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流變學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流變學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流變學的基本理論:血流變學的基本理論:v概述發(fā)展歷史v血液的流變特性v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v常用的血液流變學檢測項目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概述l物體在應力的作用下可產生流動與形變,研究物物體在應力的作用下可產生流動與形變,研究物體流動與形變的科學稱為流變學,研究生物體流體流動與形變的科學稱為流變學,研究生物體流動特性的學科稱為生物流變學。動特性的學科稱為生物流變學。l血流變學是生物流變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血流變學是生物流變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血液流動特性、血細胞的流變性(包括形變學
2、、究血液流動特性、血細胞的流變性(包括形變學、聚集性和粘附性等)、血液凝固性、血細胞之間聚集性和粘附性等)、血液凝固性、血細胞之間及血管壁之間的相互作用,上述特性的物質基礎及血管壁之間的相互作用,上述特性的物質基礎在病理狀態(tài)下的變化規(guī)律等。在病理狀態(tài)下的變化規(guī)律等。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的流變特性血液的流變特性(一一)1、層流、層流:血液的運動方式是流動,對于沒有顆?;欤貉旱倪\動方式是流動,對于沒有顆?;旌系膯我涣黧w,若在試管內呈層狀流動,則其截面合的單一流體,若在試管內呈層狀流動,則其截面上的流速呈拋物線樣分布,這種流體運動特性稱為上的流速呈拋物線樣分布,這種流體運動特性稱為層。層。
3、2、血液的粘滯性、血液的粘滯性:當相鄰的兩層血液之間有相對運:當相鄰的兩層血液之間有相對運動時,會產生平行接觸面的切向力,流動快的與流動時,會產生平行接觸面的切向力,流動快的與流動慢的血液層之間便產生內摩擦力,通常稱為血液動慢的血液層之間便產生內摩擦力,通常稱為血液的粘性力。該特性稱為血液的粘滯性。的粘性力。該特性稱為血液的粘滯性。3、切應力、切應力:若血液流層的平行接觸面積為:若血液流層的平行接觸面積為S,接觸面,接觸面所受切向力為所受切向力為F,那么,驅動各層產生切線方向形,那么,驅動各層產生切線方向形變的力,作用于單位面積上的切向力變的力,作用于單位面積上的切向力F/S,就稱為,就稱為切
4、應力,用切應力,用表示。表示。4、切應變和切變率切應變和切變率:液體分層流動中,在切向力的:液體分層流動中,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液層之間有一速度梯度,兩流層間流動距作用下,液層之間有一速度梯度,兩流層間流動距離差與兩流層間的距離之比稱為切應變或切變。切離差與兩流層間的距離之比稱為切應變或切變。切應變隨血液流動時間而成比例的增加,這一隨時間應變隨血液流動時間而成比例的增加,這一隨時間變化的切應變稱為切變率,用變化的切應變稱為切變率,用表示。表示。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的流變特性血液的流變特性(二二)5、牛頓粘滯定律及粘度牛頓粘滯定律及粘度:某些液體流動時,切應力:某些液體流動時,切應力與切變
5、率與切變率之比為一常數(shù),即之比為一常數(shù),即/=,此為牛頓粘滯定此為牛頓粘滯定律。該常數(shù)的大小由液體的性質所決定,被稱為液律。該常數(shù)的大小由液體的性質所決定,被稱為液體的動力黏性系數(shù),簡稱黏度。在國際單位制中,體的動力黏性系數(shù),簡稱黏度。在國際單位制中,切向力的單位為牛頓切向力的單位為牛頓/米米2 ,稱為帕斯卡(,稱為帕斯卡(Pa);切);切變率的單位為秒變率的單位為秒-1 (S-1),因此液體黏度單位為帕),因此液體黏度單位為帕斯卡斯卡.秒,簡稱帕秒,簡稱帕.秒秒6、牛頓液體與非牛頓液體牛頓液體與非牛頓液體:在一定溫度下,液體粘度:在一定溫度下,液體粘度值不隨切變率變化而變化,為一常數(shù),這類流
6、體稱值不隨切變率變化而變化,為一常數(shù),這類流體稱為牛頓流體。在一定溫度下,液體粘度值隨切變率為牛頓流體。在一定溫度下,液體粘度值隨切變率變化而變化,這類流體稱為非牛頓流體。切變率與變化而變化,這類流體稱為非牛頓流體。切變率與切應力的關系為切應力的關系為=f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牛頓流體的切變率與切變力間的關系牛頓流體的切變率與切變力間的關系曲線為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o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 隨切變率與血細胞比容的關系0.10.011101001000100000.11101000%45%90%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非牛頓流體v對于牛頓流體為絕對黏度常數(shù),而對于非牛頓流體,該值不為常數(shù),可用
