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1.gif)
![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2.gif)
![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3.gif)
![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4.gif)
![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15b186d-9563-4744-bbf0-53a46dd4d5d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物理重要的知識點總結要想高考物理考的好,物理知識點的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以數(shù)學為例,除去不同學校教學進度的不同,我們會在高二接觸到更為深入的函數(shù),也將開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復數(shù)、圓錐曲線等題型。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怎么寫呢?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高中物理知識總結的文章,歡迎參考和借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1 1.若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則其合力為零。 2.幾個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與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兩個
2、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x=aT2(可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推廣:xm-xn=(m-n) aT2。 4.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過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該過程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即vt/2=v平均。 5.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1)T末、2T末、3T末、的瞬時速度之比為: v1:v2:v3:vn=1:2:3:n。 (2)T內(nèi)、2T內(nèi)、3T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個T內(nèi)、第二個T內(nèi)、第三個T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x:x:x:xn=1:3:5:(2n-1)。 (4)通過連續(xù)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 t1:t2:t3:
3、tn=1:(21/2-1):(31/2-21/2):n1/2-(n-1)1/2。 6.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7.對于加速度恒定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對應的正向過程和反向過程的時間相等,對應的速度大小相等(如豎直上拋運動) 8.質(zhì)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慣性的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無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怎樣受力無關,慣性大小表現(xiàn)為改變物理運動狀態(tài)的難易程度。 9.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都相等,方向與加速度方向一致(即v=at)。 10.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末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 11.物
4、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終指向圓心,或與速度方向始終垂直。 1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將沿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 13.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是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內(nèi)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 14.地球質(zhì)量為M,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其間存在的一個常用的關系是。(類比其他
5、星球也適用) 1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 1/2,大小為7.9m/s,它是發(fā)射衛(wèi)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隨著衛(wèi)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減小,a減小,T增加。 16.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這是使物體脫離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17.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這是使物體脫離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18.對于太空中的雙星,其軌道半徑與自身的質(zhì)量成反比,其環(huán)繞速度與自身的質(zhì)量成反比。 19.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發(fā)生了轉化,所以說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以
6、此解題就是利用功能關系解題。 20.滑動摩擦力,空氣阻力等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積。 21.靜摩擦力做功的特點: (1)靜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負功也可以不做功。 (2)在靜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只有機械能的相互轉移(靜摩擦力只起到傳遞機械能的作用),而沒有機械能與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轉化。 (3)相互摩擦的系統(tǒng)內(nèi),一對靜摩擦力所做的功的總和等于零。 22.滑動摩擦力做功的特點: (1)滑動摩擦力可以對物體做正功,可以做負功也可以不做功。 (2)一對滑動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能量的分配有兩個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體之間的機械能的轉移;二是系統(tǒng)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轉化為內(nèi)能的量等于滑動摩擦力與相對路程
7、的乘積,即Q=f. s相對。 23.若一條直線上有三個點電荷,因相互作用而平衡,其電性及電荷量的定性分布為“兩同夾一異,兩大夾一小”。 24.勻強電場中,任意兩點連線中點的電勢等于這兩點的電勢的平均值。在任意方向上電勢差與距離成正比。 25.正電荷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大,負電荷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小。 26.電容器充電后和電源斷開,僅改變板間的距離時,場強不變。 27.兩電流相互平行時無轉動趨勢,同向電流相互吸引,異向電流相互排斥;兩電流不平行時,有轉動到相互平行且電流方向相同的趨勢。 28.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僅受洛倫茲力時做圓周運動的周期與粒子的速率、半徑無關,僅與粒子的質(zhì)量、電荷
