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總結報告_第1頁
(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總結報告_第2頁
(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總結報告_第3頁
(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總結報告_第4頁
(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總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期工程項目總結和驗收報告項目名稱:一期 工程 項目項目編號:項目負責人: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執(zhí)行期限:2004年至2011年年十二月一、建設依據(1)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民政部全國最低生活保障系統項目建議書的批復 (發(fā)改高技 2005 2259 號) 。(2)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 2007 年第 55 號令)(3)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發(fā)改高技 2008 2544 號)(4) 民政部辦公廳關于抓緊做好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應用軟件部署準備工作的通知 (民辦函 2010 137 號)和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

2、統地方基礎設施配置要求 。(5)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社會救助工作意見的通知 (滬府發(fā) 200219 號) 。(6) 關于上海市民政信息管理系統及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工作平臺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滬發(fā)改投2004027 號) 。(7) 省級低保信息系統建設合同文件、 設備和軟件技術說明書。機房安裝工程委托合同書、 社會救助信息"一口上下 " 工作平臺系統集成合同 、社會救助信息 "一口上下 "工作平臺監(jiān)理服務合同 、救助全市維護培訓協議、 落政對象管理子系統、救助系統需求變更 、 安徽下放戶、農婚知青管理子系統 、數據監(jiān)控制和邏

3、輯校驗 、 系統遷移改造 、 救助政策變更與重殘無業(yè)需求變更工作 、農村低保系統及意見功能修改合同 、社會救助信息“一口上下”交換平臺服務系統 、 定期集中式捐贈子系統功能新增開發(fā)合同 等, 以及相關設備和軟件技術說明書。二、項目概況7.1 建設目標上海市低保信息系統(以下稱為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的建設總體目標為: 鞏固和完善上海市社會救助信息 “一口上下”工作機制,建立先進的信息化工作平臺和方便檢索、及時查詢、動態(tài)更新的社會救助信息數據庫, 實現社會救助信息的 “一口統計” 、 “一網覆蓋”、 “一口上下” ,確保社會救助對象不重復、不遺漏,確保社會救助工作的統一性、權威性、有效性和規(guī)范

4、性,為構筑 "機構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協調、手段先進、具有上海特點的現代社會救助體系 "打下堅實的基礎。7.2 建設規(guī)模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以市民政局為核心,覆蓋全市 17個區(qū)縣民政局 (當時建設時是19 個區(qū)縣民政局)和 200 多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管理所。各區(qū)縣民政局通過專線與市局進行網絡連接, 采用集中式的數據庫管理, 所有操作直接在市局核心數據庫進行。 為滿足數據共享與交換的需要, 還需要建設與民政部、市人保局、市社會保障卡中心等政府部門的數據交換專線。7.3 主要建設內容從建設內容上來說,主要是建成三大業(yè)務子系統,即:1. 建成核心業(yè)務系統。 以市民政局為核

5、心,建成覆蓋全市各區(qū)縣民政局和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會救助管理所的網絡系統;系統采用 B/A/S 架構,在市民政局建設集中式的覆蓋全市的社會救助信息數據庫,以使社會救助信息的統計、分析、發(fā)布具有權威性和全面性。2. 建成信息共享服務系統。 提供民政系統和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之間的救助及其相關數據采集、預處理、交換等功能,并向各有關單位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 以滿足全市社會救助信息統一匯總、交換、查詢等要求;該系統同時提供與國家民政部的信息接口,實現與民政部的救助數據交換。3. 建成統計分析系統。 通過統計分析系統的建設,真正利用全市范圍內的社會救助信息, 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各種類型的分析、統計,為各級管

6、理人員提供數據依據,用以輔助決策,從而提高決策分析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為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全市救助體系提供科學的依據。7.4 項目建設周期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撰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報發(fā)改委立項;2004年4月至2004年5月,項目招投標;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救助管理軟件全市培訓并推廣使用;2004 年 6 月至 2005 年 6 月,系統集成;2005 年 12 月,系統驗收。7.5 項目實施情況7.5.1 系統設計情況核心業(yè)務系統是整個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的核心, 實現對全市民政救濟對象的申請、業(yè)務受理、審批、資金發(fā)放、資金管理、業(yè)務處理情況監(jiān)控、業(yè)務完成情況監(jiān)控、

