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1. 化學科學需要借助化學專用語言來描述,下列化學用語的書寫正確的是 ( )a. 基態(tài)mg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b. 過氧化氫電子式:c. as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4s24p3d. 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答案】d【解析】【詳解】a核外電子排布圖違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1個原子軌道里最多只能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方向相反),a錯誤;b過氧化氫是共價化合物,不存在離子鍵,氧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氫原子與氧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電子式為,b錯誤;cas原子核外共有33個電子,故簡化的電子排布式為:ar3
2、d104s24p3,c錯誤;d氧原子質子數為8,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質量數為18,原子符號為818o,故d正確。答案選d。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mgcl2(l)=mg(l)+cl2(g)在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b. 中和熱測定實驗時酸堿溶液混合要迅速,且為防止熱量散失不要攪拌c. 25時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c時nacl溶液的kwd. 100時,將ph=2的硫酸溶液與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顯中性【答案】a【解析】【詳解】a. 鎂在氯氣中的燃燒是放熱反應,反之則為吸熱反應,故反應mgcl2(l)=mg(l)+cl2(g)是吸熱熵增的反應,故在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3、,a正確;b. 中和熱測定實驗中,酸和堿迅速混合減少熱量的散失,使酸堿溶液混合均勻,用環(huán)形玻璃棒進行攪拌,故b錯誤;c. 溫度越高,水的離子積常數越大,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故c錯誤;d. 100°c時kw=1012,將ph=2的硫酸與ph=12的氧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c(h+)=0.01mol/l<c(oh)=1mol/l,堿過量,溶液顯堿性,故d錯誤; 答案選a。3. 可逆反應aa(g)+bb(g) cc(g)+dd(g)h同時符合下列兩圖中各曲線的是a. a+bc+d t1t2 h0b. a+bc+d t1t2 h0c. a+bc+d t1t2 h0d. a+bc+d t
4、1t2 h0【答案】b【解析】【詳解】圖1中t2溫度下先達平衡,說明反應速率更快,則t2>t1,t2t1時,生成物濃度增大,說明溫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圖2中達平衡(v正v逆)后增大壓強,v正>v逆,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則ab>cd,b項正確;答案選b。4. 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 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na+、k+、b. 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k+、mg2+、c. 水電離產生c(h+)=1×10-13mol./l溶液中:k+、cu2+、cl-、d. na2s
5、溶液中:、k+、fe3+、cu2+、cl-【答案】b【解析】【詳解】a.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會與反應,生成co2和水,故a不符合題意;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顯酸性,酸性溶液中k+、mg2+、能大量共存,故b符合題意;c.水電離產生c(h+)=1×10-13mol/l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堿性溶液,堿性溶液中cu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d.na2s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中fe3+、cu2+不能共存,硫離子與鐵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銅離子與硫離子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b。5. 某學生的實驗報告的描述合理的是a. 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nacl
6、b. 用ph試紙測得naclo溶液的ph約為11.2c. 將cuso4溶液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得到硫酸銅晶體d. 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15.00mlkmno4溶液【答案】c【解析】【詳解】a托盤天平精確度為0.1g,不能稱量出25.20gnacl固體,故a錯誤;bnaclo具有漂白性,用ph試紙無法測得其ph,故b錯誤;ccuso4溶液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得到硫酸銅晶體,c正確;dkmno4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橡膠管,應裝在酸式滴定管中,d錯誤;答案選c。6. 一定溫度下,某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k=c(co).c(h2o)/c(co2).c(h2)。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升高溫度,h
