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_第1頁
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_第2頁
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_第3頁
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_第4頁
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等級公路軟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及觀測規(guī)范化問題白忠良徐澤中【河海大學南京210024】摘要:在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沉降觀測實踐的基礎上,探討適合于 公路軟基沉降觀規(guī)范化問題。提出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觀測頻率、水準測量等級及 沉降觀測測的實施的具體要求,作為高等級公路正確掌握沉降觀測標準的建議。 關鍵詞:公路軟基理論沉降觀測指標規(guī)范化1 前言高等級公路軟基路段的沉降問題,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建 設單位為確保質量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沉降和穩(wěn)定管理,指定施工單位進行連續(xù)的 沉降觀測,使有害的沉降在工前發(fā)生,觀測成果用以作為判斷路堤施工進展中安全與 否和預壓是否到穩(wěn)定的依據(jù),以便使工程順利進行。鑒于

2、目前高等級公路的沉降觀測 沒有專門規(guī)范可循,施工單位的測量多般習慣于用標高測設的方法進行沉降觀測。 這種操作方法實際上是一種等外水準(一次儀器高)配用塔尺,不過多考慮觀測精度的 一種水準測量方法。這種方法當?shù)鼗两蛋l(fā)生為幾 mm寸,很難獲得真實的結果,把 沒有沉降的點測成幾個毫米的量值,或者相反。其次,各個施工隊測量員的技術水平 相差甚大,盡管有熟練操作儀器的技能,但對觀測精度、操作限差及手薄格等規(guī)范化 問題往往注意不夠,特別是手薄格式的五花八門,導致數(shù)據(jù)混亂,易于出錯。因此,研究沉降觀測的精度、統(tǒng)一測量方法及操作規(guī)范、統(tǒng)一 記錄格式和成果整理等技術問題已刻不容緩。本文根據(jù)國家標準 (GB50

3、026-93)工程測 量規(guī)范,結合高等級公路沉降觀測的實踐經(jīng)驗和具體條件,探討適合于公路軟基沉降 觀測規(guī)范化問題,旨在使沉降觀測的技術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2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及頻率2.1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通常,確定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有三條標準:一是根據(jù)沉降量 的大小確定精度指標;二是探討沉降觀測中誤差與建筑物允許變形值的比值關系;三 是采用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固定值,例如前蘇聯(lián)水工建筑物變形觀測規(guī)范規(guī)定軟土地基沉降 觀測精度為2mm本文著重討論沉降量大小與觀測精度的關系,即沉降量越小,觀測精 度越高,反之,要求為低。就公路軟土地基的沉降量來說:沉降量的變化是相當復雜 的,它與設計總沉降量的大小、觀測頻

4、率、軟基厚度、地基處理的方法、填土高度、 沉降控制的方法以及沉降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所謂穩(wěn)定狀態(tài)有兩方面含義:一 是路槽層(或95層,以下稱95層)完成后,經(jīng)過一定時間預壓(堆載或等、超載),若連 續(xù)兩個月實測沉降速率小于5mm月時稱為路基穩(wěn)定;二是路基穩(wěn)定后,進行底基層、基 層和油面層施工時,若連續(xù)兩個月實測沉降速率小于 3mm月時稱為路面層穩(wěn)定。顯 然,若考慮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小沉降量(35mm月),則要求很高的觀測精度,應采用精密 的儀器和方法進行沉降觀測,增加了測量難度和工作量。因此,對施工全過程(路堤填筑、預壓期及路面施工期)分階段確定觀測精度是合理的,下面用實測資料來分析沉降 量變化

