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_第1頁
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_第2頁
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_第3頁
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_第4頁
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高考試題來復習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福清德旺中學 高三化學集備組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殺菌劑、藥物等方面具有廣泛圖?;卮鹣铝袉栴}:(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濃縮,再向濃縮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_。(2)上述濃縮液中含有I-、Cl-等離子,取一定量的濃縮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當AgCl開始沉淀時,溶液中 為:_,已知Ksp(AgCl)=1.810-10, Ksp (AgI)=8.510-17。(3)已知反應2HI(g)=H2(g) + 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分別需要吸收43

2、6KJ、151KJ的能量,則1molHI(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吸收的能量為_kJ。(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應:2HI(g) H2(g)+I2(g)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x(HI)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下表: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jié)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計算式為:_。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x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則k逆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時,v正=_min-1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當升高

3、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_(填字母) 2015年(全國I卷)28化學平衡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概念、特征、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概念、特征2、平衡常數(shù)、轉(zhuǎn)化率、平衡常數(shù)、轉(zhuǎn)化率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與方法、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與方法4、等效平衡原理、等效平衡原理5、化學平衡移動、化學平衡移動6、化學平衡圖像題、計算題、化學平衡圖像題、計算題 化學平衡狀態(tài),就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就是在在一定條件一定條件下下可逆反應里,當可逆反應里,當正反應正反應 速率速率與與逆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相等相等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百分含量保持不變不變的狀態(tài)。的

4、狀態(tài)。1、定義:、定義:強強調(diào)調(diào)四四點點條件:一定條件(溫度、濃度與壓強)條件:一定條件(溫度、濃度與壓強)本質(zhì):正反應速率本質(zhì):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現(xiàn)象:各組分百分含量現(xiàn)象:各組分百分含量(或質(zhì)量或質(zhì)量)、濃度、濃度(或體積分數(shù))等保持不變(或體積分數(shù))等保持不變 對象:可逆反應對象:可逆反應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概念與特征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2)動:動態(tài)平衡(正逆反應仍在進行)動:動態(tài)平衡(正逆反應仍在進行)(3)等:正反應速率等: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0(4)定: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定: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分的百分

5、含量一定。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5)變:條件變化,化學平衡狀態(tài)將被破壞變:條件變化,化學平衡狀態(tài)將被破壞,直直到到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1)逆:研究對象可逆反應。逆:研究對象可逆反應。 1.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態(tài)時,生成物平衡濃度的冪之積與反應物平衡濃度的冪之生成物平衡濃度的冪之積與反應物平衡濃度的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稱是這個常數(shù)稱是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數(shù)( (簡稱平衡常數(shù)簡稱平衡常數(shù)) ),用符號,用符號K K表示。表示。 由于該

6、常數(shù)是以濃度由于該常數(shù)是以濃度冪之積的比值表示,故又稱濃度平衡常數(shù),用冪之積的比值表示,故又稱濃度平衡常數(shù),用K KC C表示。表示。二、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轉(zhuǎn)化率 對于反應對于反應: mA (g)+nB(g) pC(g)+qD(g)cp(C)cq(D) cm(A)cn(B) 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學表達式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學表達式 K =2.2.數(shù)學表達式:數(shù)學表達式:1)如果反應中有如果反應中有固體和純液體固體和純液體參加,它們的濃度不應寫在平參加,它們的濃度不應寫在平衡關系式中,因為它們的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化學平衡關系衡關系式中,因為它們的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化學平衡關系式中只包括氣態(tài)物質(zhì)和溶液中各溶質(zhì)的濃度。

7、式中只包括氣態(tài)物質(zhì)和溶液中各溶質(zhì)的濃度。 如如:CaCO3(s) CaO(s)+CO2(g) CO2(g)+H2(g) CO(g)+H2O(l)注意: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注意: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K=c(CO2)K=c(CO)/c(CO2) c(H2) 再如再如: 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也不必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也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寫在平衡關系式中,如:如:Cr2O72-+H2O 2CrO42-+2H+K=c(CrO42-)2c(H+)2/c(Cr2O72-)又如又如:非水溶液非水溶液中的反應,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參加反應,此時中的反應,如有水生成

