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管理會計網(wǎng)上作業(yè)題參考答案( 2015 更新版)第一章 概述單項選擇題1.A 2.B 3.B 4.C 5.A 6.B 7.A 8. C 9.A 10.D11.A 12.D 13.A 14.D 15.B 16.A 17.D 18.C 19.C 20.B二多項選擇題1 ABCD 2.ABCD3.ABCD 4.BC 5.ABCD 6.AD 7.ABD 8.ABC 9.ABCDE10.ABCDE 11.AD12.ABC 13.ABC 14.ABC 15.ABCDE三判斷題1 N 2.Y 3.N4.N 5.N 6.N 7.Y 8.Y 9.N 10.Y 11.Y 12.N13.N 14.N 15.N四、簡
2、答題1、管理會計對象為以下幾個方面:(1)現(xiàn)金流動理論。 現(xiàn)金流動具有最大的綜合性, 其流入與流出既有數(shù)量上的差別, 也有時間上的差別,通過現(xiàn)金流動,可以把企業(yè)生產經營的資金、成本、盈利這幾方面綜合起來進行統(tǒng)一評價,為企業(yè)改善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提供重要的綜合性信息。(2)價值差量理論。首先,價值差量是對管理會計每一項內容進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貫穿始終;其 次,價值差量具有很大的綜合性,管理會計研究的“差量”問題,既有價值差量,又包括實物差量和勞動差量,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前者是后者的綜合表現(xiàn)。(3)資金總運動論。現(xiàn)代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yè)及所屬各級機構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資金總運動。管理 會計
3、的對象涵蓋了所有時空的資金運動。2、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有:管理會計基本原則的內容包括最優(yōu)化原則、效益性原則、決策有用性原則、及時性原則、重要性原則、靈活性原則等。具體內容如下:1)最優(yōu)化原則。該原則是指管理會計必須根據(jù)企業(yè)的不同管理目標的特殊性,按照優(yōu)化設計的要求,認真組織數(shù)據(jù)的搜集、篩選、加工和處理,以提供能夠滿足科學決策需要的最優(yōu)信息。2)效益性原則。該原則包括兩層含義:信息質量應有助于管理會計總目標的實現(xiàn)。;堅持成本一效 益原則。3)決策有用性原則。是否有助于管理者正確決策,是衡量管理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決策有用 性是指管理會計信息在質量上必須符合相關性和可信性的要求。4)及時性
4、原則。該原則要求規(guī)范管理會計信息的提供時間,講求時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 數(shù)據(jù)收集、處理和信息傳遞,確保有用的信息得以及時利用。5)重要性原則。管理會計強調,對關鍵的會計事項認真對待,采取重點處理的方法,分項單獨說明;對于次要事項,可以簡化處理,合并反映。貫徹重要性原則,必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和決策有用性原則的要求,同時它也是實現(xiàn)及時性的重要保證。6)靈活性原則。盡管管理會計也十分講求其工作的程序化和方法的規(guī)范化,但必須增強適應能力,根據(jù)不同任務的特點,主動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提供不同信息,以滿足企業(yè)內部各方面管理的需要,從而體現(xiàn)靈活性原則的要求。3、管理會計形成和發(fā)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5、三點:第一,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繁榮及其對經營管理的客觀要求,是導致管理會計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在原因;第二,現(xiàn)代電腦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管理會計的 完善與發(fā)展;第三,在管理會計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中,現(xiàn)代管理科學理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4、管理會計的一般程序如下:企業(yè)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管理會計采用相應的措施與之相配合,從而形成管理會計的一般程序。1)對財務報表及其他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判斷企業(yè)過去已經發(fā)生的經濟活動的完成情況,從中發(fā)現(xiàn)和抓住關鍵問題,為規(guī)劃未來和 經營決策分析提供信息資料。2)進行預測和決策分析根據(jù)企業(yè)有限資源利用的實際,針對企業(y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投資項目,采用預測技術和決策分