8、和磁感應強度有關。 29.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做圓周運動: (1)速度偏轉角等于掃過的圓心角。 (2)幾個出射方向: 粒子從某一直線邊界射入磁場后又從該邊界飛出時,速度與邊界的夾角相等。 在圓形磁場區(qū)域內(nèi),沿徑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徑向射出對稱性。 剛好穿出磁場邊界的條件是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與邊界相切。 (3)運動的時間:軌跡對應的圓心角越大,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就越長,與粒子速度的大小無關。t=T/(2)= m/(qB) 30.速度選擇器模型:帶電粒子以速度v射入正交的電場和磁場區(qū)域時,當電場力和磁場力方向相反且滿足v=E/B時,帶電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被選擇)與帶電粒子的帶電荷量大小
9、、正負無關,但改變v、B、E中的任意一個量時,粒子將發(fā)生偏轉。 31.回旋加速器 (1)為了使粒子在加速器中不斷被加速,加速電場的周期必須等于回旋周期。 (2)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大半徑等于D形盒的半徑。 (3)在粒子的質(zhì)量、電荷量確定的情況下,粒子所能達到的最大動能只與D形盒的半徑和磁感應強度有關,與加速器的電壓無關(電壓只決定了回旋次數(shù))。 (4)將帶電粒子在兩盒之間的運動首尾相連起來是一個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帶電粒子每經(jīng)過電場加速一次,回旋半徑就增大一次,故各次半徑之比為: 1:21/2:31/2:n1/2。 32.在沒有外界軌道約束的情況下,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三個場力(電場力
10、、洛倫磁力、重力)作用下的直線運動必為勻速直線運動;若為勻速圓周運動則必有電場力和重力等大、反向。 33.在閉合電路中,當外電路的任何一個電阻增大(或減小)時,電路的總電阻一定增大(或減小)。 34.滑動變阻器分壓電路中,總電阻變化情況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段電阻變化情況相同。 35.若兩并聯(lián)支路的電阻之和保持不變,則當兩支路電阻相等時,并聯(lián)總電阻最大;當兩支路電阻相差最大時,并聯(lián)總電阻最小。 36.電源的輸出功率隨外電阻變化,當內(nèi)外電阻相等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且最大值Pm=E2/(4r)。 37.導體棒圍繞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場的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而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電動勢E=BL2/2。 38.
11、對由n匝線圈構成的閉合電路,由于磁通量變化而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荷量q=n/R。 39.在變加速運動中,當物體的加速度為零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或最小常用于導體棒的動態(tài)分析。 40.安培力做多少正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安培力做多少負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這些電能在通過純電阻電路時,又會通過電流做功將電能轉化為內(nèi)能。 41.在-t圖象(或回路面積不變時的B-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既可以反映電動勢的大小,又可以反映電源的正負極。 42.交流電的產(chǎn)生:計算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用Em=nBS;計算某一段時間t內(nèi)的感應電動勢的平均值用E平均=n/t,而E平均不等于對應時間
12、段內(nèi)初、末位置的算術平均值。即E平均E1+E2/2,注意不要漏掉n。 43.只有正弦交流電,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存在21/2倍的關系。對于其他的交流電,需根據(jù)電流的熱效應來確定有效值。 44.回復力與加速度的大小始終與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總是與位移方向相反,始終指向平衡位置。 45.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振動是變速直線運動,因此在一個周期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是4A,半個周期內(nèi),物體的路程是2A,但在四分之一個周期內(nèi)運動的路程不一定是A。 46.每一個質(zhì)點的起振方向都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47.對于干涉現(xiàn)象 (1)加強區(qū)始終加強,減弱區(qū)始終減弱。 (2)加強區(qū)的振幅A=A1+A2,減弱區(qū)的振幅
13、A=|A1-A2|。 48.相距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的兩質(zhì)點,振動情況完全相反;相距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的兩質(zhì)點,振動情況完全相同。 49.同一質(zhì)點,經(jīng)過t =nT(n=0、1、2),振動狀態(tài)完全相同,經(jīng)過t =nT+T/2(n=0、1、2),振動狀態(tài)完全相反。 50.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由光屏到小孔的距離而定。 51.根據(jù)反射定律,平面鏡轉過一個微小的角度,法線也隨之轉動,反射光則轉過2。 52.光由真空射向三棱鏡后,光線一定向棱鏡的底面偏折,折射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大。通過三棱鏡看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而且虛像向棱鏡的頂角偏移,如果把棱鏡放在光密介質(zhì)中,情況則相反。 53.光線通過平行玻璃
14、磚后,不改變光線行進的方向及光束的性質(zhì),但會使光線發(fā)生側移,側移量的大小跟入射角、折射率和玻璃磚的厚度有關。 54.光的顏色是由光的頻率決定的,光在介質(zhì)中的折射率也與光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 55.用單色光做雙縫干涉實驗時,當兩列光波到達某點的路程差為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時,該處的光互相加強,出現(xiàn)亮條紋;當?shù)竭_某點的路程差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時,該處的光互相減弱,出現(xiàn)暗條紋。 56.電磁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跟介質(zhì)和頻率有關;而機械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只跟介質(zhì)有關。 57.質(zhì)子和中子統(tǒng)稱為核子,相鄰的任何核子間都存著核力,核力為短程力。距離較遠時,核力為零。 58.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
15、原子核內(nèi)部本身的因素決定,跟物體所處的物理狀態(tài)或化學狀態(tài)無關。 59.使原子發(fā)生能級躍遷時,入射的若是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須等于兩個定態(tài)的能級差或超過電離能;入射的若是電子,電子的能量必須大于或等于兩個定態(tài)的能級差。 60.原子在某一定態(tài)下的能量值為En=E1/n2,該能量包括電子繞核運動的動能和電子與原子核組成的系統(tǒng)的電勢能。 61.動量的變化量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合外力的沖量方向相同,在合外力恒定的情況下,物體動量的變化量方向與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與物體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62. F合t=PF合=P/t這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另一種表示形式,表述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體動量的變
16、化率。 63.碰撞問題遵循三個原則: 總動量守恒; 總動能不增加; 合理性(保證碰撞的發(fā)生,又保證碰撞后不再發(fā)生碰撞)。 64.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后連成一個整體)中,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且機械能損失最大。 65.爆炸的特點是持續(xù)時間短,內(nèi)力遠大于外力,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2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zhì)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使