7、資金發(fā)放情況監(jiān)控以及查詢、統計、分析等業(yè)務功能。主要業(yè)務功能子系統包括有:民政救助業(yè)務子系統、民政救助資金管理子系統、日常業(yè)務查詢、統計子系統、民政救助信息監(jiān)控子系統。信息共享服務系統是用于民政系統和各有關部門、 社會團體之間,提供社會救助及其相關數據采集、預處理、交換等功能。根據當前的社會救助工作格局, 這些信息廣泛分布在民政、 其他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中。 通過信息共享服務系統, 對來自各方面的數據進行預處理、整合、加工和交叉查詢認證。主要功能子系統包括有:社會救助數據采集子系統,數據整合、預處理子系統,救助數據加載子系統,救助信息查詢認證子系統等。統計分析系統是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的主

8、要功能之一。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數據庫匯集了來自于民政和其他有關部門和團體的社會救助信息, 這些數據都是寶貴的信息資源。 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各種類型的分析、 統計及可視化展現, 發(fā)現業(yè)務趨勢、生成預測,為各級管理層提供數據依據,用以輔助決策,從而提高決策分析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主要功能子系統包括有:綜合查詢子系統、報表、圖表子系統、統計分析子系統等。7.5.2 系統實施情況2004 年 5 月 -2004 年 7 月,完成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軟件開發(fā)工作;2004 年 6 月 15 日 2004 年 7 月 6 日, 完成核心部分系統集成工作;2004 年 7 月 8 日,第一批試點區(qū)用戶培

9、訓并上線;2004 年 7 月 2004 年 9 月,系統性能優(yōu)化測試;2004 年 8 月下旬 -2004 年 9 月上旬, 完成第二、 三批老系統用戶的遷移;2004 年 8 月底,第二批老系統用戶培訓并上線;2004 年 9 月底,第三批老系統用戶培訓并上線;2004 年 10 月下旬 -2004 年 11 月上旬, 系統其它部分 (備份、安全)等進行設備調整、系統集成、功能測試;2005 年 3 月 2005 年 5 月,因 webshpere 版本問題,對 HP 小型機(應用服務器)進行更換、安裝及測試工作;2005 年 11 月,系統驗收階段,在崇明、黃浦試點街道完成最終驗收測試。

10、7.5.3 系統集成情況下面列出了本項目系統集成工作的詳細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哪方面的協助和配合。注:,表示需要該對象配合;“負責”表示本項工作的負責方。(1)設備采購(2004年5月上旬一2004年5月下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或 設備J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現場環(huán)境檢驗及調整VV2主機、存儲系統配置規(guī)劃VV3網絡配置規(guī)劃VV(2)設備集成(2004年5月下旬一2004年7月上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軟件及設備 1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系統設備到貨與檢驗VV2網絡設備安裝調試V3主機設備安裝調試VV4存儲設備安裝調試VV5數據庫安裝

11、配置VV6中間件安裝配置VV7兀成新七,網絡系統切換VV8集群軟件安裝調試VV9核心業(yè)務系統聯調VV救助改造應用系統的遷移及街道、區(qū)縣網絡集成配合(2004年5月中旬一2004年6月下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 或設備J商軟 件開 發(fā)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應用軟件遷移及測試VV2配合街道區(qū)縣網絡集成工作VV3應用系統聯調VV用戶的遷移、試運行(2004年6月上旬一2004年6月下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或 設備J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救助升級改造系統數據的遷移VVV2應用系統的聯調VV3第一批老系統數據的遷移V廷VV4應用系統的聯調VV5

12、備份系統安裝、設置、調試VV6核心業(yè)務系統開始試運 行VVV(5)性能測試、優(yōu)化(2004年7月一2004年8月)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或 設備J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應用軟件的壓力測試VV2系統性能調優(yōu)VV3進行應用軟件的調整V4對新網絡設備進行性能 測試和配置優(yōu)化VV5以上四步的多次反復測試VVV(6)第二批老系統用戶的遷移(2004年8月下旬一2004年9月上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或 設備J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配合第二批老系統用戶 的遷移進行網絡調整工 作VVVV2數據遷移V廷VV3應用系統的聯調VV4第二批救助老