6、析方 法,幫助企業(yè)管理當局在若干個備選方案中選擇最優(yōu)方案。3)編制全面預算和責任預算根據(jù)確定的最優(yōu)方案,通過編制預算的方法把決策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用表格和數(shù)量形式反映出來,并 將目標和任務分解到各個責任中心,以利于對其業(yè)績進行考核。4)建立標準成本制度進行成本控制制定各種產品的標準及其他控制手段并實施有效的控制是企業(yè)實現(xiàn)預算指標乃至企業(yè)總體經營目標 的關鍵。5)劃分責任單位,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在企業(yè)內部劃分為若干責任單位,按責權利結合的原則,明確各責任單位的經管責任,并把全面預算 的指標分解為各個責任單位的責任預算,進行記錄和核算,以便對它們的經濟活動進行調控和考評。6)調控當前的經濟活動根據(jù)責任
7、單位編制的業(yè)績報告中的實際數(shù)與預算數(shù)進行對比和差異分析,如發(fā)現(xiàn)偏離原定目標,應認 真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并及時反饋給有關責任單位和管理當局,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調節(jié)和控制它們的經濟 活動。7)進行業(yè)績評價每一個預算期間結束,根據(jù)各責任單位的總的業(yè)績報告,進行總的差異分析,以評價其工作業(yè)績和業(yè) 務成果,指出它們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并向管理當局提出改進的措施和建議,為下一期的預測分析、決 策分析、編制預算提供新的信息。第二章 成本性態(tài)分析單項選擇題1.B 2.C 3.A 4.D 5.D 6.D 7.D 8.B 9.D 10.B11.A 12.C 13.C 14.B 15.D 16.C 17.B 18.C
8、 19.A 20.C二多項選擇題1.ABCD 2.ABCD 3.AB 4.ABC 5.ACD 6.ABD 7.ABC 8.CD9. AB 10.ACD 11.AB 12.BC 13.ABC 14.ACD 15.ABC三判斷題1.Y2.N 3.Y 4.Y 5.N 6.N7.N8.N9.N10.N11.N12.Y 13.N 14.N 15.Y四計算題1(1)最高點為( 14,400),最低點為( 6, 200)b=(400-200)/(14-6)=25元)a=400-14 X 25=50(元)y=50+25x(2)b=n E xy- E xE y/n E x2-(刀 x) 2=12 X 35950
9、-119 X 3490/12 X 1249-119 2=19.46a= E y-b E x/n=97.86y=97.86+19.46xy=50+25 X 120=30502. 單位邊際貢獻( PCM) =p-b=5-3=2 (元)邊際貢獻總額( CM)=(p- b) X x=2X 10000=20000(元 )3.(1) 高低點法:最高點為( 14, 400),最低點為( 6,200)故 b=(400-200)/(14-6)=25( 元)Y=50+25x(2) b=n E xy- E xE y/n E x2-(E x)2=6 X 17640-57 X 1730/6 X 589-3249=105
10、840-98610/3534-3249=7230/285=25.37a= E y-b E x/n=1730-25.37 X 57/6=47.32Y=47.32+25.37x(3) y=50+25 X 184變動成本總額 =120000+80000+20000+20000+2000=242000元)固定成本總額 =40000+30000+18000=88000元)單位邊際貢獻( PCM) =p-b=500=1000-242000/400=395(元)邊際貢獻總額( CM)=px-bx=1000X 400-605 X 400=158000元)邊際貢獻率( CMR) =PCM/pX 100%=395
11、/1000X 100%=39.50%變動成本率( VCR)=b/p X 100%=605/1000X 100%=60.50%5. 固定資產折舊屬固定成本,生產產品用材料屬變動成本,設產品總成本為y,產量為 x ,固定成本為 a,單位變動成本為 b 。每月固定成本( a) =3000(元)=50單位變動成本( b) =100X 0.5元)y=a+bx=3000+50x=116006. 用電額度內產品的最高產量 =60000-2000/5度)在用電額度內的電費混合成本(Y) =a+bx1000+0.4 X 2000)+( 0.4 X 5)x=1800+2x在用電額度以上的電費混合成本=產量 116
12、00 件的電費成本( a) +產量在11600 件以上部分的電費成本1800+2X11600)+0.4X4X5X(x-11600)=25000+8(x-11600)=-67800+8x產量在 11600 件的電費成本中,固定成本為 1800 元, 2x 為變動成本;當產量在 11600 件以上的電費成本中,固定成本為 -67800 元, 8x 為變動成本1)成本性態(tài)五、簡答題1、由于相關范圍的存在,使得各類成本的性態(tài)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和可能轉化性的特點。的相對性,是指在同一時期內,同一成本項目在不同企業(yè)之間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態(tài)。2)成本性態(tài)的暫時性,是指就同一企業(yè)而言,同一成本項目在不同時期可能