5、的規(guī)律。2.1.1 路堤填筑的沉降量取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 A-D標的路基沉降觀測資料(計331個觀 測點、3680次觀測的時段沉降量),以15d為觀測時段,劃分05mm 510mm大于10mm 的三個沉降量的區(qū)間,經(jīng)統(tǒng)計得各區(qū)間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與百分比,見表1所示。A-D標段已發(fā)生的沉降量百分 比,見表2所示15d沉降量的統(tǒng)計表沉降量 的區(qū)間(mm)A 標(37km)B 標(32km)C 標(45km)D 標(42 km)126點794次95點1094次66點1020次44點772次出現(xiàn)次 數(shù)%出現(xiàn)次 數(shù)%出現(xiàn)次 數(shù)%出現(xiàn)次 數(shù)%0519023.961556.233032.432542.151015

6、519.518617.020019.616721.7> 1044856.629326.849048.028036.2路堤填筑期發(fā)生的沉降量統(tǒng)計量表2沉降量(cm)標段V 3030 5050 60> 60A標(昆山段)46.73%38%4.4%10.86%B標(蘇州段)88.7%4.5%4.4%2.2%C標(無錫段)23.4%32.8%23.4%20.3%D標(常州段)82.3%16.7%1%0表1中,若將大于10mm勺沉降量看作是大沉降量,則各標出現(xiàn) 的百分比:A標為56.6%、B標為26.8%、C標為48% D標為36.2%。這些大沉降量一 般出現(xiàn)在路堤施工期的大部分時間中;而0

7、5mm勺小沉降量大部分出現(xiàn)在95層即將到位 的時段中。表2可知,由于每個標段的地基土質和軟基深度厚度不完全一 致,所發(fā)生的沉降量也有所區(qū)別。例如,以大于30mn的沉降量為界限,A、C標出現(xiàn)的百 分比分別為53.3%和76.6%,而B標、C標為11.3%和17.7%。若取路堤填筑施工期為500d, 則折算為月平均沉降量為2cm可見,A、C標的測量精度可放低一些,而 B、C標應作 較高的要求。2.1.2 堆載,等、超載預壓期的沉降量95層完成以后,路段采用堆載或等載預壓;橋的兩端應進行超 載預壓。這種等、超載預壓技術措施,可使后續(xù)施工路面結構荷載對地基引起再沉降 量達到最小程度。資料表明:堆載或等

8、載路段預壓36個月后,實測總沉降量一般在 26cm之間;橋頭超載為520cm其中第一個月的沉降量要大一些,但很快地衰減為 毫米級的小沉降量。沉降速率至35mm月,趨于穩(wěn)定。這個結論可在一份抽檢報告 中給予證實。抽檢時間為1995年1月15日到1995年5月15日(每個月觀測一次)。 江蘇段全線抽檢92個點計322次觀測。其結果大于10mm占 28% 小于10mm占 72% 可見,大 部分的沉降量為毫米級的小沉降量。2.1.3路面施工期的沉降量取滬寧高速公路A標段沉降量最大的路段作資料統(tǒng)計,該段于1994年10月完成全線油面底層的施工。根據(jù)實測資料,將底基層、基層及油面層(中面層施工未完,暫不統(tǒng)

9、計)施工中的沉降量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及百分比列于表 3。表中可知,05mm 的小沉降量出現(xiàn)頻率在80%以上。至于其它標段,例如B標,全線僅有2個點達10mm 的沉降量,其它均小于5mm因此,路面施工期的沉降觀測必須講究提高觀測精度。A標路面施工期沉降量統(tǒng)計表表3出現(xiàn)頻率施工期0 5mm5 10mm> 10mm次數(shù)百分比次數(shù)百分比%次數(shù)百分比%底基層(二灰)T5372.679.61317.8基層(二灰碎石)15580.82211.4157.8油底面層14288.2148.753.1統(tǒng)計資料表明:隨著路堤填筑的升高,沉降變化的規(guī)律是由厘 米級的大沉降量變?yōu)楹撩准壍男〕两盗?。因此,沉降觀測的精度也應隨