13、系統用戶 開始試運行VVV(7)第三批老系統用戶的遷移(2004年9月下旬一2004年10月中旬)在舁 廳P工作內容本項目 集成商系統軟件或 設備J商軟件 開發(fā) 商原項 目集 成商民政1配合第三批老系統用戶 的遷移進行網絡調整工 作VVVV2數據遷移V廷VV3應用系統的聯調VV4第三批救助老系統用戶 開始試運行VVV7.5.4 工程質量情況由市局信息中心、業(yè)務處室、監(jiān)理方、集成方共同組成了質量管理組, 對工程實施全過程進行質量監(jiān)督與檢查, 做出質量控制報告, 實施質量否決權, 及時發(fā)現管理上的問題、 漏洞或風險,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辦法, 制定質量管理規(guī)范, 供項目實施過程中遵守。7.5.5

14、工程監(jiān)理情況項目聘請了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fā)中心作為項目的監(jiān)理公司,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監(jiān)理公司按照有關監(jiān)理規(guī)范,對項目實施了全過程的監(jiān)理, 在質量管理、 進度控制和文檔規(guī)范等方面,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7.5.6 項目管理情況市民政局信息研究中心專門成立了社會救助管理系統項目組,挑選資深工程師任項目經理,主機、網絡、機房管理、軟件開發(fā)、商務等相關工程師作為項目組成員。業(yè)務處室、監(jiān)理、集成公司等相關單位也相應的成立了項目組, 抽調了大量資深項目人員參與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的建設。 在項目建設期間, 堅持每周例會制度,及時溝通協調有關情況。由于項目管理比較到位,確保了整個項目實施處在有序的控制之中,實

15、施進度按計劃進行,各階段及最終結果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文檔管理完整規(guī)范。7.5.7 項目評審情況2005 年 12 月 15 日, 上海市民政局組織召開了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項目驗收暨內部評審會議。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 上海復旦光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fā)中心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上, 各方作了項目情況介紹, 項目監(jiān)理單位上海計算機市軟件技術開發(fā)中心、中標單位上海復旦光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軟件開發(fā)單位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戶單位上海市民政局代表宣讀并簽署了項目質量驗收證明。7.6 經濟、社會效益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從20

16、04 年 7 月正式運行, 已經平穩(wěn)運行了 7 年多,截止目前系統運行情況良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系統, 使信息化技術手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有效杜絕了重復救助現象的發(fā)生, 運用信息技術增加了資金管理手段、 完善了救助資金銀行卡發(fā)放方式, 避免隨意發(fā)放救助資金的情況發(fā)生;通過系統,可以提高救助對象的申請、受理、 及資金發(fā)放的效率等, 能把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幫困措施落到實處??傊到y使用后,加強了費用監(jiān)控,增加了管理手段,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確保了上海市各社會救助政策如期實施,做到社會救助工作不重復、不遺漏,使信息化工程直接服務于市民生活,極大地促進了城市信息化的

17、進程。三、建設任務完成情況3.1 系統設備3.1.1 市局中心軟硬件環(huán)境與網絡、 安全以及輔助設備等建設和使用情況市局采用兩臺 HP rx8620 服務器作為核心業(yè)務和統計分析系統的數據庫服務器,兩臺服務器通過HP ServiceGuard 軟件組成一個高可靠性的集群系統, 這樣既可實現兩個服務器之間的并行處理,又確保了數據庫服務器的高可靠性及高可用性。用 2臺 HP rx7620 服務器作為核心業(yè)務系統的應用服務器,用一臺HP rx2600 服務器作為信息共享服務系統的數據庫服務器。針對網絡設計需求,我們選用兩臺相同配置的華為 3ComS8016 作為核心交換機,采用華為 3Com S551

18、6 千兆智能三層交換機作為小型機匯聚交換機,采用華為 3Com A8010 作為撥號接入服務器,采用華為 3Com NetEngine 16E 作為核心路由器。全國民政網( 民政部)分配給上海市民政局的 IP 網段為/21,范圍為 -55,本次實施中,也采 用 24 位 掩 碼 進 行 細 化 ,將 其 劃 分 為/24、/24、/24 、/24、/24、/24、/24 、/24,總共 8 段 24

