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語音韻學漢語音韻學1現(xiàn)代漢語語音系統(tǒng)漢語音韻學2漢語的語音單位漢語的語音單位主要有:(一) 音素。音素是按照音質的不同劃分出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素是從音質的角度劃分出來的,與音高、音長和音強沒有關系。它又是最小的單位,不能再加分析。(二) 音節(jié)。音節(jié)是說話時自然發(fā)出、聽話時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片斷。音節(jié)是語音結構的基本單位。(三) 聲母、韻母、聲調(diào)。聲母指音節(jié)開頭的輔音,如果音節(jié)開頭沒有輔音,則稱為零聲母。韻母是指音節(jié)中聲母后邊的音素,它可以是一個元音,也可以是元音的組合,也可以是元音和輔音的組合。聲調(diào)指音節(jié)中能區(qū)別意義的音高的高低升降變化。漢語音韻學3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方案1、1956年
2、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組織專家擬定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通過一屆二次人大的批準,正式頒行。2、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1)給漢字注音,2)用于推廣普通話,3)用來音譯人名、地名、科學術語等,4)為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制文字提供參照。漢語音韻學43、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內(nèi)容:1)字母表2)聲母表3)韻母表4)聲調(diào)符號5)隔音符號4、漢語拼音方案的特點:1)基本符號二十六個,數(shù)量較少,便于使用。2)采用拉丁字母,利于國際通行。3)字母記錄漢語音位,簡潔而實用。 漢語音韻學5普通話聲母韻母與國際音標對照表普通話聲母韻母與國際音標對照表 漢語音韻學6普通話的聲母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漢語音韻學7發(fā)音部位發(fā)
3、輔音時一般表現(xiàn)為發(fā)音器官局部緊張,氣流在口腔內(nèi)受到阻礙。形成阻礙、特別緊張的位置就是發(fā)音部位。按發(fā)音部位分,普通話聲母可以分為: 雙唇音 由上下唇形成阻礙,如b、p、m。 唇齒音 由上齒和下唇形成阻礙,如f。 舌尖前音 由舌尖和上齒背形成阻礙,如z、c、s。 舌尖中音 由舌尖和上齒齦形成阻礙,如d、t、n、l。 舌尖后音 由舌尖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礙,如zh、ch、sh、r。 舌面音 由舌面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礙,如j、q、x。 舌根音 由舌面后部和軟腭形成阻礙,如g、k、h。漢語音韻學8發(fā)音方法發(fā)音方法指發(fā)音時氣流在喉頭、口腔和鼻腔內(nèi)受到節(jié)制的情況,可從三個方面來區(qū)分:阻礙方式、聲帶是否顫動、氣流強
4、弱。漢語音韻學9阻礙方式1、塞音發(fā)音時,發(fā)音部位閉住,小舌和軟腭上升,堵住氣流通往鼻腔的通路,氣流沖破阻礙,從口腔中爆破而出,又稱爆破音。共有b、p、d、t、g、k6個。2、擦音發(fā)音時,形成阻礙的發(fā)音器官相互接近,形成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上升,堵住氣流通往鼻腔的通路,氣流從縫隙中流出,摩擦成聲,又稱摩擦音。共有f、s、sh、r、x、h6個。3、塞擦音發(fā)音時,發(fā)音部位先閉住,軟腭和小舌上升,堵住通往鼻腔的氣流,然后形成阻礙的發(fā)音器官中間張開,形成一條縫隙,氣流從縫隙中摩擦而出,形成一個前半部分象塞音,后半部分象擦音的音,但它只有一個成阻、持阻、除阻的過程,是一個單輔音。共有z、c、zh、ch、j
5、、q6個。4、鼻音發(fā)音時,口腔閉住,軟腭和小舌下降,氣流從鼻腔流出,一般的鼻音發(fā)音時聲帶要顫動。有m、n兩個。5、邊音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軟腭和小舌上升,堵住氣流通往鼻腔的通路,氣流從舌頭的兩邊流出,一般的邊音發(fā)音時聲帶要顫動。有l(wèi)。漢語音韻學10聲帶是否顫動1、清音清音指發(fā)音時聲帶不顫動的音。2、濁音濁音指發(fā)音時聲帶顫動的音?,F(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鼻音、邊音m、n、l都是濁音,另有一個擦音 r 也是濁音,其余的塞音、塞擦音、擦音都是清音。漢語音韻學11送氣音與不送起音按照發(fā)音時氣流的強弱,可把塞音和塞擦音分成送氣音和不送氣音。鼻音、邊音、擦音等沒有送氣不送氣的區(qū)別。送氣音。送氣音指發(fā)音時氣流
6、比較強的塞音和塞擦音,如p、t、k、q、ch、c。不送氣音指發(fā)音時氣流比較弱的塞音和塞擦音,如b、d、g、j、zh、z。漢語音韻學12普通話聲母的發(fā)音普通話聲母的發(fā)音 b b p雙唇、不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雙唇閉住,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然后雙唇突然打開,氣流爆出而發(fā)音。例如“辨別”、“病變”。p p 雙唇、送氣、清、塞音。發(fā)音的情形與bp相同,只是爆破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評判”、“乒乓”。m m m雙唇、濁、鼻音。發(fā)音時雙唇閉住,軟腭和小舌下垂,打開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振動聲帶,然后從鼻腔緩緩流出。例如“賣馬”、“埋沒
7、”。漢語音韻學13f f f唇齒、清、擦音。發(fā)音時上齒靠近下唇,中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氣流經(jīng)過口腔,從唇齒的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風范”、“分發(fā)”。漢語音韻學14z z ts舌尖前、不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齒背,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然后舌尖與上齒背離開一條縫隙,氣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發(fā)音。例如“祖宗”、“造作”。c c ts 舌尖前、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的情形與zts相同,只是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猜測”、“參差”。s s s舌尖前、清、擦音。發(fā)音時舌尖靠近上齒背,
