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練習一_第1頁
財政學練習一_第2頁
財政學練習一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練習一單項選擇 練習要求:在括號內填入所選項目的字母。 1財政分配的目的是 ( ) 。A 滿足政府的需要B 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C.滿足企業(yè)的需要D 滿足個人的需要2屬于純公共產品的是 ()。A 高等教育B 公共汽車3財政分配的主體是 ()。C.行政國防D高速公路A .企業(yè)B .銀行C.居民D 政府4具有外部正效應的典型的社會現象是( )。A 應用科研B 污染工業(yè)C.卷煙企業(yè)D農業(yè)科研5以下屬于準公共產品的是()。A 行政管理B 國防設施C.基礎教育D高等教育6 具備非排他性,但不完全具備非競爭性的是()。A 道路B 公園C.國防D 外交7財政分配的主要對象是 ()。A CBVC MD .C 十

2、 M8財政是一種 ()的經濟行為。A .社會B .政府 C.企業(yè)D 個人9財政配置資源的職能是要實現資源配置最大的()。A 經濟效益B 社會效益C.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D 微觀效益10. 財政穩(wěn)定經濟職能的主要任務是()。A 充分就業(yè)B 物價穩(wěn)定C 調節(jié)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D 經濟增長11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A 政府 B 財政 C.政黨 D 國家12. 財政分配的對象是()。A 社會產品B 國民生產總值C社會總產值 D 商品價值13. 財政分配的目的是()。A滿足公共需要B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需要C滿足經濟建設需要D 國防需要14. 我國將在近幾年內初步建立起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這是財政部長

3、項懷誠首次在() 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宣布的。A 1993 B 1996 C. 1998 D . 200015公共財政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財政類型,它起源于()。A 社會主義國家B 封建社會國家C 資本主義國家D 計劃經濟國家16奴隸社會財政的主要類型是()。A家計財政B 生產財政C消費財政D公共財政17計劃經濟財政的主要類型是()。A家計財政B 生產財政C消費財政D公共財政18市場經濟財政的主要類型是()。A家計財政B 生產財政C消費財政D公共財政19收入分配的目標是()。A 實現共同富裕B 實現社會公平C 消滅貧窮D 維護效率20一般認為,物價上漲率在()以下的物價上漲幅度

4、可視為物價穩(wěn)定。A 0B1C3D521屬于典型公共品的是 ()。A 公共汽車B 高等教育C.國防設施D 高速公路22公共財政分配的主體是()。A 企業(yè) B 銀行 C.居民 D 政府23. 通過稅收和支岀等政策,為政府滿足各種公共需要提供財力保障的職能是()。A 資源配置職能B 收入分配職能C 穩(wěn)定經濟職能D 監(jiān)督管理職能24. 公共財政的根本特征是()。A 財政支岀的公益性B 財政收入的完整性C.財政管理的公開性D 政府預算的透明性25 對公眾來說,每增加一個消費單位的邊際成本為零,這是指公共品的()。A 非排他性B 非競爭性C 排他性 D 競爭性26 把公共品看做一種“政治市場”,選民就是公

5、共品的消費者,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就是公共品的提供者,交換的媒介則是選民的 ()。A 鈔票 B 信心 C.選票 D 期望27 我國政府明確提岀建立公共財政的目標是在()。A 1996 年B 1997 年C . 1998 年D . 1999 年28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開始實施的時間是()。A 2004 年B 2005 年C 2006 年D 2007 年29國際上通常認為基尼系數處在最佳狀態(tài)的數字是()。A 0 3 左右B 0 4 左右C 0 5 左右D 0 6 左右30我國政府采購法正式實施的時間是()。A 2001 年B 2002 年C 2003 年D 2004 年31 調節(jié)政府部門內部資源配置的

6、方式是 ()。A 調整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B 調整財政體制C制定和執(zhí)行相關財政政策D 優(yōu)化財政支岀結構32最有利于縮小地區(qū)間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方式是()。A 稅收B 社會保障C 公共支岀 D 轉移支付33財政實現穩(wěn)定經濟職能的方式主要是()。A 財政政策B 貨幣政策C價格政策D 土地政策34任何人都不能獨占專用,要么社會無法在技術上阻止不付費的人也消費,要么雖然在技術上可以阻止不付費的人也消費,但這種阻止的費用太昂貴。這是指公共品的()。A 非排他性B 非競爭性C 排他性 D 競爭性35在公共選擇理論看來,公共品是一種()。A 經濟市場B 政治市場C貨幣市場D 資本市場36通過提高低收入者

