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葉變換光譜_第1頁
傅里葉變換光譜_第2頁
傅里葉變換光譜_第3頁
傅里葉變換光譜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傅立葉變換光譜實驗報告 姓名:學號:專業(yè):光電子 一、實驗目的 (1)(1) 自組傅里葉變換光譜儀,掌握傅里葉變換光譜的原理; (2)(2) 測量常用光源的光譜分布。 二、實驗原理 傅里葉變換光譜儀是基于邁克爾遜干涉儀結構。使兩束相干光的光程差發(fā)生連續(xù)改變,干涉光強相應發(fā)生變化,記錄下光強接收器輸出中連續(xù)的變化部分,得到干涉光強隨光程差的變化曲線,即干涉圖函數。然后計算出干涉圖的傅里葉余弦變換,即可得到光源的光譜分布。這樣得到的光譜就被稱為傅里葉變換光譜。 1 1、干涉光強的計算 根據光波疊加原理,若有兩束單色光,它們的波數都是叫具有的光程 差,傳播方向和偏振方向相同,光強都是 I I ,這兩

2、束光相互疊加產生干涉, 得到光強為: I=4Icos2(二:)二2I2Icos(2二二) 從上式看,單色光的干涉圖像包含一個直流分量和一個余弦函數分量,余 弦函數分量的周期就是單色光的波長。 若光源不是單色光,光強隨波長的分布為 I(I(b)b),在光譜間隔 dodo 內光強是 I I (0)(0)dodo 將此光源發(fā)出的光等強分成兩束,相互干涉后光強是: dI=2I(;)d。2I(;二)d。cos(2二二.:) 在整個光譜范圍內的干涉總光強為: I=coI(s)ds+coI(s)cos(2psD)ds 00 其中為常數,上式右側第一項為常數,與光程差無關;右邊第二項是光程差的函數,將第二項單

3、獨寫出: 丫 I(D)=cd(s)cos(2psD)ds 0 兩束光干涉所得光強是光束光譜分布的傅立葉余弦變換。傅立葉余弦 變換是可逆的,則有: Q0 1 (c)=cJ(:)cos(2二二%)d: 只要測出相干光束的干涉光強隨光程差變化的干涉圖函數曲線 I(TI(T) ) 進行傅立葉變換就可以得到相干光束的光譜分布。 2 2、實際應用的相關討論 將上述公式用于實際還需進行一下討論: 1 1 .公式中要求光程差測量范圍為 0 0 到 8,但實際中光程差的測量范圍有限。 理論上,光程差測量范圍的大小(最大光程差 X)X)決定了傅里葉變換光譜的光譜分辨率, 其波束分辨率為 1/1/(2X),(2X)

4、,但由實際條件 X X 只能為有限值; 2 2 .公式中要求干涉光強隨光程差連續(xù)變化曲線 I(A)I(A)。但實際中采用間 隔一定距離離散采樣的方法,光程差的采樣間隔的大小決定了傅里葉變換光譜的光譜范圍。避免光譜線混淆的條件是采樣間隔小于或等于最小波長的二分之一。 實驗中為了實現高精度的等光程差,采用間接測量的方法:用一個精密電機帶動邁克爾遜干涉儀的細調手輪,讓其動鏡勻速移動,從而以恒定速度改變光程差。用光電接收器接收光強信號,得到干涉光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再用已知波長的單色光測出動鏡移動的速度,就可以得到干涉光強隨光程差的變化曲線。 在精密的傅里葉變換光譜儀中,需要實時測量動鏡的移動速度,根

5、據移動速度調整采樣間隔時間大小,使光程差間隔相同。為此加入一條輔助標定光路(引入一個已知波長的光源 HeHe- -NeNe 激光),讓其通過光路,比較單色光干涉圖函數曲線的疏密分布,推算出光程差隨時間改變的曲線。 本實驗中無標定光路。 三、實驗儀器與實驗裝置示意圖 傅里葉變換光譜實驗裝置示意圖 實驗儀器:被測光源(汞燈)、氨覆激光器、反射鏡、擴束鏡、分束鏡 補償鏡、定鏡 M M、反射鏡 M M、力矩電機、光屏、測量控制單元、計算機、 光電倍增管 四、實驗內容 (1 1)首先在光探測器的位置放一個白屏,激光束打在分束鏡上,調節(jié)平面鏡背面的調節(jié)螺絲,使白屏上的兩個光點重合; (2)(2) 加入擴束

6、鏡, 則可在白屏上看到干涉條紋。調節(jié)干涉儀的細調手輪和 M1M1 下方的細調螺旋,調出豎直的等傾干涉條紋,并進一步調節(jié)使條紋間隔在 2 2- -3mm3mm 移去光屏。 (3)(3) 打開電腦程序,控制測量控制系統(tǒng),采集數據,運行程序測出氨覆 激光器的光譜。 (4)(4) 在激光器下調出圓形的等厚干涉條紋,調節(jié)麥克爾遜干涉儀,使條紋盡量最大,如下圖所示,再放上白光,可以觀察到光屏上的彩色干涉條紋,移去光屏,打開程序處理數據,測得白光的光譜。 白光光譜測量光路圖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橫坐標 計算波長/nm/nm 標準波長/nm/nm 誤差 HeHe- -NeNe 峰 20902090 632.8

7、632.8 待測峰 1 1 11591159 1141.111141.11 1128.81128.8 1.1%1.1% 待測峰 2 2 21512151 614.85614.85 579.00579.00 6.2%6.2% 六、參考文獻 1 1 高立模,近代物理實驗,南開大學出版社 七、思考題 a)a)為什么在光源較弱的紅外光譜區(qū),傅里葉變換法占據統(tǒng)治地位? 答:目前主流的分光方法有三種:棱鏡,光柵,和傅里葉變換技術。普通的分光技術由于有入射和出射狹縫的限制,其光通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傅立葉光譜儀沒有狹縫的制約,可以實現很大的光通量,并且相比棱鏡和光柵分光相比,能夠實現很高精度;紅外光譜波長較長,從而波數比較小,需要高精度的測量方法,而傅里葉變換技術恰好滿足這一點,由此傅立葉變換法在紅外光譜區(qū)占統(tǒng)治地位。 b)b)傅立葉光譜儀的分辨率有什么決定,能不能達到無限大。 答:很顯然最大光程差光程差的大小決定了傅立葉變換光譜的光譜分 辨率,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