8、或有水參加反應,此時水的濃度不可視為常數(shù),必須表示在平衡關系式中。如酒精和醋水的濃度不可視為常數(shù),必須表示在平衡關系式中。如酒精和醋酸的液相反應酸的液相反應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K=c(CH3COOC2H5)c(H2O)/(cC2H5OHcCH3COOH)例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10 5 1/2N2 (g) + 3/2 H2 (g) NH3 (g) K2 = 3.87 10 2 K1 K2 , K1 = K222)2)同一化學反應,可以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式來表示,用同一化學反應,可以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式來表示

9、,用不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時,其對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不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時,其對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亦不同,但它們之間相互關聯(lián)。式亦不同,但它們之間相互關聯(lián)。3)多重平衡規(guī)則多重平衡規(guī)則:若干方程式相加若干方程式相加( (減減) ),則總,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分步平衡常數(shù)之乘積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分步平衡常數(shù)之乘積( (商商) )例題例題: 2NO (g) + O2 (g) 2NO2 2NO2 (g) N2O4 2NO (g) +O2(g) N2O4 (g)O(c)NO(c)NO(ck22221)NO(c)ON(cK22422212242222222423KK)NO(c)ON(c)O(c)N

10、O(c)NO(c)O(c)NO(c)ON(cK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濃度的單位為molL-1K的單位為(molL-1)n; 對于反應對于反應: mA (g)+nB(g) pC(g)+qD(g)cp(C)cq(D) cm(A)cn(B) 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學表達式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學表達式 K =3.3.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1)(1)平衡常數(shù)平衡常數(shù)K K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由由K K隨溫度隨溫度的變化可推斷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的變化可推斷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 若正反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應是吸熱反應, ,升高溫度升高溫度,K ,K 增大增大; ;若正反應是放熱反若正反

11、應是放熱反應應, ,升高溫度升高溫度,K ,K 減少減少; ;例如:例如:不同溫度時,反應不同溫度時,反應:H2(g)+I2(g) 2HI(g),的濃度的濃度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下:的關系如下:溫度溫度623K698K763K濃度平衡常數(shù)濃度平衡常數(shù)66 .954.445.9 通過改變溫度,平衡常數(shù)大小的變化趨勢可以判通過改變溫度,平衡常數(shù)大小的變化趨勢可以判斷上可逆反應的斷上可逆反應的正方向是放熱反應正方向是放熱反應.4、影響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及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影響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及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2)(2)平衡常數(shù)平衡常數(shù)K K值的大小,可推斷反應進行的程度。值的大小,可推斷反應

12、進行的程度。 K K 值越大,值越大,表示反應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轉(zhuǎn)化率越大;K K 值越小,值越小,表示反應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小,進行的程度越小,反應物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越小。轉(zhuǎn)化率越小。(3)(3)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一般來一般來說,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說,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0K105 5,認為,認為正反應進行得基本正反應進行得基本完全;完全;K 10K 10-5-5則認為這個反應的則認為這個反應的正反應很難進行正反應很難進行( (逆逆反應較完全)。反應較完全)。達到平衡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關系,在

13、計算中注意。達到平衡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關系,在計算中注意。(2)生成物:平衡濃度)生成物:平衡濃度=初始濃度初始濃度+轉(zhuǎn)化濃度轉(zhuǎn)化濃度 生成物生成物D: c平平(D) = c0(D) +c(D)(3)各物質(zhì)的)各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濃度之比轉(zhuǎn)化濃度之比等于它們在化學方程式等于它們在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c(A):c(D)=a:d(1)反應物:平衡濃度)反應物:平衡濃度=初始濃度初始濃度-轉(zhuǎn)化濃度;轉(zhuǎn)化濃度; 反應物反應物A: c平平(A)=c0(A) - c(A)5、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 對于反應對于反應: aA + bB cC + dD例:

