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基本原理與滅火的基本的方法_第1頁
燃燒的基本原理與滅火的基本的方法_第2頁
燃燒的基本原理與滅火的基本的方法_第3頁
燃燒的基本原理與滅火的基本的方法_第4頁
燃燒的基本原理與滅火的基本的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文檔.第二章:燃燒的根本原理與滅火的根本的方法第一節(jié):燃燒的根本原理火災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因此,火災是一種燃燒現(xiàn)象, 研究火災就必須研究燃燒現(xiàn)象。一、燃燒的本質燃燒,俗稱“著火。人們通過長期用火實踐和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 燃燒是可燃物質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劇烈化學反響,通俗 地說燃燒就是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響過程。因此,國標GB590786規(guī)定: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fā)生作用的 放熱反響,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發(fā)煙現(xiàn)象。可燃物在燃燒過程中,生成 了與原來物質完全不同的新物質。C + O2 燃燒CO22H2 + O2 燃燒 2H2OCH4+ 2O2 .燃燒CO2 + 2H

2、2。燃燒不僅在空氣中氧存在時能發(fā)生,有的可燃物在其它氧化劑中 也能發(fā)生燃燒。例如,氫就能在氯氣中燃燒:H2+ CL2 燃燒 2HCL燃燒具有三個特征,即化學反響、放熱和發(fā)光。通電的電爐和燈泡雖 然有發(fā)光和放熱現(xiàn)象,但沒有進行化學反響,只是進行了能量的轉化,故 不是燃燒;生石灰遇水發(fā)生了化學反響,并且放出了大量的熱,但它沒有 發(fā)光現(xiàn)象,它也不是燃燒。這些現(xiàn)象雖然不是燃燒,但在一定條件下,可 作為著火源引起燃燒或引發(fā)火災。二、燃燒的根本條件燃燒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條件,燃燒就不會發(fā)生。人 們在同火災長期斗爭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任何物質要發(fā)生燃燒,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根本條件亦稱三要素:即可燃物、

3、氧化劑和溫度著火源一可燃物凡能在空氣、氧氣或其它氧化劑中發(fā)生燃燒反響的物質,都稱為可燃 物。如木材、氫氣、汽油、煤碳、紙張、硫等等。可燃物如果按其化學組 成,可分為無機可燃物和有機可燃物兩大類;從數(shù)量上講,絕大局部可燃 物為有機物,少局部為無機物。按其所處的狀態(tài),又可分為可燃固體、可 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三大類。對于這三種狀態(tài)的可燃物來說,其燃燒難易程 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氣體比擬容易燃燒,其次是液體,最后是固體。可燃 物是燃燒不可缺少的一個首要條件,是燃燒的內因,沒有可燃物,燃燒根 本不能發(fā)生。二助燃物氧化劑但凡與可燃物質相結合并能幫助、支持和導致著火或爆炸的物質,稱 為助燃物。助燃物,實質上是氧

4、化劑,氧化劑是一種能氧化其它物質而本 身被復原的物質。氧化劑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氧氣??諝?、氯、澳、 氯酸鉀、過氧化鈉等都是氧化劑,都能幫助和支持燃燒。人們通常所說的助燃物是指空氣,因為空氣中存在約五分之一約 21%體積的氧,故一般可燃物在空氣中遇點火源都能燃燒。燃燒時,可 燃物與氧化劑發(fā)生劇烈地氧化復原反響,在反響中,可燃物被氧化,氧化劑被復原。三點火源但凡能夠使可燃物與助燃物發(fā)生燃燒反響的能量來源統(tǒng)稱為點火源。 這種能量既可以是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也可以是機械能。點火源 溫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燒。根據(jù)點火源產生能量的來源不同,點 火源一般可分為直接火源和簡接火源:1、直接火