13、有不同的性態(tài)。3)成本性態(tài)的可能轉化性,是指在同一時空條件下,某些成本項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實現(xiàn)相互轉化。2、成本性態(tài)分析的程序是指完成成本性態(tài)分析任務所經過的步驟。共有以下兩種程序:1)分步分析程序。在該程序下,要先對全部成本按其性態(tài)進行分類,即按定義將其分為包括混合成本在內的三個部分;然后再進行混合成本分解, 即按照一定技術方法將混合成本區(qū)分為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并分別將它們與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合并,最后建立有關成本模型。(2) 同步分析程序。在該程序下,不需要分別進行成本按其性態(tài)分類和混合成本分解,而是按一定方法將全部成本直接一次性地區(qū)分為固定成本總額和變動成本總額兩部分,并建
14、立有關成本模型。3、成本性態(tài)分析與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是管理會計中兩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范疇。它們的區(qū)別是:第一,性質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則僅僅屬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終結果不同。前者最終將全部成本區(qū)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個部分,并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將全部成本區(qū)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它們的聯(lián)系在于:兩者都以企業(yè)的成本為對象,在一定的條件下,成本性態(tài)分析要以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為基礎。第三章變動成本法一.單項選擇題8.D 9.B10.C17.B 18.C 19.A 20.D1. A 2.D3.A 4.B5.C 6.B7.D11. B 12.D13.C
15、14.D 15.C 16.C二多項選擇題1.AB 2.ABC 3.ABCD 4.ABC 5.BCE6. BCE 7.AB 8.CD 9.AE 10.ABCD11.AC 12.ABCD 13.DE14.AB 15.ABC三判斷題1.Y2.N3.Y 4.Y5.N6.N7.Y8.N9.Y10.N11.N12.N13.N14.Y15.Y四、計算題1. (1)2. (1)變動成本法下的單位產品成本=150000+200000+150000/40000=12.5 (元) 期末存貨成本=12.5 X 15000=187500 (元)完全成本法下的單位產品成本=575000/40000=14.375(元)期末
16、存貨成本=14.375 X 15000=215625 (元) 變動成本法下的單位產品成本 =70000+30000+40000/12000=11.67完全成本法下的單位產品成本=70000+30000+40000+90000/12000=19.17項目金額銷售收入400000減:變動成本銷售產品變動生產成本(11.67 X 10000)116700變動銷售和管理費用7500邊際貢獻275800減:固定成本130000變動成本法下的利潤表(3)固定制造費用90000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40000利潤145800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潤表項目金額銷售收入400000減:銷售產品生產成本期初存貨0本期生產成
17、本230040可供銷售的生產成本230040減:期末存貨38340銷售毛利208300減:銷售和管理費用47500利潤1608003.( 1) 2017 年變動成本=5000X 23=115000 (元)2018年變動成本=4000X 23=92000 (元)2019年變動成本=6000X 23=138000 (元)2017-2019 年各年固定成本 =(50000+10000) =60000 (元)(2) 2017-2019 年各年單位產品成本=20+50000/5000=30 (元)201720182019年銷售成本=0+5000 X 30-0=5000 X 30=150000 (元)年銷
18、售成本=0+5000 X 30-1000 X 30=4000 X 30=120000 (元)年銷售成本=1000X 30 + 5000 X 30-0=6000 X 30=180000 (元)2017年銷售和管理費用=3X5000+10000=25000(元)2018年銷售和管理費用=3X4000+10000=22000(元)項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銷售收入200000160000240000減:變動成本11500092000138000邊際貢獻8500068000102000減:固定成本600006000060000利潤25000800042000年銷售和管理費用(元)(3)變