7、2濃度減小,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該反應的焓變?yōu)檎礲. 恒溫恒容下,再充入co2氣體,h2濃度一定減小c. 升高溫度,會使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移d. 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2+h2co+h2o【答案】c【解析】【詳解】平衡常數k=,所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應為co2+h2co+h2o。a、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即該反應的焓變?yōu)檎?,選項a正確;b、恒溫恒容下,再充入co2氣體,平衡正向移動,h2濃度減小,選項b正確;c、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熱反應的正反應方向移動,選項c不正確;d、
8、平衡常數k=,所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應為co2+h2co+h2o,選項d正確;答案選c。7. 下列關于銅電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銅鋅原電池中銅是正極b. 用電解法精煉粗銅時粗銅作陽極c. 在鍍件上電鍍銅時,用金屬銅作陽極d. 電解稀硫酸制h2、o2時銅作陽極【答案】d【解析】【詳解】a銅鋅原電池中,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正極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故a正確;b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材料是粗銅,粗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純銅作陰極,陰極上銅離子放電析出銅,故b正確;c電鍍銅時,銅作陽極,陽極上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鍍件作陰極,陰極上銅離子放電生成銅,故c正確;d如果用銅作陽極電解稀硫酸溶液,陽極上
9、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而得不到氧氣,應該用惰性電極電解稀硫酸,故d錯誤;故答案為d。8. 在相同溫度時,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與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h+的物質的量b. 醋酸的電離常數c. 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d. ch3cooh的物質的量【答案】a【解析】【分析】在相同溫度時,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與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可將前者是后者溶液體積擴大10倍后所得?!驹斀狻縜. 稀釋后,會促進醋酸的電離,h+的物質的量增大,a正確;b. 溫度不變,電離常數不變,b錯誤;c. 稀釋后,醋酸的
10、物質的量不變,故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不變,c錯誤;d. 稀釋后,醋酸的物質的量不變,d錯誤;故答案選a。9. 在t時,ag2cro4(橘紅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又知agcl的ksp1.8×101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t時,ag2cro4的ksp為1×108b. 飽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點變?yōu)閤點c. t時,y點和z點時ag2cro4的ksp相等d. t時,將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中
11、,cl先沉淀【答案】a【解析】【詳解】a、由圖中數據可計算ksp(ag2cro4)c2(ag)·c(cro42-)(1×103)2×1×105=1.0×1011,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在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c(cro42-)增大,則c(ag)降低,而x點與y點的c(ag)相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y點、z點溶液的溫度相同,則ksp相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agcl的ksp計算此條件下agcl沉淀時的c(ag)mol·l11.8×108mol·l1,由ag2cro4的ksp計算c(a
12、g)mol·l13.2×105mol·l1,cl沉淀需要的c(ag)更低,可知cl先沉淀,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0. 反應c(s)h2o(g) co(g)h2(g)在一可變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增加c的量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體系壓強增大保持壓強不變,充入n2使容器體積增大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濃度、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分析判斷?!驹斀狻糠磻颿為固體,增加c的量不能改變其濃度,反應速率不變;容器體積縮小一半,反應物h2o(g)濃度加倍,故反應速率加快;體積
13、不變時充入n2,雖然體系壓強增大,但h2o(g)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壓強不變時充入n2,容器體積增大,h2o(g)濃度減小,反應速率變小。本題選b?!军c睛】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本質是氣體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從此本質分析,就能作出正確結論。11. 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3y(g)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c1:c23:1b. 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c.
14、x、y的轉化率相等d. c1的取值范圍為0c10.14 mol·l1【答案】cd【解析】【分析】設x的轉化的濃度為x,則有據此分析解答。【詳解】a平衡濃度之比為1:3,轉化濃度之比亦為1:3,故起始濃度之比c1:c21:3,a選項錯誤;b平衡時y生成表示逆反應,z生成表示正反應且v生成(y):v生成(z)應為3:2,b選項錯誤;c反應前后x、y氣體的濃度比相同,符合反應系數之比,所以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y的轉化率相等,c選項正確;d若正反應完全進行,則c1取最大值為0.14mol/l,若逆反應完全進行,c1取最小值為0,由可逆反應的特點,物質不可能完全轉化,可知0c10.14 mol
