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更替和五帶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課件_第1頁
高中地理 1.3.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更替和五帶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課件_第2頁
高中地理 1.3.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更替和五帶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課件_第3頁
高中地理 1.3.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更替和五帶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課件_第4頁
高中地理 1.3.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更替和五帶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課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更替和五帶一二三一、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北半球為例)一二三一二三思考討論自9月1日到教師節(jié),我國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及變化如何?提示:晝長夜短,晝漸短夜?jié)u長。一二三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緯度變化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一二三2.季節(jié)變化 一二三思考討論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我國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為何比南方大?提示: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大于北方。一二三三、四季更替和五帶1.四季更替(1)形成:全球同緯度地區(qū)(除赤道外),太陽輻射在一年中呈現有規(guī)律的變化,形成四季。一二三(2)四季劃分: 一二三2.五帶(1)劃分依據:年太陽輻射總量從

2、低緯地區(qū)向高緯地區(qū)遞減。(2)五帶的劃分: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探究一晝夜長短的變化與計算晝夜長短的變化與計算 問題導引 早晨,當太陽的上部邊緣與天安門廣場所在地平線相平時,為北京天安門的升旗時間;日期不同,升旗時間也有所差異。例如,每年1月11日為7時36分,6月6日為4時36分,在此期間平均每日提前約1分鐘。結合材料探究:為什么天安門廣場升旗時間1月11日為7時36分,而6月6日為4時36分?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提示:1月11日處于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次年 3月21日前后),晝短夜長,日出時間晚于6時;6月6日處于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晝長夜短,日出時間早于6

3、時。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名師精講 1.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及其變化規(guī)律 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典例剖析 【例題1】 某科考隊2月21日左右從北半球某地出發(fā)到南極地區(qū)進行科考活動,出發(fā)時晝長為11小時,兩個月后于4月21日回到出發(fā)地。該科考隊返回出發(fā)地時,當地的晝長約為() A.10小時B.11小時C.13小時D.14小時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科考隊出發(fā)是在2個月前,即2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與直射赤道時相差約1個月

4、的時間。返回出發(fā)地時為4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與直射赤道時也相差約1個月的時間。出發(fā)時與返回時太陽直射點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即出發(fā)時和返回時晝夜長短時間相反。出發(fā)時該地晝長11小時,夜長13小時,因此返回時該地晝長13小時,夜長11小時。答案:C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探究二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和季節(jié)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和季節(jié)變化問題導引 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毕旅鏋樯綎|省濟南市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圖1)和兩樓之間的最短距離和樓高關系示意圖(圖2)。探究點一探究點二結合材料探究:(1)影響建筑

5、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圖1中,分別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陽高度?其中,決定濟南市樓間距大小的是哪一個?提示:(1)樓高和正午太陽高度。(2)表示夏至日,表示春、秋分日,表示冬至日。其中,決定濟南市樓間距的大小。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名師精講 1.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緯度變化如下圖所示。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在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H=90,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表現為自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在南北兩極點,H=0。在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H自北回歸線向南、北方向降低,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在冬至日

6、:正午太陽高度H自南回歸線向南、北方向降低,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探究點一探究點二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1)變化過程(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為例):探究點一探究點二(2)極值變化: 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典例剖析 【例題2】我國西部地區(qū)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在平地上用立竿測影的方法,測算正午太陽高度,如圖甲。圖乙為該小組繪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長度變化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探究點一探究點二(1)圖乙中的序號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長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

7、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長度的序號是。 (2)該地從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長度變化是,對應的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 探究點一探究點二(3)如果一年中測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該學校位于()A.南回歸線以南B.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C.北回歸線以北D.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4)如果出現正午竿影長度等于竿長,則表明此時正午太陽高度是()A.0B.25 C.45D.90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析:第(1)題,從圖乙縱坐標二分二至日時影長可推出影子最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即為夏至日;影子最長,為冬至日;根據時間推理,為春分日,為秋分日。第(2)題,影子長度與正午太陽高度呈負相關。第(3)題,一年中正午竿

8、影均朝向北方,說明直射點一年均在此地的南方,即此地在北回歸線以北。第(4)題,根據圖甲示意,若正午竿影長度等于竿長,正午太陽高度=45。答案:(1)(2)先逐日變短,夏至日后逐日變長先逐日變大,夏至日后逐日變小(3)C(4)C1 2-3 4-5 61.下列各圖所示日期,代表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的是 ()1 2-3 4-5 6解析: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應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圖A和圖C的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均出現極夜現象,圖B的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均為北半球的冬至日。答案:D1 2-3 4-5 6讀圖,完成第23題。 1 2-3 4-5 62.這一天的日期是前后()A.3月21日B.6月2

9、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3.此日后三個月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B.北半球各地夜?jié)u長,晝漸短C.南極圈內極夜范圍逐漸增大D.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1 2-3 4-5 6解析:第2題,由圖示可以看出北極圈內全部為極晝,南極圈內全部為極夜,說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所以該日應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第3題,此日后三個月即為6月22日到9月23日,這一段時間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但是太陽直射點依然在北半球,北半球依然晝長夜短,但是夜?jié)u長,晝漸短;南極圈的極夜范圍逐漸縮小,地球公轉速度先變慢,后變快。答案:2.B3.B1 2-3 4-5 6下圖是我國某校地理興趣小組測得該校

10、春分日時正午太陽與頭頂夾角示意圖。據此完成第45題。1 2-3 4-5 64.該校此日正午太陽高度是()A.28B.62 C.90D.05.該校所在地地理緯度是()A.28N B.32NC.52ND.18N1 2-3 4-5 6解析:第4題,因為太陽夾角與地平線夾角為正午太陽高度,也就是90-28=62。第5題,因為這是3月21日正午太陽高度,太陽直射赤道,由上題知正午太陽高度為62;所以此地緯度為:90-(62-0)=28,因為是北半球,所以是北緯28。答案:4.B5.A1 2-3 4-5 66.讀太陽光照圖(陰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問題。1 2-3 4-5 6(1)此圖所示的日期是。此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將向移動,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將變,晝長將變。 (2)圖中A點的地方時為,D點的晝長為。 (3)圖中A、B、C、D四點中,太陽高度等于0的是。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4)圖中A、B、C、D四點中,此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晝長由短到長的順序是。 1 2-3 4-5 6解析:由圖可知,北極圈內為極夜,為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將向北移動,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將變大,晝長將變長。A點位于晝半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