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精美教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1.gif)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精美教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2.gif)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精美教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3.gif)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精美教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gif)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精美教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4ddfe27e-e59b-4532-8d43-2406a99925f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 爬山虎的腳課題爬山虎的腳課型講讀課文 授課時間2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均、柄、蝸”等5個生字,會寫“操、占、嫩”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3.通過對“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學習,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生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2、( )分鐘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剛看到課文題目,你或許認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實爬山虎是一種植物。(課件出示2)(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板書:爬山虎的腳)爬山虎:一種攀爬在墻壁上的供觀賞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錦、常春藤。屬葡萄科。高攀的落葉藤本植物,卷須前端有吸盤。夏季開花,花蕊小,黃綠色。產(chǎn)于我國各地,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莖和根可以入藥。 【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啃抡n教學( )分鐘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1)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a.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
3、生開動腦筋記憶出示生字“均、柄、蝸、曲、萎”(課件出示3)“曲”是多音字,讀q和q;“萎”是上形下聲。 b.書寫指導。出示生字“虎、操、占、嫩、順、均、疊、隙、莖、柄、萎、瞧、固” (課件出示4)指導書寫:“操”的最后一筆捺要舒展;“嫩”三部分都要窄長,束字中間是一扁口、不要寫成下框、末筆捺變?yōu)橐稽c;“均”的最后一筆是提;“疊” 上窄下寬,中間是冖、橫要長、上邊沒點,且字稍扁、里邊是兩橫; “隙” 右邊三部分要扁,上邊小字中間一豎不帶鉤,下邊小字豎要帶鉤;“瞧” 筆畫多要寫緊湊,目字要窄,右上邊有一點、下邊是四橫不能少。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2)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
4、爬山虎的什么?2.檢查交流:(1)請學生自薦領讀詞語。 (課件出示5)嫩綠舒服均勻重疊空隙拂過葉柄緊貼蛟龍枯萎牢固 蝸牛 (2)交流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步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爬山虎的生長位置。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主要講爬山虎腳的特點,具體寫了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1.全班齊讀,思考:這兩句話從哪些方面介紹了爬山虎?2.填空。(課件出示6)爬山虎生長的特殊環(huán)境是 。爬山虎生長的特點是 。3.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歸納總結,從而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內容。】課堂小
5、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四、課堂小結,留有思考今天,我們了解了爬山虎生長的特殊位“墻”。爬山虎是爬墻成片生長的,那么它是怎樣爬墻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驹O計意圖:回味全文,提出問題,為深入學習課文做準備?!空n堂作業(yè)新設計一、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后面畫“”。 蝸牛(w wò ) 均勻(jùn jn ) 枯萎 (wéi wi ) 二、看拼音寫漢字。co chn láo ù nèn yè ( ) ( ) ( ) 三、按要求寫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1.(近義詞)彎曲 牢固2.(反義詞)均勻 引人注意【答案】一、w
6、 jn wi 二、操場 牢固 嫩葉 三、1.崎嶇 堅固 2.雜亂 視而不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2.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教具準備課件、兩株爬山虎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復習導入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著名作家葉圣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并從課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長特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大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啃抡n教學( )分鐘二、研讀第2自然段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
7、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教師板書:位置 顏色 樣子)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課件出示8)a.爬山虎葉子生長的位置: 。b.剛長出來的葉子的顏色: 。c.長大了葉子的顏色: 。d. 葉子的樣子: 。(教師板書:墻上 嫩紅 嫩綠 朝下、均勻、不留一點空隙)3.指導朗讀:讀出美感來。三、研讀第3、4、5自然段,交流體會。1.請同學們繼續(xù)默讀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腳有什么獨到之處?2.匯報交流。師:首先我們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1)結合插圖(課件出示9),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a.出示文中的句子。(課件出示10)“爬山虎的腳長在