7、表示,稱為表現(xiàn)黏度。 的變化規(guī)律隨流體的性質不同而存在差異。v非牛頓流體包括擬塑性流體( 隨的增加而減少 )和膨脹性流體( 隨的增加而增加)。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的流變特性(三)血液的流變特性(三)v1、全血式非牛頓流體,血漿是牛頓流體。、全血式非牛頓流體,血漿是牛頓流體。v2、全血有屈服應力,只有當血液所受的外部切應、全血有屈服應力,只有當血液所受的外部切應力超過該力時,血液才開始流動。力超過該力時,血液才開始流動。v3、當血細胞比容在、當血細胞比容在0.1-0.8時,全血黏度與血細胞時,全血黏度與血細胞比容呈正相關。比容呈正相關。v4、當切變率足夠大(、當切變率足夠大(200/S)
8、時,全血黏度逐漸)時,全血黏度逐漸降低并趨于一漸近值,全血的流變特性趨向牛頓流降低并趨于一漸近值,全血的流變特性趨向牛頓流體。因此,在大血管中全血可看作是牛頓液體。體。因此,在大血管中全血可看作是牛頓液體。v5、血漿黏度主要取決于纖維蛋白原濃度。、血漿黏度主要取決于纖維蛋白原濃度。v6、紅細胞聚集性、變形性,血液、紅細胞聚集性、變形性,血液PH、滲透壓等對、滲透壓等對血液流變特性有很大影響。血液流變特性有很大影響。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v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包括: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包括:v一、一、全血黏度全血黏度v二、血漿黏度二、血漿黏度v三、血沉三
9、、血沉v四、紅細胞壓積四、紅細胞壓積v五、纖維蛋白原五、纖維蛋白原v六、血脂六、血脂七、血糖七、血糖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流變學的臨床應用一、全血黏度概述 1 1、抗凝劑:一般選用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鉀等抗凝、抗凝劑:一般選用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鉀等抗凝劑,對紅細胞的大小及形狀均無影響,對血黏度不產生劑,對紅細胞的大小及形狀均無影響,對血黏度不產生影響。影響。 2 2、血細胞比容:在同樣的切變率下,全血和紅細胞懸、血細胞比容:在同樣的切變率下,全血和紅細胞懸浮液的黏度都隨血細胞比容的增高而增大,當血細胞比浮液的黏度都隨血細胞比容的增高而增大,當血細胞比容超過容超過45%45%時,血液粘度
10、隨血細胞比容易更大的幅度增加。時,血液粘度隨血細胞比容易更大的幅度增加。 3 3、紅細胞的變形性:是影響高切變率下血液粘度的重、紅細胞的變形性:是影響高切變率下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黏度隨切變率升高而減少。要因素,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黏度隨切變率升高而減少。 4 4、紅細胞的聚集:是低切變率下影響血液粘度的重要、紅細胞的聚集:是低切變率下影響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黏度隨切變率增高而迅速下降。因素。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黏度隨切變率增高而迅速下降。 其次,滲透壓、其次,滲透壓、PHPH、溫度等都將影響血液黏度。、溫度等都將影響血液黏度。 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1、全血黏度全血黏度生理
11、意義生理意義 全血是非牛頓流體。血液粘度的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即在低切變率下血液黏度較高,當切變率逐漸升高時,血液黏度逐漸降低;當切變率達到200S-1以上時,血液黏度便不再減少而接近一定恒定值。血液黏度這種性質有利于血液的加速,也有利于血液的減速乃至止血。一般臨床血液流變學測定,200S-1為高切,10S-1以下為低切。高切反映細胞的變形性,低切反映細胞的聚集性。流體作直線運動或單純剪切運動的切變率稱為切變率,其單位為S-1。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粘滯因素,如血漿粘度、血細胞壓積、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粘滯因素,如血漿粘度、血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紅細胞剛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等