14、在某溫度下,將例:在某溫度下,將H2(g)和和I2(g)各各0.10mol混合物充混合物充入入10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c(H2)=0.0080mol/L,求:,求:(1)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2)其它條件不變,充入的其它條件不變,充入的H2(g)和和I2(g)各各0.20mol,求求達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達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方法:三段式方法:三段式答案:答案:(1)H2+I2 2HI K=0.25(2)0.016mol/L、0.016mol/L、0.008mol/L 用平衡常數(shù)來表示反應的限度有時不夠直觀,常用平衡轉(zhuǎn)化

15、率來表示反應限度。對于可逆反應對于可逆反應: mA(g)+nB (g) pC(g)+qD(g)%100)A(c)A(c%100)A(n)A(n)%A(加入的總反應掉的加入的總反應掉的6、轉(zhuǎn)化率與平衡轉(zhuǎn)化率(、轉(zhuǎn)化率與平衡轉(zhuǎn)化率()轉(zhuǎn)化率轉(zhuǎn)化率:反應進行的過程中已反應掉了的反應物占:反應進行的過程中已反應掉了的反應物占反應物總量的百分比反應物總量的百分比。注意:注意:1、反應物反應物A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是該條件最大轉(zhuǎn)化率。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是該條件最大轉(zhuǎn)化率。2、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可以用于表一個反應的進行程度。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可以用于表一個反應的進行程度。3、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受外界條件(溫度和濃度)的影響。反應物的

16、轉(zhuǎn)化率受外界條件(溫度和濃度)的影響。4、當反應物以反應方程式前的計量數(shù)的比例加入時,當反應物以反應方程式前的計量數(shù)的比例加入時,該反應的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該反應的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相等。例:一定條件下,將例:一定條件下,將X X和和Y Y兩兩種物質(zhì)按不同比例放入密種物質(zhì)按不同比例放入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后,測得X X、Y Y轉(zhuǎn)化率與起轉(zhuǎn)化率與起始時兩種物質(zhì)的量之比始時兩種物質(zhì)的量之比n(X)/n(Y)n(X)/n(Y)的關系如下圖,的關系如下圖,則則X X和和Y Y反應的方程式可表反應的方程式可表示為(示為( )A AX+3Y 2ZX+3Y 2ZB B3X

17、+Y 2Z3X+Y 2ZC C3X+2Y Z 3X+2Y Z D D2X+3Y 2Z2X+3Y 2ZB B 1 2 3 4標志:標志:(1)、比正逆。比正逆。v正正v逆逆0;(2)、比前后。比前后。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質(zhì)量分數(shù)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化不再發(fā)生變化;(3)、)、比比K、Qc三、化學平衡的標志 對于可逆反應對于可逆反應: mA(g)+nB (g) pC(g)+qD(g)QC k, 未達平衡,未達平衡,逆向進行逆向進行。逆正 QC = k, 達平衡,達平衡,平衡不移動平衡不移動。逆正逆正QC 0.6) B、 l mol

18、A+ 0.5mol B +1.5mo1C+x mol D (x0.1) C2 mol A+ 1mol B +x mol D (x0) Dl mol A+ 0.5mol B +4.5mo1C+x mol D (x0.7)D3、對于平衡體系、對于平衡體系mA(g) + nB(g) pC(g) + qD(g) H0。 有下列判斷,有下列判斷,其中正確的是其中正確的是 A、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增大為原來的兩倍,此、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增大為原來的兩倍,此時時A物質(zhì)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奈镔|(zhì)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 .48倍,則倍,則m + n p + q B、若平衡時、若平衡時A、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

19、應開始時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A、B的物的量之比為的物的量之比為n: : m ; C、若溫度不變而壓強增大為原來的兩倍,則達到新、若溫度不變而壓強增大為原來的兩倍,則達到新的平衡時平衡混合物的體積小于原體積的的平衡時平衡混合物的體積小于原體積的1/2 D、若平衡體系共有、若平衡體系共有a mol氣體,再向其中加入氣體,再向其中加入b molB,當達到新平衡時共有,當達到新平衡時共有(a + b)mol氣體,則氣體,則m + n = p + qAD00.52a2(n-2m)(n-m)a4.在一個在一個固定體積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進行以下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溫度,進行以下反

