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選修ⅴ人教新課標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導學案_第1頁
地理選修ⅴ人教新課標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導學案_第2頁
地理選修ⅴ人教新課標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導學案_第3頁
地理選修ⅴ人教新課標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導學案_第4頁
地理選修ⅴ人教新課標1.2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3.3 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導學案【學習目標】1. 了解如何做好防震準備。2. 掌握避震及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技巧。3理解掌握如何做好防洪準備及洪水中的應急措施及救助?!局攸c難點】認識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災害中的逃生常識?!局R鏈接】一、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地震是_、最具_的自然災害之一。1防震準備實施地區(qū)地震_實施單元家庭實施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召開_具體內(nèi)容制定具體、切實可行的對策;樹立防震意識;清楚震時逃生途徑;掌握_方法(1)最可寶貴的自救機會:開始感到晃動到_的十幾秒時間。(2)地震發(fā)生時,選擇最佳的避震方法,往往能減小災害損失。室內(nèi)平房或一樓選擇“_”現(xiàn)代高層建筑_,防止被墜物砸傷室外室外

2、空曠地方活動到_躲避街上行走迅速遠離高層建筑物和危險物行駛的汽車抓牢扶手,降低重心,_再下車百貨商場選擇結(jié)實的柜臺或柱子邊,避開玻璃門窗、櫥窗或柜臺(1)自救(2)互救二、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1防洪準備2洪水應急能逃脫盡量逃向_,登上堅固建筑的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關(guān)好房門,_謹防被毒蛇、毒蟲咬傷及倒塌電桿上電線的電擊不能逃脫借助_,盡量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1)特點:主要在洪水_進行,_更為重要。(2)內(nèi)容詳細過程具體方法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zhuǎn)移到_拋_、救生衣;劃船、游泳去救人如何搶救_科學_;人工_【學習過程】一、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1避震時間地震發(fā)生時,人們從開始感到晃動到房屋倒塌一

3、般有十幾秒的時間。其中人從感覺晃動到意識地震發(fā)生往往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時間也只有79秒。2避震方法室內(nèi)避震要點:避震方式選擇地震時不要跳樓;城市和農(nóng)村均可采用“伏而待定”避震法避震空間選擇就地躲避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開間小的地方避震時行動方式盡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保護好頭部、眼睛、掩住口鼻注意事項緊急避險時,千萬要避開門、窗、陽臺、走廊、過道和電梯等死亡線3.防震準備及震后自救與互救【特別提示】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shù)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jié)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

4、撤離應選擇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二、防洪準備與互救1防洪準備2洪水中的救助【方法突破】地震與洪水救助差異地震是自然災害中最不可預知、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而洪水一般與連降暴雨有關(guān),具有可預報性,通常在水災之前能把人、牲畜、財物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地震的救助主要是在震后進行的,并且以自救為重點,因為地震的發(fā)生是瞬間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別人;而洪水的救助主要是在洪水發(fā)生過程中進行,并以互救為重點,因為洪水的發(fā)生具有可預報性和一定的滯后性,轉(zhuǎn)移過程中的互救顯得尤為重要。三、其它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1龍卷風中的自救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1)發(fā)生的時間:大多發(fā)生在持續(xù)暴雨后。(2)發(fā)生的地點:山區(qū)、半山

5、區(qū)的村莊。(3)自救方法發(fā)現(xiàn)跡象馬上轉(zhuǎn)移疏散。設(shè)法同外界聯(lián)系,求得救助。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切忌順著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根據(jù)現(xiàn)場地形,向未發(fā)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扎營時,不要選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净A(chǔ)達標】1讀圖判斷下列防雷電的方法哪種是正確的()2下列避震方法,正確的是()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在影劇院,應迅速離開劇院,到室外開闊空地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處在室外要遠離高層建筑、煙囪、橋梁等 ABC D3關(guān)于地震和洪水災害的共同點是()A都具有可預報性B都是在災后進行救助C都是以自救為重點D都可以準備一個避難袋2012年6月,南方部分省