15、·l1,d選項正確;答案選cd。12. 已知酸式鹽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變化:nahb=nahb,hbhb2,hbh2oh2boh,且溶液中c(b2)>c(h2b),則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 0.01 mol·l1的nahb溶液,其ph可能為2b. nahb及h2b均為強電解質c. 該酸式鹽溶液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小于純水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d. hb的電離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酸式鹽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變化:nahb=nahb,hbhb2,hbh2oh2boh,且溶液中c(b2)>c(h2b),由以上信息可以
16、推斷,h2b為二元弱酸,hb既能電離、又能水解,且其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驹斀狻縜. 0.01 mol·l1的nahb溶液,其ph一定大于2,a不正確;b. h2b是弱電解質,b不正確;c. 該酸式鹽溶液中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所以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小于純水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c正確;d. hb的電離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d不正確;本題選c。1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氣體單質中一定有鍵,可能有鍵b. 每一能層的能級總是從s能級開始,且能級數等于該能層序數c. 電子從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基態(tài)時將釋放能量,光是電子釋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d. 同主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核電荷數的遞增依次
17、增大【答案】ad【解析】【詳解】a氣體單質中不一定有鍵,例如稀有氣體中不存在化學鍵,氣體單質中可能有鍵,例如氮氣分子,a不正確;b每一能層的能級總是從能量低的s能級開始,并且能層序數等于該能層所具有的能級數,如第三能層,具有3s、3p、3d能級,b正確;c電子從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基態(tài)時,常將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c正確;d第一電離能可以衡量元素的氣體原子失去一個電子的難易程度,第一電離能數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個電子,同主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核電荷數的遞增依次減小,d不正確;答案選ad。14. 已知水的電離平衡如圖所示,且poh=-lgc(oh-)。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各點對應的水的離子積:k
18、w(f)>kw(e)=kw(d)b. 加熱f點純水,其組成由f點沿fd直線向d方向遷移c. 向d點純水中通入少量hcl,其組成由d點沿cde曲線向e點移動d. df直線上各點對應的水溶液(或純水)一定顯中性【答案】b【解析】【分析】poh=-lgc(oh-),故poh越大,c(oh-)越?。籶h=-lgc(h+),故ph越大,c(h+)越??;ph+ poh=pkw?!驹斀狻縜水的電離吸熱,溫度越高,水的離子積kw越大,poh、ph越小,所以溫度t>20°c,即kw(f)>kw(d),同時kw只與溫度有關,d、e點在等溫線上,所以kw(f)>kw(e)=kw(d
19、),a正確;b由于水的電離吸熱,所以升高溫度,水的離子積kw增大,poh、ph減小,即加熱f點純水,其組成由f點沿of直線向o方向遷移,b錯誤;c恒溫條件下,向d點純水中通入少量hcl,溶液酸性增強,ph減小,由于poh+ph=pkw,所以poh增大,其組成由d點沿cde曲線向e點移動,c正確;ddf直線上各點對應的水溶液中均有ph= poh,即c(oh-)=c(h+),所以df直線上各點對應的水溶液均呈中性,d正確;故選b。15. 下列有關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 常溫下ph=2的醋酸與ph=12的燒堿溶液等體積混合:c(ch3coo-)c(na+)c(h+)c(oh-)b. 溶
20、有等物質的量naclo、nahco3的溶液中:c(hclo)+c(clo-)=c()+c()+c(h2co3)c. 向10ml0.2mol/lnacl溶液中滴入2ml0.1mol/lagno3溶液,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c(na+)c()=c(cl-)c(ag+)d. 0.1mol/lnh4no3溶液中:c()c()c(h+)c(oh-)【答案】ab【解析】【詳解】a醋酸是弱酸,ph=2的醋酸,醋酸濃度遠大于0.01mol·l1,ph=12的燒堿,naoh濃度為0.01mol·l1,等體積混合時醋酸過量,溶液顯酸性,則離子濃度為c(ch3coo-)>c (na+)&
21、gt;c(h+)>c(oh-),故a正確; b溶有等物質的量naclo、nahco3的溶液中,氯元素對應的粒子有hclo、clo,碳元素對應的粒子有co32、hco3和h2co3,由物料守恒得:c(hclo)+c(clo)c(co32)+c(hco3)+c(h2co3)=c(na+),故b正確;c硝酸銀明顯不足完全反應,銀離子完全沉淀,氯離子有余,且鈉離子、硝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不變,則離子濃度大小為:c(na+)> c(cl-)> c()>c(ag+),故c錯誤;dnh4+水解溶液呈酸性,則濃度排序為:c()>c()>c(h+)>c(oh-)故d錯誤;
22、答案選ab。16. 下表是幾種常見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化學式ch3coohh2so3hcloh2co3h2c2o4電離平衡常數k1=1.8×10-5k1=1.2×10-2k2=6.6×10-8k=3.0×10-8k1=4.4×10-7k2=4.7×10-11k1=5.4×10-2k2=5.4×10-5(1)nahc2o4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2)常溫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濃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曲線如圖,c點所示溶液中:2c(-)+2c()+2c(h2c2o4)=c(
