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學提分攻略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附解析_第1頁
2020年高考化學提分攻略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附解析_第2頁
2020年高考化學提分攻略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附解析_第3頁
2020年高考化學提分攻略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附解析_第4頁
2020年高考化學提分攻略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附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型01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提分策略一、解題策略朝怖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是根據所給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確解讀,轉化為化學學科中物質的物理性 質、化學性質、分離提純方法、反應類型及反應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識,此類試題就能迎刃而解。解題的 思維模型如下:物質物理.化學性過昭化學反應類型選用物質分離提純方法 化學區(qū)后原理 ,二、題型分類翁升缶 L “木與木相摩則然(燃尸的“熟”是化學能 化子加九阿豕八轉變?yōu)樵兩瘜W-J傳統(tǒng)文化物質成分1 f漢書中/高奴只有淆水可燃"t消水是石油)h小卓綱H拾遺 “強水”寫道;性最慰,能性五金其水甚強,五金八方皆能穿第, 玻璃可”這里的“強水”是指硝酸抱樸了小,書

2、中記載有“丹釉燒之成水銀,枳 化學反應類型 冷 變乂成丹砂”.這句15中的丹砂指的是H0,涉 f 及化學變化“物質的分離提純方法 '1本草綱FD其中“燒酒F條日下寫道, 八白 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泗和物人斷1蒸令氣上. 用器承取滴露這里所用的“法”是界蒸制本草經集注中記我有皇別消右(硝酸理)與樸消(硫 化學反附原理 V. 酸鉀)之法:“以火燒之,紫肖煙起,云是真清而也“0該-t I鑒別方法利m的原理是屣反應分例析【典例1】【2019 課標全國n, 7】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 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B

3、.蠶絲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蠟炬成灰”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反應D.古代的蠟是高級脂肪酸酯,屬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A項正確;蠶絲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項正確; 蠟炬成灰”是指蠟燭燃燒,這屬于氧化反應,C項正確。在古代蠟燭通常由動物油脂制成,動物油脂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脂肪酸 酯,其不屬于高分子聚合物,D項錯誤?!镜淅?】【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幾個事例,運用化學知識對其 進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釀造出酒和醋,釀造過程中只發(fā)生水解反應B.商代后期鑄造出工藝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該鼎屬于銅合金制品C.漢代燒制出 明如鏡

4、、聲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醛從青蒿中提取出對治療瘧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該過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酒精中的乙醇被氧化成乙酸,即醋酸,酒精轉化成醋酸的反應是氧化反應,不是水解反應,故A說法錯誤;B、司母戊鼎屬于青銅器,即屬于銅合金,故 B說法正確;C、制造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故 C說法正確;D、屠呦呦用乙醛從 青蒿中提取出對治療瘧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醛中溶解度較大的原理,將青蒿素提取到乙 醒中,此操作是萃取,故 D說法正確。是分演練i .中國詩詞大會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蘊含著許多

5、化學知識,下列詩詞分析不正確的是()A.繪制山水畫所用的紙和墨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機物B.劉禹錫詩句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金性質穩(wěn)定,可通過物理方法得到C.王安石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爆竹的燃放涉及化學反應D.曹植詩句 舞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這里的能量變化主要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答案】A【解析】A、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是有機物,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是無機物;B、金性質穩(wěn)定,而且金的密度比沙子的密度大,可通過淘洗的方法得到;C、 爆竹里有易燃物,燃放時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涉及化學反應;D 、燒豆萁時化學能轉化為熱能。2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

6、正確 的是A “時氣錯逆,霾霧蔽日”,霧所形成的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C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北宋沈括用膽礬煉銅的過程屬于置換反應D “外觀如雪,強燒之,紫青煙起”,南北朝陶弘景對硝酸鉀的鑒定過程中利用了焰色反應【答案】B【解析】A 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正確;B 對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鐵置換銅屬于濕法煉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正確;D K 元素的焰色反應為紫色,故“紫青煙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 +在

7、火焰上灼燒時呈現出特殊顏色,正確。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化學的視角看,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A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中 “淘 ”“ 漉 ”相當于分離提純操作中的“過濾 ”B.漢代燒制出 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為黏土C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 這段記載中涉及分解反應D.北斗導航專用 ASIC硬件結合國產處理器打造出一顆真正意義的中國芯”,其主要成分為 SiO2【答案】D【解析】A、詩句中 淘"漉”相當于分離提純操作中的過濾”,將黃沙和金分離,正確;B、制作陶瓷的原料為黏土,正確;C、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是指碳酸鈣分解制取氧化鈣,正確;D、芯片的