20、應:反應: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已知加入1molH2和和2molBr2時,達到平衡后生成時,達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見下表(見下表“已知已知”項)。項)。在相同條件下,在相同條件下,且保持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不變且保持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不變,對下列編號(對下列編號(1)(3)的狀態(tài),填寫表中的空白:)的狀態(tài),填寫表中的空白: 編號編號起始狀態(tài)(起始狀態(tài)(mol)平衡時平衡時HBr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的量(mol)H2Br2HBr已知已知120 a240 1 0.5amn(n2m) 改為恒壓條件改為恒壓條件 ?五、化學學平衡移動 當當改變改變已經(jīng)達到化學

21、平衡的可逆反應的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的可逆反應的條件條件時時,平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衡狀態(tài)被破壞,隨反應的進行重新達到新平衡的過程叫隨反應的進行重新達到新平衡的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移動。做化學平衡移動。 勒夏持列原理勒夏持列原理:如果:如果改變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和溫度等),平衡就向著能夠強和溫度等),平衡就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的方向移動。其中包含:其中包含:影響平衡的因素:影響平衡的因素:濃度濃度、壓強壓強、溫度溫度三種;三種;原理的適用范圍:只適用于原理的適用范圍:只適用于一項條件發(fā)生變化一項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情況(即溫度的情況(即溫度或

22、壓強或一種物質(zhì)的濃度),當多項條件同時發(fā)生變化時,情況或壓強或一種物質(zhì)的濃度),當多項條件同時發(fā)生變化時,情況比較復雜;比較復雜;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只能減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條件的變化只能減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條件的變化。、平衡移動:是一個、平衡移動:是一個“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新的平衡狀態(tài)新的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一定條件下的平衡體系,條件改變后,可能發(fā)生平衡移的過程。一定條件下的平衡體系,條件改變后,可能發(fā)生平衡移動。動。 1.化學平衡移動的概念化學平衡移動的概念平衡移動原理(只改變一個條件)化學平衡狀 態(tài)正=逆外界條件改變引起速率變化正逆正=逆正逆正逆向右移動不

23、 移 動向左移動原因方向結(jié)果過過程程分分析析結(jié)果分析2從正、逆反應速度是否相等判斷:從正、逆反應速度是否相等判斷:3 3從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分析:從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分析: 對于一個一般的可逆反應:對于一個一般的可逆反應:mA + nB mA + nB pC + qDpC + qD,在平衡狀態(tài)時,平衡常數(shù)在平衡狀態(tài)時,平衡常數(shù) K大于大于105時,反應基本完全。時,反應基本完全。 非平衡狀態(tài)時有濃度商非平衡狀態(tài)時有濃度商當當Q = KQ = K時,平衡;時,平衡;當當Q KQ KQ K時,逆移。時,逆移。欲破壞化學平衡狀態(tài),必須使欲破壞化學平衡狀態(tài),必須使Q K, )()()()(BcAcDcCc

24、KnmqP )()()()(BcAcDcCcQnmqP 【例例】現(xiàn)有反應:現(xiàn)有反應:CO(g)H2O(g) CO2(g)H2(g); H V逆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移動;結(jié)論結(jié)論:在其他條件不變在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朝正反應,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朝正反應方向移動;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朝逆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朝逆反應方向移動。 在其他條件不變在其他條件不變,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朝正反應,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朝正反應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朝逆反應方向移動。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朝逆反應方向移動。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濃度,而不是

25、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或體積;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濃度,而不是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或體積;對于溶液中進行的離子反應,改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濃度,對于溶液中進行的離子反應,改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濃度,化學平衡一般不移動;化學平衡一般不移動;濃度的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濃度的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如:如:FeCl3+3KSCN Fe(SCN)3+3KCl,增加,增加c (K+)或或c (Cl- -) ),不會影響化學平衡。不會影響化學平衡。 如如:對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對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同等程度地增大或減小各物質(zhì)的同等程度地增大或減小各物質(zhì)的濃度濃度,化學平衡不移動?;瘜W平衡不移動。注意注意