23、na+)該草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a點所示溶液中,c(na+)、c(h+)、c(oh-)、c(hc2o4-)、c(c2o42-)各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3)以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_。ana2co3溶液吸收少量so2:2+so2+h2o=+2b漂白液生效的原理:clo-+co2+h2o=hclo+c次氯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clo-+so2+h2o=hclo+(4)已知100時,水離子積為1×10-12,將此溫度下ph=1的h2so4溶液al與ph=11的naoh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則a:b=_。(5)常溫下,將so2通入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
24、此時溶液中的-_。【答案】 (1). +h2oh2c2o4+oh- (2). 0.05400mol/l (3). c(na+)c()c(h+)c()c(oh-) (4). ab (5). 11:9 (6). 1.5【解析】分析】(1)根據c點所示溶液中:2c(-)+2c()+2c(h2c2o4)=c(na+),得到c點的溶液是草酸鈉的水溶液,a點是草酸與氫氧化鈉按物質的量之比1:1恰好完全反應生成草酸氫鈉,以此分析解答?!驹斀狻?1)hc2o4-為弱根離子,所以nahc2o4能發(fā)生水解,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h2oh2c2o4+oh-,故答案:+h2oh2c2o4+oh-。(2)該草酸溶液的
25、物質的量濃度c= =0.0540mol/l;a點是草酸與氫氧化鈉按物質的量之比1:1恰好完全反應生成草酸氫鈉,根據h2c2o4 的電離平衡常數:k1=5.4×10-2、k2=5.4×10-5,草酸氫鈉溶液中,由于hc2o4-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所以a點所示溶液中,c(na+)、c(h+)、c(oh-)、c(hc2o4-)、c(c2o42-)各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c(h+)c()c(oh-),故答案:0.0540mol/l;c(na+)c()c(h+)c()c(oh-);(3)ana2co3溶液吸收少量so2,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
26、+so2+h2o=+2hco3-,故a正確; b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可知hclo的酸性介于h2co3和hco3-之間,該離子方程式為:clo-+co2+h2o=hclo+,故b正確;chclo能把so32-氧化成so42-,故c錯誤;故答案:ab。(4)100c時,水的離子積為1×10-12,將此溫度下ph=1的h2so4溶液al與ph=11的naoh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說明溶液顯酸性,c(h+)= =10-2mol/l,a:b=11:9,故答案:11:9; (5)常溫下,將so2通入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此時溶液中的=1.5,故答案:1.5。17.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27、i.已知:n2(g)和o2(g)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如下則氣體no分解為氮氣和氧氣熱化學方程式為_>.根據下圖填空:(1)圖1為含有少量zn雜質的粗銀電解精煉銀的示意圖,則_(填“a”或“b")極為含有雜質的粗銀。電解一段時間后電解液中c(ag+)濃度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若b極有少量紅棕色氣體生成,則生成該氣體的電極反應式為_。(2)將鐵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濕潤后,置于如圖2所示裝置中,進行鐵的電化學腐蝕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_。a.鐵被氧化的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b.鐵腐蝕過程中化學能全部轉化電能c.活性
28、炭的存在會加速鐵的腐蝕d.以水代替nacl溶液,鐵不能發(fā)生吸氧腐蝕(3)甲醛超標會危害人體健康,需對甲醛進行含量檢測及污染處理。某甲醛氣體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則b極是_極。當電路中轉移4×10-4mol電子時,傳感.器內參加反應的甲醛(hcho)質量為_?!敬鸢浮?(1). 2no(g)=n2(g)+o2(g)h=-180kj/mol (2). a (3). 偏小 (4). +e-+2h+=no2+h2o(或+3e-+4h+=no+2h2o) (5). ac (6). 負 (7). 3mg【解析】【分析】i. 按圖示信息,計算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書寫相應的熱化學方程
29、式即可;. 電解池中,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是陽極,陽極上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從陽極流出,電子沿著導線流向電源正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是陰極,電源負極上電子流出,電子沿著導線流向電解池的陰極,陰極極上氧化劑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內電路中陰離子移向陽極、陽離子移向陰極;電解精煉時,不純的金屬作陽極、純凈的金屬作陰極;原電池中,還原劑在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從負極流出,電子沿著導線流向正極,正極上氧化劑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內電路中陰離子移向負極、陽離子移向正極,原電池原理發(fā)生金屬腐蝕時,極弱酸性、中性和堿性環(huán)境發(fā)生吸氧腐蝕,電化學反應時,電極上電子數守恒,據此分析回答;【詳解】i.
