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效》課題結(jié)題報告_第1頁
《實效》課題結(jié)題報告_第2頁
《實效》課題結(jié)題報告_第3頁
《實效》課題結(jié)題報告_第4頁
《實效》課題結(jié)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縣級科研課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研究結(jié)題報告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研究 舊縣中學:閆立德2010-6-20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研究內(nèi)容提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來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的中學課堂 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動力不足,興趣不大,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手段缺乏新意,課堂教學收效甚微,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時效,是擺在教師面前主題詞:提高 教學實效 研究實踐 理論指導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來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

2、目前的中學課堂 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動力不足,興趣不大,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手段缺乏新意,課堂教學收效甚微,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時效,是擺在教師面前一 個亟待解決的課題?,F(xiàn)階段,伴隨著新一輪的課堂改革,全面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方針,重視教學與學生生活相結(jié)合,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生物知識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以期實現(xiàn)學生在真正生活世界中人格的完善,精神的豐富。但現(xiàn)階段生物課不容樂觀,通過觀察和調(diào)查,有很大部分學生不喜歡生物課,且這一現(xiàn)象隨年齡增長越來越明顯。對此,我們認為有三方面的研究價值。1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從長遠考慮,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對形成良

3、好的集體氛圍(校風、學風)、增強集體凝聚力和學校的發(fā)展后勁,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力量。因此,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積極上進的學習風氣勢在必行。因此,一個學校要想在教學質(zhì)量上再上新臺階,就必須要走以教師內(nèi)涵發(fā)展為根本的“集約式”發(fā)展之路,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課就成為一個必然要求2是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可以促進教師教育觀念向教育行為轉(zhuǎn)化,提高教師的施教能力;促使教師深入了解現(xiàn)代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提高教師研究和反思能力;促進教師通過調(diào)查、研究等材料的積累而獲得相關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通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就成為教師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的內(nèi)在需要。3是新時期學生學習發(fā)展的

4、需要。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動機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導學生參加興趣小組、學科輔導,通過這些活動,幫助他們懂得珍惜時間,互幫互學;消除厭學、逃學的現(xiàn)象,建立日益濃厚的班級競爭氛圍;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推動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究未知世界,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學校教師年齡結(jié)構的年輕化,以及縣城不斷擴大的辦學規(guī)模對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需求等,使得農(nóng)村學校在進一步發(fā)展中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教育教學質(zhì)量永遠是學校的立校之本,是學校的信譽所在。而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淵源在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提升自我,體現(xiàn)職業(yè)生命價值;學生在課堂學習實踐中

5、獲知培能,不斷全面提高素質(zhì)。既然課堂教學實踐是質(zhì)量的基點,因此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自然就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追求。學校教育以人為本,人的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學校的發(fā)展依賴于師生的發(fā)展。如果說教師發(fā)展是學校發(fā)展之基礎,那么學生發(fā)展即是學校發(fā)展之目的。教師發(fā)展的土壤在課堂,那么追求課堂教學實踐的實效性將成為教師的立業(yè)之基、立身之本、立功之地。沒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師在未來社會將難以為計。同理,學生要健康發(fā)展,也依賴于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無效的或者說是低效的學習將會有礙于學生發(fā)展甚至貽誤其終身。冷靜反思與踏實前瞻是改造現(xiàn)實的必要前提。在對影響課堂教學實效因素分析的基礎上,課題組教師通過理論學習、深入思考,

6、摸索出以上成功的做法,結(jié)合教學實際從不同角度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研究和嘗試,逐漸解決課堂教學實效低下的現(xiàn)狀,提高教學實效,從而最終提高教學成績,促進學生快速發(fā)展。三、課題研究的理論論證1. 概念界定。以學論教:以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置學生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學習收獲作為評價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標準,促進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發(fā)展。 以教促學:以教師有效的教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實現(xiàn)兩個轉(zhuǎn)變,即通過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通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2. 理論依據(jù)。(1)唯物辯證法。事物本身就是運動發(fā)展的;事物發(fā)展運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nèi)部的矛盾性,外因通

