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桿法測定楊氏模量實驗報告_第1頁
光杠桿法測定楊氏模量實驗報告_第2頁
光杠桿法測定楊氏模量實驗報告_第3頁
光杠桿法測定楊氏模量實驗報告_第4頁
光杠桿法測定楊氏模量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昌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課程名稱: 大學物理實驗 實驗名稱: 楊氏模量的測量 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專業(yè)班級: 電子信息類 165 學生姓名: 肖紹斌 學號: 6110116142 實驗地點: 基礎實驗大樓 座位號: 25 實驗時間: 第五周星期三8、9、10節(jié) 楊氏彈性模量測定實驗報告一、摘要彈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形變與應力關系的重要特征量,是工程技術中常用的一個參數(shù)。在實驗室施加的外力使材料產(chǎn)生的變形相當微小,難以用肉眼觀察,同時過大的載荷又會使得材料發(fā)生塑形變形,所以要通過將微小變形放大的方法來測量。本實驗通過光杠桿將外力產(chǎn)生的微小位移放大,從而測量出楊氏彈性模量,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二、實驗儀

2、器彈性模量測定儀(包括:細鋼絲、光杠桿、望遠鏡、標尺和拉力測量裝置);鋼卷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三、實驗原理(1)楊氏彈性模量定義式任何固體在外力作用下都要發(fā)生形變,最簡單的形變就是物體受外力拉伸(或壓縮)時發(fā)生的伸長(或縮短)形變。設金屬絲的長度為L,截面積為S,一端固定,一端在伸長方向上受力為F,伸長為L。定義:物體的相對伸長為應變,物體單位面積上的作用力為應力。根據(jù)胡克定律,在物體的彈性限度內,物體的應力與應變成正比,即則有: 式中的比例系數(shù)E稱為楊氏彈性模量(簡稱彈性模量)。 實驗證明:彈性模量E與外力F、物體長度L以及截面積的大小均無關,而只取決定于物體的材料本身的性質。它是表征

3、固體性質的一個物理量。對于直徑為D的圓柱形鋼絲,其彈性模量為:根據(jù)上式,測出等號右邊各量,楊氏模量便可求得。式中的F、D、L三個量都可用一般方法測得。唯有是一個微小的變化量,用一般量具難以測準。故而本實驗采用光杠桿法進行間接測量。(2)光杠桿放大原理 光杠桿測量系統(tǒng)由光杠桿反射鏡、傾角調節(jié)架、標尺、望遠鏡和調節(jié)反射鏡組成。實驗時,將光杠桿兩個前足尖放在彈性模量測定儀的固定平臺上,后足尖放在待測金屬絲的測量端面上。當金屬絲受力后,產(chǎn)生微小伸長,后足尖便隨著測量端面一起作微小移動,并使得光杠桿繞前足尖轉動一個微小角度,從而帶動光杠桿反射鏡轉動相應的微小角度,這樣標尺的像在光杠桿反射鏡和調節(jié)反射鏡之

4、間反射,便把這一微小角位移放大成較大的線位移。如右圖所示,當鋼絲的長度發(fā)生變化時,光杠桿鏡面的豎直度必然要發(fā)生改變。那么改變后的鏡面和改變前的鏡面必然有一個角度差,用來表示這個角度差。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 ,式中b為光杠桿前后足距離,稱為光杠桿常數(shù)。設開始時在望遠鏡中讀到的標尺讀數(shù)為,偏轉后讀到的標尺讀數(shù)為,則放大后的鋼絲伸長量為,由圖中幾何關系有:,由上式得到:代入計算式,即可得下式:這就是本實驗所依據(jù)的公式。三、實驗儀器:彈性模量測定儀(包括:細鋼絲、光杠桿、望遠鏡、標尺和拉力測量裝置);鋼卷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四、實驗步驟(1)調整測量系統(tǒng)1、目測調整首先調整望遠鏡,使其與光杠桿等