19、動成本法下的損益表=3X6000+10000=280002019完全成本法下的損益表項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銷售收入200000160000240000減:銷售成本期初存貨0030000本期生產成本150000150000150000減:期末存貨0300000銷售成本小計150000120000180000銷售毛利500004000060000減:銷售和管理費用250002200028000利潤2500018000320004.變動成本法下的利潤表第一年第二年營業(yè)收入300000450000變動成本100000150000貢獻邊際200000300000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費用1
20、80000180000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2500025000固定成本合計205000205000營業(yè)利潤-500095000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潤表第一年第二年營業(yè)收入300000450000營業(y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0110000本期生產成本330000300000期末存貨成本11000050000營業(yè)成本220000360000營業(yè)毛利8000090000營業(yè)費用2500025000營業(yè)利潤5500065000單位產品成本=10+5+7=22元期間成本5 .變動成本法下:(1)=4000+4X 600+1000=7400 元銷貨成本=22X600=13200 元貢獻邊際=40X600- (22X
21、600+4X 600) =8400 元營業(yè)利潤=8400- (4000+1000) =3400 元完全成本法下:(1)單位產品成本=22+4000/1000=26元期間成本=4X 600+1000=3400 元(3)銷貨成本=26 X 600=15600 元(4) 營業(yè)利潤=40 X 600-15600-3400=5000 元6. (1)按完全成本法計算:銷售毛利=25 X 8000- (0+200000-20 X 2000)(元)=40000利潤=40000-8000=32000(元)(2) 按變動成本法計算:邊際貢獻=25 X 8000- (17 X 8000+2400)(元)=61600
22、利潤=61600- (30000+5600)=26000(元)(3) 按完全成本法編制該摩托車廠2007年利潤表摩托車廠利潤表單位:元項目金額銷售收入(25 X 8000)200000減:銷售產品生產成本期初存貨0本期生產成本200000可供銷售的生產成本200000減:期末存貨40000銷售毛利40000減:銷售和管理費用8000利潤32000按變動成本法編制的該摩托車廠2017年利潤表摩托車廠利潤表單位:元項目金額銷售收入(25 X 8000)200000減:變動成本136000銷售產品變動生產成本(17 X 8000)變動銷售和管理費用2400邊際貢獻61600減:固定成本35600固定
23、制造費用30000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5600利潤260007. (1)生產用直接材料的實際成本=2500 X 0.55=1375 (元)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400 X 3=1200 (元)直接材料成本總差異 =1375 1200=175 (元)(2)直接材料價格差異=2500 X( 0.55 0.5)=125 (元)直接材料數(shù)量差異=(2500 2400)X 0.5=50 (元)直接材料成本差異=125 + 50=175 (元)五、簡答題1、變動成本法的優(yōu)點:(1)變動成本法能夠揭示利潤和業(yè)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于促使企業(yè)重視銷售工作。(2)變動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學的成本分
24、析和成本控制。變動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于企業(yè)進行短期經營決策。(4)采用變動成本法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變動成本法的缺點:(1) 變動成本法所計算出來的單位產品成本,不符合傳統(tǒng)的成本觀念的要求。(2) 變動成本法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3) 采用變動成本法對所得稅有一定影響。2、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1) 應用的前提條件不同:應用變動成本法,首先要求進行成本性態(tài)分析,把全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 和固定成本,尤其是要把屬于混合成本性質的制造費用按生產量分解為變動性制造費用和固定性制造費用 兩部分;應用完全成本法則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發(fā)生的領域或經濟用途分為生產成本和非生