12、。這些因素的紅細胞聚集、紅細胞剛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等。這些因素的升高,可導致血液的高粘滯狀態(tài)。血液高粘滯綜合癥是多種升高,可導致血液的高粘滯狀態(tài)。血液高粘滯綜合癥是多種病理過程的中間過程或者病理過程的中間過程或者“橋梁橋梁”。而且往往出現(xiàn)。而且往往出現(xiàn)“單行線單行線橋橋”現(xiàn)象,即一旦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高粘滯綜合癥,則通過正現(xiàn)象,即一旦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高粘滯綜合癥,則通過正反饋方式擴大,使缺血,缺氧情況更為嚴重。對于微循環(huán)而反饋方式擴大,使缺血,缺氧情況更為嚴重。對于微循環(huán)而言,血液高粘度的影響尤為突出。在微循環(huán)毛細血管系統(tǒng)中,言,血液高粘度的影響尤為突出。在微循環(huán)毛細血管系統(tǒng)中,由于血液粘度的升高,
13、造成微循環(huán)惡化。此時紅細胞的變形由于血液粘度的升高,造成微循環(huán)惡化。此時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而紅細胞的聚集性增強,此時紅細胞通過毛細血能力減弱,而紅細胞的聚集性增強,此時紅細胞通過毛細血管的能力下降,且易聚集成串,使微循環(huán)灌注障礙,臟器缺管的能力下降,且易聚集成串,使微循環(huán)灌注障礙,臟器缺血、缺氧,其功能受損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或病情惡化。另外,血、缺氧,其功能受損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或病情惡化。另外,由于血液粘度的升高及血小板的受損等因素,可以促使微小由于血液粘度的升高及血小板的受損等因素,可以促使微小血栓形成。血栓形成。2、病理意義(、病理意義(1):):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2、病理意義(、
14、病理意義(2)v長期以來,人們討論心腦缺血時,總以為血長期以來,人們討論心腦缺血時,總以為血管管徑的狹窄使限制血流量的頭等因素,而管管徑的狹窄使限制血流量的頭等因素,而忽視了血液粘度的影響。其實,在微循環(huán)忽視了血液粘度的影響。其實,在微循環(huán)“停停-動動”存在的情況下,切變率可能極低,存在的情況下,切變率可能極低,使得血液粘度升高的作用超過管徑改變的影使得血液粘度升高的作用超過管徑改變的影響。近年已有研究表明,若干種血管擴張劑響。近年已有研究表明,若干種血管擴張劑對腦血流的改善均不及葡萄糖的血液稀釋作對腦血流的改善均不及葡萄糖的血液稀釋作用。用。v 血液粘度的檢測對許多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血液粘度的
15、檢測對許多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均有比較高的臨床意義,如中風、心肌梗塞、均有比較高的臨床意義,如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糖尿病、腎病綜合癥、肺心病、高心絞痛、糖尿病、腎病綜合癥、肺心病、高血壓、脈管炎、白血病等等。血壓、脈管炎、白血病等等。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3 3、血液粘度異常綜合癥的診斷和分型、血液粘度異常綜合癥的診斷和分型血液粘度異常綜合癥血液粘度異常綜合癥高粘血綜合癥高粘血綜合癥低粘血綜合癥低粘血綜合癥血細胞壓積增高型血細胞壓積增高型紅細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紅細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型型紅細胞變形能力低下型紅細胞變形能力低下型血漿粘度增高型血漿粘度增高型病理性低粘血綜合癥病理性低粘血綜合癥
16、生理性低粘血綜合癥生理性低粘血綜合癥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類型高粘高粘血綜血綜合癥合癥血細胞壓積增高型血細胞壓積增高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法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法羅氏四聯(lián)癥等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高山病、矽肺、燒傷、氏四聯(lián)癥等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高山病、矽肺、燒傷、燙傷、脫水等等燙傷、脫水等等紅細胞和血小板聚紅細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型集性增強型缺血性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血栓閉塞性脈管缺血性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癥、糖尿病、創(chuàng)傷和骨折等疾病炎、雷諾氏癥、糖尿病、創(chuàng)傷和骨折等疾病紅細胞變形能力低紅細胞變