5、高,然后左右平移望遠鏡與調節(jié)平面鏡,直到憑目測從望遠鏡上方觀察到光杠桿反射鏡中出現(xiàn)調節(jié)平面鏡的像,再適當轉動調節(jié)平面鏡直到出現(xiàn)標尺的像。2、調焦找尺首先調節(jié)望遠鏡目鏡旋輪,使“十”字叉絲清晰成像;然后調節(jié)望遠鏡物鏡焦距,直到標尺像和“十”字叉絲無視差。3、細調光路水平觀察望遠鏡水平叉絲所對應的標尺讀數(shù)和光杠桿在標尺上的實際位置是否一致,若明顯不同,則說明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未沿水平面?zhèn)鞑?,可以適當調節(jié)平面鏡的俯仰,直到望遠鏡讀出的數(shù)恰好為其實際位置為止。調節(jié)過程中還應該兼顧標尺像上下清晰度一致,若清晰度不同,則可以適當調節(jié)望遠鏡俯仰螺釘。(2)測量數(shù)據(jù)1、首先預加2kg的拉力,將鋼絲拉直,然后逐

6、次改變鋼絲拉力(逐次增加100g),測量望遠鏡水平叉絲對應的讀數(shù)。 由于物體受力后和撤銷外力后不是馬上能恢復原狀,而會產(chǎn)生彈性滯后效應,所以為了減小該效應帶來的誤差,應該在增加拉力和減小拉力過程中各測一次對應拉力下標尺讀書,然后取兩次結果的平均值。2、根據(jù)量程及相對不確定度大小,用鋼卷尺測量L和S,千分尺測量D,游標卡尺測量b??紤]到鋼絲直徑因為鋼絲截面不均勻而產(chǎn)生誤差,應該在鋼絲的不同位置測量多組D在取平均值。(3)數(shù)據(jù)處理 由于在測量時采取了等間距測量,適合用逐差法處理,故采用逐差法對視伸長C求平均值,并估算不確定度。其中L、S、b只測量一次,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其不確定度不能簡單地由量具

7、儀器規(guī)定的誤差限決定,而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估算儀器誤差限。i、測量鋼絲長度L時,由于鋼絲上下端裝有緊固夾頭,米尺很難測準,故誤差限應該取0.12cm;ii、測量鏡尺間距S時,難以保證米尺水平,不彎曲和兩端對準,若該距離為3040m,則誤差限應該取0.12cm;iii、用卡尺測量光杠桿前后足距b時,不能完全保證是垂直距離,該誤差限可定為0.02cm。五、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1)計算鋼絲彈性模量鋼絲長度L=38.56cm,平面鏡到標尺的距離D=83.15cm,光杠桿前后足間距b=4.450cm鋼絲直徑D測量結果123450.7920.7870.7890.7900.791加力后標尺的讀數(shù)n2.703.11

8、3.513.804.144.534.835.192.873.193.523.954.294.644.945.302.793.153.513.884.214.594.895.25用逐差法求標尺讀數(shù)改變量C12341.421.441.381.37故:(2)計算鋼絲彈性模量的不確定度L、S、b只測量一次,只有B類不確定度,估計其誤差限為L=0.12cm,S=0.12cm,b=0.02cm,故:D的不確定度: C的不確定度:兩邊同時求微分,得到:將上式中d改為u,并取平方和的根:故:最終結果為:六、實驗討論(1)誤差分析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得,鋼的理論彈性模量約為,不妨取作為真值的估計值,并以此計算絕對

