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_第1頁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_第2頁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_第3頁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摘要:本文從中西方飲食文化在觀念、烹飪方式、 菜式命名上的差異入手,探討了中餐菜單的翻譯原則,提出了中餐菜單的翻譯方法。關(guān)鍵詞:飲食文化;差異;菜單;翻譯中圖分類號: H315 9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7508(2009)02-0073-04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 中國人的方方面面都與吃是緊密相連的,見面打招呼 “吃飯了嗎 ?”,贊美好的作品為 “膾炙人口”,吃的心滿意足為“吃香喝辣 ”,凡此等等, 不一而足。 西方的飲食文化不夠發(fā)達(dá),烹飪沒有中國講究,但是他們的用餐禮儀和用餐器具是豐富多彩的,所

2、以比較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以及探究這些差異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原因,有助于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研究中餐菜單的英譯問題,從而更好的進(jìn)行跨文化交際。一、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飲食與文化密切相關(guān),不同的民族和國家締造了不同的飲食文化,所以飲食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飲食的觀念、宴會禮儀、烹飪方式以1、觀念上的差異及菜式命名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中國是一種美性的飲食觀念,從來都是把追求美味奉為進(jìn)食的首要目的。在中國的烹調(diào)術(shù)中,對美味的追求幾乎達(dá)到極致,想盡一切辦法,使盡一切手段,將食品的味道弄出名堂,弄出特色來,這點是西方人望塵莫及的。西方是一種理性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在攝取食

3、物的時候,基本上是從營養(yǎng)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強(qiáng)調(diào)采用新鮮原料,強(qiáng)調(diào)在烹調(diào)過程中保持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說西方飲食之中營養(yǎng)是帶有普遍性的。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wù),講究菜肴原料的形和色等方面的搭配,但是在滋味上各種原料都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注重營養(yǎng)的搭配。2、烹飪方式的差異中國飲食之所以有獨特的魅力,關(guān)鍵就在于它的味。中國烹飪講究的調(diào)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shù)的精要之處。西方人于飲食強(qiáng)調(diào)科學(xué)與營養(yǎng),故烹調(diào)的全過程都嚴(yán)格按照科學(xué)規(guī)范行事。再者,規(guī)范化的烹調(diào)要求調(diào)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diào)時間精確到秒。此外,在原料粗加工上也是有區(qū)別的,中餐加工完的形狀多種

4、多樣,有塊、片、卷、條、段、丁、末、汁等,而西餐的原料處理完,一般只有片、塊、丁的等幾種形狀。3、菜式命名的差異中國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歷史、文化的信息。中菜命名講究文雅、含蓄和吉利,注重表情、聯(lián)想能力,少量大眾菜肴以原料命名;而西菜命名直截了當(dāng),突出原料,雖然少了藝術(shù)性,但是多了實用性。如“佛跳墻 ”則是根據(jù)民間傳說,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廟里的和尚們紛紛跳出墻來等。西餐中的菜名要簡單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肯德基 ”餐廳為例,光從店名就知道,這是一家炸雞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雞腿、香辣雞翅、漢堡包,以及新推出的墨西哥雞肉卷和海鮮湯等,幾乎都是以原料加上烹飪方式或者地名來命名的。二、中餐菜單

5、英譯的基本原則菜肴名稱首先表現(xiàn)為信息功能,這是傳遞原料、配料、烹調(diào)方法等信息的過程。菜單作為餐廳商品廣告之一,具有吸引顧客、推銷產(chǎn)品的目的。中國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藝術(shù)性,為了提升菜肴的品位和檔次,許多菜名文化蘊(yùn)含豐富,牽涉到人名、地名、動物名稱以及自然景色等。基于此,菜名的翻譯要跨越中西方語言和文化上的雙重障礙。想要讓西方人理解并接受中國菜名,翻譯時必須遵循一些相關(guān)的原則。1、避免文化沖突中餐菜名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諱食用的動物名,翻譯是應(yīng)按原料名直譯,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諱的,則可省略不譯。如“翡翠魚翅 ”中的翡翠不過是起裝飾作用的新鮮蔬菜而已。再如“紅燒獅子頭 ”,

