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信介紹_第1頁
光纖通信介紹_第2頁
光纖通信介紹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光纖技術發(fā)展的特點二、光纜技術的發(fā)展特點(一)光網絡的發(fā)展使得光纜的新結構不斷涌現。光纜結構的發(fā)展可歸納為以下一些特點:八、1、光纜結構根據使用的網絡環(huán)境有了明確的光纖類型的選擇,如干線網光纖,城域網 光纖, 接入光纖,局域網光纖等,這決定了大范圍內光纖傳輸特性的要求, 具體運用的條件 還可依據細分的標準及指標。2、光纜結構除考慮光纜使用環(huán)境條件以外,越來越多的與其施工方法, 維護方法有關,必須同一考慮,配套設計。3、光纜新材料的出現,促進了光纜結構的改進,如干式阻水料,納米材料,阻燃材料 等的采用,使光纜性能有明顯改進。(二)光纜的自動維護,適時監(jiān)測系統已逐漸完善, 可保證大容量高速率的

2、光纜不中斷 傳輸。 光纜的維護對于保證網絡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在已開通的光網絡中, 光纜的維護 和監(jiān)測應該是在不中斷通信的前提下進行的, 一般通過監(jiān)測空閑光纖 (暗光纖 )的方式來檢測 在用光纖的狀態(tài), 更有效的方式是直接監(jiān)測正在通信的光纖。 目前最新的建議是 2001 年 12 月TUT-TSGI6會議通過的 光纜網絡的維護監(jiān)測系統”(L40建議)。美國郎訊公司曾提出了新一代光纖測試及監(jiān)測系統, 能在 1s 內發(fā)出故障警告, 3min 內找到故障點, 且工作人員可以 遙控操作,據稱該系統還將開發(fā)有故障預測及對斷纖(纜)的快速反應能力。三、通信電纜的發(fā)展特點(一)寬帶的 HYA 通信電纜需

3、要更好地為數字通信新業(yè)務服務。原有的電纜網絡雖然 可以支持一些數字業(yè)務, 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并不是特別的理想, 在通信距離, 速率及質量上 仍有一定的限制。 對于新的網絡當然是以光纖為主, 對于光纖所不能達到地方或因各種原因 仍然要新建電纜網絡的地區(qū),應該考慮新型寬帶結構的 HYA 電纜,以便更能符合新業(yè)務發(fā) 展的需要。 一些公司對現有的電纜高頻特性作了測試, 他們得到的結論是所研究的電纜不能 達到 5 類電纜的技術要求,戶外電纜要實現 5 類電纜的特性,必須通過特殊的設計和制造 來達到。但在 20MHz 以下,所有電纜都顯示出充分適宜的傳輸性能。(二)超 5 類及 6 類電纜將替代 5 類電纜

4、成為布線系統發(fā)展的趨勢。隨著智能化大樓, 智能化建筑小區(qū)對寬帶布線的要求越來越高,超 5 類和 6 類電纜已逐漸成為布線系統的主 流。超 5 類電纜與 5 類電纜的頻帶都是 100MHz ,但其具有雙向通信的能力, 用戶可以同時收發(fā)寬帶信息。因此超 5 類電纜比 5 類電纜在電阻不平衡性,對地電容不平 衡性,傳輸速度等指標上都有提高, 并且增加了近端串音衰減功率和等電平遠端串音功率等 一些指標,因此在工藝和結構上要做到一定的改進才能達到。(一)網絡的發(fā)展對光纖提出新的要求。下一代網絡 (NGN) 引發(fā)了許多的觀點和爭議。 有專家預言,不管下一代網絡如何發(fā)展,一定將要達到三個世界,即服務層面上的

5、W世界,傳遞層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入層面上的無線世界。下一代傳送網要求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這非光纖網莫屬。1、擴大單一波長的傳輸容量。目前,單一波長的傳輸容量已達到40Gbit /s,并已開始進行 160Gbit s 的研究。 40Gbit s 以上傳輸對光纖的 PMD 將提出一定的要求, 不久的 將來會出現一種專門的 40Gbit s 光纖類型。2、實現超長距離傳輸。無中繼傳輸是骨干傳輸網的理想,目前有的公司已能夠采用色 散齊理技術,實現 2000-5000Km 的無中繼傳輸。有的公司正進一步改善光纖指標,采用拉 曼放大技術,可以更大地延長光傳輸的距離。(二)光纖標準的細分促進了光纖的準確