17、形能力低下型下型鐮狀細胞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高滲血鐮狀細胞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高滲血癥、酸中毒、缺氧癥等疾病癥、酸中毒、缺氧癥等疾病血漿粘度增高型血漿粘度增高型多發(fā)性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高血壓、多發(fā)性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高血壓、腫瘤、球蛋白增多癥、巨球蛋白增高型(如以腫瘤、球蛋白增多癥、巨球蛋白增高型(如以IgG增高為特增高為特征的原發(fā)性巨球蛋白增高癥以及巨球蛋白征的原發(fā)性巨球蛋白增高癥以及巨球蛋白IgA 或或IgM增高為增高為特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等)、纖維蛋白原增高型(如肝硬化和特征的多發(fā)性骨髓瘤等)、纖維蛋白原增高型(如肝硬化和腫瘤
18、等)、血脂增高型(如黃色瘤、脂肪肝、糖尿病等高脂腫瘤等)、血脂增高型(如黃色瘤、脂肪肝、糖尿病等高脂蛋白血癥)、免疫球蛋白增高型(如慢性肝炎、肺心病等)、蛋白血癥)、免疫球蛋白增高型(如慢性肝炎、肺心病等)、核酸增高型(如急性白血病)。核酸增高型(如急性白血病)。低粘低粘血綜血綜合癥合癥病理性低粘血綜合病理性低粘血綜合癥癥常見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此外還有:貧血癥、尿毒癥、常見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此外還有:貧血癥、尿毒癥、肝硬化腹水、晚期肝癌、急性白血病等。肝硬化腹水、晚期肝癌、急性白血病等。生理性低粘血綜合生理性低粘血綜合癥癥如婦女在月經期或妊娠中、后期所出現(xiàn)的粘度低如婦女在月經期或妊娠中、后期所
19、出現(xiàn)的粘度低下下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4、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鑒別診斷、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鑒別診斷v缺血性腦中風多觀察到血液粘度的增高,而出缺血性腦中風多觀察到血液粘度的增高,而出血性腦中風多觀察到血液黏度的降低或接近正血性腦中風多觀察到血液黏度的降低或接近正常。常。v血液粘度的增高除見于缺血性腦中風外,亦見血液粘度的增高除見于缺血性腦中風外,亦見于心肌梗塞、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于心肌梗塞、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性栓塞、雷諾氏癥等中央和外周缺血性脈硬化性栓塞、雷諾氏癥等中央和外周缺血性疾病。疾病。v血液黏度的降低還除見于出血性腦中風外還可血液黏度的降低還除見于出血性
20、腦中風外還可見于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出血性休克等其他見于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出血性休克等其他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二、血漿黏度v血漿蛋白是影響血漿黏度的主要因素,血漿蛋白中血漿蛋白是影響血漿黏度的主要因素,血漿蛋白中主要是纖維蛋白原和其他血漿蛋白含量,分子形成主要是纖維蛋白原和其他血漿蛋白含量,分子形成和大小都是影響血漿黏度的主要因素。和大小都是影響血漿黏度的主要因素。v臨床意義:血漿為牛頓流體,血漿黏度升高可以引臨床意義:血漿為牛頓流體,血漿黏度升高可以引起全血黏度升高,但不成正比關系。因為血漿不僅起全血黏度升高,但不成正比關系。因為血漿不僅以其固有黏度影響全血黏度
21、,更重要的是其蛋白的以其固有黏度影響全血黏度,更重要的是其蛋白的橋接作用造成紅細胞的聚集。橋接作用造成紅細胞的聚集。v膽固醇、甘油三脂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與黏度成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與黏度成正比。血糖升高,白血病,大量白細胞裂解,血漿正比。血糖升高,白血病,大量白細胞裂解,血漿中出現(xiàn)大量核酸,其血漿黏度均升高。中出現(xiàn)大量核酸,其血漿黏度均升高。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三、血沉v臨床上血沉主要用于變化:臨床上血沉主要用于變化:v1、觀察風濕熱和結核病的病情變化和療效、血沉、觀察風濕熱和結核病的病情變化和療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復發(fā)和活躍;當病情好轉或靜止時,加速,表示病情復發(fā)和活躍;
22、當病情好轉或靜止時,血沉也逐漸恢復。在診斷上以作為參考。血沉也逐漸恢復。在診斷上以作為參考。v2、某些疾病的鑒別診斷,如心肌梗死和心絞痛,、某些疾病的鑒別診斷,如心肌梗死和心絞痛,胃癌和胃潰瘍,盆腔癌性包塊和無并發(fā)癥的卵巢囊胃癌和胃潰瘍,盆腔癌性包塊和無并發(fā)癥的卵巢囊腫等的鑒別。都是前者血沉快,后者正常活略高。腫等的鑒別。都是前者血沉快,后者正?;盥愿?。v3、多發(fā)性骨髓瘤病人,血漿中出現(xiàn)大量異常球蛋、多發(fā)性骨髓瘤病人,血漿中出現(xiàn)大量異常球蛋白,血沉加快非常顯著,血沉可作為重要診斷指標白,血沉加快非常顯著,血沉可作為重要診斷指標之一。之一。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四、紅細胞壓積四、紅細胞壓積v一