7、過內(nèi)因起作用;事物的運動發(fā)展,不僅有量的變化,而且也有質(zhì)的變化。教與學是辯證的矛盾統(tǒng)一體,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必須為學服務。(2)協(xié)調(diào)理論。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各種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當,達到一種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就會形成一種合力,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反之,就會形成一種分力,每種要素不但自身的優(yōu)勢不能發(fā)揮,還會抵消別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協(xié)調(diào)是一種指導思想,協(xié)調(diào)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協(xié)調(diào)是教學目的。(3)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qū)W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jù)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習者的建構是多元化的,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一

8、個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地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4)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必須“以人為中心”,即以學生的自由發(fā)展為中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實質(zhì)性作用的學習是有意義學習。個體的發(fā)展?jié)撃苁菬o限的,人的發(fā)展需要是多方面的。3. 研究必須處理好的幾個問題。(1)對幾個相關因素的理論認識。a、教與學。教與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雙邊活動,是師生雙向反饋的相長過程。在實驗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更應重視教師的教。b、師與生。教師是教的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的活動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能動作用。師生在本質(zhì)上是平等的人際關系。c、生與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學習伙伴關系,既具有某種共性

9、因素,又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他們某種程度上的學習需求是不同的。(2)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教改實踐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但研究課題必須從我校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與改進,才能找到適合我校的教改路子。(3)操作注意點a、教師培訓與課題管理:有計劃地進行校本培訓,調(diào)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能力。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使課題研究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提高研究的有效度。b、尊重學生與學生差異:既要尊重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輕視學生的能力和潛力,增強課堂的開放度,又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存在,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開發(fā)學生的差異資源,不夸大學生的主體能力,體現(xiàn)教學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c、

10、個體研究與集體合作:課題研究以個體研究為基礎,又必須充分發(fā)揮集體研究的優(yōu)勢,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 提高課前準備工作有效性的研究。(1)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一是落實集體研討制度和教研組長負責制度,落實研討的時間、地點,責任到人;二是改進集體備課的要求,提高集體備課的質(zhì)量,如備課的重點是提供整體教學思路和相關教學資料(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設計好課堂重點的教學;三是加強領導的管理指導和督促評比工作。(2)學知識處理的有效性。所謂教學知識處理的有效性是指課堂教學知識選擇與安排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首先是選擇有效的教學知識量。其因有三: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于有效知識量

11、;第二,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取決于有效知識量;第三,學生思想提升取決于有效知識量。其次是教學知識安排的有效性。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根據(jù)知識的類型進行相應的教學安排。二是對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補充知識要遵循“適用、必要、科學、精巧”等原則,做到“需中求好,好中選精”。三是注重知識為社會適用性。學生始終是社會的個體,最后還是要融入社會、適應社會,乃至改造社會,因而課堂教學要承載現(xiàn)在社會價值與規(guī)范傳遞給學生的任務(3)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一是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并通過課堂訓練提高預習質(zhì)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以教促學;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

12、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2. 提高課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1)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cè)重;其次,教師應根據(jù)課堂的動態(tài)發(fā)展恰當?shù)卣{(diào)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但完成預設目標應不低于80%,生成目標不能超過20%;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2)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yè)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xié)調(diào)和共同發(fā)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3)教學方式與方法運用的有效性1)教學交

13、往的有效性。教學交往的有效性是指師生與生生之間通過有效地交流,促使課堂教學目標有效達成,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有效知識量。師生交往的有效性從心理學考查,要注意學生的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通過講解重點與難點去強化注意、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的程度等。從教育社會學角度考查,課堂教學師生交往的有效性與教師教學交往風格有關。不同的教學交往風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交往環(huán)境,學生個性特征運用相應的教學交往風格,以提高教學交往的有效性。2)課堂管理有效性。課堂管理的有效管理,在合理吸收課堂管理技巧的科學因素外,還要加強對課堂管理的人文思考。注意課堂管理的人文性,關注師生共同和諧發(fā)展的課堂管理策略成為中小學