30、 n2(g)+o2(g)2no(g)的反應熱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則氣體no分解為氮氣和氧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o(g)=n2(g)+o2(g) h=-180kj/mol ;. (1)電解精煉時,粗銀做陽極,所以粗銀是a極;陽極粗銀中活潑的鋅優(yōu)先放電,而陰極銀離子放電,在得失電子守恒的條件下,溶液中銀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就變??; b電極是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了紅棕色氣體是no2,可能是電極上直接產生的,也可能是no轉變而來的,故電極反應為:+e-+2h+=no2+h2o(或+3e-+4h+=no+2h2o); (2)
31、a. 該裝置中發(fā)生吸氧腐蝕,fe作負極,fe失電子生成亞鐵離子,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故a正確;b. 鐵腐蝕過程發(fā)生電化學反應,部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放熱,所以還存在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變化,故b錯誤;c. fe、c和電解質溶液構成原電池,fe易失電子被腐蝕,加速fe的腐蝕,故c正確;d. 弱酸性或中性條件下鐵腐蝕吸氧腐蝕,水代替nacl溶液,溶液仍然呈中性,fe發(fā)生吸氧腐蝕,故d錯誤;故正確的是ac;(3)由裝置圖可知,hcho失電子被氧化生成co2,則b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當電路中轉移4×104mol電子時,消耗hcho的物質的量為1×104mol,則hcho質
32、量為1×104mol×30g/mol=3mg?!军c睛】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電池原理和電解原理及其綜合應用,運用建模思想解題,故掌握基礎知識、建立模型是解題關鍵。18. 某學生欲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來滴定測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以酚酞試液為滴定指示劑。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1)對于一支潔凈的滴定管使用前兩步操作為_、_。(2)排除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如圖所示操作中的_,,然后小心操作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3)用標準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待測的鹽酸溶液時,眼睛注視_。(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鹽酸溶液的濃度偏低的_。a.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最后讀數時滴定管尖嘴處懸
33、掛一滴溶液b.滴定前盛放鹽酸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c.堿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d.讀取氫氧化鈉溶液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滴定結束時俯視讀數(5)若第一次滴定開始和結束時,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所示,請將數據填入下面表格的橫線處。_。(6)請根據表中數據計算該鹽膠溶液的物質的量依度c(hcl)=_。(7)請簡述滴定終點的判定_。【答案】 (1). 檢查是否漏水 (2). 潤洗 (3). (4). 錐形瓶中溶液顏色變化 (5). ad (6). 26.10 (7). 0.1044mol/l (8). 當滴最后一滴標準氫氧化鈉溶液時,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無色變成淺紅色,且半
34、分鐘內保持不變【解析】【分析】(1)根據中和滴定有檢漏、洗滌、潤洗、裝液、取待測液并加指示劑、滴定等操作;(2)根據堿式滴定管中排氣泡的方法完成;(3)滴定時,兩眼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4)根據實驗操作對c(待測)=的影響分析誤差;(5)根據滴定管的結構、精度以及測量原理來解答;(6)先判斷數據的有效性、計算naoh溶液的平均體積,然后根據hclnaoh求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7)naoh溶液滴定鹽酸,以酚酞作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內保持不變;【詳解】(1)中和滴定按照檢漏、洗滌、潤洗、裝液、取待測液并加指示劑、滴定等順序操作,所以滴定管使用前兩步操作
35、為檢查是否漏水、潤洗;(2)堿式滴定管中排氣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膠頭部分稍微向上彎曲,再排氣泡,所以正確,答案為;(3)滴定時,兩眼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以便準確判斷終點的到達;(4)a. 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最后讀數時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導致待測液的體積偏小,實際消耗naoh溶液體積偏小,標準溶液體積偏小則測定結果偏低,故a選;b. 滴定前盛放鹽酸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對待測液的物質的量沒有影響,不影響滴定結果,故b不選;c. 堿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不影響實際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但是氣泡的體積也計量到標準溶液的體積中了,故所測的標準液體積偏
36、大,測定結果偏高,故c不選;d. 讀取氫氧化鈉溶液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讀數偏大、滴定結束時俯視讀數,讀數偏小,則導致所測得的標準液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故d選;故答案為:ad;(5)根據題中圖上的刻度可知,滴定前數值為0.00ml,滴定后數值為26.10ml,所以koh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6.10ml;(6)四次實驗,第2到4次實驗中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為26.30ml,26.08ml,26.12ml,第二次數據偏差大舍去,另幾次滴定鹽酸溶液的平均體積為26.10ml,由hclnaoh可知,n(hcl)=n(naoh)=cv,所以 ;(7)naoh溶液滴定鹽酸,以酚酞作指示劑,滴定終點時