5、源1、明火:指生產、生活中的爐火、焊接火、吸煙火,撞擊、磨擦 產生的火,機動車排氣管的火星、飛火等。明火是最常見而且是比擬強的點火源,也是最危險的點火源。2、電弧、電火花:指電器設備、電氣線路、電氣開關短路或漏電 產生的火花;、BP機等通信工具開關產生的電火花等;還有靜電火花,如人體與化纖衣服摩擦產生的靜電火花。這些電火花都能引起可燃 性氣體、液體蒸氣和易燃固體物質著火。3、雷電:瞬間高壓放電的雷擊能引燃任何可燃物。2、間接火源1、高溫:指高溫加熱、烘烤、積熱不散、機械故障發(fā)熱等由于蓄 熱而產生較高溫度,如金屬焊割時的熔渣、發(fā)熱的白熾燈、燒紅的鐵塊、 長時間通電的電熨斗等。2、光輻射:如太陽光

6、、凸玻璃聚光熱等。這種熱能只要具有足夠 的溫度,就能點燃可燃物質,從而引發(fā)火災。3、自燃起火:指既無明火又無外來熱源的情況下,物質本身自行 發(fā)熱、燃燒起火。如黃磷在空氣中會自行起火,鉀、鈉等金屬遇水會著火。四、燃燒的充分條件要發(fā)生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燃燒的三個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某些情 況下,雖然具備了燃燒的三個要素,也不一定能發(fā)生燃燒。如果可燃物的 數(shù)量不夠,氧氣缺乏或點火源的熱量不大,溫度不夠,燃燒也不能發(fā)生。 所以,要發(fā)生燃燒,除了上述三個根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充分條件。第一,一定數(shù)量的可燃物首先,要發(fā)生燃燒,必須有足夠數(shù)量的可燃物質。如果在空氣中的可燃 氣體或蒸氣的濃度不夠,燃燒就不

7、會發(fā)生。例如:在一般氣溫下用火柴去 點汽油和柴油時,汽油立即燃燒起來,而柴油卻不能燃燒。為什么柴油不 能燃燒呢?這是因為柴油在一定氣溫下?lián)]發(fā)到空氣中的蒸氣數(shù)量很少,還 沒有到達燃燒的濃度。也就是說,雖有可燃物質,但其濃度不夠,即使有 空氣氧和引火源的接觸,也不能發(fā)生燃燒。第二,一定比例的助燃物要使可燃物質燃燒,必須供應足夠的助燃物,否那么,燃燒就會逐漸 減弱,直至熄滅,也就是說助燃物質的數(shù)量不夠,也不能發(fā)生燃燒。例如: 點燃的蠟燭用玻璃鐘罩罩起來,不讓周圍的空氣進入,這樣經過較短的時 間,蠟燭就會熄滅。通過對玻璃罩內的氣體的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氣體中還含 有16%的氧氣,這說明一般可燃物在空氣中的含

8、氧量低于 16%的條件下, 就不能發(fā)生燃燒。第三,一定能量的點火源要發(fā)生燃燒,引火源必須有一定的溫度和足夠的熱量,否那么燃燒也 不能發(fā)生。例如:從煙囪冒出來的火星溫度約為 600c如果這些火星落在易 燃的柴草或刨花上,就能引起燃燒,這說明這些火星所具有的溫度和熱量 能引燃這些物質。如果這些火星落在大塊木材上,就會很快熄滅,不能引 起燃燒,這說明落在大塊木材上的火星雖有相當高的溫度。但缺乏足夠的 熱量。因此不能引起大塊木材燃燒。第四,要發(fā)生燃燒,必須使燃燒的三個要素相互結合、相互作用,否那 么燃燒就不能發(fā)生。譬如,在我們房間內有桌椅、窗等可燃物質,有充滿 空間的空氣,有火源、電源,構成了燃燒的三

9、個要素,可是并沒有發(fā)生燃 燒現(xiàn)象。這就是因為這些條件沒有互相作用,火源沒有點燃桌椅板凳等可 燃物質,火當然就燒不起來。三、燃燒的類型1、閃燃:閃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體揮發(fā)出來的蒸氣分子與空氣混合后, 到達一定的濃度,遇火源產生一閃即滅的現(xiàn)象。發(fā)生閃燃是因為易燃或可燃液體在閃燃溫度下蒸發(fā)的速度比擬慢,蒸 發(fā)出來的蒸氣僅能維持一剎那的燃燒,來不及補充新的蒸氣維持穩(wěn)定的燃 燒,因而一閃就滅了。2、著火:可燃物與著火源接觸引起燃燒,這種持續(xù)燃燒的現(xiàn)象就叫著 火。著火是燃燒的開始,并且以出現(xiàn)火焰為特征。著火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燃燒現(xiàn)象,如用打火機點燃柴草、汽油、 液化石油氣,就會引起它們著火。3、自燃:可