8、主要成分是半導體材料硅,二氧化硅是光導纖維的成分,錯誤。4.茶疏中對泡茶過程有如下記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醐茶、品茶”文中涉及下列操作方法的是()A.溶解 B.滲析 C.蒸儲 D.分液【答案】A【解析】上述操作包含了將茶葉里的有機物進行萃取、溶解、過濾、供人品嘗等過程,沒有涉及的操作有滲析、蒸餾、分液,選項A 正確。5下列詩句中,加點字(詞 )所指代物質的主要成分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是()A .柳顰飛時花滿城B .朝如青絲,暮成雪C.狐麥不暖錦衾薄D .春蠶到死絲,方盡【答案】A【解析】A 項,柳絮飛時花滿城,柳絮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與其他三項不相同,正確;B 項,朝如青絲暮成雪,青絲

9、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C 項,狐裘不暖錦衾薄,狐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D 項,春蠶到死絲方盡,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6 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砒霜(As2O3) 的制?。悍矡?,下鞠(注:在地上挖砌) 土窯,納石其上,上砌曲突(注:煙筒),以鐵釜倒懸覆突口。其下灼炭舉火。其煙氣從曲突內熏貼釜上。”文中涉及的操作為()A.蒸儲 B.升華 C.干儲 D.萃取【答案】B【解析】A 項,蒸餾一般分離的是互溶的液體,根據題意,不符合蒸餾研究的對象,錯誤;B 項,升華利用固體受熱直接轉化成氣體,遇冷重新轉化成固體,屬于物理變化,根據題意,凡燒砒煙氣從曲突內熏貼釜上”,符合升華原理,正確;C 項,干餾是

10、指煤在隔絕空氣中加強熱使之分解,根據題意,不符合干餾的定義,錯誤;D 項,根據上述分析,不符合萃取的原理,錯誤。7下列關于古籍中的記載說法不正確的是()A 抱樸子中“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兩個反應互為可逆反應B 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涉及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C 本草綱目中 “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應區(qū)分硝石( KNO 3) 和樸硝 ( Na2SO4)D.漢朝的淮南萬畢術 神農本草經記載白青(堿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都是指銅可以采用濕法冶煉?!敬鸢浮緼【解析】A、 丹砂 ( HgS) 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前者需要加熱,后者常溫下反

11、應,反應條件不同,不是可逆反應,錯誤;B、石灰石加熱后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正確;C、鉀元素的焰色反應為紫色,鈉元素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利用焰色反應可區(qū)分硝石( KNO 3) 和樸硝 ( Na 2SO4) ,正確;D 、得鐵化為銅,發(fā)生的是置換反應,均為濕法煉銅,正確。8我國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了中藥材鐵華粉的制作方法:“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平面磨錯令光凈,以鹽水灑之,于醋甕中陰處埋之一百日,鐵上衣生,鐵華成矣。”中藥材鐵華粉是指()A.醋酸亞鐵B.冰醋酸C.氫氧化鐵膠體 D.鐵粉【答案】A【解析】根據題目描述,制作的過程是將鋼(主要成分是單質鐵)制成片狀或粒狀,表面凈化后,加氯

12、化鈉溶液,在醋缸中放置較長時間,在鋼的表面會生成鐵華粉。所以鐵華粉的主要成分應該是醋酸亞鐵,選項 A 正確。9 .本草綱目中收載燒酒”篇: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蓋酒露也?!北静萁浖⒅杏涊d有關于鑒別消石(KNO3)和樸消(Na2SO4)之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 云是真消石也文字中兩處涉及到法”。分別是()A.蒸儲焰色反應 B.萃取 升華C.蒸儲 丁達爾效應D.升華焰色反應【答案】A【解析】 由題中所給信息,“蒸令氣上”表明該方法是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實現物質的分離,此 “法 ”是指蒸餾,燒酒利用的是蒸餾原理;鉀元素的焰色反應為紫色。通過以上分析,A 項正

