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術考試題與答案_第1頁
建筑施工技術考試題與答案_第2頁
建筑施工技術考試題與答案_第3頁
建筑施工技術考試題與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得 分一、單項選擇題( 20 分)1對于輕型井點降水方法的平面布置中,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當基坑或溝槽寬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大于5m時,則宜采用單排降水B 當基坑或溝槽寬度大于6m或土質不良,滲透系數較大時,則宜采用雙排線狀降水C面積較大的基坑宜采用環(huán)狀井點降水D面積較大的基坑也可布置為"U" 形,目的是為節(jié)省井點數量正確答案 :D2采用捶擊沉樁法打預制樁時,若為摩擦樁,樁入土深度的控制方法為( ) 。A只控制其貫入度B只控制其標高C 以控制標高為主,貫入度作為參考D 以控制貫入度為主,標高作為參考正確答案 :C3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跨度為8m,其模板設計時

2、,起拱高度宜為( ) 。A4mmB6mmC16mmD 25mm正確答案 :C4混凝土施工縫宜留在結構受( ) 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A荷載B彎矩C剪力D壓力正確答案 :C5由于無粘結預應力筋一般為曲線配筋,故應采用( ) 。A 先兩端張拉,后澆筑混凝土學習參考.B 先澆筑混凝土,后一端張拉、一端錨固C先澆筑混凝土,后兩端同時或分段張拉D先一端張拉、一端錨固,后澆筑混凝土正確答案 :C6、預制混凝土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方可起吊,達到()方可運輸和打樁:( B )A.70%,90%B.70% ,100% C.90%,90% D.90%, 100%7、關于直吊綁扎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3、D)A.翻身后兩側吊,抗彎強度滿足,不易開裂B.易就位對正C. 吊索長D.需要起重機的起重高度比斜吊綁扎法低8、土方邊坡的邊坡系數是以(C)之比表示。A、土方開挖深度與底寬B、土方每層開挖深度與底寬C、底寬與土方每層開挖深度D、土方每層開挖深度與土方總開挖深度9、地下室砼墻體一般只允許留設水平施工縫,其位置宜留在受(B)處。A、軸力較?。籅、剪力較??;C、彎矩最大;D、剪力最大10、鋼筋等強代換公式為 (C)。A、fy2As2 fy2As1B、 fy1As2 fy1As1C、fy2As2 fy1As1D、 fy2As1 fy2As2得 分二、問答題( 40 分)學習參考.1、大體積混凝土的防裂

4、技術措施:答:宜采取保溫保濕養(yǎng)護為主體,抗放兼施為主導的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1. 在施工前,宜對施工階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的溫度、溫度應力及收縮應力進行試算,并確定施工階段大體積砼的升溫峰值,里表溫差及降溫速率的控制指標,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2. 配合比設計應符合設計所規(guī)定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抗?jié)B性、體積穩(wěn)定性外,還應符合大體積砼施工工藝特性的要求,應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降低砼絕熱溫升值。3. 控制粗細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溫度:如降低拌合水的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4. 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5. 摻入緩凝、減水、微膨脹的外加劑6. 及時覆蓋保溫保濕材料進行養(yǎng)護,加強監(jiān)測管理7

5、. 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留置變形縫、后澆帶或采用跳倉法施工控制結構不出現裂縫。8. 結合結構配筋,配置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9. 采用二次振搗工藝, 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 減少表面收縮裂縫。2、簡述履帶式起重機的起重高度、起重荷載及工作幅度與起重機臂長及仰角之間的關系。答:起重量、起重半徑、起重高度三個工作參數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其取值大小取決于起重臂長度及仰角大小,當起重臂長度一定時,隨著仰角增加,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半徑減??;當起重臂的仰角不變時,隨著起重臂長度的增加,起重半徑和起重高度增加,而起重量減小。3、正置式屋面:是指保溫層位于防水層下方的保溫屋面。該保溫方

6、式是傳統(tǒng)學習參考.的屋面保溫方式。特點是對保溫材料要求條件較低,價廉。缺點為施工程序復雜,使用壽命短,屋面易漏水。倒置式屋面:是指保溫層位于防水層之上的保溫屋面。其優(yōu)點是由于保溫材料的保護作用,使防水層避免了室外溫度劇變、紫外線輻射作用及施工人員踩踏等帶來的損害,從而大大延長了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有效解決了屋面漏水的問題4、簡述單層工業(yè)廠房綜合吊裝法的特點。答:安裝方優(yōu)點缺點法1、起重機的開行路線短, 停機點位置1、一種起重機械吊裝多種類型少的構件,起重機的工作性能不能充分綜合2、可為后續(xù)工程及早提供工作面, 發(fā)使揮安裝法各工種交叉平行流水作業(yè)2、吊具更換頻繁,施工速度慢3、校正時間短,校正工