10、燃物質在空氣中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靠自 身發(fā)熱或外來熱源引發(fā)的自行燃燒現(xiàn)象。4、爆炸:是指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迅速地轉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并在瞬間釋 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氣體、蒸氣在瞬間發(fā)生劇烈膨脹的現(xiàn)象。四、火災開展的根本過程無論那種形式的火災,它們都包括著火、火勢增大、煙氣蔓延、火焰 熄滅等過程。我們把火災的開展大體分成初期增長階段、充分開展階段及 減弱階段?;馂臍v程 室內火災開展曲線圖1、初期增長階段剛起火時,火區(qū)的面積不大,其燃燒狀況與敞開環(huán)境中的燃燒差不多 如果不及時撲救,火區(qū)將逐漸增大。不久,其規(guī)模便增大到房間體積明顯 影響燃燒狀況的階段。也就是說,房間的通風狀況對火區(qū)繼續(xù)開展的影

11、響 越來越明顯。在這一階段中,室內的平均溫度還比擬低,因為總的熱釋放 速率不高,不過在火焰和著火物體附近已出現(xiàn)局部高溫區(qū)。如果房間的通風狀況良好,火災將逐漸開展到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一 一轟燃。這里室內所有的可燃物都將起火。轟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室內火災已 由初始增長階段轉變到充分開展階段。與火災的其他主要階段相比,轟燃 所占時間是比擬短暫的,對應著溫度一一時間曲線陡升的那一小段時間。2、充分開展階段火災進入這一階段后,燃燒強度仍在增強,熱釋放速率逐漸到達某一 最大值,室內溫度經常會升到 800oC以上,因而可以嚴重地損壞室內的設 備及建筑物本身的結構,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局部毀壞或全部倒塌。另一方 面,

12、高溫煙氣還會攜帶著相當多的可燃組分從起火室的開口竄出,從而引 起鄰近房間或相鄰建筑物起火。3、減弱階段這是火災逐漸冷卻的階段。一般認為,此階段是從室內平均溫度降到 其峰值的80%左右時開始的。這是可燃物的揮發(fā)組分大量消耗而致使燃燒 速率減小的結果。隨后明火燃燒無法維持,可燃固體變?yōu)槌酂岬慕固俊_@ 些焦炭按碳燃燒的形式繼續(xù)燃燒,不過燃燒速率比擬緩慢。由于燃燒放出 的熱量不會很快散失,室內溫度仍然較高,在焦炭附近還會存在局部相當 高的溫度區(qū)。假設火災尚未開展到減弱階段就被撲滅了,可燃物還會發(fā)生熱分解, 而火區(qū)周圍的溫度在一段時間內還比平時高得多,可燃揮發(fā)組分還可以繼 續(xù)析出。如果到達了足夠高的溫度

13、與濃度,還會再次出現(xiàn)明火燃燒。因此, 滅火后應當注意這種“死灰復燃問題。小資料:痛心!全國平均每天燒掉 400萬元假設,你是一個億萬富翁,你舍得每天從自己的金庫里提取 400萬元人 民幣當眾焚毀嗎? 我想,你肯定不會,否那么,這個億萬富翁用不了 幾天,便會從大富翁變成一個窮光蛋!但是,日常生活中卻偏偏有這一種我們視而不見,但卻千真萬確存 在的怪事:每天,中國都有400萬元被焚毀!據(jù)?中國火災統(tǒng)計年鑒?統(tǒng)計:1997年,全國共發(fā)生火災不含森林、 草原火災140028起,死亡2722人,傷4930人,直接財產損失15. 4億 元。也就是說,中國每天都有427萬元被燒掉。1998 年,全國共發(fā)生火災