6、區(qū)連續(xù)強降雨成災。一些地區(qū)的社區(qū)、企業(yè)、中小學校、幼兒園加強組織開展專門的緊急疏散和自救、互救與逃生演習活動,據(jù)此回答45題。4下列屬于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的是()訓練爬高能力預備鋼制家具聽汛期天氣預報暴雨季節(jié)不去山區(qū)郊游學會游泳學習救生演習的知識ABC D5在進行互救演習時,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見方式有()拋救生圈、救生衣劃船去救人游泳去救人做人工呼吸A BC D6由于災難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屬于“喪失生命機會”的人。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下面在災害發(fā)生時的做法是否正確,并說明判斷理由。(2)結(jié)合下圖說明地震后被埋壓時如何進行自救。【拓展提升】一、單項選

7、擇題1目前來說,最不可預知且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是()A地震 B洪水C火災 D風災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地震后,青海消防總隊果洛支隊救援官兵成功搜救出一名被埋壓130 h的藏族婦女。據(jù)此完成23題。2藏族婦女在震后被埋130 h能夠生還關(guān)鍵是有正確的自救措施,下列關(guān)于震后自救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地震對人的傷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對人的埋壓和砸傷,所以學會處理外傷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當人被壓埋在廢墟下時,要盡力呼救,以尋求援救C當人被壓埋在廢墟下時,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挑戰(zhàn)生命極限3關(guān)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先救近,后救遠先

8、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先救“生”,后救“人”要注意保護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A BC D4有關(guān)室外避震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行駛的汽車上,應迅速下車躲避B橋梁一般比較堅固,可以躲到橋底下C在百貨商場,選擇結(jié)實的柜臺或柱子邊躲避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作為躲避場所5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使用沾濕的毛巾遮住口鼻,順風逃離B如果火勢突然減弱,則可以放心休息C選擇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機逆風突破林火包圍圈6在洪水災害發(fā)生時,下列應急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登上堅固建筑的屋頂B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干等漂浮物C把家中所有貴重財物搬移到高處D攀爬大樹躲避洪水7在龍卷風災害中,下

9、列自救方式合理的是()A如在室內(nèi)應將門窗關(guān)緊B在野外時,應抱住大樹C在野外時,可就近尋找低洼地伏于地面D在室內(nèi)時,躲在與龍卷風方向相同的小房間內(nèi)8關(guān)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錯誤的是()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B山區(qū)扎營,應選擇在避風的谷底C要向未發(fā)生泥石流的高處跑 D不要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二、綜合題9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地震是最不可預知、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它不僅帶來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而且往往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當?shù)卣鸢l(fā)生時,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是什么?在教室、樓房內(nèi)、公共場所應怎樣正確避震?10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

10、_,另一方面是_。(2)按圖示內(nèi)容完成下表。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BC (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_,其中_更為重要?!緦W習反思】【參考答案】知識鏈接最不可預知破壞性危險區(qū)防震會自救和互救房屋倒塌跑就地躲避開闊空地震后處理外傷體力消耗遠生被困人員位置天氣預報逃生物資高處保存財產(chǎn)漂浮物發(fā)生過程中互救安全地帶救生圈溺水人員控水呼吸基礎(chǔ)達標1. C 2. D 3. D 6. (1)不正確。順著泥石流的方向逃跑會被掩埋。正確。山崩時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亂石擊傷。正確。發(fā)生火災時近地面可獲得氧氣,匍匐前行可逃離火場。正確。洪水來臨時應遠離河流和橋梁。不正確。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正確。屋角穩(wěn)定,不易倒塌;頭頂棉被,保護頭部。(2)首先,用身邊的木棒等堅硬物體把上覆塊體支撐牢固,以防繼續(xù)塌落;其次,要處理好傷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塊敲擊掩埋的物體求救;最后,要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不能驚慌失措,大喊大叫。拓展提升1. A 4. C 5. D 6. C 7. C 8. B9. 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教室: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