19、位子網。采用基于 SAN 的虛擬光纖存儲陣列 EVA5000 作為信息系統的外置存儲子系統, HP rx8620 及 rx2600 數據庫服務器都連接到 EVA5000 虛擬存儲上, 實現存儲集中管理和共享的目的。使用了 5 臺華堂 HT-2800 防火墻產品,其中有4 臺防火墻形成了兩組雙機熱備防火墻系統。此外,系統中還配置了三零衛(wèi)士NIDS100 鷹眼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漏洞掃描系統及瑞星網絡防病毒系統等。3.1.2區(qū)縣及街鎮(zhèn)計算機配置情況區(qū)縣、街鎮(zhèn)根據各自業(yè)務需要,配置1至3臺PC終端,通過EDSL等電信線路直接接入市局網絡,進行業(yè)務操作。3.2應用系統3.2.1 軟件開發(fā)完成情況上海市社

20、會救助管理系統經過不斷的開發(fā)完善,目前已完成相應模塊的開發(fā)工作,如下表所示:系統模塊名完成狀態(tài)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受理完成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調查審核完成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街道審批完成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復審、不定期變動和變動審批完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受理完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調查審核完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街道審批完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復審、不定期變動和變動審批完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發(fā)放錄入完成特殊救濟信息錄入完成農村五保戶信息錄入完成特殊救濟資格變動完成節(jié)日批量錄入完成節(jié)日批量查詢、修改、打印清單完成醫(yī)療批量錄入完成醫(yī)療批量查詢、修改、打印清單完成發(fā)放清單完成核查發(fā)放完成核查修改完成銀行卡錄入完成表單打印完

21、成結束本月工作完成信息修改完成基本查詢完成家庭查詢完成月統計報表完成年統計報表完成其它統計報表完成遷出申請、審批完成遷入完成修改密碼完成本月監(jiān)控完成整居委拆并完成居委內部分拆完成字典管理完成自定義查詢完成自定義統計完成標準管理完成臨時生活救助受理完成臨時生活救助調查審核完成臨時生活保障街道審批完成一般醫(yī)療救助受理完成一般醫(yī)療救助調查審核完成一般醫(yī)療救助區(qū)縣審批完成教育出證完成教育出證反饋完成教育出證修改完成教育出證查詢完成教育補助信息錄入完成住房出證完成住房出證查詢完成危房翻建信息錄入完成公告管理完成意見管理完成用戶管理完成用戶組管理完成用戶登錄完成整個系統完成3.2.2 部市數據交換情況(1

22、)數據交換方式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與全國低保數據交換采取文件方式,由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增加數據交換模塊,通過該功能模塊生成數據文件,弁通過民政廣域網或互聯網,以 FTP方式將生成的文件發(fā)送到民政部指定的服務器。( 2 ) 系統功能設計 結束本月檢查由于上海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工作制度中采用工作月份的概念,各個區(qū)縣、街鎮(zhèn)工作月份不一致,需要各個區(qū)縣、街鎮(zhèn)完成本月工作后才能進行數據交換, 管理人員通過結束本月檢查功能查看各個區(qū)縣、 街鎮(zhèn)是否完成需要交換月份的工作, 然后新建數據交換任務,以保證交換數據完整。 交換任務新建全國低保數據交換周期為每月交換一次,由于交換數據量大, 系統采取交換任務的方

23、式控制交換時間, 管理員新建交換任務后,系統自動完成數據交換的抽取、文件的生成工作。 交換文件下載文件生成后,管理用戶將文件下載到本地,以便FTP 上傳到民政部。 交換文件上傳將生成下載好的 ZIP 壓縮文件上傳到民政部規(guī)定的網址。 系統實施情況在舁 廳P工作內容完成時間1數據整理與檢查2011-09-01 至2011-09-162功能設計與開發(fā)2011-09-19 至2011-09-273數據交換測試2011-09-19 至2011-09-234系統內部測試2011-09-25 至 2011-09-275系統上線部署發(fā)布2011-09-28 至 2011-09-306后期運行情況跟蹤2011

24、-10-01 至 2011-10-153.2.3應用系統軟件測試情況軟件名稱: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版本號:1.0模塊名提交時間開發(fā)人測試 人測試時間測試狀態(tài)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受理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調查 審核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街道 審批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定期 復審、不定期變動和變動 審批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受理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

