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撰寫與排版規(guī)范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_第1頁
學位論文撰寫與排版規(guī)范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_第2頁
學位論文撰寫與排版規(guī)范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_第3頁
學位論文撰寫與排版規(guī)范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_第4頁
學位論文撰寫與排版規(guī)范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博學位論文撰寫與版式規(guī)范1. 引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和東北大 學學位論文格式改編,專為我院申請碩士、博士學位人員撰寫、打印論文時使用。本規(guī) 范自發(fā)布日起實行。2.學位論文結構組成學位論文由前頭部分、主體部分和結尾部分組成。2.1前頭部分1)2)3)4)5)6)封面 扉頁題名頁(中、英兩種) 聲明(獨創(chuàng)性聲明和版權聲明) 中、英文摘要目錄名詞術語、縮略字、縮寫詞等注釋表(只限必要時)2.2主體部分言、1)緒論(前言、引言、緒言)2)正文3)結論和建議2.3結尾部分參考文獻2)3)4)5)附錄、附表(只限必要時)致謝攻讀學位

2、期間發(fā)表的論著、獲獎情況及發(fā)明專利等項。 作者簡歷3.學位論文內容要求3.1題目題目應以簡明的詞語,恰當、準確、科學地反映論文最重要的內容 , 一般不超過 25 字,應中英文對照。題目通常由名詞性短語構成,不能含有標點符號;應盡量避免使 用不常用的縮略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3.2 摘要與關鍵詞3.2.1 摘要摘要是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 能通過摘要了解整個論文的主要信息。摘要應包括本論文研究的目的、理論與實際意 義、主要研究內容、實驗方法,重點是研究結果和結論。摘要的內容要完整、客觀、準確,應按層次逐段簡要寫出。避免將摘要寫成目錄 式的內容介紹,避免

3、主觀性的評價意見,避免對背景、目的、意義、概念和一般性 (常 識性)理論過多敘述。摘要中盡量不 使用第一人稱,采用 “分析了原因”、“認 為”、“對進行了探討”等記述方法進行描述。摘要需采用規(guī)范的名詞術語(包括地名、機構名和人名) 。對個別新術語或無中文譯文的術語,可用外文或在中文譯文后加括號 注明外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圖表, 盡量少用公式、化學結構式、非常用的縮寫詞和非公 知公用的符號與術語,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內容應完全一致,在語法、用詞上應準確無誤。 留學生的學位論文如為英文版,碩士、博士應有分別不少于5000字、 10000字的詳細中文摘要。摘要頁不需寫出論文題目。

4、3.2.2 關鍵詞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反映論文研究內容與成果的內涵,具有語義性,在論文中有明確的出處。關鍵詞不少于 4 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3.3 目錄按照論文中各章節(jié)的順序排列,包括論文中所有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的標題 及其頁碼。3.4 論文正文論文正文包括緒論(前言、引言、緒言)、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3.4.1 緒論(前言、引言、緒言)緒論(前言、引言、緒言)一般作為第 1 章。緒論(前言、引言、緒言)應包括: 本研究課題的來源、背景及其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研究領域的研 究進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歸納出將要開展研究的理論分析

5、框架、研究內容、研究程序和方法。忌將論文目錄直接作為研究內容。緒論部分要注意對論文所引用文獻的準確標注。3.4.2 論文主體論文主體是學位論文的主要部分,應該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文字簡 練、通順。論文各章之間應該前后關聯(lián),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論文給出的數(shù)據(jù)須真 實可靠,推理正確,結論明確,無概念性和科學性錯誤。對于實驗或模擬的條件與過 程等需加以敘述,避免直接給出結果、結論。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采用他人成說時, 應注明出處。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各章后應有一節(jié)“本章小結”。各章小結是對各章研究內 容、方法與成果的簡潔準確的總結與概括,也是論文最后結論的依據(jù)。3.4.3 結論結論作為學位論文