10、筑堤的升高而 提高。本文提出:在路堤填筑期中,由于沉降量一般較大,觀測精度可適當?shù)鸵恍?取32mm為宜,但在預壓期和路面施工期中,觀測精度要求較高,一是因為觀測的沉 降量為毫米級的小沉降量,特別是趨于穩(wěn)定時要求更高;二是因為路堤填筑結束后,在穩(wěn)定荷載的作用下,仍有一部分后期沉降量,通過觀測達到穩(wěn)定標準35mm月求得 沉降過程線,并推算出最終沉降量,滿足設計工后沉降的要求。但測點的觀測精度將 直接影響到最終沉降量值的精度。因此,95層完成以后,沉降觀測精度取21mm才有 意義。2.2 沉降觀測的頻率沉降觀測的頻率取決于沉降量的大小、 加載方法和觀測目的等。 通常要求觀測的次數(shù)能反映出沉降變化的

11、過程,又不遺漏變化的時刻。為了說明確定觀測頻率的方法,現(xiàn)取軟土較薄的粘土層路段, 沉降過程線呈現(xiàn)單一走向的曲線(圖1)。圖中看出:第I階段為路堤填筑期,隨著土的 荷載加大,沉降速率較大,觀測頻率應大一些。一般每填 12層或710d觀測一次。 第U階段為預壓期,該階段沉降的特點,先是發(fā)生較大的沉降量,經(jīng)轉折點T后(圖1),很快趨于緩和,因此預壓初期的觀測頻率每 710d觀測一次,以后每個月觀測 12次。第川階段為路面施工期,分底基層、基層和油面層三期施工。根據(jù)設計厚度, 每層分一次或二次碾壓。該階段沉降量較平穩(wěn),觀測頻率為每做一層觀測一次。若 下層與上層施工間隔較長,則增補隔月觀測一次。3水準測

12、量的精度與方法觀測精度指標確定后,選用何種等級的水準測量是眾所關心的 問題?,F(xiàn)取水準測量規(guī)范中,二、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中誤差 m觀(尺上一次讀數(shù)中誤差)分別為0.18mm 0.78mm 1.04mm以此來分析一測站的高差中誤差和兩期觀測測站之差的中誤差,見表4。水準測量精度分析表達式表4等級m觀(mm)一測站基、輔 分劃或紅、黑面平均 值的咼差中誤差 (mm)二期觀測咼差 之差的中誤差(mm)沉降點由二個或三個測站 完成,二期觀測高差之差的中誤 差(mm)二個測站三個測站-二二0.18m 站=mrn=0.180.18根號2=± 0.25± 0.35± 0.43

13、-三0.78m 站=mrn=0.780.78根號2=± 1.1± 1.6± 1.9四1.04m 站=mrn=1.041.04根號2=± 1.5± 2.1± 2.6水準測量若考慮其它一些誤差影響,表 4所列的誤差值還略大 一些,若不考慮水準基點高程中誤差,則沉降點二期觀測高程之差的中誤差就是表4中所列的各項誤差值。表4可見,若觀測精度為21mm時,預壓期及路面施工期的沉 降觀測選用三等或二等水準測量。施工單位配有 DSI水準儀時,可采用二等水準,否則 至少用三等水準觀測。目前高等級公路的建設單位和各個監(jiān)理組配有進口的精密水準 儀,可以用

14、二等水準要求檢查三等水準的沉降觀測成果。這樣比較合理地判別沉降觀 測的正確性。在路基填筑過程中,要求達到32mm的觀測精度時應采用四等 水準測量或紅、黑面五等水準測量。4沉降觀測的實施4.1 準備工作4.1.1 沉降板的埋設軟土路基一般每隔200m埋設一個沉降點;非軟土路基每1km埋 設一個。沉降板由一根直桿(直徑=2030mm勺鋼管或自來水管)和600X 600X 9mml的沉 降鋼板組成。直桿用三根斜鋼筋焊接在沉降板上,沉降板埋設在路基的底面或砂墊層下(圖 2)。為了使沉降桿不受破壞,桿長應隨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段接管的長度為2030mm兩端有螺紋接頭與空心管緊絞連接。觀測時,每段接管的

