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下冊菱形教學設計_第1頁
數學下冊菱形教學設計_第2頁
數學下冊菱形教學設計_第3頁
數學下冊菱形教學設計_第4頁
數學下冊菱形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8.2.2菱形(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經歷菱形的性質的探究過程,掌握菱形的定義及性質.并能用菱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經歷菱形定義及性質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觀察推理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探究菱形性質的活動中, 培養(yǎng)學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探究菱形性質及應用難點:菱形的性質的歸納總結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提問:1、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它有哪些性質?2、什么是矩形?它有哪些性質?菱形也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它有怎樣的性質呢?(二)、新知探究活動1:操作感知、認識菱形1、動手操作:拿出平行四邊形木框(可活動的),如果內角大小保持不變,平移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改變邊的長度,請仔細觀察和思考,在這變化過程中,哪些關系沒變?哪些關系變了?能得到一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 1 / 82、請學生展示,說出自己的發(fā)現,請學生們嘗試定義菱形。小結: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強調菱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平行四邊形;二是一組鄰邊相等)3、 你能舉出生活中你看到的菱形嗎?學生回答。設計思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印象較深刻,通過動態(tài)地展示引入菱形的定義,使學生們了解數學、親近數

3、學,愉快地步入數學世界。活動2:菱形性質的探究1、師生互動:將一個矩形的紙對折兩次,沿圖中虛線剪下,再打開,就得到一個菱形。()、觀察得到的菱形,它是軸對稱圖形嗎?有幾條對稱軸?對稱軸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菱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嗎?對稱中心在哪里?小結:菱形既是中心對稱圖形,也是軸對稱圖形。()、用你喜歡的方式探究圖中有哪些線段或角相等?請結合探究猜想菱形的性質。()、合作學習:交流()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概括歸納。2、小結:菱形的性質:(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2)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設計思路、通過動手操作,經歷探究對圖形的對折,即對軸對稱圖形的再認識,感受動手

4、實驗的樂趣,培養(yǎng)猜想的意識,感受直觀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3、辨析4.這還只是我們直觀折紙得出來的,那么如何證明它們呢?求證: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求證:(1)AB=BC=CD=DA (2)ACBD, AC平分DAB和DCB BD平分ADC和ABC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應當關注以下幾點:1)根據已知條件,如何在自己的知識儲備中選取必要的知識為解題服務。2)重點關注學生在寫解題過程之前,是否能夠口頭表述出必要的邏輯推理,是否已經把必要的思路理順,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解答過程的書寫能力。

5、3)關注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思想。設計思路、通過對猜想的論證,進一步突出圖形性質的探索過程,體現了直觀操作和邏輯推理的有機結合,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邏輯推理的必要性,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邏輯推理是得出結論的重要手段,很好地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此外,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交給學生一個獨立的探求空間,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并體現學生是活動的主體。(3) 活學活用如圖(7)菱形花壇ABCD的邊長為2m,ABC60°,沿著菱形的對角線修建了兩條小路AC和BD,求兩條小路的長和花壇的面積(分別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和一位)。解:花壇ABCD是菱形。ACBD,在RtOAB中, 花壇的兩條小路長AC2AO20

6、(m)花壇的面積老師指導學生自主完成。  (四)、相信你能行1 、 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菱形的 都相等,菱形的對角線 ,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 2 、 若菱形的一條對角線的長和邊長相等,則菱形較小的內角是 度3 、 菱形具有而平行四邊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質為( ) A 對角線互相平分 B 鄰角互補 C 對角相等 D 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4 、 菱形的對角線長為6和8,菱形的邊長 ,面積為 5、菱形ABCD中,AB=4cm,ABC=60°,求菱形ABCD的面積。 6、已知,一個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為5cm和12cm,求該菱形的周長和面積。小組交流,第1、2小題你有何發(fā)現?菱形的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五)、課堂小結1、本節(jié)課的收獲是什么2、在探索交流中你有什么體驗(六)、 布置作業(yè)P57頁1、2(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