26、:增加增加固體或純液體固體或純液體的量不能改變其濃度,也不能的量不能改變其濃度,也不能改變速率改變速率,所以,所以V V(正正)仍等于仍等于V V(逆逆),平衡不移動。,平衡不移動。例:例:CO(g)CO(g)H H2 2O(g) O(g) COCO2 2(g)(g)H H2 2(g)(g)起始時各加入起始時各加入1mol1mol的的CO(g)CO(g)和和H H2 2O(g)O(g),平衡時,四種,平衡時,四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求平衡常數(shù)求平衡常數(shù) K K 和和CO(g)CO(g)、H H2 2O(g) O(g) 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若再加入若再加入2mol H2mol H

27、2 2O(g)O(g),求平衡后,求平衡后CO(g)CO(g)、H H2 2O(g) O(g) 的的轉(zhuǎn)化率。轉(zhuǎn)化率。速率速率-時間關系圖:時間關系圖:小結(jié):小結(jié):正在上正在上向向正移動,向向正移動,逆在上逆在上向逆向向逆向移動。移動。增大反應物增大反應物減少生成物減少生成物減少反應物減少反應物增大生成物增大生成物(2)、壓強)、壓強 其他條件不變,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增大壓強,平衡向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的方向移動;減小減小壓強,平衡向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的方向移動。只有只有壓強的變化壓強的變化引起反應物質(zhì)的引起反應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濃度變化時,

28、化學時,化學平衡才平衡才有可能有可能移動;移動;平衡移動過程中速率的變化情況平衡移動過程中速率的變化情況(結(jié)合平衡移動方(結(jié)合平衡移動方向分析)向分析)對于某些物質(zhì),壓強的變化可能改變其對于某些物質(zhì),壓強的變化可能改變其聚集狀態(tài)聚集狀態(tài);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aA(g)+bB(g) cC(g)速率速率-時間關系圖時間關系圖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注意注意 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相等的反應,改變壓強對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相等的反應,改變壓強對 平衡無影響;平衡無影響;例:對如下平衡例:對如下平衡 A(氣氣) B (氣氣) 2C (氣氣) D (固固) V正V逆0t1t2V正=

29、V逆t3加壓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加壓對化學平衡的影響V正V逆0t1t2V正= V逆t3減壓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減壓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注意注意 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相等的反應,改變壓強對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相等的反應,改變壓強對 平衡無影響;平衡無影響; 平衡混合物都是固體或液體的,改變壓強不能使平平衡混合物都是固體或液體的,改變壓強不能使平 衡移動;衡移動; 壓強的變化必須改變混合物濃度(即容器體積有變壓強的變化必須改變混合物濃度(即容器體積有變 化)才能使平衡移動?;┎拍苁蛊胶庖苿?。(3)、溫度、溫度注:升高溫度注:升高溫度同時加快同時加快正逆反應速率,但

30、吸熱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但吸熱反應的速率增加的更速率增加的更多多,故升溫使可逆反應,故升溫使可逆反應向吸熱反應方向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移動。即溫度對吸熱反應的速率影響更大溫度對吸熱反應的速率影響更大。2NO2 (g) N2O4 (g) H0升高溫度,平衡向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吸熱方向移動;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方向放熱方向移動。移動。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速率速率-時間關系圖時間關系圖催化劑催化劑同等程度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同等程度改變化學反應速率,V正正= V逆逆,只改變反應到達平衡所需要的時間,只改變反應到達平衡所需要的時間,而不影響化學平衡的移動。而不影響化學平衡