17、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作用力; a.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
18、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chǎn)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
19、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直線運動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任
20、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為零;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一物體相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變化。 1.參考系:為研究物體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又名參照物(參照物不一定靜止); 2.質(zhì)點:只考慮物體的質(zhì)量、不考慮其大小、形狀的物體; (1)質(zhì)點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體視為質(zhì)點的條件:物體的形狀、大小相對所研究對象小的可忽略不計時; 如: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火車從北京到上海; 3.時刻、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是一點、時間間隔是一線段; 例:5點正、9點、7點30是時刻,45分鐘、3小時是時間間隔; 4.位移:從起點到終點的有
21、相線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線段表示;路程:描述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曲線; (1)位移為零、路程不一定為零;路程為零,位移一定為零; (2)只有當質(zhì)點作單向直線運動時,質(zhì)點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時間圖象:建立一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 (3)位移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夾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質(zhì)點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較瞬時速度;物體在某一段時間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標量;
22、7.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 (4)速度改變等于末速減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大小與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無關;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 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和時間的關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1)作勻變
23、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勻變速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和時間的關系:s=v0t+1/2at2 注意:當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當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兩個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和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數(shù)比; 自由落體運動 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靜止下落的物體
24、所作的運動。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論:2gh=vt2 牛頓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a.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b.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d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b.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 c.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
25、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a.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b.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c.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d.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曲線運動
26、·萬有引力 曲線運動 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1.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質(zhì)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質(zhì)點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質(zhì)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軌跡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線運動的特點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合外力)與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改變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力改變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時,力既搞變速度大小又改變速度的方向;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判斷和運動的方法:物體實際所作的
27、運動是合運動 2.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合運動與各分運動所用時間始終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與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平拋運動 被水平拋出的物體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1.平拋運動的實質(zhì):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作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2.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具有等時性; 3.求解方法:分別研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二分運動,在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和運動; 勻速圓周運動 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s
28、/t,線速度方向就是該點的切線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質(zhì)點轉過的角度除以所用時間:=/t 3.角速度、線速度、周期、頻率間的關系: (1)v=2r/T; (2)=2/T; (3)V=r; (4)f=1/T; 4.向心力: (1)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力,這個力叫向心力。 (2)方向:總是指向圓心,與速度方向垂直。 (3)特點: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是根據(jù)作用效果命名的。 (4)計算公式:F向=mv2/r=m2r 5.向心加速度:a向=v2/r=2r 開普勒三定律 1.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說
