 ”2.衡陽雁去無留意。(漁家傲 秋思)衡陽雁去”是 雁去衡陽”的倒裝, 可譯為 “大雁離開衡陽 ”。六、定語后置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diào)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一)“中心詞+后置定語 +者”。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愚公移山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 “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

18、“荷 擔者”,可譯為 “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與朱元思書 )鳶飛戾天者”是“飛戾天鳶”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 “沖天飛的鳶鳥 ”。3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記 )“亭翼然臨于泉上 ”是“翼然臨于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 “一座像 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詞 +之+后置定語 +者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愛蓮說 )花之隱逸者 ”是“隱逸之花 ”的倒裝,可譯為 “具有隱逸氣質(zhì)的花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馬說 )馬之千里者 ”是“千里之馬”的倒裝,可譯為 “能跑潛力的馬 ”,即“

19、千里馬”。(三)數(shù)量詞做定語后置。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傷 xx)詩四句 ”是“四句詩 ”的倒裝,定語后置。七、 xx 結(jié)構(gòu)后置。(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譯做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1何有于我哉 ?(論語)十則 )全句為“于我有何”的倒裝句,介賓結(jié)構(gòu) “于我”后置。澤為 “在我身上有哪一 樣呢?”2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gòu) “于帝”后置,譯為 “向天帝報告 了這件事 ”。3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醉翁亭記 )“泄出于兩峰之間 ”是“于兩

20、峰之間瀉出 ”,介賓結(jié)構(gòu) “于兩峰之間 ”后置,可譯 為“從兩峰之間奔瀉而出 ”。4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 “能”。 (出師表于昔日 ”后置,可譯為 “在“試用于昔日 ”是“于昔日試用 ”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gòu) 往日任用 ”。5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 (出師表介賓結(jié)構(gòu) “于南陽、于亂世 ”。全句為 “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 ”的倒裝, 后置,可譯為 “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6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送東陽馬生序 )“假借于藏書之家 ”是“于藏書之家假借 ”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gòu) “于藏書之家 ”后 置,可譯為 “從藏書的人家借書 ”。7今諸生學于太學。 (送東陽馬生序 )“學于太學”是“于太學學”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gòu) “于太學”后置,可譯為 “在太學 學習”。(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1 . XX,投以骨。(狼)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gòu) “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