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現象實驗專題一、光的直線傳播1、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點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影子長度Lcm301510756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_。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旋拂:在點光源逐漸上移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160;(3)圖中S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 _。2、小孔能成像,但所成像的形狀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決定做實驗進行研究.她在兩個相同的空罐底部中央分別打上圓孔和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接著她將圓形小孔和方形小孔分別正對燭焰和發(fā)光的燈絲,并保持小孔到它們的距離相等.小華看到了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像的各種情況如圖17所示. (1)比較甲、乙兩圖,實驗條件中只有
3、0;不同,而所成的像卻相同.由此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所研究的那個因素 (有關/無關).(2)比較甲、丙兩圖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 有關.(3)根據以上探究結論,可以作出如下判斷:丁圖中燈絲所成像的形狀與丙圖中燈絲所成像的形狀
4、60; (相同/不同).3、小明同學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實驗,他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個三角形的小孔 (1)小明把易拉罐正對著點燃的蠟燭(如圖1所示),則在半透明紙上會看到蠟燭的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這現象可用光的_知識解釋(2)小明實驗時發(fā)現小孔成像的大小會變化,于是他設計實驗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與蠟燭到小孔的距離、物體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于是他用同一支蠟燭實驗,且保持蠟燭到小孔的距離不變,在多次改變小孔到半透明紙之間的距離時,他測出了像的高度(見下表)小孔到半透明紙的距離scm2.04.06.08.
5、010.0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2中畫出h與s的關系圖像(3)從圖像中可以看出:當蠟燭和小孔的距離保持不變時,半透明紙離小孔越遠,所成的像越_(4)請你根據有關結論判斷:當半透明紙距小孔12 cm時,像的高度是_cm(5)通過實驗,小明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后很高興但他又想,像的大小會不會跟蠟燭離小孔的距離有關呢?在設計這個實驗時小明應注意控制_、_不變二、光的反射4、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時,進行如圖14所示的實驗操作(1)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線沿OB方向射出,如圖14甲所示,反射角
6、 入射角(2)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如圖14乙所示,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在紙板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5、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小明進行了如圖15所示的實驗。(1)請在圖中標出反射角的度數。(2)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生了 反射。(3)若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7、,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4)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 。6、如圖所示,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放置在平面鏡上,使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在紙板上描出入射光線AO和反射光線OB,并測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變
8、光的入射角度,重復上述實驗步驟(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A光能否發(fā)生反射? B光線是否沿直線傳播?C光是否只能在鏡面上反射? D反射光線的位置有什么規(guī)律?(2)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時,要保持與鏡面_ (3)將ON右側紙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_ (4)接下來,如果想探究對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傳播,請你簡要說明做法_讓光線沿著紙板上已經畫出的一條反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線是否與原入射光線重合;選擇其他反射光線,重復上述步驟三、平面鏡成像7、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
9、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為止,這時發(fā)現像與物的大小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3)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 項操作。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B保持玻
10、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8、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豎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2)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11、; ,從而確定 ,此時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鏡 (選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
12、原因可能是 (4)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
13、;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實驗中,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撤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蠟燭A的像,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6)如圖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接著就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 &
14、#160; ,再分別測量 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9、小紅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_關系 (3)
15、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關系(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像(填“虛”或“實”)(5)小紅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_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四、光的折射10、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選用不同顏色的光(紅光、黃光和紫光),分別以不同的入射角i從空氣射入玻璃磚中,如圖所示,每次的入射點均為O點,然后測出折射光線對應的折射角r并記錄在下表中。實驗過程中,他們通過網上查閱相關物理資料發(fā)現不同顏色的光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對于紅、黃、紫三種顏色的光,