13、確。10 本草述鉤元中的“石堿 ”條目下記載“采蒿蓼之屬,開窖浸水,漉起,曬干燒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久則凝淀如石,連汁貨之四方,浣衣發(fā)面?!毕铝姓f法錯誤的是()A “石堿 ”的有效成分為碳酸鹽B.記載中包括石堿的制法與用途C.制取過程中包括浸取、過濾、煨燒、蒸發(fā)結晶操作D “浣衣發(fā)面”都與石堿的堿性有關【答案】C【解析】A 項,“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說明 “石堿 ”成分來自植物燒成的灰中的成分,“以原水淋汁”,說明該成分易溶于水,久則凝淀如石,浣衣發(fā)面,能去污亦能作為發(fā)酵劑,說明“石堿 ”的有效成分為碳酸鹽,正確;B 項,記載中包括石堿的制法與用途,正確;C 項,制取過程中

14、包括浸取、過濾、煅燒等操作,但沒有蒸發(fā)結晶操作,錯誤;D 項, “浣衣發(fā)面”,碳酸鹽用作去污和發(fā)酵劑是利用碳酸鹽水解顯堿性,正確。11縱觀古今,化學與生活皆有著密切聯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本草圖經在綠磯項載: 蓋此磯色綠,味酸,燒之則赤因為綠磯能電離出H+,所以有 味酸”B 天工開物記載:“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陶是一種傳統(tǒng)硅酸鹽材料C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態(tài)變化:“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冰轉化為水吸熱 八、D.唐末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黃、雄黃合硝石并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文中描述的是黑火藥的制作過程【答案】A【解析】A項,綠磯不能電離

15、出 孑,之所以有 味酸”,是由于FeSO4是強酸弱堿鹽,易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酸性,錯誤;B 項,陶瓷是傳統(tǒng)硅酸鹽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正確;C 項,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變成冰就沒有流動的聲音了,有三態(tài)變化,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冰轉化為水吸熱,正確;D項,黑火藥是由木炭粉(C)、硫黃(S)和硝石(KNO 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根據題意可以知道,題中描述的是制備黑火藥的過程,正確。12中華民族有著燦爛的文明,用化學知識對以下幾個事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商代后期鑄造的青銅器屬于銅合金制品,其熔點高于純銅B.漢代燒制出 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為黏土C.

16、中國古代利用明磯溶液的酸性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D.唐代后期出現的黑火藥,它的燃燒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答案】A【解析】A、 青銅制品中含有銅元素、錫元素、 鉛元素等,也就是銅合金制品,合金熔點低于純金屬,錯誤;B、制作瓷器主要原料為黏土等礦物原料,正確; C、明磯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銅銹為 CU2(OH) 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磯溶液的酸性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正確;D、黑火藥的主要成分有硫黃(S) 、硝石 (KNO 3)和木炭(C) ,黑火藥燃燒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正確。13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

17、“薪柴之灰”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強肥效。B.玻璃鋼和壓電陶瓷都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 “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不同D 泉州府志: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將紅糖變白【答案】D【解析】A.薪柴之灰”中含有K2CO3,若與鏤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則會因CO32-和NH4+相互促進水解導致氮肥的損失,錯誤;B.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樹脂組成的復合材料,壓電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錯誤;C.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錯誤; D.去土而糖白”說明塌了的墻土具有吸附作用,將紅糖中的色素吸附而脫色變白,正確。14

18、 .后漢書 郡國志中記載: 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酉陽雜俎一書: “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边@里的 “石漆 ”“ 石脂水 ”是指 ()A.甘油B.油漆C.石油 D.乙醇【答案】C【解析】“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笨芍?,石脂水難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且顏色呈黑色,燃燒時火焰明亮。 A、甘油易溶于水,在自然界不存在,錯誤;B、油漆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錯誤;C、石油在自然界天然存在,不可食用,難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呈黑色,可以燃燒且火焰明亮,符合上述所有特點,正確;D、乙醇易溶于水,在自然界不存在,錯誤。15 .我國古代的化學工藝已經有相當大的成就,以下對古代文獻中有關記載的化學解釋不正確的是()選項古代文獻記載化學解釋A開寶本草“(KNO)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 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即煉而成”制取KNO 3可煎煉而成”是 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 影胴/、大B格物粗談紅柿摘卜未熟,每箱用木瓜二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蔽闹械臍狻笔侵敢蚁〤本草綱目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 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 用器承取滴露?!蔽闹猩婕暗牟?/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