8、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師:如果你也學著葉圣陶爺爺此時也在觀察爬山虎的腳,你發(fā)現(xiàn)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觀察爬山虎的腳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是從位置、數(shù)量、形狀、顏色上來具體描寫的。運用比喻句顯得更生動、形象。)b: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爬山虎腳的樣子。(教師板書:莖上 如新葉 細絲 像觸角)c:過渡:來,我們邊跟著畫面邊讀這段話,同學們讀橫線上的句子。d:出示畫面:指導朗讀這個句子,加深體會。(老師引讀)小結: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之處。你們知道爬山虎更獨特之處是什么嗎?(2)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課件出
9、示11)a:問: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b:“這樣”是指什么?學生復述自己畫的句子。再聯(lián)系前文學過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讀c:想看到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情景嗎?(請你睜大眼睛來看)d:自由朗讀描寫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描寫爬山虎腳的動作的詞句。(教師板書:觸、變成、巴住、拉、貼)小結:原來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斷向上的攀爬勁呀!生齊讀。指導朗讀:注意動詞稍微讀重點。在這里,葉圣陶爺爺還教給了我們一種介紹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們熟悉的事物來作比較。師:老師上課前在校園的東墻邊采集了兩根爬山虎,你來說說從它們的顏色去觀察可以推斷什么?老師這里有道作
10、業(yè)練習,需要大家去探索。小組結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內容自由討論。(3)爬山虎“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課件出示12)小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闭n外讓我們到校園的東墻邊,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葉圣陶爺爺寫的那樣,也學著葉圣陶爺爺一樣用一雙慧眼,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好嗎?四、聯(lián)系生活,感悟方法。1.你要向葉圣陶爺爺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2.總結。羅丹也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苯裉熳屛覀冇靡浑p慧眼,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驹O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有助于理解課文?!俊驹O計意圖:通過朗讀,感受爬山虎腳的美?!空n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11、60; )分鐘 五、積累運用,提升語言。(課件出示13)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優(yōu)美的詞句。2.課外練筆。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爬植物(如:葡萄、牽?;ǖ龋?,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驹O計意圖:有助于學會運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寫清楚的寫作方法。】板書內容爬山虎的腳位置 顏色 樣子葉 墻上 嫩紅 嫩綠 朝下 均勻 不留一點空隙 莖上 如新葉 細絲 像觸角腳 爬 觸、變成、巴住、拉、貼(牢固)課堂作業(yè)新設計一、比一比,組詞語。隙( ) 嫩( ) 舒( ) 莖( )占( ) 瞧( ) 柄( ) 疊( )二、說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1. 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
12、( ) 我會仿寫:_2.微風中柳樹正在向人們展示那美麗的腰肢。 我會仿寫:_三、我會填。嫩綠的 嫩紅的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 ,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 。 【答案】一、空隙 占有 嫩綠 瞧見 舒展 葉柄 莖葉 重疊二、1. 比喻句 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2. 擬人句 鳥兒們在歡快地歌唱。 三、嫩紅的;嫩綠的 教學反思1.本課的教學讓我收獲頗多,首先我從中感受到要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和自主權還給學生,把讀書和說話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質疑、解疑,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壞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3、。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小練筆,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xiàn)遷移,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我以與學生親切談話、課題質疑的形式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請小老師帶讀生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都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3.再現(xiàn)過程,突破難點。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上,找準時機恰當?shù)爻鍪九郎交⒛_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
14、生很輕松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備課素材【教材分析】本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學習仔細觀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夠運用學到的觀察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提高學生在習作實踐中把事物寫具體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受植物的無窮魅力,增加熱愛大自然的情趣。這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首先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其次介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后重點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課文先講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紹爬山