31、的移動。例:對如下平衡例:對如下平衡 A(氣氣) B (氣氣) 2C (氣氣) D (固固) V正V逆0t1t2V正= V逆t3正的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正的對化學平衡的影響V正V逆0t1t2V正= V逆t3負的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負的對化學平衡的影響(4)催化劑催化劑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影響 可逆反應可逆反應m A (g) +n B (g) p C (g) +q D (g) H=+Q kJmol-1-1條件變化條件變化反應特征反應特征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速率正正與與逆逆的關的關系系平衡移動方平衡移動方向向正正逆逆增大增大c(A)可逆反應可逆反應增大增大c(C)減小減小c(A)可逆反應可逆

32、反應減小減小c(C)增大壓強增大壓強m+np+qm+n=p+qm+np+q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平衡不移動平衡不移動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 逆逆正正 逆逆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影響條件變化條件變化反應特征反應特征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速率正正與與逆逆的關的關系系平衡移動方平衡移動方向向正正逆逆減小壓強減小壓強m+np+qm+n=p+qm+np

33、+q升高溫度升高溫度H0H 0降低溫度降低溫度H 0H 0 可逆反應可逆反應m A (g) +n B (g) p C (g) +q D (g) H=Q kJmol-1-1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加快加快加快加快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減慢加快加快減慢減慢加快加快平衡不移動平衡不移動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正正 逆逆正正 =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正正 逆逆5、難點分析如果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一定會如果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一定會增大

34、嗎?增大嗎?不一定。這要看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是由什么不一定。這要看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是由什么條件條件引起的。如果是通過改變引起的。如果是通過改變溫度溫度、壓強壓強或或減小生成減小生成物濃度物濃度引起的平衡右移,則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一定引起的平衡右移,則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一定增大增大。如果是向體系中如果是向體系中增加某種反應物的量增加某種反應物的量,造成平衡,造成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轉(zhuǎn)化率的變化要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轉(zhuǎn)化率的變化要具體分析具體分析:如果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如果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正一定增大嗎?一定增大嗎?不一定。因為平衡向不一定。因為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方向移動的原因

35、是:的原因是:正正 逆逆,盡管,盡管正正 減小,但只要滿足減小,但只要滿足正正 逆逆平衡就向正反平衡就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應方向移動。轉(zhuǎn)化率變化具體分析條件條件特點特點A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B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增加增加A的量的量可逆反應可逆反應減小減小增大增大按原比例按原比例同時增加同時增加A、B的物質(zhì)的的物質(zhì)的量量a+bc+d增大增大增大增大a+b=c+d不變不變不變不變a+bc+d減小減小減小減?。ê闳荩ê闳荩┓磻镏挥幸环N:反應物只有一種:a A (g) b B (g) + c C (g) 反應物不止一種:反應物不止一種:a A (g) +b B (g) c C (g) + d D (g) 條

36、件條件特點特點A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增加增加A的量的量ab+c增大增大a=b+c不變不變ab+c減小減小若若 m+n=p+q,m+n=p+q,則化學平衡不受壓強影響則化學平衡不受壓強影響, ,上述恒溫恒上述恒溫恒壓、恒溫恒容兩情況都不會使化學平衡移動壓、恒溫恒容兩情況都不會使化學平衡移動 對于一個已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向其反應對于一個已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向其反應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平衡發(fā)生移動嗎?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平衡發(fā)生移動嗎?恒溫恒容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惰性氣體,壓強雖然增條件下,充入惰性氣體,壓強雖然增大,但各物質(zhì)的濃度均不變,故平衡不移動;大,但各物質(zhì)的濃度均不變,故平衡不移動;恒溫恒

37、壓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惰性氣體,壓強雖然不條件下,充入惰性氣體,壓強雖然不變,但體積增大,各物質(zhì)的濃度減小,平衡向氣變,但體積增大,各物質(zhì)的濃度減小,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例題例題1、相同容器相同容器的四個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樣的可逆反應:的四個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樣的可逆反應:2A(g)+B(g) 3C(g)+2D(g)起始時四個容器所裝起始時四個容器所裝A、B的量分別為:的量分別為: A:2mol A:1mol A:2mol A:1mol B:1mol B:1mol B:2mol B:2mol在相同溫度下建立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建立平衡時,A或或B的轉(zhuǎn)化率大小關系

