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門店促銷側重點與思路轉變_第1頁
超市門店促銷側重點與思路轉變_第2頁
超市門店促銷側重點與思路轉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馬行空官方博客: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超市門店促銷側重點與思路轉變 端午后又要進入超市的淡季了,很多超市管理者又在想破頭打算淡季的促銷活動怎么搞,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促銷活動確實是提升銷售的有利良藥,但如果沒有深入的分析,推陳出新的思路,將活動流于形式,也會適得其反。超市門店促銷側重點與思路轉變其實,對于超市門店發(fā)展階段的不同,其促銷活動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針對新店,就要以量取勝。促銷活動對于新店而言是一個展示全店實力、提升知名度、擴大顧客群、磨合人員的重要時機。針對新店客流穩(wěn)定性較差、顧客忠誠低的問題,提升顧客來客數(shù)是新店促銷活動的重點,也

2、是新店提升銷售的關鍵點。針對成長型門店,就要量質并重取勝。對于已經積累了一定顧客資源的成長期門店而言,單純依靠交易量提升難以保證銷售額的大幅增長,一方面采用聚客手段增加來店人數(shù),另一方面量圍繞主客群配備商品,努力提升來店客質量是此類門店提升銷售的關鍵手段。針對成熟型門店,就要以質取勝。成熟期門店由于賣場面積等硬件因素的限制,很難依靠大幅增加交易量來提升銷售。而且由于定位已比較清晰,固定客層已然確定,“抓住主客群,催熟有培養(yǎng)潛力的顧客”是此類店保證大型促銷活動成功的關鍵?;顒拥闹黝}思路是:以提升顧客質量拉動活動銷售,所有相關工作都圍繞這一主題思路開展。信息化突飛猛進,當代的零售技術水平也在不斷進

3、步,促銷活動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老停留在傳統(tǒng)化的促銷上,更應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去轉變每一次的活動思路。要從重視暴發(fā)性的日銷售轉變成重視促銷活動的全程銷售。很多超市門店搞促銷陷入“抓促銷即抓最高日銷”的誤區(qū),為創(chuàng)造最高日銷,促銷活動中大量堆積特賣品,將活動資源集中在一天使用,甚至出現(xiàn)了“將前期銷售補入促銷當天”的情況。事實上,最高日銷記錄也不過是個象征意義罷了,促銷活動更應該重視全程的準備及銷售,門店的貨品準備比較充足,活動后期的補貨要及時;其次是各門店合理分配了營銷資源,各階段的力度也相對均衡;再者促銷不是特賣會,若過于偏重特賣品銷售,由于特賣品在貨源、利潤、特色有一定局限,其吸引力會持續(xù)下

4、降,進而導致活動檔期內無法持續(xù)旺銷,活動最高和最低日銷相差較大,活動后勁不足。要從重視大眾低價化轉向小眾獨享型的集客方式。這種促銷思路目前有很多超市都在嘗試,以往的促銷,都會讓消費者認為,促銷就是低價優(yōu)惠了,風一樣的跑去只買低價商品,結果買回家發(fā)現(xiàn)低價促銷品的品質并不好。首先,要保證促銷的品質,將活動形成“品牌”,這樣供應商才會配合,能夠拿出足夠有吸引力的價格和商品保證活動的吸引力,消費者也對活動有了很高的認同,僅憑商品力和活動的品牌號召力就可聚集大量客流;其次,各門店媒體宣傳水平提升,媒體宣傳已經能夠達到聚集大眾效果;再者,保證20%的優(yōu)質顧客創(chuàng)造80%的利潤,聚集優(yōu)質顧客的“小眾獨享性”活動自然成為主流。要從重視簡單的促銷活動轉向重視門店營銷活動。在商品的同質化越來越高的今天,零售業(yè)的競爭已逐漸從過去拼商品、拼品牌向拼環(huán)境、拼服務轉變。在促銷活動中,特賣品、店外商品應越來越少,應季品越來越多;花車、特賣場越來越少,顧客休息區(qū)、商品寄存處不再被占用;促銷前期的多渠道組合宣傳,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