25、模塊名:農村最低生活保 障調查審核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街道 審批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 復審、不定期變動和變動 審批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4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發(fā)放 錄入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5通過特殊救濟信息錄入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5通過農村五保戶信息錄入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5通過特殊救濟資格變動2005-3-01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

26、5通過節(jié)日批量錄入2005-3-10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節(jié)日批量杳詢、修改、打 印清單2005-3-10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醫(yī)療批量錄入2005-3-10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醫(yī)療批量查詢、修改、打 印清單2005-3-10過黎亞, 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發(fā)放清單2005-3-01卞建權, 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核查發(fā)放2005-3-01卞建權, 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核查修改2005-3-01卞建權, 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銀行卡錄入2005-3-01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表單打印200

27、5-3-10過黎亞韓雨2005-3-16通過結束本月工作2005-3-10卞建權韓雨2005-3-15通過信息修改2005-3-01卞建權韓雨2005-3-19通過基本查詢2005-3-10沈斌韓雨2005-3-15通過家庭查詢2005-3-10聞華,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月統計報表2005-3-10卞建權韓雨2005-3-20通過年統計報表2005-3-10卞建權:韓雨2005-3-20通過其它統計報表2005-3-10卞建權, 過黎亞韓雨2005-3-20通過遷出申請、審批2005-3-10聞華韓雨2005-3-16通過遷入2005-3-10聞華韓雨2005-3-16通過修改密碼

28、2005-3-10朱勇韓雨2005-3-20通過本月監(jiān)控2005-3-10周云:韓雨2005-3-20通過整居委拆并2005-3-30聞華韓雨2005-4-3通過居委內部分拆2005-3-30聞華韓雨2005-4-3通過字典管理2005-3-30沈斌韓雨2005-4-3通過自定義查詢2005-3-10沈斌韓雨2005-3-15通過自定義統計2005-3-10沈斌韓雨2005-3-15通過標準管理2005-3-10沈斌2005-3-14通過臨時生活救助受理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9通過臨時生活救助調查審核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9通過臨時生活保障街道審批2

29、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9通過一般醫(yī)療救助受理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一般醫(yī)療救助調查審核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一般醫(yī)療救助區(qū)縣審批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教育出證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教育出證反饋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教育出證修改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教育出證查詢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教育補助信息錄入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住房出證2005-3-10朱勇韓雨2005

30、-3-15通過住房出證查詢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5通過危房翻建信息錄入2005-3-01過黎亞韓雨2005-3-19通過公告管理2005-3-10沈斌韓雨2005-3-14通過意見管理2005-3-10沈斌韓雨2005-3-14通過用戶管理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6通過用戶組管理2005-3-10朱勇韓雨2005-3-16通過用戶登錄2000-3-01過黎亞韓雨2005-3-15通過整個系統2005-3-10薛蛤2005-3-14通過3.3 培訓系統開發(fā)完成后,我們分三批對區(qū)縣、街鎮(zhèn)等用戶進行了培訓工作。共計培訓系統管理員3人、市級用戶5人、區(qū)縣用戶36

31、人、街鎮(zhèn)用戶約600人,印制培訓資料700余冊。2004年7月初 第一批試點區(qū)用戶培訓2004年8月底 第二批老系統用戶培訓2004年9月底 第三批老系統用戶培訓每次培訓時間2天,安排如下: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第f上午 8: 30-12: 00天山路1800 號領導講話系統演示與講解下午 14: 00-17: 30上機操作與測試學習交流、答疑、總結第二天上午 8: 30-12: 00系統演示與講解下午 14: 00-17 : 30上機操作與測試學習交流、答疑、總結3.4 試點系統大規(guī)模上線推廣前,我們選擇了靜安、閔行兩個區(qū)的十個街鎮(zhèn)進行試點, 對試點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修改完善,在