25、產成本。(2) 產品成本及期間成本的構成內容不同:在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全部由變動生產成本構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制造費用,期間成本由固定性費用構成;在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包括全 部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則僅包括全部非生產成本。(3) 銷貨成本及存貨成本水平不同: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費用作為期間成本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因而沒有轉化為銷貨成本或存貨成本的可能;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成本計入產品成本當期末存貨 不為零時,本期發(fā)生的固定性制造費用需要在本期銷貨和期末存貨之間分配,被銷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費 用計入本期損益,被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費用遞延到下期。(4) 常用的銷貨
26、成本計算公式不同:在變動成本法下,本期銷貨成本 =單位變動生產成本X本期銷售量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銷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發(fā)生產品成本一期末存貨成本(5) 損益確定程序不同:在變動成本法下,只能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序計量營業(yè)損益;在完全成本法下,則必須按傳統(tǒng)式損益確定程序計量營業(yè)損益。(6) 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這是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之間最本質的區(qū)別。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一單項選擇題1.C2.A 3.C 4.C5.D 6.A 7.B8.C9.D10.D 11.A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B 19.D 20.D二多項選擇題1.AC 2.ACD 3.A
27、BCD 4.ABCD 5.BCD 6.CE 7.ABCDE 8.CE 9.BD 10.ABC 11.ABC 12.ABC 13.ABC 14.ABCE 15.ADE三判斷題1.Y2.N3. Y 4.N 5.Y 6.N 7.Y 8.Y 9.Y10.N 11.Y 12.N 13.N 14.N 15.Y四、計算題1. ( 1)單位邊際貢獻 (PCM)=p-b=2400-2000=400邊際貢獻率( CMR)=PCM/P=400/2400=16.67%(2)當月邊際貢獻(CM =PCM< X=400X 2600=1040000利潤 =CM-a=1040000-700000=3400003)銷售水
28、平 =700000/400=17502.(1)安全邊際 =4000-4000/10-6=3000安全邊際率 =3000/4000=75%(2)貢獻毛益率 =p-b/p=10-6/10=40%保本量( X0)=a/p-b=4000/10-6=1000保本額(yo) =px0=10 X 1000=10000盈虧平衡點: (1000,10000)銷售利潤率 = x0=4000X (1-15%)/10-6=8500=850X 10=85003. 單位邊際貢獻( PCM)=p-b=3000-1800=1200( 元/ 輛)邊際貢獻(CM = PCMX x=1200X 1=1200(萬元)邊際貢獻率( C
29、MR =CM/PxX 100%=1200/3000X 100%=40%變動成本率( VCR) =b/p X 100%=1800/3000X 100%=60%利潤(P) =CM-a=1200-600=600(萬元)4. 共同固定成本分配率 =a/ 刀 PCM=2730/3X 1000+2 X 1200+3X 800=0.35分配給 A產品的固定成本 =3X 1000X 0.35=1050 (元)分配給B產品的固定成本 =2X 1200X 0.35=840(元)分配給 C產品的固定成本 =3X 800X 0.35=840(元)A產品的保本銷售量(X0)A產品的保本銷售額(y。)=a/PCM=168
30、0+1050/3=910(件) =X0X p=1680+1050/3 - 10=910X 10=9100(元)B 產品的保本銷售量( X0)=a/PCM=1300+840/2=1070(件)B 產品的保本銷售額( y0)=x0X p=1300+840/2 - 8=1070X 8=8560(元)C產品的保本銷售量(Xo) =a/PCM=1200+840/3=680(件)B 產品的保本銷售額(yo) =XoX p=1200+840/3 十 15=680 X 15=10200 (元)則企業(yè)的綜合保本銷售額(刀y。)=9100+8560+10200=27860(元)5. (1)甲產品的銷售比重 =20