38、為:的轉(zhuǎn)化率大小關系為:A、A的轉(zhuǎn)化率:甲丙丁乙的轉(zhuǎn)化率:甲丙丁乙 B、A的轉(zhuǎn)化率:甲的轉(zhuǎn)化率:甲丙丙乙丁乙丁C、B的轉(zhuǎn)化率:甲乙丙丁的轉(zhuǎn)化率:甲乙丙丁 D、B的轉(zhuǎn)化率:丁乙丙甲的轉(zhuǎn)化率:丁乙丙甲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解析:以乙、丙為基準,先比較它們兩組解析:以乙、丙為基準,先比較它們兩組A、B轉(zhuǎn)化率的大小,再與甲、轉(zhuǎn)化率的大小,再與甲、丁兩組比較。丙組的丁兩組比較。丙組的A、B都為乙組的兩倍,兩容器的體積相等,所丙容都為乙組的兩倍,兩容器的體積相等,所丙容器壓強比乙容器的大,此反應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壓強增大器壓強比乙容器的大,此反應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

39、向移動,所以丙組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丙組A、B的轉(zhuǎn)化率都比乙組的小。的轉(zhuǎn)化率都比乙組的小。A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 乙丙乙丙B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 乙丙乙丙甲、乙相比:甲、乙相比:B相同,甲中相同,甲中A比乙中多比乙中多1 mol, A的轉(zhuǎn)化率:乙甲;的轉(zhuǎn)化率:乙甲;B的的轉(zhuǎn)化率:甲乙;轉(zhuǎn)化率:甲乙;甲、丙相比:甲、丙相比:A相同,甲中相同,甲中B比丙中少比丙中少1 mol,A的轉(zhuǎn)化率:丙甲;的轉(zhuǎn)化率:丙甲;B的的轉(zhuǎn)化率:甲丙;轉(zhuǎn)化率:甲丙;乙、丁相比:乙、丁相比:A相同,丁中相同,丁中B比乙中多比乙中多1 mol,A的轉(zhuǎn)化率:丁乙;的轉(zhuǎn)化率:丁乙;B的的轉(zhuǎn)化率:乙丁;轉(zhuǎn)化率:乙?。槐?、丁

40、相比:丙、丁相比:B相同,丙中相同,丙中A比丁中多比丁中多1 mol,A的轉(zhuǎn)化率:丁丙;的轉(zhuǎn)化率:丁丙;B的的轉(zhuǎn)化率:丙??;轉(zhuǎn)化率:丙丁;A的轉(zhuǎn)化率:丁的轉(zhuǎn)化率:丁 乙丙乙丙甲;甲;B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 甲甲乙丙乙丙丁丁BC2、已建立化學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向、已建立化學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產(chǎn)量一定增加生成物的產(chǎn)量一定增加 反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一定增大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一定增大 反應物濃度一定降低反應物濃度一定降低 正反應速率正反

41、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 使用了合適的催化劑使用了合適的催化劑 A (B) (C) (D) 1、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A) 密閉、低溫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條件密閉、低溫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條件 (B) 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C) 硝酸工業(yè)生產(chǎn)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硝酸工業(yè)生產(chǎn)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NH3的利用率的利用率(D) 在在FeSO4溶液中,加入鐵粉以防止氧化溶液中,加入鐵粉以防止氧化練習練習 3、對已達化學平衡的反應、對已達化學平衡的反應 2X(g)+Y(g) 2Z(g),減小,減

42、小壓強時,對反應產(chǎn)生的影響是壓強時,對反應產(chǎn)生的影響是 A、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方向移動 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方向移動 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 4、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都充有等物質(zhì)、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都充有等物質(zhì)的量的的量的SO2和和O2,在相同溫度下