37、,滴加最后一滴naoh溶液時,顏色由無色變粉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军c睛】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滴定,涉及實驗基本操作、滴定計算、滴定終點判斷、誤差分析等知識,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能正確進行數據處理正確的誤差分析是解題的關鍵。19. i.t時,a氣體與b氣體反應生成c氣體,反應過程中a、b、c濃度變化如圖(i)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時,b的體積分數與時間的關系如(ii)所示。根據以上條件,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ii.在一定體積的密閉
38、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說化學平衡常數數值k_,通常認為該反應進行較完全。(2)該反應為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_(多選扣分)。a.v正(h2)=v逆(h2o)b.反應停止,正、逆反應速率都等于零c.容器中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d.混合氣體中c(co2)不變(4)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co平衡濃度為0.25mo
39、l/l,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5)若在(4)所處的溫度下,在1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co2的平衡轉化率為_。【答案】 (1). a(g)+3b(g)2c(g) (2). 變小 (3). 大于105 (4). 吸熱 (5). ad (6). 830 (7). 60%【解析】【分析】i. 應用圖示信息,(1)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值之比等與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a、b、c的化學計量數、書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對反應a(g)+3b(g) 2c(g),在升溫時平衡向左移動,據此判斷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變化;ii.對反應: co2(g)+h2(g) co(g)
40、+h2o(g),(1)(2)通過表格數據,判斷溫度改變時平衡移動的方向,判斷出正反應是吸熱反應;(3)判斷co2(g)+h2(g) co(g)+h2o(g)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只要抓住平衡特征判斷即可:通過 “等”、“定”來判斷, “等”,即統(tǒng)一同一種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定”即各成分的濃度等保持不變,選擇判據時一定要符合這2個特征才行;(4)(5)運用三段式、列式計算某條件下的k,由于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根據k求出溫度為830,結合已知條件求co2的平衡轉化率,據此回答;【詳解】i. (1)t時,a氣體與b氣體反應生成c氣體,反應過程中a、b、c濃度變化如圖(i)所示,物質的量濃度變化
41、值之比等與化學計量數之比,即a、b、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0.2:0.6:0.4=1:3:2,到t1時達到平衡,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g)+3b(g) 2c(g); (2) 從圖()知,其它條件相同時t1時比t2時更早達到平衡,則t1時反應速率更快,故t1>t2,t1時b的體積分數大,則對反應a(g)+3b(g)2c(g),在升溫時平衡向左移動,則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變??;ii. (1)化學平衡常數數值k大于105,通常認為該反應進行較完全;(2) 從表中知,溫度升高,反應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數變大,則升溫平衡向右移動,故該反應為
42、吸熱反應;(3)能判斷反應co2(g)+h2(g) co(g)+h2o(g)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a.v正(h2)=v逆(h2o)= v逆(h2),a正確;b. 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仍在進行沒有停止,正、逆反應速率都不為零,b錯誤;c. co2(g)+h2(g) co(g)+h2o(g)反應中,氣體的物質的量、壓強始終不會隨著反應而變化,故容器內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c錯誤; d.混合氣體中c(co2)不變,符合平衡特征,則d正確;故正確的說法是ad;(4)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co平衡濃度為0.25mol/l,則,從表中數值知,此時的溫度為830;(5)若在(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個體農場經營合同范本
- 包料裝修合同范本
- 人流手術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國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欽州市遴選公務員考試真題
- 2024年臺州溫嶺市中醫(yī)院招聘員工筆試真題
- 出售隔斷酒柜合同范本
- 個人房屋擔保合同范本
- 光伏清洗施工合同范例
- 2024年保山市智源高級中學招聘教師考試真題
- 中等專業(yè)學校畢業(yè)生登記表
- 淺析小學英語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單元整體教學 論文
- 路緣石安裝一級安全交底
- 教師教學常規(guī)管理培訓夯實教學常規(guī)強化教學管理PPT教學課件
- 2023年山東省春季高校招生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
- 世界著名童話故事英文繪本故事丑小鴨
- 綠色簡約墻體商務風PPT模板
- LS/T 1226-2022糧庫智能通風控制系統(tǒng)
- GB/T 4927-2008啤酒
- GB/T 462-2003紙和紙板水分的測定
- QC演示:提高檢查井周邊密實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