14、校加強課堂管理的新價值取向,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有效吸收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使師生的人格得以健全發(fā)展。教師進行課堂管理的人文思考主要有:課堂內(nèi)的分層管理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課堂中的各種學習型組織;合理運用管理的心理效應;營造“文化生態(tài)”型的師生關系;合理調(diào)節(jié)學生亞文化的影響因素等。3)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第一,注意提問的針對性與輻射面。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第二,注意為學生提供思維的時間與空間,不要逼迫學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第三,注意反饋的積極態(tài)勢。教師應始終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第四,注意鼓勵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4)學習評價:a、學習評價應是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

15、批評。b、學習評價應是針對性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c、學習評價應是發(fā)展的評價,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五、課題研究的遵循原則和主要方法1、確定本課題研究應遵循的原則本課題研究總體遵循“理論學習課堂訓練與指導材料歸納課題總結(jié)課堂應用”的原則;堅持“研究總結(jié)實踐再研究再總結(jié)再實踐”的過程,不斷開展研究。而在每個階段在研究重點項目同時,將其他研究項目融入其中,穿插進行,從而使整個課題進展更加細致和科學可行。2、確定課題研究的方法本課題主要采取行動研究和課例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1)觀察研究法:課題組組長指導課題組成員通過課上和課下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實

16、效情況進行了解,得到較直觀的觀察結(jié)果。(2)調(diào)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班主任反饋情況及個別訪談等形式,掌握關于學生學習方法及影響學習實效因素等方面的第一手材料。(3)課例研究法:教師運用各種形式的課例,通過具體的操作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實效。(4)比較研究法:在教師通過具體操作及相關指導后,對比觀察實驗班與對比班、實驗班實驗前后的課堂學習實效變化情況。(5)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將實驗班與對比班成績的某一學科以及整體成績在對比的基礎上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實驗的量化效果。六、課題研究的過程1課題論證階段<1>、成立課題組,完成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本課題2006年12月申請立項,2007年3月被縣教

17、科研中心批準立項。為了保證課題的有效推進,我們首先成立了課題組,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分工。課題組長完成開題報告,之后立即進行課題研究方案的撰寫和文獻查閱工作,明確本課題的研究的主攻方向畫突破口。2007年7月,縣教科研中心專家來學校,對課題進行可行性論證,隨即課題組長根據(jù)專家意見對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和修改。<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在課題正式實施前期,我們首先召開課題組會議,課題組長宣講本課題的開題報告,告知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案和研究思路及實施步驟,明確各成員的職責和分工。接著課題組長對課題組成員進行簡單而必要的課題培訓,指出課題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我們還要求課題

18、組各位教師進行理論方面的自學,并記錄學習心得。<3>、按照專家意見對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和修改,科學調(diào)整研究內(nèi)容的前后順序,使得每個研究階段研究重點內(nèi)容和完成時間更加明確、細致可行。<4>、確定課題研究的對象課題研究的實驗對象是舊縣中學2006級即2009屆初中學生。其中主要把初一(2)班確定為實驗班,把初一(1)班確定為對比班。因為這兩個班級的學生入學基礎成績相同,學生各方面能力、素質(zhì)相當;任教學科教師相同,且部分課題組教師從學生初一入學時就教授他們,對學生有較為深入地了解。所以,課題組最終這樣確定。2課題實施階段1、前期:進行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及成績狀況的調(diào)查

19、和摸底,開展初步研究(1)課題組教師進行了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及成績狀況的調(diào)查和摸底,為有針對性地進行課題研究打下基礎。(2)課題組進入初步研究階段,各位教師在課題組組長的指導下進行了遵循遺忘規(guī)律、利用自編教學輔刊輔助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的研究。2、中后期:課題組進入正式研究階段,課題組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重點課題專項研究 階段一 此時期的研究重點是“借助各種實踐活動”、“進行學法指導”專題研究以提高課堂實效。(2007、92008、7) 借助各種實踐活動以提高課堂實效教師指導及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走出校園去開展有地方特色的實踐活動。如課題組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示范基地聯(lián)合開展的“有機農(nóng)業(yè)的生產(chǎn)