23、定體積的血液中紅細胞的體積除以血液體積為紅一定體積的血液中紅細胞的體積除以血液體積為紅細胞壓積,或稱為紅細胞比積。細胞壓積,或稱為紅細胞比積。v紅細胞壓積增高的疾?。赫嫘约t細胞增多癥、肺源紅細胞壓積增高的疾?。赫嫘约t細胞增多癥、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高山病、燒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高山病、燒傷、脫水等。傷、脫水等。v紅細胞壓積減低的疾?。贺氀籽?、晚期腫瘤、紅細胞壓積減低的疾病:貧血、白血病、晚期腫瘤、尿毒癥、肝硬化腹水等。、尿毒癥、肝硬化腹水等。、v紅細胞壓積對血液粘度的影響紅細胞壓積對血液粘度的影響:紅細胞壓積增高,血紅細胞壓積增高,血液粘度相應升高;反之,
24、血液粘度減低。液粘度相應升高;反之,血液粘度減低。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五、纖維蛋白原 纖維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其含量增多,血液凝固性及黏度增高。在凝血過程中,在凝血沒作用下轉為纖維蛋白,形成纖維網,在血液有形成份包羅而形成血塊或血栓。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纖維蛋白原臨床意義纖維蛋白原臨床意義:-(1、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減少)l1、纖維蛋白原減少:原發(fā)性纖維蛋白原減少的病、纖維蛋白原減少:原發(fā)性纖維蛋白原減少的病例極少,一種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是極為罕見例極少,一種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是極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血液凝固緩慢或只有部的遺傳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血液凝固
25、緩慢或只有部分凝固。分凝固。l繼發(fā)性的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的原因是由于纖維蛋繼發(fā)性的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的原因是由于纖維蛋白原溶解酶溶解纖維蛋白所致。如白原溶解酶溶解纖維蛋白所致。如DIC,由于纖維,由于纖維蛋白溶解酶原被激活,使血中纖維溶酶活力增加,蛋白溶解酶原被激活,使血中纖維溶酶活力增加,溶解纖維蛋白消耗了體內原有的纖維蛋白原,使其溶解纖維蛋白消耗了體內原有的纖維蛋白原,使其含量減少,有時可降至含量減少,有時可降至0.5g/L以下以下l嚴重肝實質損害,如肝壞死、慢性肝壞死、慢性肝嚴重肝實質損害,如肝壞死、慢性肝壞死、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等都可出現(xiàn)纖維蛋白原的減少。此病晚期、肝硬化等都可出現(xiàn)纖
26、維蛋白原的減少。此類疾病還會伴有凝血酶原及第七因子的缺乏,也提類疾病還會伴有凝血酶原及第七因子的缺乏,也提示往往是病情嚴重的征兆。此外,嚴重的低纖維蛋示往往是病情嚴重的征兆。此外,嚴重的低纖維蛋白原血癥也可見于肺及前列腺手術中。白原血癥也可見于肺及前列腺手術中。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2、纖維蛋白原增加 纖維蛋白原增加纖維蛋白原增加:纖維蛋白原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纖維蛋白原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機體的一中非特異反應,常見于下列疾其增加往往是機體的一中非特異反應,常見于下列疾病:?。?(1)感染:毒血癥、肺炎、輕型肝炎、膽囊炎、肺)感染:毒血癥、肺炎、輕型肝炎、膽囊炎、肺結核及長期的局
27、部炎癥。、結核及長期的局部炎癥。、 (2)無菌炎癥:腎病綜合癥、風濕熱、惡性腫瘤、)無菌炎癥:腎病綜合癥、風濕熱、惡性腫瘤、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3)其他:如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月經期及妊娠)其他:如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月經期及妊娠期也可見輕度增高。期也可見輕度增高。 (4)促進紅細胞聚集,使血沉加速)促進紅細胞聚集,使血沉加速。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3、纖維蛋白原異常 纖維蛋白原異常:纖維蛋白原異常是一纖維蛋白原異常:纖維蛋白原異常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種遺傳性疾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颊呃w維蛋白原含量可能在正常范圍,患者纖維蛋白原含量可能在正常范圍,但纖維
