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146.1—2011-樹脂錨桿-第一部分:錨固劑_第1頁
MT-146.1—2011-樹脂錨桿-第一部分:錨固劑_第2頁
MT-146.1—2011-樹脂錨桿-第一部分:錨固劑_第3頁
MT-146.1—2011-樹脂錨桿-第一部分:錨固劑_第4頁
MT-146.1—2011-樹脂錨桿-第一部分:錨固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T 146.12011樹脂錨桿第1部分:錨固劑 1   范圍 MT146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樹脂錨桿錨固劑以下簡稱錨固劑的產(chǎn)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本部分適用于礦山井巷支護用的錨固劑。井筒裝備的安裝、基礎錨固等工程所需的錨固劑也可參照執(zhí)行。 3  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MT146的本部分。 3.1 樹脂錨桿 resin anchor bolts  以樹脂錨固劑配以各種材質桿體及托盤、螺母等構件組成的錨桿。 3.

2、2 樹脂錨固劑 resins and capsules  起粘結錨固作用的材料稱錨固劑。樹脂錨固劑由樹脂膠泥與固化劑兩部分分隔包裝成卷形,混合后能使桿體與被錨固體煤、巖粘結在一起。 3.3 樹脂膠泥 resin putty ,resin mastic  由樹脂、填料和化學助劑組成的膠泥狀材料。 3.4 固化劑 catalyst  與樹脂膠泥混合后,能立即引起化學反應,使樹脂膠泥凝結成固體的材料。 3.5 凝膠時間 gel time

3、60; 從樹脂膠泥與固化劑混合起,到膠泥開始變稠、溫度開始上升時的時間。 3.6  等待安裝時間 setting time  安裝錨桿時,攪拌停止后到可以上托盤的時間。 3.7 樹脂膠泥稠度 viscosity of resin mastic表示樹脂膠泥的軟硬程度,以試錐1min沉入樹脂膠泥的深度mm來表示。 3.8 抗拔力  anti-pulling capacity 在規(guī)定錨固長度條件下,錨固劑與桿體錨固后,拉拔試驗時錨固劑所能承受的極限載荷

4、。 3.9  錨固力 anchor capacity 整根錨固劑與配套桿體錨固后,拉拔試驗時錨固劑所能承受的極限載荷。4   產(chǎn)品分類4.1   分類  產(chǎn)品按凝膠時間不同進行分類,見表1。 表 1 產(chǎn)品分類類型特性凝膠時間s等待安裝時間s顏色標識CKa超快速8251030黃CKb26403060紅K快速419090180藍Z中速91180480白M慢速>180注1:在22±1環(huán)境溫度條件下測定。注2:攪拌應在錨固劑凝膠之前完成。 規(guī)格  產(chǎn)品應符合表2規(guī)定。表 2 產(chǎn)

5、品規(guī)格錨固劑直徑mm352823錨固劑長度cm30503010030100推薦適用鉆孔直徑mm404432362730注:用戶特殊需要時,可生產(chǎn)其他規(guī)格的錨固劑;錨固劑長度由供需雙方商定。4.3   型號錨固劑型號編制依據(jù)MT/T 154.1 錨固劑型號表示方法如下: 例如:直徑23mm、長度35cm的快速樹脂錨桿錨固劑,可表示為MSK23355  技術要求5.1  原材料 產(chǎn)品所使用材料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和設計要求,并有合格證明書、質量保證書。材料進廠后應進行驗收試驗。 5.2

6、60; 外觀 錨固劑應裝填飽滿,質地柔軟,顏色均勻,樹脂膠泥不分層、不沉淀,固化劑分布均勻,封口嚴密,無滲漏,各型號錨固劑的標識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5.3  直徑、長度偏差 錨固劑直徑偏差為±0.5mm,長度偏差為±5mm。 5.4  樹脂膠泥稠度 環(huán)境溫度為22±1時,樹脂膠泥稠度應不小于30mm。 5.5  固膠比      固化劑與樹脂膠泥的質量比應不小于4%。 5.6&

7、#160; 凝膠時間      錨固劑凝膠時間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5.7  抗壓強度      環(huán)境溫度為22±1、齡期24 h條件下,錨固劑抗壓強度應不小于60MPa。 5.8  抗拔力 錨固長度125mm,模擬孔直徑28mm,配套桿體為直徑20mm、屈服強度500MPa的無縱肋螺紋鋼桿體,齡期2 h條件下,抗拔力應不小于100kN。 5.9  錨固力&#

8、160;在表3規(guī)定的齡期,錨固力應不小于與之配套桿體規(guī)定屈服力的1.2倍。表 3 規(guī)定齡期 單位為分鐘類型CKaCKbKZM規(guī)定齡期51015305.10  熱穩(wěn)定性能 樹脂膠泥在80±2條件下放置20h,取出后在22±1環(huán)境溫度下放置4h,樹脂膠泥不應變硬,且其稠度不小于16mm。 6  試驗方法 6.1  外觀 目測,手捏。 6.2  直徑、長度 直徑:用分度值為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 長度:用分度值為1mm的鋼板尺

9、或鋼卷尺,測量錨固劑兩端卡口之間距離,即為錨固劑長度。6.3  樹脂膠泥稠度 6.3.1  儀器 采用GB/T1346-2001中4.2規(guī)定的標準稠度測定用試桿和盛裝水泥凈漿的試模。 6.3.2  環(huán)境溫度 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2±1。 6.3.3  測定 6.3.3.1  將錨固劑剖開,取出樹脂膠泥,攪拌均勻后裝入圓模內,經(jīng)人工振動搗實后刮平。 6.3.3.2  將圓模放在試桿下,使試桿與膠泥面接觸