31、00X 60/200000=60%乙產品的銷售比重=500X 30/200000=7.5%丙產品的銷售比重 =1000 X 65/200000=32.5%甲產品的貢獻邊際率=(2000-1600 ) /2000=20%乙產品的貢獻邊際率=(500-300 ) /500=40%丙產品的貢獻邊際率=(1000-700 ) /1000=30%綜合貢獻邊際率 =20%X 60%+40%< 7.5%+30%X 32.5%=24.75%綜合保本額=19800/24.75%=80000 元甲產品保本量=80000 X 60%/2000=24元乙產品保本量=80000 X 7.5%/500=12元丙產品
32、保本量=80000X 32.5%/1000=26元(2) ( 2000X 60+500 X 30+1000 X 65)X 24.75%=49500 元49500-19800=29700 元6. (1 )設X為邊際貢獻率,則 8%=X< 20%X=40%設單價為卩,則(p-30 ) /p=40%(元)P=50(2)保本銷售量=27000/ ( 50-30 )(件)=1350保本銷售額=27000/40%=67500(元)(3)設預計銷售額為 X,則(X-67500) /X=20%X=84375(元)預計利潤=84375 X 8%=6750(元)7.平均綜合邊際貢獻率 =(9000-5400
33、/9000 )X 100%=40%計劃期綜合保本銷售額 =2800/40%=7000(萬元)8. (1)摘要A產品B產品C產品合計單位邊際貝獻PCM(兀)769-邊際貢獻率CMR( %204036-A B、C產品相關資料銷售額px (元)350001500050000100000銷售比重w ( %351550100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20%X 35%+40% 15%+36% 50%(2)=31%綜合保本銷售額=15500/31%(元)=50000A產品:保本銷售額=50000X 35%=17500(元)保本銷售量=17500/35=500(件)產品:保本銷售額=50000X15%=7500(
34、元)保本銷售量=7500/10=750(件)C產品:保本銷售額=50000 X 50%=25000(元)保本銷售量=25000/251000(件)9.保利銷售量(X1)=900000+450000/800-500=4500(件)保利銷售額(丫1)=900000+450000/ (800-500 )乜00=4500X 800=3600000(元)10.盈虧臨界點銷售量=80000/ (20- 12)= 10000 (件)盈虧臨界點銷售額=10000X 20=200000 (元)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10000/20000 X 100%=50%五、簡答題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如下:(1)成本性態(tài)分析
35、的假設。即假定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經區(qū)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類,相關的成本性態(tài)模型已經形成。(2)相關范圍及線性假設。即假定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產銷業(yè)務量范圍內,成本水平始終保持不變,單價也不因業(yè)務量的變化而變化。(3) 產銷平衡和品種結構不變假設。即假定企業(yè)生產出的產品能達到產銷平衡。(4) 變動成本法假設。即假定產品成本是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并按貢獻式損益程序確定營業(yè)利潤。(5)目標利潤假設。即假定有關利潤指標是經過預測而確定的目標利潤。2、本量利關系圖是利用解析幾何原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建立的,能夠全面反映成本、業(yè)務量和利潤等 因素之間依存關系的圖象。本量利關系圖不僅能夠反映出固
36、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等指標的總量水平,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單位貢獻邊際等單位量水平;并揭示保本點、保利點、安全邊際量和安全邊際額等指標的水平,描繪出相關范圍、虧損區(qū)和利潤區(qū)的形狀和大小。3、答:貢獻邊際率是指貢獻邊際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1。將貢獻邊際率和變動成本率聯(lián)系起來,有以下關系成立:貢獻邊際率+變動成本率=貢獻邊際率越低、盈利能力越?。环粗?,變動貢獻邊際率和變動成本率屬于互補性質,變動成本率越高,成本率越低,貢獻邊際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第五章經營預測分析.單項選擇題1.C2.D3.B4.C5.A6.A7.B8.B9.C10.C11.B12.