9、誤差與相對誤差:可以看出,實驗的誤差是比較小的。(2)改進意見在實驗中通過親身經(jīng)歷,我總結出本實驗中可以做出改進的幾個方面:1、測量鋼絲長度L的改進。在測量鋼絲長度L時,由于鋼絲上下端裝有緊固夾頭,同時鋼絲處于豎直拉長狀態(tài),這給測量帶來很大不便。一來由于緊固夾頭的阻礙,很難將鋼卷尺貼近鋼絲,而必須將鋼卷尺放置在距離鋼絲有一定距離的位置進行測量,這樣由于人眼讀數(shù)的視差,必然會減低讀數(shù)準確度;二來由于鋼絲處于豎直拉長狀態(tài),測量者要將鋼卷尺豎直拉長后再去讀數(shù),這樣就很難保證視線與刻度對齊,從而產(chǎn)生視差,降低讀數(shù)精度。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將鋼卷尺和固定鋼絲的裝置的一端固連在一起,并使得鋼卷尺盡量靠近

10、細鋼絲。需要讀數(shù)的時候,將鋼卷尺拉出,由于鋼卷尺的一端固定,這將大大降低了單人操作時的難度,可以提高測量精度。2、測量鏡尺間距H的改進。在測量鏡尺間距H時,由于距離較遠,很難保證鋼卷尺水平放置、不彎曲而且兩端對齊,顯然這樣帶來的誤差將會相當大。為了減少該誤差,可以參考光學實驗中測量光學元件間距時采用帶刻度的光具座的方法,將望遠鏡、鋼絲固定裝置置于一個帶有刻度的導軌上,從而簡化測量和提高精度。3、測量光杠桿前后足間距b的改進。在測量光杠桿前后足間距b時,不能保證完全是垂直距離,同時由于光杠桿的尺寸和形狀問題,也會使得游標卡尺不能很好地卡緊前后足。可以考慮將光杠桿置于白紙上,用鉛筆描出光杠桿三足位

11、置,然后連接兩個后足,再過前足作后足的垂線,測量前足到垂足的距離,則可以比較簡便地測出前后足間距。但是這樣操作則不能用游標卡尺測量前后足間距,故而將會損失一定測量精度。4、測量視伸長C的改進。由于采用了光杠桿多次成像的方法放大了微小位移,故而對原來位移的微小擾動,也會同時放大成相當大的干擾,從而影響讀取視伸長數(shù)值的精確度。在實驗中我發(fā)現(xiàn),望遠鏡中的標尺像總是在晃動,很難保證叉絲保持對齊某個刻度線,嚴重的時候叉絲對準的刻度甚至會有一個相當大的變動范圍,大大超過儀器本身的測量誤差限度??紤]到視伸長C對本實驗精確度的影響極大,我認為應該著重改善這個問題。1.應該盡可能地減少鋼絲受到的擾動。實驗時應該

12、盡量小心,保持桌面的平穩(wěn),并且盡量在標尺像晃動不太劇烈的時候迅速讀數(shù)。2.應該通過多次讀取數(shù)值來消減誤差。在加力和減力后,應該在標尺晃動不太劇烈時,讀取幾組數(shù)據(jù),然后再求平均,通過平均的作用消減讀取位置偏離真實位置的誤差。五、總結本實驗通過光杠桿的放大作用,測出了在載荷作用下鋼絲的微小變形,從而測量出了鋼絲的楊氏彈性模量。與文獻上的理論值相比較,測量值能較好地吻合理論真值。光杠桿的放大作用同時也啟發(fā)我們,放大微小位移時可以通過光學儀器或者光學規(guī)律將微小位移轉化成或放大成可測量的較大位移。由此我們可以將這個思想推廣到任何微小位移的測量上去,故而本實驗具有重大的啟發(fā)意義。實驗中我通過仔細琢磨原理和小心操作儀器,順利地解決了一些故障和意外,但是仍然存在測量精度不足的問題,故而仍需要再接再厲。六、思考題:1.在本實驗中如何盡量減小系統(tǒng)誤差?答:首先應該盡可能地減少鋼絲受到的擾動。實驗時應該盡量小心,保持桌面的平穩(wěn),并且盡量在標尺像晃動不太劇烈的時候迅速讀數(shù)。其次應該通過多次讀取數(shù)值來消減誤差。在加力和減力后,應該在標尺晃動不太劇烈時,讀取幾組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