6、正文的組成部分,單獨成章,不標注引用文獻。 結論是學位論文研究所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概要總結,應概括論文的核心觀點, 明確、客觀地指出本研究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含新見解、新觀點、方法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 新、理論創(chuàng)新) ,并指出今后進一步研究的展望與設想。對所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應注意 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給出科學、準確的評價,分(1)、( 2)、( 3)條列出,宜用 “提出了”、“建立了”等詞敘述。結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與引言相呼應,不應是各章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措 辭要準確、嚴謹,不能模棱兩可,避免使用“大概”、“或許”、“可能是”等詞 語。結論還應指出論文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或遺留問題,如條件所限,或存在例

7、外情 況,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或解決的問題。3.5 參考文獻所有被引用文獻均要列入?yún)⒖嘉墨I中,必須按順序標注,同一文獻只用一個序 號。產(chǎn)品說明書、未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 (著名的內部報告如 PB、 AD 報告及著名大公 司的企業(yè)技術報告除外)等通常不宜作為參考文獻引用。引用網(wǎng)上參考文獻時,應注明該文獻的準確網(wǎng)頁地址。3.6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后應列出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 (含已錄用的論文) 和所獲得的科研獎勵、專利等。與學位論文無關的學術論文、署名 為第二作者(不含第一作者為導師和副導師)及以后的學術論文,不宜在此列出。3.7 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

8、或協(xié)助完成學位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對課題給予資助者表 示感謝。內容應簡樸、語言應含蓄。3.8 作者簡歷包括學習經(jīng)歷和工作經(jīng)歷。4. 學位論文版式要求紙張大?。杭埖某叽鐬闃藴?A4復印紙(210 mm<297 mm)。 版芯(打印尺寸):160 mm<247 mm (不包括頁眉行、頁碼行)。正文字體字號: 統(tǒng)一采用宋體小 4號字。3。頁碼 :頁碼在版芯下邊線之下居中排放,數(shù)字兩側用一字橫線修飾,如: 摘要、目錄、物理量名稱及符號表等文前部分和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著、作者 簡歷等文后部分的頁碼用羅馬數(shù)字連續(xù)編排,正文和參考文獻(及必要的附錄)的頁碼 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排。頁眉

9、:自摘要頁起加頁眉, 用單線與正文區(qū)分開, 頁眉說明用楷體 5號字,左端“東 北大學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右端“章號章題” 。排版:每頁排3235行(按中文小4號通排),每行排3538個字。每章內連續(xù) 排版,不能留白。各章單獨起頁,連續(xù)編頁,不能有空白頁。打印與裝訂 :雙面打印,沿長邊裝訂。 封面:東北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標準封面(雙 A4)。5. 體例5.1 層次標題學位論文正文部分的層次標題從章開始往下分至 4級即可。各層次標題前的阿拉伯 數(shù)字編號之間用點“ .”(半角實心下圓點)相隔,最末級編號之后不加點。排版格式見 表 5.1。分級編號分至4級,再分可用(1)、(2) ,或(a)、(b

10、) 等。5.2正文正文中漢字、外文、數(shù)字均為小4號字,外文、數(shù)字字體用 WORD系統(tǒng)中的TimesNew Roma n 字體。表5.1層次標題排版格式標題字號字體格式舉例第一級2號黑體居中,段前、段后均第1章XXX占0.5行第二級3號黑體居左,段前、段后均1.1 XXXXXX占0.5行第三級4號黑體居左,段前、段后均1.1.1 XXXXXX占0.5行第四級小4號黑體居左1.1.1.1 XXXXXX注:各級序號與標題之間留 1個半角字符摘要、目錄、參考文獻、致謝、個人簡歷等標題作為第一級標題排版。5.2.1 插圖插圖包括流程圖、坐標圖、照片等。圖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文圖相符,內容正確, 應有自明性