7、的收入水平來改變收入分配不公程度的方式是()。A 稅收制度B 轉移支付制度C 社會保障制度D 財政投資制度37在經濟發(fā)達國家,被稱為市場分配、政府分配之外的社會“第三次分配”的是()。A .公共支岀B .轉移支付C.財政補貼D .慈善事業(yè)多項選擇 練習要求:在括號內依次填入所選中各項目的字母。1純公共產品具有以下特征 ()。A 非排他性B 排他性C.非競爭性D 競爭性2屬于外部負效應的社會現象是()。A .污染企業(yè)B .卷煙企業(yè)C.農業(yè)科研D .基礎教育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具有以下特征()。A 政府主體性 B 公共性 C.非營利性D 法制性和民主性4.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的職能是()。

8、A 資源配置職能B 收入分配職能C 監(jiān)督職能D 穩(wěn)定經濟職能5. 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有 () 。A .市場配置B .企業(yè)配置C.政府配置D .個人配置6 市場缺陷的表現有()。A .不能提供公共產品B .外部效應C .壟斷 D.信息不對稱7. 財政主要是通過 ()等手段影響私人部門的支出方向來直接或間接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產業(yè)、行業(yè)之間的配置,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A .預算支岀 B .稅收C .財政補貼D .利率8. 公平分配包括 ()。A .效率公平B .效益公平C.經濟公平D .社會公平9. 市場機制由 ()組成。A .利益機制B .價格機制C.供求機制D .競爭機制10. 財政調節(jié)居民個人

9、收入水平,主要的手段是()。A .稅收 B .國債C.政府投資 D .轉移支付11. 財政的內在穩(wěn)定器主要包括()。A .政府投資 B .國債C .累進所得稅D .失業(yè)保險制度1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是()。A .收入分配職能B .政治職能C .經濟職能 D.社會職能13. 財政具有的一般特征是()。A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B .財政分配的對象是社會產品C.財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需要D .財政是一種集中性的、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E.財政分配是一種無償性的分配14. 財政的產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A .物質條件B .經濟條件C .政治條件D .歷史條件E.國家條件

10、15. 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 .彌補市場失效的財政B .為市場活動提供一視同仁的服務C.具有非市場營利的性質D .法治化的財政E.保證市場公平競爭16.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從財政宏觀調控目標的角度看, 財政職能包括 ()A.資源配置職能B.宏觀調控職能C.收入分配職能D .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職能 E.服務職能17. 經濟穩(wěn)定包含著多方面的含義,通常是()。A .經濟增長B .收入增長C .充分就業(yè)D .穩(wěn)價穩(wěn)定E.國際收支平衡18.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下列屬于我國財政資源配置的范圍有()。A .保證政府機關正常運轉需要的物品和勞務所需資源的配置B .對社會各項公共事業(yè)

11、的發(fā)展所需資源的配置C.為保證市場主體正當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對不同地區(qū)、部門、企業(yè)、居民的貧富懸殊 狀況進行的資源配置D .為彌補市場缺陷、調節(jié)社會總需求、防止經濟波動、保證經濟穩(wěn)定增長而進行的資源配置E.對基礎設施、基礎產業(yè)、高科技產業(yè)、國家重點建設進行的資源配置19. 市場機制由 ()共同組成。A 價格機制B 供求機制20社會公共需要的特征有(A 公眾性B 集中性C.競爭機制D 干預機制C 無償性D 歷史性21市場失靈的表現有()。A 公共品B 外部效應C.自然壟斷 D 信息不充分22 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職能有()。A 資源配置職能B 收入分配職能C 穩(wěn)定經濟職能D 生產管理職

12、能23 政府失靈的表現有()。A 市場失靈B 信息失真C 決策失誤D 管理失控24 財政實現收入分配職能的方式有()。A 稅收B 轉移支付C 公共支岀D 社保制度25 屬于典型公共需要的有()。A 公共衛(wèi)生B 環(huán)境保護C 高等教育D 醫(yī)療事業(yè)26 公共財政的特征有()。A 財政支岀的公益性B 財政收入的完整性C.財政管理的公開性D 財政政策的保密性27 分析收入差距較常用的技術方法包括A 拉弗曲線 B 洛倫茲曲線28 財政實現資源配置職能的方式有A 調整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C.制定和執(zhí)行相關財政政策29 屬于財政資源配置職能范圍的是A 對外部效應的干預( )。C 恩格爾系數)。B 優(yōu)化財政