43、發(fā)生反應,在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2SO2O22SO3,并達到平衡,在此過程中,甲容器,并達到平衡,在此過程中,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SO2的轉(zhuǎn)化率為的轉(zhuǎn)化率為p,則乙容器中,則乙容器中SO2的轉(zhuǎn)化率的轉(zhuǎn)化率( ) A等于等于p B. 大于大于p C. 小于小于p D. 無法判斷無法判斷B5、 反應反應FeCl33NH4SCNFe(SCN)3+3NH4C1達到平達到平衡后,可使其顏色變深的措施是衡后,可使其顏色變深的措施是 A、滴入少量飽和、滴入少量飽和FeCl3溶液溶液 B加大壓強加大壓強 C、滴入少量較濃的、滴入少量較濃的

44、NH4SCN溶液溶液 D、加入、加入NH4Cl晶體晶體AC6、一定條件下,向一個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條件下,向一個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和 l mol O2,發(fā)生下列反應:,發(fā)生下列反應: 2SO2(g)+O2(g) 2SO3(g) 達到平衡后改變下述條件,達到平衡后改變下述條件,SO3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的是的是( ) A、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SO2(g) B、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l mol SO3(g) C、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

45、壓強不變,充入l mol O2(g) D、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1 molAr(g)B7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編號編號實驗內(nèi)容實驗內(nèi)容實驗目的實驗目的A將將SO2通入酸性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中中證明證明SO2具有氧化具有氧化性性B將將Cl2通入通入NaBr溶液中溶液中比較氯與溴的氧化比較氯與溴的氧化性強弱性強弱C將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將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體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卻降溫卻降溫研究溫度對化學平研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衡的影響D分別向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同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不同濃

46、度的體積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溶液,再向其中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劑對研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分解速率的影響的影響B(tài)C 8“碘鐘碘鐘”實驗中,實驗中,3IS2O82I32SO42的反應的反應速率可以用速率可以用 I3與加入的淀粉溶液顯藍色的時間與加入的淀粉溶液顯藍色的時間 t來度量,來度量,t 越小,反應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學習小組在越小,反應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學習小組在20進行實進行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目的是)該實驗的目的是 。(2)顯色時間)顯色時間t2 。實驗編號實驗編號c(I)/molL10

47、.0400.0800.0800.1600.120c(S2O82 )/molL10.0400.0400.0800.0200.040t /s88.044.022.044.0t2研究反應物研究反應物I與與S2O82的濃度對反應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速率的影響 29.3s 實驗編號實驗編號c(I)/molL10.0400.0800.0800.1600.120c(SO42)/molL10.0400.0400.0800.0200.040t /s88.044.022.044.0t2(3)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符合一般規(guī)律,)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符合一般規(guī)律,若在若在40下進行編號對應濃度的實驗

48、,顯色時間下進行編號對應濃度的實驗,顯色時間 t2 的的范圍為范圍為 (填字母)(填字母) A 、=)p+q。增大增大逆逆T2;tA的的轉(zhuǎn)轉(zhuǎn)化化率率T1T20P1P2;tB的的轉(zhuǎn)轉(zhuǎn)化化率率P1P20正反應吸熱正反應吸熱m+nP2C%C%tP1P20m+n=p+q對于反應對于反應mA(g)+nB(g) pC(g)+qD(g)P1T2;tB% %T2P2T1P2T1P10m+np+qm+np+q在以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反應在以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反應mA(g)+nB(g) pC(g)+qD(g)m+n=pqPA%A%3002000正反應吸熱正反應吸熱對于對于2A(g)+B(g) C(g)+3D(g)(正反應吸熱正反應吸熱)有有如下圖所示的變化,圖中如下圖所示的變化,圖中Y軸可能表示:軸可能表示: A、B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 B、正反應的速率、正反應的速率 C、平衡體系中的、平衡體系中的A% D、平衡體系中的、平衡體系中的C%A、DPY1002003000某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某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或百分含或百分含量量)-溫度溫度-壓強圖的關鍵:壓強圖的關鍵:學會學會“定一議二定一議二”法,找出條件法,找出條件改變對平衡的影響。改變對平衡的影響。T0在一固定體積的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固定體積的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發(fā)生反應A(s)2B(g) 2C(?)。且達到。且達到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