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語之多界面視域下的概念轉喻與隱喻_第1頁
心情短語之多界面視域下的概念轉喻與隱喻_第2頁
心情短語之多界面視域下的概念轉喻與隱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界面視域下的概念轉喻與隱喻摘 要:轉喻作為一種修辭思維或認知心理運作,在人類生活的 各個層面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轉喻思維定義的描述, 分析了轉喻與隱喻的主要區(qū)別,并舉例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意義上 的連續(xù)性。轉喻可為語言的使用和建構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概念轉喻 功能 隱喻一、引言 目前,在國外認知語言學研究中,轉喻被認為是一種心理和認 知的過程,是人類認知活動中最基本的成分特征。它為人類表達思 想提供了一種可能:用我們已知的概念去推理我們未知的信息;用 我們對世界有限的經(jīng)驗去推導得出我們還未能捕獲的事物的假設。 (j.littlemore ,2009 :107)根據(jù)

2、 radden&kovecses (1999 : 21 )的觀點, “轉喻是一種認 知過程,即在同一個認知模型中,從一個概念實體、喻體或源域, 向另一個概念實體、目標域,提供的心理通道 ”。這一概念恰與 lakoff (1987 )最早提出的轉喻觀點一致。在整個人類語言或言語的交互過程中,轉喻這種思維存在于諸 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與隱喻關系密切,可以認為是隱喻 的概念連續(xù)體,為概念隱喻提供動力( barcelona ,2000 )。轉喻使 用范圍廣,從普通語言的應用到人類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實踐活動中 都存在轉喻( pantherþburg ,2003 )。從這個意義上講,轉 喻

3、跨越了諸多的學科領域,存在于人類實踐的諸多方面。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轉喻的功能,可以更為全面地認識轉喻的 機制,為語言使用和語言結構提供一種重要的研究視角,也為話語 的建構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發(fā),從而更為有效地推進二語教學 與實踐,讓二語學習者更熟練地掌握目的語,順利實現(xiàn)成功交際這 一目的。二、概念轉喻的提出 轉喻作為一種概念現(xiàn)象,最早引起認知語言學家關注是在 1980 年,由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合寫的最具影響力的專著metaphor we live by 的問世。在這部書中,轉喻的語言學功能主要 體現(xiàn)在它的間接指稱性上(例如: “the crown ”替代

4、“the monarchy ” ),即作為一種實體代替另一種實體的關系。幾年之后, lakoff (1987 )提出了 “理想化認知模型 ”(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簡稱 icm )的概念, icm 是指結構性的說話者的概念(或語 義)知識。 lakoff 提出了四種類型的 icm :意象 -圖式型( imageschematic )、命題型( propositional )、隱喻型( metaphorical ) 和轉喻型( metonymic )。轉喻是以原型為基礎的。例如在西方文 化中,許多人會由 “母親 ”的概念聯(lián)想到 “housewife mother

5、” 的概念。 他們認為 “母親 ”的社會角色就是呆在家中、操持家務、照顧孩子等 等,這些是母親形象的典型代表。這樣就存在一種轉喻的模式,“mother的上級域引出了下級域“housewife mother ” lakoff也由此比較了 “metaphor”和“metonym/,前者包含兩個相區(qū)別的單獨 感念域:源域和目標域;而后者則是在一個單獨概念域內的運作。 lakoff 關于轉喻概念的提出使理論的發(fā)展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拋 開了傳統(tǒng)的轉喻觀,將其看作是真實世界( real world )對某種轉喻 的抽象觀的同源或聯(lián)想,而同源則被理解為同一概念模式中的接近 性。從這個意義上看,轉喻應該被

6、看作是諸多概念激活的過程,這 些概念與經(jīng)驗緊密相關,因此,它們有可能在大腦中一起被激活或 快速連續(xù)地一個接一個地被激活。( barcelona , 2011 )轉喻研究中較為被大家接受的一個觀點是:將轉喻看作是某個 認知觸發(fā)域向目標域概念提供的某種通道,也可以用 “x for y 來”表 示:轉喻是概念間的一種關系。三、概念轉喻與隱喻的關系及區(qū)別概念轉喻和隱喻之間有很多重疊之處,邊界也較為模糊,通常 難以對二者進行清晰、嚴格的區(qū)分。明顯而主要的區(qū)別可能在于, 隱喻是在明顯不相關的實體間進行比較,而轉喻是用一個實體指代 另一個與它有所關聯(lián)的實體,或指代一個與它是部分關系的實體 (也可稱之為提喻)

7、。因此,隱喻常表現(xiàn)為評價功能,而轉喻則服 務于指稱功能。但這種說法也不盡然。有時在日常表達中,轉喻語 義滑向隱喻,二者存在意義上的連續(xù)性。goossens (1990 )對隱喻和轉喻間的互相影響進行了詳細評述。 他區(qū)分了三種類型的互動:從轉喻到隱喻( metaphor frommetonymy ),隱喻中的轉喻( metonymy within metaphor ),轉 喻中的隱喻( metaphor within metonymy )。以下舉例加以說明: (1)these changes will be applauded.例(1)中的“applaud”的意思應該是 “express a strong agreement with a person , idea , etc. ”表示對某人或觀點表示強烈 贊同。在對此句的理解過程中,涉及到一個轉喻映射,將 “applaud” 意義映射到 “express agreement by( actual ) applauding ”(用實際的鼓掌來表達贊同)的語義之上。這種表達是“applaud ”這個詞的轉喻擴大( metonymic expansion ),表明一種贊同的態(tài)度。圖 1 表現(xiàn)得更為清楚:圖 1 :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