6、是由肉丸滾上糯米而成,因為像毛發(fā)豎立的獅子頭而得名。又如“脆皮乳鴿 ”,將象征著和平的鴿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所以最好將其略過。2、避虛就實原則中華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義外,還有的包括著豐富的聯(lián)想意義,形成了菜名的又一特色。中華菜名講究美的傳遞,但是鑒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產(chǎn)生的不同的聯(lián)想效果,翻譯中可避虛求實,采用轉(zhuǎn)譯或者意譯。例如,百鳥歸巢這道菜,實際上是雞腿、豬肉、鵪鶉蛋加上竹筍絲的組合,雞腿、豬肉、鵪鶉蛋象征“百鳥 ”,竹筍絲象征“巢”。若要對等翻譯,解釋上要下一定的工夫,且不符合譯名的規(guī)范。因此最好根據(jù)菜名組合譯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

7、nd bamboo shoot 。一些 “文化菜名 ”寓意深遠(yuǎn),相當(dāng)部分是不可譯的,所以通常只譯實名。此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些賦予深刻象征意義的高貴植物和晶瑩透亮的玉石被用來為一些色澤鮮艷、賞心悅目的菜肴冠名。人們常用“芙蓉 ”代表蛋清,把豆腐比作白玉,青豆比作翡翠,但是這種高雅的聯(lián)想與另一種語言文化是無法相融的,英譯的原則只有實譯。總之,中餐菜名的英譯應(yīng)該借鑒中菜命名的藝術(shù)手法,盡量反映中餐烹飪特色,對一些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菜肴在翻譯后還可以附加說明,這樣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起食欲。三、中餐菜單的英譯方法要將中餐菜單譯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構(gòu)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

8、料名稱,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菜肴的創(chuàng)始人或發(fā)源地等構(gòu)成。這種反映菜肴內(nèi)容和特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寫實性命名法,此外還有反映菜肴深刻含義的寫意性命名法。由于漢語和英語的差異很大 ,中餐菜名英譯時,應(yīng)采用寫實性命名法,盡量將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肴的作料等翻譯出來,以便讓客人一目了然。1、直譯法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辭,直譯最為簡便 ,烹飪方法不必譯出。中菜湯類命名一般按此方法 ,翻譯時采用“原料加湯 ”的處理方法。如:雙冬牛肉 Beef with Mushroom and Bamboo Shouts口蘑菜心 Mushrooms with Cabbage Heart青椒肉絲 Shredded P

9、ork and Green Chili豆腐湯 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荷包蛋 Poached Egg人參雞 Chicken with Ginseng壇肉 Pock in Pot糖醋排骨 Sweet and Sour Spare Rib直譯能使目的語言與源語用基本相同的形式來表達(dá)相同的內(nèi)容,獲取基本相等的效果。因此對于菜名翻譯來說,直譯是可取且實用的方法。此外,在不違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對一些以傳說、典故,特別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盡量在表達(dá)原譯的時保持原汁原味,讓海外游客在品嘗佳肴的同時,領(lǐng)略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2、意譯法同語言有不同的文化內(nèi)

10、涵和表達(dá)形式,當(dāng)形式成為翻譯的障礙時一般采用意譯法。在中餐翻譯中,意譯法就是將抽象或帶有聯(lián)想性的菜名以具體清晰的方式表達(dá)出來,譯者常常可以采用解釋、刪減、借用、改寫等手段。第一,解釋。翻譯時對原文本部分的字詞用解釋代替直譯,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一道常見的“魚香肉絲 ”,有人直譯為 “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也有人翻譯成 “Shredded Pork w ith Garlic Sauce。后者”作了簡單的解釋,對于外國游客來說,顯得更為直觀。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咕嚕肉 Sweet & Sour Pork回鍋肉 Sliced Pork Doubly S

11、auteed in Soy Sauce干煸牛肉絲 Sauteed Beef Shreds醬爆肉 Quick-Fried Pork with Soy Paste茄汁石斑魚 Deep Fried Garoupa with Tomato Sauce魚香三鮮 Shrimp, Crab Meat & Lobster in Garlic Sauce這樣把菜式做一個簡單的解釋,西方人就能僅憑菜單就可以對食物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想象。以免西方人想要這樣的菜,卻上成了別樣的菜肴,減少這樣的不必要的麻煩。第二,刪減。為了使菜名顯得簡明扼要,有時在翻譯時可以省略無關(guān)緊要的詞語這樣更容易讓客人一目了然,更加清楚