10、,擰緊螺絲,然后突然放松,并開始記錄時間,試桿自由沉入圓模內膠泥中,記錄1min試桿下沉深度即為樹脂膠泥稠度。6.4  固膠比 6.4.1  稱量錨固劑總質量W。 6.4.2  剖開固化劑部分,將固化劑全部取出,然后稱量去掉固化劑的錨固劑質量W1。6.4.3  按公式1計算固膠比: 式中: W  錨固劑總質重,單位為克g); W1  去掉固化劑的錨固劑質量,單位為克(g)。6.5  凝膠時間 6.5.1&#

11、160; 儀器、設備 熱電偶及長圖溫度自動平衡記錄儀或其他可記錄時間、溫度的儀器。溫度計分度值小于等于1,時間分度值小于等于1s。 6.5.2  環(huán)境溫度 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2±1。6.5.3   測定 6.5.3.1  將錨固劑剖開,把樹脂膠泥與固化劑分開,分別攪拌均勻。 6.5.3.2  取100g膠泥,放入聚酯薄膜中央或其他容器中,按6.4測出的實際固膠比加入固化劑,將固化劑與樹脂膠泥迅速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為:超快速型錨固劑10s15s,其他

12、類型錨固劑20s25s。攪拌同時開始計時,從攪拌樹脂膠泥開始,至膠泥變稠、溫度開始上升的時間為錨固劑的凝膠時間。 6.6  抗壓強度 6.6.1  試驗設備:萬能材料試驗機,試件為邊長40mm的立方體;出廠檢驗時可采用不小于200kN的錨桿拉力計配之簡易的承壓試驗架。 6.6.2  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2±1。 6.6.3  將錨固劑剖開,迅速把樹脂膠泥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如果凝膠時間太快,可適當調減固化劑用量,將膠泥注入試模內并搗實,膠泥固化并有一定強度后脫模。 

13、;6.6.4  放置24h,進行抗壓試驗,記錄抗壓載荷值。 6.6.5  抗壓載荷值除以試件承壓面積所得之值即為錨固劑的抗壓強度。 6.7  抗拔力 6.7.1  儀器、設備 萬能材料試驗機。6.7.2  試件 用內徑28mm、壁厚大于3mm的鋼管模擬錨桿孔,管內外表做打毛處理,以防錨固劑和鋼管內外表粘結失效;配套桿體采用直徑20mm,屈服強度為500MPa的無縱肋螺紋鋼桿體,錨固長度125mm。 6.7.3  環(huán)境條件 測試

14、環(huán)境溫度為22±1。 6.7.4  測定 放置2h,進行錨固劑抗拔力測試。 6.8  錨固力 6.8.1  試驗儀器同6.7.1。 6.8.2  試件:整根樹脂錨固劑和與之配套的金屬桿體,與錨固劑直徑相匹配的模擬鋼管。 6.8.3  安裝:安裝攪拌采用煤電鉆或其他攪拌裝置,其轉速不低于300r/min,扭矩不小于40N·m,邊旋轉攪拌邊推進,攪拌時間為:超快型錨固劑6s15s;其他型號錨固劑20s25s,攪拌停止后,

15、應等到錨固劑凝膠后才能松開攪拌連接裝置。 6.8.4  在表3規(guī)定試驗齡期,進行錨固力測試。 6.9  熱穩(wěn)定性能 6.9.1  設備、儀器      恒溫干燥箱,溫度精度±1。6.9.2  測定6.9.2.1  把去掉固化劑的錨固劑保持原封口狀態(tài)放入80±2恒溫干燥箱中,放置20h。 6.9.2.2  取出錨固劑,在22±1環(huán)境條件下放置4h。 

16、6.9.2.3  按6.3方法測定樹脂膠泥稠度。 7  檢驗規(guī)則 7.1  檢驗分類 錨固劑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7.2  檢驗項目 錨固劑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項目見表4。 表 4 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類型出廠型號1外觀C2直徑、長度C3樹脂膠泥稠度C4固膠比B5凝膠時間A6抗壓強度A7抗拔力A8錨固力A9熱穩(wěn)定性能A0注1:“”表示檢驗項目;“”表示不檢驗項目。注2:“”表示出廠檢驗時,抗壓強度與錨固力選一項。7.3 &

17、#160;出廠檢驗 7.3.1  出廠檢驗的樣品應按GB/T10111的規(guī)定,從提交的檢驗批中隨機抽樣,抽樣檢驗采用GB/T2828.2-2008抽樣方案,類型選用一次抽樣,批量N為2000,極限質量LQ選用31.5,采用模式B,檢驗水平為S-3,抽樣方案見表5。表 5 抽樣方案樣本大小n極限質量LQ接受數(shù)Ac接受質量限AQL1314.007.3.2  判定規(guī)則執(zhí)行GB/T 2828.2-2008中5.2的規(guī)定。 7.4  型式檢驗 7.4.1  有以下情況之一時,產(chǎn)品應進行

18、型式檢驗: a)  新產(chǎn)品或老產(chǎn)品轉廠生產(chǎn)時;b)  正式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在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chǎn)品性能時;c)  正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每年應進行1次型式檢驗; d)  產(chǎn)品停產(chǎn)1年以上,重新恢復生產(chǎn)時;e)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f)   國家有關部門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時。 7.4.2  型式檢驗的樣品應從出廠檢驗合格的產(chǎn)品中,按GB/T10111的規(guī)定進行隨機抽樣。抽樣檢驗采用GB/T2829-2002,抽樣方案及有關數(shù)據(jù)見表6。表 6 型式檢驗抽樣方案及有關數(shù)據(jù)試驗組別不合格分類不合格質量水平RQL判別水平DL抽樣方案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