20、”、“愛我校園”等活動;課題組和德育處、團委、年級組、家長共同開展愛校、愛家、參與“奧運”、“獻愛心”等活動,鞏固課內(nèi)所學并力求學以致用。 進行學法指導以提高教學實效教師課堂進行相關學科的學習方法講座、專題訓練等;進行學習方法問卷調(diào)查;請往屆優(yōu)秀生談學習方法;結(jié)合縣“以項目推進方式深入開展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學法指導”子課題開展相關活動。如林雨老師做的美國內(nèi)戰(zhàn)和趙落義老師做的選擇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校級研究課,以課堂滲透和專題訓練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對期末復習、考試提供指導,學生反映大有幫助。 結(jié)合縣“以項目推進方式深入開展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教學設計”子課題

21、開展相關活動,根據(jù)縣、校課題進展情況,課題組教師精心進行三個層面的教學設計,不同程度地以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期間,縣科研室主任金付栓、科研員丁恩華來校進行課題中期階段檢查(2007年11月),課題組負責人閆立德向他們做了課題研究進展的情況匯報,兩位專家對本課題研究進行了點評和指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督促課題順利開展。另外,閆立德老師去北京二中分校聽取“2007年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專家培訓系列講座”,帶回一系列相關材料,并向課題組教師進行二級培訓和指導,促進課題研究進展。 階段二 此時期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課前準備工作有效性的研究”和“進行優(yōu)化教學設計”專題研究以提高課堂實效。(200

22、8、82009、7)(1)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一是落實集體研討制度和教研組長負責制度,落實研討的時間、地點,責任到人;二是改進集體備課的要求,提高集體備課的質(zhì)量,如備課的重點是提供整體教學思路和相關教學資料(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設計好課堂重點的教學;三是加強領導的管理指導和督促評比工作。(2)學知識處理的有效性。所謂教學知識處理的有效性是指課堂教學知識選擇與安排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首先是選擇有效的教學知識量。其因有三: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于有效知識量;第二,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取決于有效知識量;第三,學生思想提升取決于有效知識量。其次是教學知識安排的有效性。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根據(jù)知識的類

23、型進行相應的教學安排。二是對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補充知識要遵循“適用、必要、科學、精巧”等原則,做到“需中求好,好中選精”。三是注重知識為社會適用性。學生始終是社會的個體,最后還是要融入社會、適應社會,乃至改造社會,因而課堂教學要承載現(xiàn)在社會價值與規(guī)范傳遞給學生的任務(3)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一是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并通過課堂訓練提高預習質(zhì)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以教促學;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 階段三 此時期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課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專題研究以提高課堂實效。(2008、92010

24、、1)(1)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cè)重;其次,教師應根據(jù)課堂的動態(tài)發(fā)展恰當?shù)卣{(diào)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但完成預設目標應不低于80%,生成目標不能超過20%;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2)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yè)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xié)調(diào)和共同發(fā)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3)教學方式與方法運用的有效性1)教學交往的有效性。教學交往的有效性是指師生與生生之間通過有效地交流,

25、促使課堂教學目標有效達成,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有效知識量。師生交往的有效性從心理學考查,要注意學生的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通過講解重點與難點去強化注意、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的程度等。從教育社會學角度考查,課堂教學師生交往的有效性與教師教學交往風格有關。不同的教學交往風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交往環(huán)境,學生個性特征運用相應的教學交往風格,以提高教學交往的有效性。2)課堂管理有效性。課堂管理的有效管理,在合理吸收課堂管理技巧的科學因素外,還要加強對課堂管理的人文思考。注意課堂管理的人文性,關注師生共同和諧發(fā)展的課堂管理策略成為中小學校加強課堂管理的新價值取向,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有效吸收科學文化知

26、識的同時,使師生的人格得以健全發(fā)展。教師進行課堂管理的人文思考主要有:課堂內(nèi)的分層管理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課堂中的各種學習型組織;合理運用管理的心理效應;營造“文化生態(tài)”型的師生關系;合理調(diào)節(jié)學生亞文化的影響因素等。3)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第一,注意提問的針對性與輻射面。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第二,注意為學生提供思維的時間與空間,不要逼迫學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第三,注意反饋的積極態(tài)勢。教師應始終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第四,注意鼓勵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4)學習評價:a、學習評價應是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b、學習評價應是針對性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