7、作困難4、施工現場構件繁多,構件布置復雜,構件供應緊張5、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答: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0 ;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于9 %。得 分三、計算題( 40 分)學習參考.1、某場地平整的方格網邊長為 20m,角點的地面標高如圖 1 所示,地面排水坡度 ix=3 ,iy=2 ,試計算確定場地平整達到挖填平衡的設計標高 H0 和考慮排水坡后的各角點設計標高 (Hn) 并標注于圖各角點右下角, 施工高度標注于圖角點右上角。并求零線。解:由圖知

8、,方格數N 7考慮泄水坡度計算得;H8=28.67mH1=Ho-40×3+20× 20=28.67-0.12+0.04=28.59mH2=H1+20×3=28.59+0.06=28.65mH3=H2+20×3=28.65+0.06=28.71mH4=H3+20×3=28.7l+0.06=28.77mH5=H4+20×3=28.77+0.06=28.83mH6=Ho-40×3=28.67-0.12=28.55mH7=H6+20×3=28.55+O.06=28.61mH9=H8+20×3=28.67+0.06

9、=28.73mH10=H9+20×3=28.73+0.06=28.79mH11=H0-40×3-20 ×2=28.67-O.12-O.04=28.51mH12=H11+20× 3 =28.51+0.06=28.57mH13=H12+20× 3 =28.57+0.06=28.63mH14=H13+20× 3 =28.63+0.06=28.69m將調整后的場地設計標高標注于圖角點右下角上, 其與自然地面標高之差,即為施工需挖( +)或填( - )土方高度 ( 見圖角點右上角 ) 。學習參考.i x=3圖 1-1 場地平面圖2、某條形基礎,

10、斷面尺寸如圖所示,總長度 100m,基礎體積為 110.4m3,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數為 1.2 ,最后可松性系數為 1.04 ,求該基槽自然狀態(tài)下的填土量和松散狀態(tài)下的棄土量。 ( 10 分)答:挖土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100× (1.5+2.5) × 1/2=200m3回填土在回填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 200-110.4=89.6m3 回填土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 89.6/1.04=86.2 m3棄土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 200 86.2=113.8 m3 棄土在松散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 113.8 ×1.2=136.6 m33、某建筑物簡支梁配筋如圖所示, 試計算鋼筋下料

11、長度, 并繪制鋼筋配料單。鋼筋保護層取 25mm。 ( 梁編號為 L1,共 10 根)學習參考.【解】 (1) 繪出各種鋼筋簡圖 ( 見表 ) 。鋼筋配料單構件名鋼筋編圖鋼號直 徑下料長單根根合計質 量稱簡(mm) 度(mm) 數根數 (kg)號(1)256802220523.75L1 梁(2)126340220112.60(3)256824110262.72( 共10 根)(4)256824110262.72(5)612983232091.78合計6:91.78Kg;12:112.60kg;25:1049.19kg(2)(6240-2×25+2× 200) +2 

12、5; 6.25 × 25-2 × 2× 25=6802(mm)6240-2 ×25+2×6.25 ×12=6340(mm)上直段鋼筋長度240+50+500-25=765(mm)斜段鋼筋長度 (500-2 ×25) ×1.414=636(mm)學習參考.中間直段長度 6240-2 ×(240+50+500+450)=3760(mm)下料長度 (765+636) ×2+3760-0.5 ×25+2×6.25 ×25=6824(mm)號鋼筋下料長度計算為6824mm寬度

13、 200-2 ×25+2×6=162(mm)高度 500-2 ×25+2×6=462(mm)下料長度為 (162+462) × 2+50=1298(mm)4、已知 C20混凝土試驗室配合比為: 12.55 5.12 ,水灰比 :0.65 ,經測定砂的含水率 Ws=3%,石子含水率 Wg=1%,每 1m3混凝土水泥用量 310kg,如采用 JZ250 型攪拌機,出料容量為 0.25m3,試求用袋裝水泥時,每攪拌一次的裝料數量。解: (2 分) 施工配合比為: 12.55(1+3%) 5.12(1+1%)=1 2.63 5.17 (4 分 ) 每 1m3水泥: 310kg;砂子: 310×2.63=815.3kg石子: 310×5.17=1602.7kg水: 310×0.65-310 ×2.55 ×3%-310× 5.12 × 1%=161.9kg (4 分 ) 出料容量為 0.25m3,用袋裝水泥時,每攪拌一水泥: 310×0.25=77.5kg( 取一袋半水泥,即75kg)砂子: 815.3 ×75/310=197.325kg石子: 1602.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