15、頂面應有相鄰兩期的 觀測標咼。也就是說:第一段接管埋好后,隨即測量管頂標高,作為第一期觀測值。 待填筑一層土后,先在原頂管面處觀測標高,作為第二期觀測值。隨即接上第二段接 管,觀測管頂標高。這樣,循序逐節(jié)升高,計算出每期觀測的沉降量。片圖2為了不使填壓的土質嵌入空心螺紋管內,每段接管應套上一段 塑料圓管,圓管的高度略高于接管頂面,圓管的直徑略大于水準尺的寬度。套管頂面 蓋上一個圓蓋板,蓋板中心穿一段紅布線條,以便下次測量找出沉降點位。4.1.2 位移樁的設置在路基填筑過程中,由于路堤荷重的作用,使路堤坡腳處可能 產(chǎn)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因此要在路堤坡腳處設置若干位移樁(圖3)。位移樁長度為 1

16、00200cm 斷面為10X 10cm的方樁打入地基內。樁的入土深度是隨土基軟硬程度不 同而異,以不被踩動為原則。位移樁的布置根據(jù)地基及路堤場地條件確定,一般從路堤 坡腳起,在垂直于路中心線方向每隔23m布設5個位移樁,并用經(jīng)緯儀定線方法使5個樁在一條直線上,最后用小釘在木樁上標定樁位。為了觀測水平位移,在移位樁的延 長線上設置二個固定樁A B(AB為2030m)。每次觀測時,安置經(jīng)緯儀于 A點,后視 B點,倒轉望遠鏡觀測5個樁是否在一直線上,否則量出偏出直線的垂距(即橫向位移)。用 鋼尺丈量固定點A到各位移的距離,兩期觀測的距離差為縱向位移。鋼尺丈量時要記 上氣溫,以便進行溫度改正。用水準儀

17、測量位移樁的垂直位移,用首次觀測的標高減 去第i次觀測的標高即為垂直位移。規(guī)定“正”號為下沉;“負”號為上升,如上升到 一定量級,則表示地基有破壞的趨向,應及時上報,以便采取措施。圖3位移樁布設示意圖4.1.3水準點布設及轉置橋上水準點水準點應選在垂直于路中心線50m外的距離,土質堅硬便于長 期保存和使用的地點,并埋設混凝土水準標石,以便在路堤施工時進行沉降觀測。隨 著路堤升至一定咼度時,這些地面水準點的觀測就不太方便了。因此,當橋梁工程結 束時,為了減少沉降觀測由地面水準點傳遞到路面的高差影響??蓪⑺疁庶c轉設到有 灌注樁的耳墻橋角上。橋角水準點必須鉆孔埋設有球狀頂面的水準標點,各橋上水準 點

18、應組成水準線路,求得正確高程后,才能使用。4.1.4 水準儀及水準尺二等水準測量儀器采用DS1精密水準儀,配用因瓦水準尺;三、 四等水準測量采用DS3水準儀,配用3m長的紅、黑面木質水準尺。水準尺各部分轉動 應靈活,望遠鏡制微動螺旋作用應可靠,調焦鏡運用及目鏡調節(jié)不能有明顯的晃動現(xiàn)象。 每次觀測前除檢驗圓水準器、十字絲位置正確性,自動安平水準儀補償器靈敏度等 項目外,必須正確進行i角的檢驗。精密水準儀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進行檢 驗;普通水準儀按國家三、四等水準規(guī)范進行檢驗。DS1水準儀i角不應超過15; DS3 型水準儀不應超過20。水準尺必須牢固無損,尺底板不應有松動,尺的中線與尺底成