37、C13.A14.D15.C16.B17.D 18.C19.C 20.A二. 多項選擇題1.ABCD 2.ABC 3.ABD 4.ABCD5.AB 6.DE 7.AB8.ACE 9.AC 10.ADE11.ABDE 12.ABCDE 13.ABDE14.BCD 15.AB三. 判斷題1.Y2.N3.Y4.Y5.N6.N7.Y8.Y 9.N10.Y11.N12.N13.N14.Y15.N四、計算題1. (1)算術平均法1月份的銷售量=25+23+26+29+24+28+30+27+25+29+32+33/12=27.58(2) 移動平均法1月份的銷售量=27+25+29+32+33/5=29.2(
38、3)趨勢平均法1月份的銷售量:趨勢平均法計算表月份實際銷售量五期移動平均值變動趨勢值三期趨勢平均值12522332625.4429260.652427.41.40.7362827.60.20.2773026.8-0.80.1382727.810.3392528.60.80.8102929.20.611321233趨勢平均法1月份的銷售量=28.6+0.8 X 4=31.8(4)加權平均法 1月份的銷售量 =29X 1+32X 2+33X 3/1+2+3=322. (1)2007年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12000 X 50/12000 X 50-300000=22008年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
39、)=12500 X 40/12500 X 40-350000=3.33(2)2009年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12000 X 55/12000 X 55-400000=2.54=3(3)200920093. ( 1)7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050+1100+1200+1210+1250+1300/6=1185(萬元)(2)4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050+1100+1200/3=1117(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100+1200+1210/3=1170(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200+1210+1250/3=1220(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210+1250+1300/3=1253(萬元)4
40、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050 X 1 + 1100 X 2+1200 X 3/1+2+3=1141.67(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100X 1 + 1200X 2+1210X 3/1+2+3=1188.33(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200 X 1 + 1210X 2+1250X 3/1+2+3=1228.33(萬元)月份的預測銷售額=1210 X 1 + 1250X 2+1300X 3/1+2+3=1268.33(萬元)年利潤變動率 K0=K3X DOL=5%X 2.54=12.7%年利潤額=PoX(1+K3X DOL)=150000X (1 + 12.7%)=1690504.基年利潤 P=
41、 (15-9 )X 1000-4000(元)=2000各因素的中間變量和靈敏度指標計算如下:M1= px=15 X 1000=15000 (元)M 2=bx=9 X 1000=9000 (元)M3=CM=( 15-9 )X 1000=6000 (元)M 4=a=4000 (元)單價的利潤靈敏度指標(S) =15000/2000 X 1%=7.5%單位變動成本的利潤靈敏度指標(S2) =9000/2000 X 1%=4.5%銷售量的利潤靈敏度指標(S) =6000/2000 X 1%=3%固定成本的利潤靈敏度指標(S4) =4000/2000 X 1%=2% 5.2015 年的經驗杠桿系數(shù)(DO
42、L = (1100-500 ) /500 十(140-100)/1002016 年的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 = (2150-1100 ) /1100 -( 210-140 ) /140=1.916.甲產品2017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 =(8400+4101) / (1000+500)=8.334根據(jù)資料,計算如下:預測期材料費用 =7440 X( 1+20% =8928(元)由于材料成本降低 2%經計算,可得材料費用節(jié)約額 =8928 X( -2%) =-178.56(元)由于材料消耗降低1%經計算,可得材料費用節(jié)約額 =8928 X( -1%) =-89.28(元)預測期甲產品材料費用=8928
43、-178.56-89.28=8660.16(元)預測期燃料及動力費用=1041 X( 1+20% X( 1-2.5% ) =1217.97 (元)預測期工資及福利費用=1440 X( 1+20% =1728 (元)預測期制造費用=2580 X( 1+5% =2709 (元)預測期(2018年)甲產品的總成本 =8660.16+1217.97+1728+2709=14315.13(元)預測期(2018年)甲產品的單位成本 =14315.13/1500 X( 1+20%=7.95(元)7.根據(jù)2017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與當年銷售額的依存關系,編制該年度用銷售百分比形式反映的資產負債表如下表。資產
44、負債表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1.貨幣資金5%1.應付賬款12%2.應收賬款16%2.應交稅金8%3.存貨20%3.長期借款不適用4.固定資產(凈值)32%4.實收資本不適用5.無形資產不適用5.未分配利潤不適用合計73%合計20%(用銷售百分比形式表示)預測年度每增加 1元的銷售收入需要追加資金的百分比73%-20%=53%2017 年12月31日表明每增加1元銷售收入,全部資產將增加0.73元,負債將增加0.2元,因此需要追加資金0.53 元。按計劃期銷售收入及基期銷售利潤計算的凈利潤與預計發(fā)放股利之間的差額(預計未分配利潤的增加額)為 900 X 24/600 X( 1-12/24 ) =1