6、應用。 2000 年世界電信標準大會將原 G.625 光纖重新分為 G.625A,G 652.8 和 G.652 0 三類光纖,將 G655 光纖重新分為 G655 A 和 G655B 兩類光纖。這種光纖標準的細分促進了光纖的準確使用,細化標準的同時也 提高了一些光纖的指標要求, 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標概念, 對合理使用光纖取得了很好的作 用。(三)新型光纖在不斷出現。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光纖的技術指標在不斷改進,各種 新型光纖在不斷涌現,同時各大公司正加緊開發(fā)新的品種。1、用于長途通信的新型大容量長距離光纖。主要是一些大有效面積,低色散維護的新型 G.655 光纖,其 PMD 值極低,可以使現

7、有傳輸系統的容量方便地升級至 10-40Gbit/s 并 便于在光纖上采用分布式拉曼效應放大,使光信號的傳輸距離大大延長。2、用于城域網通信的新型低水峰光纖。城域網設計中需要考慮簡化設備和降低成本, 還需要考慮非波分復用技術 (CWDM) 應用的可能性。 低水峰光纖在 1360-1460nm 的延伸波 段使帶寬被大大擴展, 使 CWDM 系統被極在大地優(yōu)化, 增大了傳輸信道, 增長了傳輸距離。3、用于局域網的新型多模光纖。由于局域網和用戶駐地網的高速發(fā)展,大量的綜合布 線也采用了多模光纖來代替數字電纜, 因此多模光纖的市場份額會逐漸加大。 之所以選用多 模光纖, 是因為局域網傳輸距離較短, 雖

8、然多模光纖比單模光纖價格貴 50-100 ,但是 它們配套的光器件可選用發(fā)光二極管, 格則比激光管便宜很多, 而且多模光纖有較大的芯徑 與數值空徑,容易連接與耦合,相應的連接器,耦合器等元器件價格也低得多。4、前途未卜的空心光纖。據報道,美國一些公司及大學研究所真正在開發(fā)一種新的空心光纖, 即光是在光纖的空氣中傳輸。 如果真的實用, 就能解決現有光纖系統長距離傳輸的 問題,并大大降低光通信的成本。二、光纜技術的發(fā)展特點(一) 光網絡的發(fā)展使得光纜的新結構不斷涌現。光纜結構的發(fā)展可歸納為以下一些特點:八、1、光纜結構根據使用的網絡環(huán)境有了明確的光纖類型的選擇,如干線網光纖,城域網 光纖, 接入光

9、纖,局域網光纖等,這決定了大范圍內光纖傳輸特性的要求, 具體運用的條件 還可依據細分的標準及指標。2、光纜結構除考慮光纜使用環(huán)境條件以外,越來越多的與其施工方法, 維護方法有關,必須同一考慮,配套設計。3、光纜新材料的出現,促進了光纜結構的改進,如干式阻水料,納米材料,阻燃材料 等的采用,使光纜性能有明顯改進。(二) 光纜的自動維護,適時監(jiān)測系統已逐漸完善, 可保證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纜不中斷 傳輸。 光纜的維護對于保證網絡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在已開通的光網絡中, 光纜的維護 和監(jiān)測應該是在不中斷通信的前提下進行的, 一般通過監(jiān)測空閑光纖 (暗光纖 )的方式來檢測 在用光纖的狀態(tài), 更有效的方

10、式是直接監(jiān)測正在通信的光纖。 目前最新的建議是 2001 年 12 月TUT-TSGI6會議通過的 光纜網絡的維護監(jiān)測系統”(L40建議)。美國郎訊公司曾提出了新一代光纖測試及監(jiān)測系統, 能在 1s 內發(fā)出故障警告, 3min 內找到故障點, 且工作人員可以 遙控操作,據稱該系統還將開發(fā)有故障預測及對斷纖(纜)的快速反應能力。三、通信電纜的發(fā)展特點(一)寬帶的 HYA 通信電纜需要更好地為數字通信新業(yè)務服務。原有的電纜網絡雖然 可以支持一些數字業(yè)務, 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并不是特別的理想, 在通信距離, 速率及質量上 仍有一定的限制。 對于新的網絡當然是以光纖為主, 對于光纖所不能達到地方或因各種

11、原因 仍然要新建電纜網絡的地區(qū),應該考慮新型寬帶結構的 HYA 電纜,以便更能符合新業(yè)務發(fā) 展的需要。 一些公司對現有的電纜高頻特性作了測試, 他們得到的結論是所研究的電纜不能 達到 5 類電纜的技術要求,戶外電纜要實現 5 類電纜的特性,必須通過特殊的設計和制造 來達到。但在 20MHz 以下,所有電纜都顯示出充分適宜的傳輸性能。(二)超 5 類及 6 類電纜將替代 5 類電纜成為布線系統發(fā)展的趨勢。隨著智能化大樓, 智能化建筑小區(qū)對寬帶布線的要求越來越高,超 5 類和 6 類電纜已逐漸成為布線系統的主 流。超 5 類電纜與 5 類電纜的頻帶都是 100MHz ,但其具有雙向通信的能力, 用戶可以同時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