14、不含森林。草原?;馂?142326起,死 亡2389人,傷4905人,直接財產損失14 4億元,同樣,每天都有400 萬元被燒毀。1999 年,全國共發(fā)生火災179755起不含森林、草原火災,死亡 2744人,傷4572人,直接財產損失14. 33億元。全國每天也有近400萬 元被燒掉。2001年,全國共發(fā)生火災215863起,造成2314人死亡和13. 9億元 的直接財產損失。全國每天有約 380萬元被燒掉。這些每天白白燒掉的400萬元,如果用來投資開發(fā)中國的西北地區(qū)。 不知可以產生多么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果用來扶貧或解決城鎮(zhèn)失業(yè)下崗的 職工,每天的400萬元就等于每天可以建造一座中小型的生產

15、企業(yè),不知 解決了多少失業(yè)人員的飯碗問題;假設將這些 400萬元用來資助希望工程 的話,它的作用幾乎可以每天解決100多間希望小學的建造當然,這些都不過是假設,盡管 400萬元的作用如此巨大,但每天,在中國卻因為 火災價值400萬元的財務被付之一炬。有人作過統(tǒng)計,自建國以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由方案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火災以每年平均40%的增長率吞噬著人民的生命財產。然而由于嚴重滯后的公眾消防意識,成為火災日益瘋狂的最大 幫兇。據(jù)公安部消防局的有關統(tǒng)計報道:建國以來,我國火災的年平均損失 依次為:50年代:5000萬元;60 年代:1. 2億元:70 年代:2. 5億元;80

16、年代:3. 5億元;90 年代,9. 5億元。上述數(shù)據(jù)向人們說明:面對經濟建設的飛躍開展,以及火災越來越嚴 峻的現(xiàn)實,如果全社會都關心消防,消除火災隱患,那么,這每天 400多 萬元的財富,就可以從烈火中奪回來。燒不著的樹非洲的叢林中有一種奇怪的樹,不僅火很難把它燒著,它還擁有自動 滅火功能呢! 一旦有火在它附近出現(xiàn),即能及時自動將火撲滅。一位科學 家曾試驗過這種樹對火的敏感性。他成心在這種樹下用打火機打火點煙, 誰知火光一閃香煙尚未點著,無數(shù)條白色的液體泡沫由樹上向他噴來,弄 得他滿頭是白沫,身上衣服也濕了,狼狽異常,打火機的火也隨之熄滅。這種擁有滅火功能的樹,叫“梓柯樹,生長于非洲安哥拉的

17、西部。樹型高大,枝葉茂密,是一種常綠樹。它的葉片細而長,葉寬僅2、3寸,而長那么有七八尺,垂掛下來,猶如女孩子的長辮子。在高大的樹枝間, 長有許多比拳頭略大的球狀物。從外表上看,似乎是果實,實際上是這種樹的自動“滅火器,植物學家稱之為“節(jié)包。摘一個下來看,可見其果實上有許多小孔,就象蓮蓬頭上的小孔,里面裝滿透明的液體。經化學家分析,這種液體含 有大量四氯化碳,一噴出來就起泡沫,火很快就熄滅。想一想:1、火怎樣才能燃燒?沒有酒精的酒精燈能否燃燒?為什么燈帽一蓋, 火就會熄滅?答案提示:燃燒的三個條件。2、根據(jù)燃燒的原理,你覺得在日常生活中會有那些引起火災的不良行 為?答案提示:躺在床上吸煙,亂丟

18、煙頭,煤氣泄漏,油鍋溫度太高,家 用電器老化,電線短路,燃放煙花不當?shù)?。動動手:做一個實驗,親身體驗燃燒的原理,理解燃燒的條件。第二節(jié):防火的根本的原理和滅火的根本方法燃燒不僅需要一定的條件,而且燃燒條件是一個整體,無論缺少哪一 個,燃燒都不能發(fā)生,正在進行的燃燒,當其缺少某個條件,燃燒也會中 止。人們掌握了燃燒條件,進而就可以掌握防火的根本原理和滅火的根本 方法,有效地同火災作斗爭。一、防火的根本原理一切防火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火災發(fā)生和限制燃燒條件互相結合、互 相作用。根據(jù)物質燃燒的原理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人們總結出防 火的根本原理:1、控制可燃物在消防工作中,可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