27、頻繁地評價。c、學習評價應是發(fā)展的評價,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階段四 此時期是課題結(jié)題階段、構建學科知識體系以提高課堂實效。(2010、22010、7)此時課題研究的重點就是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指導和構建完備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課堂學習和階段復習的實效性。1、做好實驗班的對比班學習各時期成績的收集與整理工作。2、收集整理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各個階段的各項研究成果。3、對實驗班與對比班的教學實效(主要是成績),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從而得出實驗效果。4、做好課題的階段總結(jié)和課題結(jié)題、驗收工作。七、研究結(jié)果、成果及分析本課題經(jīng)過幾年的研究,在課題組教師的努力下和學生的配合

28、下,課題組取得一些研究成效。(一)課題研究的成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課題組教師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認識和實踐方面(1)課題組教師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入的認識。(2)課題組教師分析出影響課堂教學實效的因素。(3)課題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提高教學實效的嘗試。2、學生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認識和實踐方面(1)通過問卷調(diào)查、方談及原因分析,大部分學生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有了較深入的認識。(2)部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有意識地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課堂學習實效。3、課題組教師所作的研究課、觀摩課,包括課件、課堂實錄;4、實驗班與對比班幾年來的成績對照分析報告;5、課題組編印

29、的課題研究通訊;6、課題的各階段總結(jié)和結(jié)題報告;7、課題組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教學設計等。(二)課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張劍平 最優(yōu)化學科課堂教學 提高地理教學實效 (論文體會)閆立德 生物的生殖 公開課 縣級一等獎閆立德 如何預防艾滋病 公開課 縣級一等獎閆立德 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 縣級一等獎閆立德 傳染病的預防 研究課 縣級二等獎閆立德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性雜談(論文) 縣級一等獎閆立德 關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體會(論文) 縣級一等獎趙振京 改進歷史教法提高課堂效率(論文體會)趙落義 話說舊縣舊縣小城鎮(zhèn)建設調(diào)查研究(活動設計) 國家級一等獎趙落義 地震與

30、地震傷害預防(教學設計) 市級一等獎、入書趙落義 我為“獨山陶藝再現(xiàn)輝煌”獻計策 (活動設計) 市級三等獎趙落義 通過調(diào)控課堂時態(tài)提高教學實效的嘗試(論文)趙落義 實施有效指導 提高教學實效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習成效的對比分析(調(diào)查報告)于春霞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 校級研究課 于春霞 教學設計 課改片二等獎 張劍平 教學設計 課改片二等獎 林 雨 教學設計 課改片二等獎 于春霞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利弊(課題論文) 林 雨 美國內(nèi)戰(zhàn) (研究課) 校級研究課 趙落義 選擇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學法指導) 校級研究課 趙落義 讓教學目標重新成為一切教學行為的最終靈魂(論文) 縣級二等獎趙落義 人格尊嚴不

31、容侵犯 (研究課) 縣級三等獎 卓海金 讓學生動起來 讓課堂活起來 探索與研究(2009年9月發(fā)表) 林 雨 以經(jīng)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談如何講經(jīng)濟史(論文)(三)課題研究成果的分析課題研究成果的內(nèi)容深度、原因分析及改進建議1、課題組成員的各種成果都涉及課題的一個或某幾個專項內(nèi)容,但是,各個成員由于受自身工作量、能力、積極性等方面的影響,成果數(shù)量偏少。2、課題文字成果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層次的思考、領悟以及獨到的見解。這急需每個人深入學習和思考,加強自身理論修養(yǎng),提高科研水平。3、切實開展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較少,這需要加大與課題組內(nèi)部及校外相互交流頻率;另外課題組也需要得到專家的指導

32、和輔導。4、由于時間短、學生受“功利”思想影響,對課題研究的部分內(nèi)容認識不到位;部分學生對“非中考科目”不夠重視,使得課題進展的總體成效還沒有大幅度的提高。這需要廣大師生要有耐性,勇于堅持。八、問題和建議(一)課題研究存在的一些問題1、本課題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到目前為止研究進展較為順利,措施有效,但是課題本身的難度超出預期,實際效果還不十分理想。2、由于課題組各個成員科研意識和能力不高,有的老師積極性偏低,使得課題真正開展起來難度有所增加。3、課題組各個成員每人都參加了縣以項目推進方式深入開展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踐和加強課堂教學層次性研究,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課題的各個子課題研究,盡