45、8 (萬元)按折舊計劃提取的折舊額與同期用于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資金差額為30 X( 1-60%) =12 (萬元)2018年預計需追加資金的數(shù)額為(900-600 )X 53%-18-12+12=141 (萬元)8. (1) DOL=( 200 X 300-140 X 200) /200000(2) P1=F0 (1+K3X DOL=16%=200000x( 1+6%< 16%=2019209. (1 )平滑指數(shù)法預測1月份銷售量=19X 0.3+ (1-0.3 )X 16(噸)=5.7+11.2=16.9(2)修正的時間序列回歸分析法預測1月份銷售量n為偶數(shù)計算有關數(shù)據(jù)月份t2tQ10
46、1112合計-11-9-7-5-3-111101213111416171512161819173121814925254981121572-110-108-91-55-42-16174560112162209183代入計算公式,得 b=EtQ/刀t2=183/572 =3.2a=刀Q/n=173/12 =14.42Q=14.42+3.2t=14.42+3.6 X 13=61.22(噸)10.某企業(yè)產銷量與資金需要量計算表年份X (萬噸)Y (萬元)X2XY20146.050036300020155.547530.252612.520165.045025225020176.552042.2533
47、8020187.0550493850合計302495182.515092.5b=n刀 xy-(刀 x)(刀 y)/n 刀 x2-(刀 x) 2=5X 15092.5-30 X 2495/5 X 182.5-900=612.5/12.5=49a=E y/n-b E x/n=2495/5-49 X 30/5=499-294=205Y=205+49x=587.22019年資金需要量=205+49X 7.8(萬元)11.(1)銷售量=200000 40=5000 (件)12.(1)S2=8% 3%=5%,單位變動成本 =(180000 80000)5000=20 (元 / 件)保本銷售量=(80000
48、 + 8000)(40 20) =4400 (件)(2)目標銷售額=(80000 + 8000 + 100000)(40 20)X 40(元)=376000S4=3%-1%=2%(2)K0= (2+ 2 + 2X( 2 X 2- 100 )X 8 %) ( 2+ 2 +( 2 X 2- 100)X 5%) 2X 2% =8.12 %(3) K =-100%- 8%X 1% =-12.5%K2=100%- 5%X 1% =+20%K3= 100%- 3%X 1% =-33.33%K4=100%- 2%x 1% =+50%五、簡答題1、預測分析一般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確定預測對象。即確定預測分
49、析的內容、范圍、目的和要求。收集整理資料。即收集盡可能多的相關經濟信息,同時對所收集的大量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找 出與預測對象有關的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選擇預測方法。即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判斷、檢查驗證。根據(jù)已建立的預測模型或預測中所掌握的未來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將本 期實際發(fā)生數(shù)與前期預測數(shù)進行比較,計算并分析差異,以便在本期預測中加以改進。修正預測值。需要結合定性分析的結論對其預測值進行修正或補充說明,使其更接近實際,以提 高預測的精度。報告預測結論。將修正后的預測結論通過報告的形式上報給企業(yè)有關領導,作為決策的第一手資 料。2、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變動規(guī)律為:(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
50、零,經營杠桿系數(shù)恒大于(2)產銷量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變動方向相反。成本指標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變動方向相同。(4)單價的變動與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變動方向相反。在同一產銷量水平上,經營杠桿系數(shù)越大,利潤變動幅度就越大,從而風險也就越大。第六章短期經營決策.單項選擇題1.C2.B3.D4.B5.D6.B7.D8.B9.B10.B11.B12.D13.C14.D15.C16.B17.C18.A19.C20.C二.多項選擇題1.ABCDE 2.AC3.ABCD4.ABC5.CE 6.AB7.BCDE 8.ABCD 9.ABCE 10.BD11.ACE 12.ACE13.BCE14.ABD 15.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兒童食品供需合同范文
- 2025年合同主體變更管理細則
- 2025年農業(yè)機械化種植服務合同
- 2025年分公司綜合管理合同范文
- 2025年企業(yè)策劃合資合作合同樣本
- 2025年企業(yè)辦公場地租賃合同范文協(xié)議
- 2025年個人房產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會計崗位勞動合同
- 長期貨物運輸合同范本
- 外貿易貨合同模板大全
- 【人教版化學】選擇性必修2 知識點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課件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部編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 中職語文 《寧夏閩寧鎮(zhèn):昔日干沙灘今日金沙灘》課件
- 企業(yè)對外溝通與形象塑造制度
- 《前列腺增生》課件
- 整體法蘭強度校核計算表(設計:zxg)
- 供應鏈經理年度工作計劃
- 2024年甘肅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專業(yè)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要點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