19、施,破壞燃燒的根底和助 燃條件,防止形成燃爆介質。簡單地說,就是減少、消除可燃物,沒有東 西可燒,火想燒也燒不起來。例如:用難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 房屋;在材料中摻入阻燃劑,或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進行阻燃處理, 使易燃材料變成難燃或不燃材料,以提高其耐火極限建筑構件從受到火 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被破壞時止的這段時間稱為耐火極限 加強通風,降低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在空間的濃度,使其低于爆炸下限 濃度;但凡性質上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開儲運;對易燃易爆物質的生產, 在密閉設備中進行等。2 、控制和消除點火源在人們生活、生產中,可燃物和空氣是客觀存在的,絕大

20、多數(shù)可燃物 即使暴露在空氣中,假設沒有點火源作用,也是不能著火或爆炸的。從這 個意義上說,控制和消除點火源是防止火災的關鍵。一般說來,實際生產、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火源大致有下述五種:1、生產用火。如加熱用火、維修用火、電氣焊、烘爐等。2、生活用火。如做飯的爐灶、燃燒物品、吸煙等。3、電器設備。如電視機、電冰箱、電燈、電熱毯、電烘箱、電熨 斗等電氣設備,由于短路、接觸不良或過負荷和長時間通電等原因產生高 溫、電弧或電火花。4、自燃,由于物質本身所進行的物理和化學反響產生的熱。5、靜電火花、雷擊和其他火源。根據(jù)不同情況,控制這些火源的產生和使用范圍,采取嚴密的防范措 施,嚴格動火用火制度,對于防火防

21、爆十分重要。3、阻止火勢擴散蔓延一旦發(fā)生火災,人們應該千方百計地使火災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不 讓火勢蔓延擴大,這樣就要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采取措施,阻止新的燃燒條件 形成。限制火災爆炸擴散蔓延的措施,應在城鄉(xiāng)建筑、生產工藝設計開始就 要加以統(tǒng)籌考慮。例如:在建筑物之間設置防火防煙分區(qū)、修筑防火墻、 留足防火間距;對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和裝置,采取分區(qū)隔離、露天布置和遠距離操作 的方法;在能形成可爆介質的廠房、庫房、工段,設泄壓門窗、輕質屋蓋; 安裝平安可靠的平安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單向閥、阻火閘門、火星熄 滅器等阻火設備;裝置一定的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設備或固定、半固 定的滅火設施,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撲

22、救初起火災。二、阻燃理論阻燃是使可燃固體具有防止、減慢或終止有焰燃燒的性能。常用的阻 燃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材料的外表噴涂阻燃劑;二是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 參加阻燃劑。阻燃劑是提高可燃材料阻燃性能的一類助劑。阻燃劑主要通過以下效應發(fā)揮作用:1、覆蓋效應:阻燃劑在燃燒產生的高溫作用下,生成難燃的保護層或蜂窩狀、泡沫 狀物質,覆蓋在可燃材料的外表,起到隔氧和隔熱作用,從而阻止了材料 的熱分解及可燃揮發(fā)組分與空氣的混合。2、吸熱效應:阻燃劑可吸收燃燒放出的大量熱量,使材料溫度降低,從而使其熱分 解和燃燒減慢。3、抑制效應:阻燃劑分解生成的某些生成物可捕捉到火焰中的活性基的基團,從而 使鏈式燃燒反響中斷。

23、4、稀釋效應:阻燃劑分解生成大量不燃氣體,大大稀釋了材料外表附近的可燃氣體 濃度和氧氣濃度,從而使燃燒不能維持。三、滅火的根本的方法一切滅火方法,都是為了破壞已經形成的燃燒條件,或者使燃燒反響 中的游離基消失,以迅速熄滅或阻止物質的燃燒,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 失。根據(jù)燃燒條件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滅火的根本方法有四種。一隔離就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與未燃燒的物質隔開或疏散到平安地點,燃 燒會因缺乏可燃物而停止。這是撲滅火災比擬常用的方法,適用撲救各種 火災。在滅火中,根據(jù)不同情況,可具體采取以下方法: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qū); 將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