19、 垂直,尺面不能有彎曲。水準尺應進行標尺零點不等差、1米長度和分米長度等項目的 檢驗,水準尺必須裝有圓水準器,不符合要求不能使用。著重提出:大多數(shù)施工隊習 慣用塔尺進行沉降觀測,這是不能允許的,因為塔尺上沒有圓水準器,尺子的垂直度 難以控制。若尺子前、后有傾斜,加上風的影響,則尺子上35m處的讀數(shù)可達510mm 的誤差影響,這樣就失去了沉降觀測的精度意義。4.2 沉降觀測的外業(yè)為了提高沉降觀測精度,按如下要求進行操作:(1)每期觀測做到四個固定:固定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及水準尺; 固定后視尺讀數(shù);固定測站及轉點。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路堤逐層升高,導致測 站位置難以固定。筆者建議:在首次觀測時,將水

20、準儀大致安置在路中心線處,使前、 后視距滿足要求,讀取一個前視距離作為固定值。這樣在以后各期觀測中儀器安 置于相同位置,既固定了測站,又不必在每次觀測時讀取前、后視距。當沉降觀測點轉置到人孔井上(人孔點用標釘標志)時,可利用 橋上水準點和人孔井的固定關系固定測站位置。操作時有三種情況:一是觀測橋頭兩 端人孔點時,儀器安置在橋的中部(中央分隔帶的左側或右側,并在橋面板上用紅漆繪 上“不”的記號)位置,視距一般1030m左右(中、小型橋);二是當橋上水準點離 人孔點為200m左右時,儀器固定在這二點中間的那個人孔旁(人孔井100m左右有一個), 視距可能在100m左右;三是橋上水準點離人孔100m

21、左右時,儀器固定在距水準點 50m等距離處)。用上述方法固定測站,視距不等差可能會超出規(guī)定的若干米。但由于沉 降量是兩期觀測高程之差求得,每次觀測的高程即使有的誤差,只要固定儀器,i角校正到很小,且變化不大,不等差引起的高程誤差mh可以在兩期高程相減中給予 消除,所求得的沉降量是正確的。可以認為,根據(jù)公路人孔沉降觀測的實際情況,操 作中不必嚴格使前、后視距控制在3m(三等)或5m(四等)之內。這就是采用四固定方 法的優(yōu)點所在。(2) 觀測時必須攜帶尺墊,嚴禁用磚石或不設尺墊作為轉點。(3) 一測站觀測高差必須用紅、黑面(或基鋪面)讀數(shù),各項限差 及路線允許閉合差見表5。當沉降量較大時,可用五等

22、水準代替四等水準測量。這里所指 的五等水準,其操作方法與三、四等水準測量完全相同,限差見表5。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表5等 級水準儀的型號視 線 長 度(m)刖 后 視距差(m)前后視累距差(m)紅、黑面 (基、 輔面) 讀數(shù)較差(mm)紅、黑面 (基、 輔面) 咼差較差(mm)往、返較 差,附合允許 閉合差(mm)二二二DS150130.50.7± 0.6 根 號n-三DS1100361.01.5± 1.4 根 號nDS3752.03.0四DS31005103.05.0±2根號n五DS312020/4.06.0/注:n-測站數(shù);路線允許閉合差取自工程測量規(guī)范93

23、4款(4) 每次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填寫沉降觀測記錄表 (表6)沉降觀測記錄表表6沉降板編號A 7-06路槽底面標高8.35m地基處理方法 砂墊層埋設樁號K16+480 原地面標高 7.04m 設計總沉降量 350mm觀測 日期填土項 面標咼(m)累計填 土高度(m)接管 頂標咼(m)本次 沉降量(mm)累計 沉降量(mm)荷載 名稱備 注1994.4.303.3707.33700路堤底1994.5.267.660.297.3117.5232626加載第一層1994.6.17.750.377.5097.7171440加載第二層1994.6.177.990.627.7117.935646加載第三層1994.7.158.371.007.9338.346248路槽層1994.8.108.371.008.346-148路槽層1994.9.128.691.398.3438.673351底基層:表中本次沉降量一欄,“正”號表示下沉;“負”號表示上升。 在沉降觀測中,上升情況一般不會出現(xiàn),除非在等、超載土下卸時,由于路基的回 彈可能出現(xiàn)上升的“負”值。因此,在卸土完畢后,隨即進行觀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