12、的明白菜肴的原料以及做法。如:宋嫂魚羹 Braised Fish Soup,省略了 “宋嫂 ”一詞。四寶豆腐煲 Seafood and Bean Curd Pot,英文可省略 “四寶 ”一詞。金牌炸子雞 Roast Chicken, Cantonese Style 中省略了 “金牌 ”一詞。第三,借用。借用就是用西方人熟悉的菜名或主食名來翻譯部分中餐菜名和主食,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饅頭 Steamed Bun/ Bread蜜汁叉燒 B.B.Q. Pork四季叉燒豆 Roast Pork with String Beans蘑菇叉燒 Roast Pork with Mushrooms雪豆

13、叉燒 Roast Pork with Snow Peas第四,改寫。在上文中談到,中國菜的命名講究,常常富有詩情畫意,給人以美好的聯(lián)想和回味,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例如:以蛇和雞作為主要原料的,“龍”和 “鳳 ”是中國神話的產(chǎn)物,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如果直譯出來讓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覺,這時候就文本進(jìn)行改寫,直接把菜的內(nèi)容反映出來,即“Snake and Chicken Soup,”使人一目了然。類似的例子很多?!褒堷P呈祥 ”這道菜是必須對源如:魚米之鄉(xiāng) Fried Minced Fish with Bamboo Shoots and Pine Nuts黑白分明 Fried Shrimp Balls

14、with Black and White Sesame Seeds翡翠魚翅 Double-bolied shar ks Fin with Vegetable螞蟻上樹 Saute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叫化雞 Baked Chicken Vagabond Style或 Baked Chicken Wrapped with Mud翡翠不能食用,僅是一個代稱,指綠色的蔬菜,翻譯時不能按字面譯為“Jade shark sfin ?!倍浵佋谥胁椭须m可入菜,但此螞蟻指的是用醬油和淀粉和過的肉末。直譯可能引起驚詫。 “叫花雞 ”相傳為乞丐創(chuàng)制,取名時

15、以“叫化 ”代 “乞丐 ”,是一種美化,翻譯時,以 “vagabond”代“beggar,”也是一種美化。又如:霸王別姬 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壽比南山 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連生貴子 Lotus Nuts in Syrup3、音譯法菜名的音譯在翻譯時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譯漢。 中國人在接受西方飲食文化的時候似乎并無多大障礙。如:漢堡包(hamburger)、三明治(sandwich) 、可口可樂(Coca- cola)、巧克力(chocolate) 能被廣泛認(rèn)同。語言是個符號系統(tǒng),在一定條件下可以

16、接受外來詞,音譯法能避免因直譯或意譯帶來的誤解和不可讀性。在中國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人名、象聲詞或地方語來命名,為了保持原有特色風(fēng)味,可采用音譯法。如:麻婆豆腐 Ma Po Tou Fu東坡肉 Dong Po Pork北京烤鴨 Beijing Roasted Duck毛氏紅燒肉 Chairman Maos Stewed Pork with Soy Sauce東江釀豆腐 Bean Curd Stuffed with Pork Mince, Dongjiang Style中華飲食文化的獨特性決定了菜名的翻譯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種翻譯方法,而是應(yīng)該多種方法的綜合體現(xiàn)。有是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漢語

17、拼音來標(biāo)注菜名,并且在旁邊附上該菜的圖片, 并標(biāo)注菜的主料、 配料和口味等主要信息。這樣便可以讓顧客一目了然,不會因為對菜名的誤解而破壞了品嘗中國美食的興致。參考文獻(xiàn): 1 任靜生 . 也談中菜與主食的英譯問題 J.中國翻譯 , 2001,(6). 2 劉琪 . 論中式菜名英譯 D .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 2006. 3 穆連濤 . 從文化角度談中菜英譯 D .蘇州大學(xué) , 2005. 4 周橋 . 談?wù)勚胁筒嗣⒆g J .電子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 (社科版 ), 2006, (S1). 5 熊力游 . 中華菜名功能與翻譯處理 J .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 , 2004,(3). 6 黃芳 . 中餐菜單譯法研究 J . 中國科技翻譯 , 2007,(1). 7 熊力游 . 中華菜名功能與翻譯處理 J . 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 , 2004,(3).8劉清波 . 中式菜名英譯的技巧和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