28、蛋白原有質的異常。主要是纖維但纖維蛋白原有質的異常。主要是纖維蛋白原分子的一個多肽上出現(xiàn)了一個異蛋白原分子的一個多肽上出現(xiàn)了一個異常的氨基酸,臨床上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常的氨基酸,臨床上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的出血傾向。度的出血傾向。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六、血脂l血脂是血漿中所有脂類的總稱。組成血脂的脂類血脂是血漿中所有脂類的總稱。組成血脂的脂類包括(包括(1)甘油三脂及少量的甘油二酯和甘油一)甘油三脂及少量的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酯。(2)磷脂,主要是卵磷脂。()磷脂,主要是卵磷脂。(3)膽固醇和)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膽固醇酯。(4)非酯化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l脂類的生理功能不僅是氧化時供給
29、能量,而且是脂類的生理功能不僅是氧化時供給能量,而且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l臨床意義:臨床上高脂血癥一般是指空腹血清膽臨床意義:臨床上高脂血癥一般是指空腹血清膽固醇或甘油三脂的濃度超出正常上限,也可分別固醇或甘油三脂的濃度超出正常上限,也可分別稱為高膽固醇血癥或高甘油三酯血癥。稱為高膽固醇血癥或高甘油三酯血癥。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1、總膽固醇(TC)v高膽固醇血癥指血清中膽固醇含量等于或高高膽固醇血癥指血清中膽固醇含量等于或高于于6.47mol/L。這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的主要。這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危險因素之一。高膽固醇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原發(fā)性總膽固
30、醇血癥原發(fā)性總膽固醇血癥繼發(fā)性總膽固醇血癥繼發(fā)性總膽固醇血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缺陷)、陷)、家族性家族性apoB缺陷癥、缺陷癥、多源性高膽固醇血癥,多源性高膽固醇血癥,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癥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癥腎病綜合癥腎病綜合癥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糖尿病妊娠妊娠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低膽固醇血癥低膽固醇血癥l低膽固醇血癥也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前者如家低膽固醇血癥也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前者如家族性低脂蛋白血癥。后者如甲亢、營養(yǎng)不良、慢性族性低脂蛋白血癥。后者如甲亢、營養(yǎng)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消耗性疾病等。l影響膽固醇水平
31、的因素有:影響膽固醇水平的因素有:(1)年齡與性別,膽)年齡與性別,膽固醇水平往往隨年齡的增高而上升,但到固醇水平往往隨年齡的增高而上升,但到70或或80歲歲后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后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50歲以后高于歲以后高于男性;(男性;(2)長期的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和高熱)長期的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和高熱量食物可使膽固醇升高;(量食物可使膽固醇升高;(3)遺傳因素;()遺傳因素;(4)其)其它,如缺少運動、長期腦力勞動、精神緊張等均可它,如缺少運動、長期腦力勞動、精神緊張等均可使膽固醇升高。使膽固醇升高。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2、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指血清中甘
