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同步練習1_第1頁
《河中石獸》同步練習1_第2頁
《河中石獸》同步練習1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中石獸同步練習基礎知識達標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1. 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河干 ( ) 木杮( ) 臆斷 () 山門圮于河 ( )棹數(shù)小舟 ( ) 湮于沙下 ( )嚙沙為坎穴 ( )2. 請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1) 河干: _。(2) 設帳: (3) 爾輩: _ 。 (4) 木杮: (5) 河兵: 。 (6) 河兵: 3. 翻譯下面句子。o(1) 求二石獸于水中。(2) 爾輩不能究物理。4. 填空。(1) 本文選自 ,作者 是 朝人。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課堂探究重點難點探究( 一 ) 典型例題 探究點一:感悟理解句子 例題 1:怎樣理解“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矣,

2、可據(jù)理臆斷歟?”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章點睛句的理解。 文章的中心作者一般通過議論的句子指出。 本文就是 通過結尾的議論句揭示中心的。答案:這句畫龍點睛的議論句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它既是對講學家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 以為是的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 又指明了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 不能片面地理解, 而要全 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 點撥:從議論句的作用上來回答。探究點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例題 2:試分析比較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解析:此題考查對人物性格特征的概括。結合人物的言行,如“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 中”、“ 講學家聞之笑曰” 、“ 一

3、老河兵聞之又笑曰”等分析三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 答案:寺僧: “閱十余歲” ,“募金重修” ,“求石獸于水中”說明寺僧毅力堅定而經(jīng)驗不足。 講學家:一知半解而好為人師,自視清高而驕傲自滿,輕視他人。老河兵:老河兵既有理論 又有實踐經(jīng)驗,既穩(wěn)重又自信。點撥:結合文中句子來分析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二 ) 探究問題問題一:初讀課文,理解內容1. 積累詞語:(1) 山門圮于河 ( 圮: ) (2) 二石獸并沉焉 (并: )(3) 閱十余歲 ( 閱: ) (4) 棹數(shù)小舟 ( 棹: )(5) 爾輩不能究物理 (物理: ) (6) 湮于沙下 (湮: )(7) 不亦顛乎 (顛: ) (8) 嚙沙為坎穴

4、。 (嚙: )(9) 遂反溯流逆上矣 (溯流: ) (10) 可據(jù)理臆斷歟。 (臆斷: )2. 翻譯下面句子。(1) 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2) 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3) 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4) 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擊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5) 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6)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問題二:再讀課文,研討問題。3. 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4. 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樣的?分 析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5、。5. 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和講學家犯了什么錯誤?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的辦 法?6. 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么道理?當堂達標訓練( 一 ) 基礎達標1.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1) 二石獸并沉焉 ( ) (2)閱十余歲 ( )(3) 求二石獸于水中 ( ) (4)竟不可得 ( )(5) 凡河中失石 ( ) (6) 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 )2. 寫出下面句子中的古今異義字的古義與今義。(1) 是非木柿是:古義 ,今義 (2) 但矢其一但:古義 ,今義 3. 翻譯下列句子。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眾服為確論。( 二 ) 精段閱讀 閱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6、(1) 爾輩不能究物理究: (2) 是非木杮 是: (3) 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不已: (4) 可據(jù)理臆斷歟? 臆斷: 5. 下列加點詞的用法和含義相同的一項 ( )(1) 如:如是再嚙 如其言(2) 其:其反擊之力 不知其二者多矣(3) 之:沿河求之當求之于上流(4)為:以為順流下矣豈能為暴漲攜之去6. 翻譯下面的句子。(1) 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譯: (2)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譯: 7. 文中講到了哪幾種尋找石獸的方法?他們各自的根據(jù)是什么?8. 文章中寫了兩次“笑” ,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9.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課后能力通( 一

7、) 能力拓展提升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問題。有王告一大臣: “汝牽一象,以示盲者。 ”爾時大臣受王敕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眾盲各 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 “臣已示竟。 ”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 “汝見象耶” 。眾盲 各言:“我已得見。 ”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 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 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咀ⅰ刻J菔根:蘿卜,蔬菜名?;呼せ?。臼:春米的石臼。10.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敕已() 象為何類?()其觸耳者,言

8、象如箕()11. 翻譯下面句子。大臣即還而白王言: “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 “汝見象耶” 。12. 短文寫的是的故事。文中共有位盲人摸象,他們在摸象后說象如、 、 、,可是最終他們誰也沒說準“象是何物” ,這是因為:。13. 讀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 ) 挑戰(zhàn)自我潛能14. 思考文章為何把講學家當作嘲諷的對象。15.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從文章中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達標1. g ai f 百 y ip izh co y oi ni e2. 河干:河邊。設帳:講學,教書。爾輩:你們。木杮:削下的木片。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3.(1) 在河中尋找石

9、獸。 (2)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4.(1) 閱微草堂筆記 紀昀、清 (2) 課文默寫。 (2)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課堂探究1 .圮:倒塌 并:一起。閱:經(jīng)過,過了。棹:劃船。物理:事物的道理。湮:埋沒。顛: 同“癲”,瘋狂。嚙:侵蝕,沖刷。溯流 : 逆流。臆斷:主觀地判斷。2.(1)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2) 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著河尋找它們,不 也荒唐嗎?(3) 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4) 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 下

10、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5) 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 ( 石獸) 。(6) 那么天下的事,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 難道可以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3. 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事。4. (1) 寺僧以為石獸被水沖到下游,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2) 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石頭埋沒有在沙里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 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3) 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松散,由于河水沖擊,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所以應該 到上游去找。原因:寺僧按照水沖物的常物, 認為要到下游找, 結果找不到: 講學家

11、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 到地下去找, 肯定也找不到; 老河兵能夠根據(jù)他幾十年的實際經(jīng)驗, 到上游找, 結果找到了。 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5. 廟僧:只注重了實踐方面,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系。 講學家:只注重了理論方面,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系。6. 遇到問題, 如果不從實際出發(fā), 而是主觀臆斷, 就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甚至鬧出笑話來。當堂達標訓練1.(1) 并:一起。 (2) 閱:經(jīng)過,過了。 (3) 求:尋找。 (4) 竟:終于,到底。 (5) 大概 (6) 如: 依照 2. 是:古義:代

12、詞 這;今義:判斷詞 是。但:古義:只 今義: 表轉折 但 是,卻。3.在原地尋找它們, 不是更荒唐嗎?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4. (1) 究:推究。 (2) 是:這。 (3) 不已:不停。 (4) 臆斷: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 5.(3) 解析: (1) 像;按照 (2) 代石頭;代其中的道理 (3) 兩句的“之”都是代詞,代石頭 (4) 認為; 被。 6.(1) 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沖走呢?(2) 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jù)一點道理就可 以主觀臆斷嗎?7. 三種:一是到河下游找, 理由是認為石獸會順流而下。 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獸會 漸沉漸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沖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8.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中的“笑”是“嘲笑”的意思,傳神的再現(xiàn)了講學家驕 傲自滿、自視清高,而輕視他人。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 中的“笑”是自信的笑,表現(xiàn) 了老河兵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jīng)驗,因準確把握了石獸、泥沙和流水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系, 穩(wěn)穩(wěn)操勝券而自喜。9. 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10. 給”看 帝王的詔書、命令 觸:觸及,摸到。 類:相似11. 大臣立即回去告訴大王說:“我已給他們看過了。 ”這時大王就把盲人們叫過來,問他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