16、紅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最快,黃光次之,而紫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最慢。表一(紅光光源實驗)實驗序號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10022516.435030.747540.1表二(黃光光源實驗)實驗序號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50062515.775029.487538.3表三 (紫光光源實驗)實驗序號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900102515.1115028.2127536.6(1)初步分析三個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光的傳播方向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發(fā)生改變。(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7、160;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到初步結論:不同顏色的光從空氣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在這種介質中傳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綜合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出結論:同種顏色的光從空氣斜射入同種介質中時, ; 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出結論:不種顏色的光從空氣斜射入同種介質中時, 。11、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右圖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fā)現,入射光線、折射
18、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 入射角°15°30°45°60°反射角°15°30°45°60°折射角°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fā)生 和 現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 ,且折射角
19、60;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零該同學根據上述實驗中的發(fā)現和結論總結出了光的折射特點(2)請你對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作出評價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請簡要說明理由: 12、小軍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現象時,發(fā)現折射角會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誰的增加量更大呢?小軍想通過實驗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實驗步驟如下: 將半圓形玻璃磚放在標有角度的圓盤上,使二者的圓心重合,如圖16所示。 將一束激光射向圓心O,激光在O處發(fā)生折射; 讀
20、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實驗次數1234入射角i0°30°45°60°折射角r0°21°30°38° 逐漸增大入射角,重復步驟數次; 對記錄的數據進行處理,并比較入射角增加量與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結論。 (1)圖中光線的入射角大小為_,折射角大小為_。 (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入射角增加量與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誰的更大呢? 。 (3)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一定還會有所發(fā)現,請寫
21、出兩點。 ; 。五、光的色散13、鈔票的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印
22、上了標記,在紫外線下識別這些標記,是一種有效的防偽措施。某同學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實驗(1)如圖甲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面值為100元的鈔票,看到“100”字樣發(fā)光。這表明紫外線能使 發(fā)光。(2)如圖乙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塊透明玻璃,調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鈔票上的“100”字樣再次發(fā)光。這表明紫外線能被透明玻璃 。(3)如圖丙所示,他把這塊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線燈和鈔票之間,讓紫外線燈正對玻璃照射,在另一側無論怎樣
23、移動鈔票,“100”字樣都不發(fā)光。他做這次實驗是為了探究 。 14、如圖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現象時,看到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冬冬對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思考受此啟發(fā),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冬冬想: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用紅光、紫光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請寫出你的推斷:用 色光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大,你推斷的理由是: 15、如圖所示,讓一束太陽光通過擋光板的夾縫照射到三
24、棱鏡的一個側面上,用光屏接收到從三棱鏡的另一側出射的光線。(1) 實驗時,一邊慢慢轉動三棱鏡,一邊注意觀察光屏,在光屏上可觀察到彩色光帶,這說明_。(2) 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帶的色彩,可以適當_(選填“增大”或“減小”)光屏與三棱鏡間的距離。(3) 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帶邊緣的色光,其中B為 光,用溫度計測試不同區(qū)域內光的熱效應時,為了使它的示數變化更明顯,改進措施是
25、60; 。16、盛夏來臨,人們又為“怎樣才能曬不黑”而犯愁。資料表明:將皮膚曬黑的罪魁禍首是太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昂闷鎸嶒炇摇睘榇藱z測了若干衣服的防曬效果。檢測方法:先用光纖探頭和計算機測算出陽光中長波紫外線的強度;再把衣服擋在光纖探頭上,測算出透射到光纖探頭上的長波紫外線強度。利用前后兩次測得的長波紫外線的強度計算出長波紫外線的透過率。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衣服材質衣服布料層數長波紫外線透過率1天蠶絲1122253化纖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
26、色)14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是通過比較 來分析衣服的防曬效果的。(2)比較實驗12或34得到的結論是
27、; 。(3)根據測量結果,請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條夏季戶外活動時著裝的建議 .紅紙綠紙藍紙白紙黑紙紅光紅黑黑紅黑綠光黑綠綠黑藍光黑黑藍藍白光紅綠藍黑17、小明用紅、綠、藍、白、黑五種種顏色的彩紙和不同顏色的彩燈研究顏色,他用不同的彩燈照射到彩紙上,觀察顏色的變化,記錄表格如下:(1)把以上表格補充完整;(2)由第24列數據可以得到的規(guī)律是:不透明的物體反射與它顏色_(“相同”或“不同”)的色光,吸收與它顏色_(“相同”或“不同”)的色光;(3)由第5列數據可以得到的規(guī)律是:_的物體會反射所有的色光;(4)由第6列數據可以得到的規(guī)律是:黑色的物體可以_;(5)由此啟發(fā),小明在用溫度計測試不同光的熱效應時,可以將溫度計 ,從而使它的示數變化更快。小明在次實驗中發(fā)現 的熱效應最強。參考答案1、(1)影子長度可能與點光源的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及保證措施
- 【中考模擬】2025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第三中學數學中考練習卷(含解析)
- 斷橋鋁窗安裝現場監(jiān)督質量保證措施
- 十四五規(guī)劃房地產調控心得體會
- 危重患者轉運及交接操作流程他
- 小學合唱社團藝術交流計劃
- 民用建筑施工進度計劃
- 成人教育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 以延吉市XX中學為例剖析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現狀與提升路徑
- 以市場為導向: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職業(yè)技術學院專業(yè)設置變革與實踐
- 2025-2030中國轉輪除濕機行業(yè)前景動態(tài)及投資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 中國人民警察學院面試內容與回答
- 2025年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E類)西醫(yī)臨床》新版真題卷(附詳細解析)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數學試題(解析版)
- 中醫(yī)藥艾灸課件視頻教學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分析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數學全國二卷試題真題解讀及答案詳解
-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 歷史自編練習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