32、油三酯含量超過高甘油三酯血癥是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超過4.5mol/L。也有原發(fā)和繼發(fā)兩類,前者多為遺傳因。也有原發(fā)和繼發(fā)兩類,前者多為遺傳因素,其中包括家庭性高甘油三脂血癥與家庭性混合素,其中包括家庭性高甘油三脂血癥與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等。繼發(fā)的見于糖尿病、糖原型高脂(蛋白)血癥等。繼發(fā)的見于糖尿病、糖原累積病、甲狀腺機能不足、腎病綜合癥、妊娠、口累積病、甲狀腺機能不足、腎病綜合癥、妊娠、口服避孕藥、酗酒等,高服避孕藥、酗酒等,高TG血癥不易分辨原發(fā)和繼發(fā)。血癥不易分辨原發(fā)和繼發(fā)。高血壓、腦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與高脂高血壓、腦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與高脂蛋白血癥等往往
33、有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其間可能有因蛋白血癥等往往有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其間可能有因果關系,但也有可能僅僅是伴發(fā)現(xiàn)象。冠心病患者果關系,但也有可能僅僅是伴發(fā)現(xiàn)象。冠心病患者TG偏高的比一般人群中多見,但這種患者偏高的比一般人群中多見,但這種患者LDL偏高偏高或偏低也多見。一般認為單獨有高或偏低也多見。一般認為單獨有高TG不是冠心病的不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只有伴以高獨立危險因素,只有伴以高TG、高、高LDL、低、低HDL等等情況時有病理意義。情況時有病理意義。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與冠心病發(fā)病成負相關,HDL-C低于0.9mmol/L
34、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HDL-C增高(大于1.55mmol/L,即60mmg/dl)被認為是冠心病的負危險因素。 HDL-C下降也多見于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癥往往伴有低HDL-C。肥胖者HDL-C 也多偏低。吸煙可使HDL-C下降,長期體育活動會使HDL-C升高。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v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脂類危險因素。過去只測膽固醇估計的主要脂類危險因素。過去只測膽固醇估計LDL-C水平的影響,但水平的影響,但TG水平也受水平也受LDL-C水水平的影響,因而最好采用平的影響,因而最好采用LDL-C代替代替TG作為作為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危險因素指標。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危險因素指標。血流變檢驗項目及臨床意義七、血糖 血糖濃度受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的調節(jié)而血糖濃度受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的調節(jié)而保持相對穩(wěn)定,當這些調節(jié)失去原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票務代理電子客票系統(tǒng)應用考核試卷
- 紙張的老化機理與防護考核試卷
- 連續(xù)搬運設備環(huán)境適應性測試考核試卷
- 窄軌機車車輛關鍵性能指標考核試卷
- 糕點店品牌定位與市場推廣策略考核試卷
- 期貨市場交易員職業(yè)技能提升考核試卷
- 畜牧機械人機工程考核試卷
- 蜜柚土壤改良技術考核試卷
- 車庫玻璃屋頂考核試卷
- 2025年秋季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范文
- 麥收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2025展覽館裝飾工程合同范本
- 《科普技巧常識》課件
- 2025年中國全電腦橫機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19-2025年房地產經紀協(xié)理之房地產經紀操作實務過關檢測試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全國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庫及答案(奪冠)帶答案詳解
- 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11-Chinese-festivals課件
- 初中歷史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年上半年發(fā)展對象題庫(含答案)
- 甘露特鈉膠囊聯(lián)合多奈哌齊片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效及腸道菌群影響
- 大連銀行招聘筆試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