15、虎葉子的特點,最后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課文的重點是講爬山虎腳的特點。文中用三個自然段講了三層意思: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它怎樣在墻上爬,最后講它必須“觸著墻”才能生存?!咀髡呓榻B】葉圣陶: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早年曾做過小學教師,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曾出版童話集稻草人,小說集隔膜、火災等。有葉圣陶集和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等著作?!九c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爬山虎:又叫“常春藤”“地錦”“巴山虎”。多年生落葉藤本。它的莖如不攀援在別的物體上就無法向
16、上生長。爬山虎的莖上有卷須,卷須生有許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盤,能夠附著在墻壁上、大樹上或巖石上。爬山虎附著在墻壁上非常牢固,不用大力氣,很難將它的莖扯下來。爬山虎的生長速度快,如在墻邊栽一棵,它的莖很快蔓延到整個墻壁。葉片多但不重疊,能充分利用陽光。葉形變化很大,基部或花枝上的葉是掌狀復葉,幼枝上的葉是單葉或三裂。冬季落葉,春季重新萌發(fā)生長,秋天葉色變?yōu)辄S色或紅色。5月6月開花,9月10月結果,漿果藍色。爬山虎有爬墻的本領,來自于它卷須上的吸盤,就像壁虎的腳一樣,只要碰到房屋的墻壁,不管墻壁表面有多光滑,吸盤都能牢牢地吸附在上面,爬上十幾米的墻壁,直到屋頂。人們利用爬山虎的爬墻本領,
17、只要在房子四周種上爬山虎,用不了幾年,它就會爬滿整個墻面,等于給房子穿上了一件綠色外衣。夏天,住在這種穿上綠色外衣的屋內,會比普通房子涼快得多,因為爬山虎在墻面上形成濃陰,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能降低墻面的溫度,是城市里常用的綠化好材料。 蝸牛:一種軟體動物。有黃褐色的殼,有螺旋紋,吃草本(如蔬菜等)植物的表皮,危害農(nóng)業(yè)。蝸牛的觸角像細絲,成枝狀。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生活在水中的龍,能興風作浪,發(fā)洪水。課后作業(yè)基礎積累大鞏固一、看拼音,寫詞語。 co chng k wi yè bng qiáo jiàn ( ) ( ) ( ) ( ) 二、比一比,組詞語。站( ) 嫩
18、( ) 瞧( ) 貼( ) 漱( ) 焦( ) 三、根據(jù)意思寫詞語。1.堅固,結合緊密,不容易破壞。( )2.舒適。 ( ) 3.極其認真、仔細地看。 ( )四、基礎積累大鞏固。1.從文中抄寫描寫顏色的詞語。 2.描寫一句含有顏色的句子。 閱讀能力大提升五、課文整體梳理。 學校有 ,“我”家也有 。作者介紹爬山虎的葉子是抓住葉子變化的特點來講的。從形狀看,葉子由_到_;從顏色看,是由_到_。六、重點段落品析。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
19、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1.從語段中給下面的詞語找出反義詞。 爬山虎的腳像_,又像_。2.爬山虎的腳長在哪?_3.讀短文,說說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_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七、請你觀察身邊的植物,說說它們的腳是什么樣子的!_參考答案:一、操場 枯萎 葉柄 瞧見 二、站著 粘貼 嫩綠 洗漱 瞧見 焦急三、牢固 舒服 觀察四、1.嫩綠 嫩紅 灰色 2.紅色的玫瑰花香味四溢。五、爬山虎;
20、爬山虎;?。淮?;嫩紅;嫩綠六、1.蝸牛的觸角;蛟龍的爪子2.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3.爬山虎的腳步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七、略10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一文主要寫了葉圣陶先生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長的位置、葉子的特點以及它怎樣往上爬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四年級的學生對植物比較感興趣,所以本課能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適當點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積
21、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是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以及它是怎樣向上爬的,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把握文中的重點句段,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和抓住特點來描寫的,從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局R與技能】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2能找出課文中寫得準確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3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感受作者連續(xù)的觀察。4學寫觀察記錄。【過程與方法】可從課題入手,直奔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先理清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的,然后通過研讀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點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重點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
22、、詞語。2能找出課文中寫得準確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難點1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感受作者連續(xù)的觀察。2學寫觀察記錄。教師:準備相關多媒體課件;有條件的可指導學生觀察校內的爬山虎。學生:預習課文,通過實物或影像資料觀察爬山虎。3課時第一課時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3熟讀第2自然段,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特點。重點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2熟讀第2自然段,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特點。難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同學們,你們猜猜這是什么植物?長長的藤,綠綠的葉,爬在墻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見。(爬山虎)教師簡
23、介爬山虎。(全國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錦等。夏天開黃綠色的小花,莖和根可以入藥,是綠化和美化環(huán)境的常用植物)2今天我們學習葉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腳,讀課文題目,你知道本文寫了什么嗎?(主要寫爬山虎的腳)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確。讀通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根據(jù)字的組合規(guī)律記憶字形。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4學生齊讀課文。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1讀課文,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腳的特點。(第35自然段)2看其他兩個自然段又寫了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3討論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了爬山虎生長的具體位置。第二