13、支岀結構D 調整財政體制)。D.基尼系數B 對經濟周期的干預C.對收入差距的矯正D 對信息不對稱的矯正30 財政實現穩(wěn)定經濟職能的方式有()。A 貨幣政策 B 財政政策C.對收入差距的矯正D “自動穩(wěn)定器”3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公共品是與私人品相對應的B 公共品有復雜的需要顯示機制C.公共品只能采取政府單一的提供方式D 公共品分為純公共品和準公共品32 這些年我國社會成員的公共需要發(fā)生的變化有()。A 社會成員的個人總需求中,公共需求的比重越來越高B 社會成員的個人總需求中,公共需求的比重越來越低C.公共需要的數量不斷增加,公共需要的主體不斷擴大D 公共需要的數量不斷增加,公共需要

14、的主體不斷縮小33 私人需要的基本特征有 ()。A 獨享性B集中性C分散性D 有償性34 我國公共需要的主體不斷擴大,主要是指哪些主體()。A 城鎮(zhèn)低收入群體B 城鎮(zhèn)高收入群體C 廣大農村居民D 政府機關工作人員35 準公共品也稱“混合品”,主要有 ()。A 利益外溢的準公共品B 利益內溢的準公共品C.擁擠性的準公共品D 非擁擠性的準公共品36 政府可以依據公共產權獲取財政收入,這類收入主要有()A .稅收收入B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C.公債收入D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3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資源配置的目標是資源達到最有效地利用B 資源配置的目標是資源達到最平均地分配C.資源配置的

15、核心是效率問題D 資源配置的核心是公平問題判斷改錯題練習要求:判斷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X”并改正。I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對社會資源的配置側重政府配置方式。()2公共電視臺的節(jié)目屬于準公共產品。()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和銷售假冒產品這一社會現象會自然消失。()4 在收入分配方面,市場經濟是可以兼顧社會公平的。()5 準公共產品也同時完全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6 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資源有市場配置和政府配置兩種方式,它們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為了實現資源配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7 財政分配是一種市場行為。()8政府越是具有公共性,每個企業(yè)、家庭、個人從政府公共服務

16、中獲得的利益就越小。()9 財政分配是社會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10 在收入分配方面,我國目前完全實行按勞分配的分配原則。()II 在經濟繁榮時期,財政通過增加支岀或減少稅收來調節(jié)經濟。()12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市場。()13 財政是政府和企業(yè)的經濟活動。()14 收入分配的目標是實現公平分配。()15 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是政府活動的目的,彌補市場缺陷是政府活動的基礎。()16在發(fā)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中,市場機制的發(fā)展已經克服了自身的種種缺陷,市場失靈現象不復存在。 ()17 社會公共需要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它是推動政府改革的“原動力”。( )18 公共品的政府配置是通過“貨幣投票”

17、來實現的。()19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論各國社會性質如何,經濟周期都是難以避免的。()20 資源配置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則更有利于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所以,財政三大職能間是沒有矛盾的。 ()21 我國正處在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公共需要數量正在不斷縮小。( )22 外部正效應是指商品生產者內部效益遠遠高于社會效益的現象。()23 公共財政是陽光財政、法治財政、民主財政。()24 資源配置的核心是公平問題。()25 經濟穩(wěn)定是指物質生產增加的同時帶來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和社會經濟條件的有效改變。( )26 公共品的排他程度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27 如果所有的社會成員都成為“免費搭車者”,

18、最后的結果是公共品的提供為零。()28 政府可以在所有市場失靈的區(qū)域內有效地活動。()29 按公共財政要求,公共財政收入應等同于政府收入。()30 帕累托效率,就是資源配置的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得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減少。()31公共品生產的成本與享用的收益并非取決于任何一個私人的選擇,而是眾多個體共同博弈的結果。 ( )32政府職能在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 不同的經濟發(fā)展階段和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下都是沒有差別的。( )33公共財政的實質是取之于公眾、用之于公益、管之于公決。( )34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 由于客觀和主觀條件的限制, 所有經濟資源不可能都實現其最優(yōu)配置。 務實地說, 只能使資源配置達到一種人們認為較理想的狀態(tài), 即為資源的合理配置。 ( ) 35調整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主要是為了調節(jié)政府部門內部的資源配置,滿足各種社會公共需要,保證國家安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