11、。坐標圖的坐標線均用細實線,粗細不得超過圖中曲線;有數(shù)字標注的坐標圖,標 值線應在圖內側,數(shù)字排在坐標軸外側,與標值線對應。坐標的標目由物理量(符號或 漢字)和單位組成,兩者之間用“ /”隔開,用符號表示物理量時需用斜體,單位用正 體。標目應與被標注的坐標軸平行, 居中排版。例如:t/min,2 0 / (°),應力/MPa, 質量分數(shù)/%等,不能用逗號代替“ /”。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如用放大或縮小的復制品,必須清 晰,反差適中。顯微照片圖和金相組織照片圖右下側應標出比例尺。每個圖均應有由圖序和圖名組成的圖題,圖名不宜有標點符號,圖序與圖名之間 空1個半角字符。

12、圖序按章編排,格式為“圖+章號.+序號”,如第1章第一個插圖的 圖號為“圖1.T。圖題置于圖下,用中、英兩種文字居中書寫,中文在上,要求中文 用宋體5號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5號字。有圖注或其他說明時應置于圖中適當 位置或圖題之下。圖中若有分圖時,首先要有總圖題,分圖題置于分圖之下或總圖題之下,分圖題只用中文書寫,分圖號用(a)、(b)等表示。圖中文字用宋體、Times New Roman字體,字號一般采用5號字(當字數(shù)較多時可用更小的字號,以清晰表達為原則,但在一個插圖內字號要統(tǒng)一)。同一圖內使用文字應統(tǒng)一。圖中物理量符號用斜體,單位符號用正體。插圖之前,文中必須有關于本

13、插圖的提示,如“見圖1.1”、“如圖1.1所示”等。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于兩頁。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 體時,則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有分圖時,分圖過多在一頁內 安排不下時,可轉到下頁,總圖題只出現(xiàn)在下頁。圖示例:0.6500000%000000,1450 C,0.2L/min;1450 C,0.6L/min1450 C,1.0L/minY 1450 C,1.4L/minf =.60555045403530252015100505101520253035t/min圖5.1 1450 C時不同CO2流量下含釩硅鐵水中wSi的變化Fig. 5.1 Chan

14、ge of silicon content at different CO 2 flow in hot metal containing V and Si at 1450 °C圖5.2實驗鋼光學顯微組織(4%硝酸酒精腐蝕)Fig. 5.2 Op tical microgra ph of the tested sp ecime ns (etched by 4% n ital)(a)空冷;(b)5 min; (c)15 min4.2.2表格表的編排采用國際通行的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以清晰明了為主。每個表格均應有由表序和表名組成的表題。表序按章編排,格式為“表+章號.+序號”如第1章

15、第一個插表的表序為“表1.1”。表序與表名之間空1個半角字符,表名 中不允許使用標點符號,表名后不加標點。表題置于表上,用中、英兩種文字居中排 寫,中文在上,用宋體5號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5號字。表中文字用宋體、 Times New Roman字體,字號采用5號字;當字數(shù)較多時可用小5號字,但在一個插表 內字號要統(tǒng)一。表頭設計應簡單明了,盡量不用斜線。表頭中可采用化學符號或物理量符號。 全表如用同一單位,則將單位符號置于表頭右上角,右側需空一格。表中數(shù)據(jù)應準確無誤,書寫清楚。未測或未發(fā)現(xiàn)的數(shù)據(jù)表身用空白;客觀上不存在的數(shù)據(jù)表身用“一”(占2個半角字符)表示。表內文字或數(shù)字

16、上、下或左、右相同時, 重復書寫,不允許用“ ”、“同上”之類的寫法。插表之前文中必須有相關文字提示,如“見表 1.1”、“如表1.1所示”。一般情 況下插表不能拆開兩頁編排,如某表在一頁內安排不下時,才可轉頁,以續(xù)表形式接 排。表右上角注明編號,編號后加“(續(xù)表)”,并重復表頭。插表的上下與文中文字 間需空一行編排。引用文獻中的表格時,除在正文文字中標注參考文獻序號以外,還必須在中、英 文表題的右上角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表示例:CSiMnTiAlCuCrNiMoNb0.221.81.650.10.020.0580.0230.0710.020.005表4.1實驗鋼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Table