24、部分(第2自然段):講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講了爬山虎的腳及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四、布置作業(yè),積累語言1抄寫詞語。2熟讀課文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課文,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3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體會課文語句準確形象的表達。重點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難點體會課文語句準確形象的表達。一、復習導入1回憶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寫了什么內容。2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作者為什么先介紹爬山虎的生長地和葉子呢?(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紹爬山虎生長在哪兒,它的各部分的特點是怎樣的
25、,這樣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樣用腳一步步向上爬的。)二、逐段學習,理解感悟1學習課文的第12自然段。(1)思考:爬山虎生長在什么地方?(墻上)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葉子的?重點介紹了什么時期的葉子?特點是什么?(時間。重點介紹長大了的葉子。色:綠得新鮮;排列:葉尖朝下,均勻;動態(tài):漾起波紋。)從中你學到什么?(觀察細,按順序,抓特點等)(2)再讀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3)出示投影,按課文內容填空。那些葉子綠得(),看著()。葉尖(),在墻上鋪得(),沒有()的,也不留()。一陣風(),一墻的葉子就(),好看得很。2學習課文的第3自然段。(1)導入:爬山虎的葉子如此美麗,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墻上
26、呢?(腳)本課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2)質疑:關于爬山虎的腳,你想知道什么?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什么樣?什么顏色?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3)先來解決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的疑問。朗讀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話告訴大家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嗎?(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蛘哒f爬山虎的腳是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長出來的。)老師出示畫有爬山虎葉子和莖的圖畫,讓學生指圖再說。(4)學習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及顏色。讀第35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然后學生回答,同時老師出示幻燈片: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嫩紅細絲頭上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由直變彎曲細絲和小圓片變成灰色請一部分學生畫出剛長出的沒
27、觸著墻的腳。(在事先準備的有莖葉的圖上畫)請另一部分學生畫觸著墻后的腳。討論畫的情況。教師通過投影,展示出畫得有問題的圖畫,學生再說明出錯的原因。小結:爬山虎真是了不起!為了生存,它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墻上。而這一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可見作者是經(jīng)過了認真而又持續(xù)不斷的觀察才看清的。這種做法真值得我們學習??!(5)學習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自學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來匯報,可以讀,可以說,可以表演。學生匯報。老師舉起幾張卡片,卡片上的這些詞概括了爬山虎攀爬的過程:觸、變、巴、拉、貼。全體同學按卡片上的詞的順序熟讀第4自然段。讀了這段,你有什么問題?細絲為什么變彎了?觸著墻的細絲的頭上為什么又變成圓片?細絲拉嫩莖是怎樣用力的?小組討論匯報。(6)小結。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課文從三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a.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樣子的;c.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作者為什么能將爬山虎的腳如此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細致觀察,連續(xù)觀察)三、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寫法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啟發(fā)?1要學會連續(xù)細致地觀察。2要抓住事物的特點。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四、拓展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萬科采購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護膚卸妝水生產(chǎn)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chǎn)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即食蝦仁小吃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村支書申請書
- 中級申請書教師
- 面食米飯熱菜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退房申請書范文
- 中國依托泊苷市場前景預測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區(qū)域特許經(jīng)營加盟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試驗合同范例
- 2025勞動合同法重點法條導讀附案例詳解
- 202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試題及答案詳解
- 工廠生產(chǎn)區(qū)清潔流程及安全規(guī)范
- 化學丨百師聯(lián)盟2025屆高三1月一輪復習聯(lián)考(五)化學試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酒店服務賽項)備賽試題庫(500題)
- 工程建設項目培訓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
- 青海省西寧市市級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
- 鐵路路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小學班會-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