33、管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融合和促進,但同時因每個人工作較多,有時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使大家在精力上會有所分散。4、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條件難以達到理想要求,缺乏必要的物質(zhì)和經(jīng)費支持,給購買課題資料、外出交流、學習考察等帶來一定困難。5、進入初三第二學期,由于中考的緣故,無論是實驗教師還是參與學生都很繁忙,使得此階段的課題研究效果受到一定影響。6、教師由于缺乏相應知識,使得對課題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不夠深入。(二)今后課題研究開展的建議1、加大與班主任合作的力度,促使其他課任教師也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課堂實踐工作中來,齊抓共管。2、實驗班和對比班整體情況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其他影響因素

34、,如班風、學風的濃厚程度,班主任的更換等。3、教師可以繼續(xù)使用“喜報”和獎狀,對學習實效和成績提高明顯的學生給以及時的鼓勵和認可。4、課題研究需要與課堂教學更加緊密而融洽地結(jié)合,得到學校更多而且必要的物質(zhì)和經(jīng)費支持,如購買課題資料、外出交流、學習考察等。5、影響教學實效提高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教師要充滿激情去感染學生、要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師應尊重學生意見,師生分享教學快樂等。6、聘請科研專家對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進行培訓。7、將這一課題研究中的成果和成功經(jīng)驗進行交流和推廣,運用到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去。8、學校應加大課題研究在日常教學、考核晉級、選優(yōu)評先中所占比例的力度,通過行政手段來使更多的教

35、師真真正正地加入到課題研究中來;使原有的課題研究者更有熱情地進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校良好的科研氛圍和風氣。結(jié)束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是每個教師都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課題,也是學校教學一個永恒的課題。雖然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和研究,本課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并不能說明我們就找到了徹底解決提高課堂實效這一“頑癥”的“靈丹妙藥”。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思考、去摸索、去研究,尋找到針對各種新情況下的有效解決辦法,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而成為高效課堂,為學校教學質(zhì)量再上新臺階而不懈努力。參考文獻: (一)課題參考部分文章1、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pdsgjd 文章來源:網(wǎng)站2、如何在新課程中提

36、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陳國平等3、心理學教授談記憶魔法-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南開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樂國安(二)課題參考書籍1、中學生物教學參考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教育學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3、心理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試行) 教育部編5、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耿申、周春紅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6、基礎教育科研方法入門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編7、中學教研與論文寫作實用手冊 馬小為主編 西安地圖出版社8、教學設計 王麗娟 張憶鈞 李少斌等編著 南海出版社9、新課程下教師自我發(fā)展設計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 林潤之主編 新華出版社(三)課題培訓參考資料2007年校

37、本研究專項課題專家培訓講座1、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曾天山2、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教育研究課題的實施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陶文中3、問題分解與子課題設置、課題成果的總結(jié)與提煉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陳如平4、問卷設計與調(diào)查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 申繼亮5、課題研究的總結(jié)和資料的積累、整理與分析、研究報告的撰寫 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 趙學勤2010年6月在高壓缸排汽的總管上裝有動力控制止回閥,以便在事故情況下切斷,防止蒸汽返回到汽輪機,引起汽輪機超速。在高壓缸排汽總管的端頭有蒸汽沖洗接口,以供在管道安裝完畢后進行沖洗,在管道沖洗完成后用堵頭堵死。center p

38、in checks and anchoring the inner cylinder. According to While coupling alignment should keep oil out of cavity and locate the rotor axis neck raised are within the prescribed limits, there should be no gaps, Horn, Horn and Horn 0.05mm feeler gauges fit into. Center coupling, condenser water filling

39、 and water-filled according to factory requirement. For coupling three supported rotor Center, the mouth under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value should be as stipulated in the manufacturer, usually 0.150.25mm. In the case of coupling connection, if possible, lifting only one bearing end of the support bearing of the rotor, remove the bearing, fitted with special tiles and special lifting tools, disc rotors, check the journal flutter tile, should generally be less than 0.10MM. When the couplings and rotor comes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the coupling Centre shall prevail. 6.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