17、 4.1 Chemical comp ositi on of the exp erime ntal steel (mass fracti on)表4.2實驗鋼拉伸性能Table 4.2 Ten sile prop erties of the tested sp ecime ns編號原始標距直徑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強塑積mmMPa屈強比%MPa%KL-1306.0073510800.6823.725596KL-2306.1079011000.7125.1276105min-1306.04111014000.7917.5245005min-2306.10104013500.7716.722545

18、423公式論文中的公式應另起行,并居中書寫,與周圍文字留有足夠的位置區(qū)分開。公式應標注序號,并將序號置于括號內。公式序號按章編排,如第1章第1個公式的序號為“(1-1) ”。公式的序號右端對齊。文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 ”或“由式(1-1)”。 公式較長需要轉行時,應在等號(=)或+、x、*運算符號后轉行。公式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物理量代號應給予注釋,注釋格式如下:Td(5-1 )式中:Td 鋼絲的加熱溫度,C;C鋼絲的含碳量百分比;D鋼絲直徑,mm。= 930-50C +5D5.3物理量及計量單位符號、書寫規(guī)則時都應遵循國家標準 GB3100 93,學位論文在使用量和單位名稱、GB3

19、101 93,GB3102.13-93的規(guī)定。論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應統(tǒng)一。物理量的符號除pH外必須采用斜體。物理量計量單位可采用漢字或符號,但應前后統(tǒng)一。計量單位符號,除用人名命 名的單位第一個字母用大寫之外,一律用小寫字母。非物理量單位(如件、臺、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漢字與單位符號混寫的方式, 如“萬 t km”、“ t/(人 a)” 等。不定數(shù)字之后可用中文計量單位符號,如“幾千克”。表達時刻時應采用中文計量單位,如“上午 8點3刻”,不能寫成“ 8h45min”。 計量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5.4參考文獻“形學位論文中引用和著錄參考文獻,必須遵循國家標準 GB/T77142015

20、的規(guī)定, 用順序編碼制。正文中引用文獻的標識應置于所引內容最后一個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獻 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置于方括號 “”中,用小4號字體的上角標。如“二次軋制 ”、 核機制和晶粒細化6,8,14-16。6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則用小4號字與正文排齊,如: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了。參考文獻順序標注,同一文獻只用一個序號。各種文獻類型的編排格式如下:(1)專著著錄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其他責任者.版本 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 符.示例:1 陳登原.國史舊聞: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0:29.

21、Ames, low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3:25-262014-06-26. doi/10.10002/9781118422557.ch2/summary.(2)專著中的析出文獻著錄格式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 析出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 文獻載體標識 . 析出文獻其他 責任者 / 專著主要責任者 . 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 . 版本項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析出文獻的頁碼 引用日期 .示例:1 周易外傳 : 卷 5M/2 WEINSTEIN L,獲取和訪問路徑 . 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2 FAN X, SOMMERS C H. Food

22、 irradiati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M. 2nd ed.王夫之.船山全書:第 6冊.長沙:岳麓書社,2011:1109.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745-722.( 3)連續(xù)出版物著錄格式主要責任者 . 題名:其他題名信息 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載體標識 .

23、 年, 卷(期)- 年,卷 (期)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引用日期 . 獲取和訪問路徑 . 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示例:1 中華醫(yī)學會湖北分會 . 臨床內科雜志 J.1984,1(1)-. 武漢:中華醫(yī)學會湖北分 會,1984-.2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J. 1883, 1(1)-.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83-. (4)連續(xù)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著錄格式 析出文

24、獻主要責任者 . 析出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 文獻載體標識 . 連續(xù)出版物題 名:其他題名信息 , 年, 卷(期): 頁碼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 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1 袁訓來, 陳哲, 肖書海等 . 藍田生物群 : 一個認識多細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 新窗口 J.科學通報,2012,55 (34) :3219.2 MYBURG A A, GRATTAPAGLIA D, TUSKAN G A, et al. The genome of Eucalyptus grandisJ/OL. Nature, 2014,510:356-362(2014-06-19)2014-06-25. 308.(5)專利文獻著錄格式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 . 專利題名 : 專利號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