24、助燃物品搬走;排除生產裝置、容器內 的可燃氣體或液體;設法阻擋流散的液體;撤除與火源毗連的易燃建構 筑物,形成阻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用高壓密集射流封閉的方法撲救井 噴火災等。二窒熄就是隔絕空氣或稀釋燃燒區(qū)的空氣含氧量,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夠的氧 氣而停止燃燒。它適用于撲救容易封閉的容器設備、房間、洞室和工藝裝 置或船艙內的火災。在滅火中根據(jù)不同情況,可具體采取以下方法:用干砂、石棉被、帆布等不燃或難燃物捂蓋燃燒物,阻止空氣流入燃 燒區(qū),使已燃燒的物質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用水蒸氣或惰性氣體灌 注容器設備稀釋空氣;條件允許時,也可用水淹沒的窒熄方法滅火;密閉 起火的建筑、設備的孔洞和洞室;用泡沫

25、覆蓋在燃燒物上使之得不到新鮮 空氣而窒熄。三冷卻就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物的溫度降到低于燃點, 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體上,使其不受火焰輻射 熱的威脅,防止形成新的火點,將火災迅速控制和消滅。最常見的方法, 就是用水來冷卻滅火。比方,一般房屋、家具、木柴、棉花、布匹等可燃 物質都可以用水來冷卻滅火。二氧化碳滅火劑的冷卻效果也很好,可以用 來撲滅精密儀器、文書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初期火災。還可用水冷卻建構 筑物、生產裝置、設備容器,以減弱或、瞅火焰輻射熱的影響。但采用水 冷卻滅火時,應首先掌握“不見明火不射水,這個防止水漬損失的原那 么,當明火焰熄滅后,應不再大量用

26、水滅火,防止水漬損失。同時,對不 能用水撲救的火災,切忌用水滅火。四抑制這是基于燃燒是一種鏈鎖反響的原理,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鏈鎖反響, 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從而使燃燒反響停止,到達滅火目的。 采用這種方法的滅火劑,目前主要有 1211、1301等鹵化烷滅火劑和干粉 但鹵化烷滅火劑對環(huán)境有一定污染,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生產和使 用將會受到限制,各國正在研制滅火效果好且無污染的新型高效滅火劑來 代替。在火場上究竟采用哪種滅火方法,應根據(jù)燃燒物質的性質、燃燒特點 和火場的具體情況以及消防器材裝備的性能進行選擇。有些火場,往往需 要同時使用幾種滅火方法,比方干粉滅火時,還要采用必要的冷卻

27、降溫措 施,以防復燃。小資料:故宮大缸多消防常年備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筑群。當我們游覽故宮時,不時會發(fā)現(xiàn)那一尊尊金屬大缸。據(jù) 大清會典?記載,紫禁城內曾有大缸308尊。由于歷史動亂的變遷,現(xiàn)還剩 200余尊。故宮內的大缸,按質量可分為銅鎏金桔祥缸、燒古青銅缸和鐵鑄 大缸。第一類銅鎏金桔祥缸,是比擬貴重的,這種缸明代數(shù)量較少,到了 清代多起來。在故宮內被俗稱 “金鑾殿的太和門前,就陳列著這種珍貴 的鎏金大銅缸,每尊高1.2米,直徑1.63米,缸的上部外表均銘刻著大清 乾隆年造的字款,大缸的兩側飾有獸面紋鋪環(huán)耳。第二類燒古青銅缸,全 部為清代所制

28、造,其外表油黑鋰亮,非常雅致,在景遠門和隆宗門前各有 一對這樣的大缸。第三類是明代制造的鐵鑄大缸,古樸素雅。凡游覽古宮的人,都會自覺和不自覺地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故宮內 為什么要設置這么多大缸呢?原來故宮內的殿宇樓閣均為磚木結構,很容易著火。一旦發(fā)生火災, 如果不及時澆水撲救,火勢會迅速蔓延,把這座價值連城的輝煌建筑化為 烏有。為此,紫金城的建設者們對防火特別重視,在宮殿前設置的這些大 缸,稱之為“門海。門海即門前的“大海,門前有了 “大海,以水 克火,磚木結構的故宮就不怕火災了。因此,這些大缸又被稱為桔祥缸。故宮的大缸每尊可貯水 3000多升,如同一口口小池塘。這些大水 缸,過去由幾十個太監(jiān)專門負責管理,每天派勞役從井內吊水,一擔一擔 把缸水打滿。夏天要保證水質干凈,沒有異味,防止幼蚊孳生。冬天除在 缸口加蓋之外,還在大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