32、此基礎上,再進行了全市范圍的推廣。四、系統應用情況4.1 系統投入使用時間、范圍、用戶數據量情況4.1.1 系統投入使用時間1999-2003 :城鎮(zhèn)低保救濟系統- 采用C/S結構,數據由街道到區(qū)縣再到市局逐步匯總2003-2004 :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改建- 采用集中式B/A/S結構,全市大集中2005- 現在: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升級- 根據民政政策的變更,救助管理系統不斷升級改造4.1.2 系統用戶使用情況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采用三級網絡,覆蓋全市 200 多個街鎮(zhèn)級單位, 每個街鎮(zhèn) 1-3 個客戶端, 全市 17 個區(qū)縣級單位,每個區(qū)縣 1-2 個客戶端,以及市級單位約 6-8

33、 個客戶端,目前在線用戶共700 左右。已經和人保、醫(yī)保、殘聯、公安等多家單位進行定期的數據交換。 目前系統正在使用的功能菜單約 189個。4.2 使用系統錄入各類救助對象數據量,系統運行情況。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數據庫目前約有家庭信息 106 萬戶、 約有 191 萬人的基本信息、救助申請信息約 246 萬條、發(fā)放記錄約 6435 萬條。截止2011 年 11 月底,上海市當年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約 39.87 萬人,當年支出資金累計約 14.31億元。 其中, 城鎮(zhèn)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約 33.12 萬人, 當年保障金支出約 13.09 億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約 6.75 萬人,當年保障

34、金累計支出約 1.22 億元。經過多年的使用和不斷的修改完善, 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目前運行狀況良好。4.3 低保應用系統使用效果和亮點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的全面應用, 使社會救助管理全面實現手工操作向計算機系統操作的轉變, 大大減輕了基層救助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提高了社會救助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也為整個社會救助體系的良好運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通過系統, 市民政局、區(qū)民政局、街道( 鄉(xiāng)鎮(zhèn))隨時可以查閱低保、協保、醫(yī)療救助和臨時補助等救助的申請辦理和實施情況; 通過系統提供的救助數據, 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能準確完整地統計出救助對象的動態(tài)數據, 是政府測定城市最低保障線的重要依據之

35、一。 該系統也能為其他的政策分析提供依據; 通過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了街道 ( 鄉(xiāng)鎮(zhèn) )救助機構的工作效率,避免統計過程中傳統手工操作存在的誤報、 漏報情況的發(fā)生, 有利于提高數據統計的準確性,為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 總的來看, 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具有如下特點:(一)實現了傳統手工操作到計算機網絡管理的轉變在推進上海市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 每一次系統的升級都有力地促進了救助工作效率的改善和提高。 根據救助業(yè)務中“受理、審核、審批”三個程序設計了分流程操作,大大減少救助資料在救助所和街道之間的人工來往傳送, 不僅減少了隨意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效率。目前,從街道(鄉(xiāng)鎮(zhèn))到市、 區(qū)

36、縣民政局均可以通過信息網絡隨時查閱各類救助對象的救助情況, 并且各類救助對象的救助金, 全部由計算機進行數據匯總后直接和銀行發(fā)放系統連接,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差錯。同時,系統導出功能實現了與民政部計財司統計臺帳的銜接, 大大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社會救助工作的規(guī)范化程度。(二)實現了簡單匯總統計到提供決策支持的轉變隨著上?,F代社會救助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拓展, 救助工作越來越需要系統及時提供各類數據的變化情況, 救助數據的分析利用逐漸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 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增加了強大的查詢和統計功能, 使各類救助數據統計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大大提高, 同時附加了每月數據上傳的監(jiān)控功能,

37、 大大縮短了數據上報的時間。 在日常工作中, 我們還能及時通過系統監(jiān)控各類救助人群和資金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 及時研究對策, 加強動態(tài)管理。(三)實現了救助管理系統與各部門數據共享的轉變上海市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積極與政府各部門開展數據交換工作。如與社保每月進行“社保移交農婚知青”的數據交換、與殘聯每月進行重殘人員和重殘無業(yè)人員的數據交換,與衛(wèi)生局每月就農村合作醫(yī)療對象一般醫(yī)療救助減免進行交換,與醫(yī)保中心就“醫(yī)療幫困一卡通”和“居民醫(yī)保”兩項業(yè)務進行不定期數據交換, 與公安部門對已死亡人員數據交換等, 全年定期與各部門共交換次數近百次,交換數據總量達到百萬條。4.4 低保應用系統存在的問題和建議上海市