29、明:在中學間段,若無特殊說明,一般都把行星的運動軌跡認為是圓; 2.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3.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R3/T2=K; 說明: (1)R表示軌道的半長軸,T表示公轉周期,K是常數(shù),其大小之與太陽有關; (2)當把行星的軌跡視為圓時,R表示愿的半徑; (3)該公式亦適用與其它天體,如繞地球運動的衛(wèi)星; 萬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1.計算公式 F: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量 M
30、1:物體1的質(zhì)量 M2:物體2的質(zhì)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依照國際單位制,F(xiàn)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的單位為米(m),常數(shù)G近似地等于 6.67×1011N·m/kg(牛頓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2.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思路: (1)應用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應用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周期公式; (2)應用在地球表面的物體萬有引力等于重力; (3)如果要求密度,則用:m=V,V=4R3/3 機械能 功 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積; 1.計算公式:w=Fs; 2.推論:w=Fscos,為力和位移間的夾角; 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
31、力和位移間的夾角為銳角時,力作正功,力與位移間的夾角是鈍角時,力作負功; 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時功率:p=Fv,當v是平均速度時,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標量; 功和能之間的關系 功是能的轉換量度;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換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發(fā)生了轉化; 動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1.數(shù)學表達式:w合=mvt2/2-mv02/2 2.適用范圍: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變力的功; 3.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點:只考慮物體的初、末態(tài),不管其中間的運動過程; 4.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
32、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確定物體的初態(tài)和末態(tài),表示出初、末態(tài)的動能; (3)應用動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重力勢能 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積。 1.重力勢能用EP來表示; 2.重力勢能的數(shù)學表達式:EP=mgh; 3.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國際單位是焦耳; 4.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其大小和所選參考系有關;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間的關系 (1)物體被舉高,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2)物體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3)重力做的功只與物體初、末為置的高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機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重力勢
33、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 3.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處處相等;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題思路 (1)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的受力,判斷是否遵受機械能守恒定律; (3)恰當選擇參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3 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正電荷在電場中受力方向與場強方向一致,所以正電荷沿場強方向,電勢能減小,負電荷在電場中受力方
34、向與場強相反,所以負電荷沿場強方向,電勢能增大,但電勢都是沿場強方向減小。 1、原因 電勢能,電場力,功的關系與重力勢能,重力,功的關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電勢能的原因就是電場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勢能規(guī)律幾乎都是如此,電場力正做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負做功,電勢能增大,在做正功的過程中,電勢能通過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電勢能減小。 靜電力做的正功功=電勢能的減小量,靜電力做的負功=電勢能的增加量 2、判斷電場力做功的方法 (1)看電場力與帶電粒子的位移方向夾角,小于90度為正功,大于90度為負功; (2)看電場力與帶電粒子的速度方向夾角,小于90
35、度為正功,大于90度為負功; (3)看電勢能的變化,電勢能增加,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正功。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4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 3.電阻、電阻定律:R=L/S:電阻率(?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r:電源內(nèi)阻()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 k h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Unit 5 I like those shoes Lesson 30說課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14小狗學叫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項目產(chǎn)品推廣方案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B Read and write 大單元整體說課稿表格式-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5《協(xié)商決定班級事務》第1課時(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 出售供暖平房合同范本
- Unit 4 Then and now 單元整體(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萬億存款合同范例
- 中介房產(chǎn)抵押合同范例
- Unit 2 Know your bod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跨學科主題學習2-探索太空逐夢航天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上冊
- 《電子技術應用》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電力儲能用集裝箱技術規(guī)范
- 小學生雪豹課件
- 《課標教材分析》課件
- 《信號工程施工》課件 項目一 信號圖紙識讀
- 基礎護理常規(guī)制度
- 針灸治療動眼神經(jīng)麻痹
- 傾聽幼兒馬賽克方法培訓
- 設備日常維護及保養(yǎng)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