38、社會救助管理系統經過多次升級改造、 試點、 全市推廣使用后, 已從一個單純的業(yè)務處理系統建設成為集救助業(yè)務處理、歷史信息統計查詢、綜合監(jiān)控、綜合服務、業(yè)務管理為一體的處理系統,但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還是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基礎信息庫有待完善。 近年來,通過與人保、公安、殘聯、醫(yī)保、總工會等部門進行數據交換,發(fā)現各部門信息庫中的救助對象的姓名、 身份證等基本信息不一致, 基本信息庫有待完善。 二是數據操作量逐漸增大。 由于近年來幫困措施力度不斷加大,一方面城鄉(xiāng)低保發(fā)放、醫(yī)療救助日常申請工作有序進行,另一方面一次性臨時補貼工作逐步加強, 造成數據量非常大, 有時會導致系統堵塞。對于以上問題可從以下方面不

39、斷完善: 一是加強部門溝通。與公安基本信息庫聯網,以解決姓名、身份證不一致的問題;與人保、醫(yī)保等部門開展數據交換,以解決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與救助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問題; 與殘聯、 總工會等部門開展數據交互, 以對部分特殊困難人群的救助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加強人員管理。 加強基層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業(yè)務水平;加強基層人員的責任心,提高錄入數據準確率。五、預算執(zhí)行和初步決算5.1 項目地方財政出資經費(配套資金)使用情況說明合同編號合同名稱合同金額J-2004-14機房安裝工程委托合同書192753.45J-2004-29社會救助信息"一口上下”工作平臺系統集成合 同7367303.

40、00J-2004-30社會救助信息"一 口上下"工作平臺監(jiān)理服務合 同392900.00J-2004-32救助全市維護培訓協議220500.00J-2006-25落政對象管理子系統87600.00J-2006-26救助系統需求及更133125.00J-2006-27安徽下放戶、農婚知青管理子系統242500.00J-2006-28數據監(jiān)控制和邏輯校驗62500.00J-2007-2民政局計算機信息系統老系統遷移改造237500.00J-2007-30救助政策變更與重殘無業(yè)需求及更工作75700.00J-2007-41農村低保系統及意見功能修改合同193750.00J-200

41、8-19上海市社會救助信息“一口上下”交換平臺服 務系統430000.00J-2008-49定期集中式捐贈子系統功能新增開發(fā)合同96250.005.2 初步決算情況(中央投資部分)5.3 項目形成資產情況此項目共計入庫固定資產 100臺件,總金額為19337464六、檔案管理在項目建設和驗收過程中,形成的文檔清單如下:6.1 需求分析、設計階段1.上海市社會救助信息“一口上下”工作平臺安裝實施方案6.2集成實施階段1. 現場實施報告2. 項目實施報告3. 項目實施計劃4. 民政一口上下主機系統安裝與配置報告5. 民政一口上下主機系統用戶使用手冊6. 系統集成環(huán)境維護手冊7. 網絡系統安裝實施報

42、告6.3 連調測試階段1. 民政一口上下連調測試方案2. 民政一口上下連調測試用例3. 民政一口上下連調測試報告6.4 試運行階段1. 試運行計劃2. 試運行報告3. 運行系統維護人員操作權限管理表4. 系統維護記錄表6.5 驗收階段1. 系統交付清單2. 項目驗收報告3. 系統維護分工安排表6.6 其它文檔1. 關于民政社會救助“一口上下”工作平臺集成過程中的問題與風險2. 關于 HP 主機與 websphere 應用服務器兼容問題的三個方案時間3. 上海市民政救助“一口上下”工作平臺系統保障方案七、項目驗收情況7.1 時間、地點、方式2005 年 1 月 18 日,在市民政局進行了項目初驗;2005 年 12 月 15 日,在青浦進行了項目終驗。7.2 驗收內容本次驗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的驗收:1. 應用系統驗收;2. 系統集成驗收;3. 項目文檔驗收。7.3 驗收的組織實施情況驗收工作由市局信息研究中心負責組織, 分管局領導、 業(yè)務處室、監(jiān)理公司、開發(fā)集成單位等參加。驗收會上對以下內容進行了審查:1. 審查提供驗收的各類文檔的正確性、完整性和統一性,審查文檔是否齊全、合理;2. 審查項目功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