8、中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三思”、“訴訟”。漢語音韻學15d d t舌尖中、不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然后舌尖突然離開上齒齦,氣流爆出而發(fā)音。例如“大膽”、“歹毒”。t t t 舌尖中、送氣、清、塞音。發(fā)音的情形與dt相同,只是爆破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貪圖”、“推托”。n n n舌尖中、濁、鼻音。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軟腭和小舌下垂,打開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振動聲帶,然后從鼻腔緩緩流出。例如“哪能
9、”、“難弄”。l l l舌尖中、濁、邊音。發(fā)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舌頭的兩邊流出。例如“勞累”、“羅列”。漢語音韻學16zh 舌尖后、不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時舌尖翹起,頂住硬腭前部,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然后舌尖與硬腭前部離開一條縫隙,氣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發(fā)音。例如“真正”、“重鎮(zhèn)”。chch 舌尖后、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的情形與zh 相同,只是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出處”、“拆穿”。shsh 舌尖后、清、擦音。發(fā)音時舌尖與硬腭前部中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
10、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深山”、“熟睡”。r r 舌尖后、濁、擦音。發(fā)音時舌尖與硬腭前部中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如若”、“仍然”。漢語音韻學17j j 舌面、不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時舌面前部抬起,頂住硬腭前部,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然后舌面前部與硬腭前部打開,形成一條縫隙,氣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發(fā)音。例如“基建”、“家具”。 q q 舌面、送氣、清、塞擦音。發(fā)音的情形與j
11、 相同,只是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親戚”、“確切”。x x 舌面、清、擦音。發(fā)音時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中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詳細”、“心胸”。漢語音韻學18 g g k舌根、不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舌根翹起,頂住軟腭,形成阻塞;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然后舌根與軟腭突然離開,氣流爆出而發(fā)音。例如“更改”、“光顧”。k k k 舌根、送氣、清、塞音。發(fā)音的情形與gk相同,只是爆破發(fā)音時氣流較強。例如“苛刻”、“快看”。h h x舌根、清、擦
12、音。發(fā)音時舌根翹起,與軟腭之間留一條縫隙;軟腭和小舌翹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但不振動聲帶,到達口腔,從縫隙間摩擦而出。例如“胡混”、“黃昏”。 漢語音韻學19普通話的韻母(一)單元音韻母(二)復元音韻母(二)復元音韻母(三)帶鼻音韻母漢語音韻學20(一)單元音韻母1 1、舌面單元音韻母、舌面單元音韻母2 2、舌尖單元音韻母、舌尖單元音韻母3 3、卷舌單元音韻母、卷舌單元音韻母漢語音韻學211 1、舌面單元音韻母、舌面單元音韻母一般說的元音,是指舌面元音,即發(fā)音時舌面起調(diào)節(jié)氣流作用的元音。如a、u、o、e等即是。發(fā)舌面元音時,主要由舌面起調(diào)節(jié)氣流的作用。舌面可以抬高,也可以放
13、低;舌面可隨舌頭前移由舌面前部起作用,也可后移由舌面后部起作用。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叫舌位。舌位可有高低、前后之分。嘴唇也對元音的音質起作用,可以圓攏即圓唇,也可以平展即不圓唇(展唇)。舌面元音的音色即由三個方面條件決定: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圓展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即會發(fā)出不同的元音。 漢語音韻學22(1 1)舌位高低)舌位高低舌位的高低一般分為七級,依次是: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發(fā)高元音時舌位就高,而開口度就小,發(fā)音不響亮;發(fā)低元音時舌位就低,而開口度就大,發(fā)音就響亮。在較為寬松的標音方式中,可把舌位高低分為四個檔次:高半高半低低a a、高元音、高元音舌位最高時發(fā)出的元音叫高元音。漢語普通
14、話里有i ii、u u u 、 y 三個高元音單韻母。b b、半高元音、半高元音舌位位于高與中之間發(fā)出的元音叫作半高元音。漢語普通話里有o oo、e e 這樣兩個半高元音單韻母。c c、半低元音、半低元音舌位位于低與中之間發(fā)出的元音叫作半低元音。漢語普通話里有 這樣一個半低元音單韻母。d d、低元音、低元音舌位最低時發(fā)出的元音叫低元音。漢語普通話里有a aA 這個低元音單韻母。 漢語音韻學23(2 2)舌位前后)舌位前后按照舌位的前后,可以把元音分成三類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a a、前元音、前元音發(fā)音時舌位靠前的元音。普通話中有i ii、 y 、 這樣三個前元音單韻母。b b、央元音、央元音發(fā)音時
15、舌頭自然放平,由舌頭中部起作用而發(fā)出的元音。 普通話中有a aA 這樣一個央元音單韻母。c c、后元音、后元音發(fā)音時舌位靠后的元音。普通話中有u uu、o oo 、e e 這樣三個后元音單韻母。 漢語音韻學24(3 3)唇形)唇形 唇形可分為圓唇和不圓唇(或稱展唇)兩類。a、圓唇發(fā)圓唇元音時嘴唇比較緊張。漢語普通話有u uu 、 y 、o o o三個圓唇單韻母。b、不圓唇發(fā)不圓唇元音時,嘴唇比較放松,不緊張。漢語普通話有a aA 、e e 、 、i ii等不圓唇元音。 漢語音韻學252 2、舌尖單元音韻母、舌尖單元音韻母發(fā)音時舌尖起作用的是舌尖元音。普通話中有兩個舌尖元音充當?shù)捻嵞?,?-i-
16、i -i-i -i 只與z、c、s相拼,-i 只與zh、ch、sh、r相拼。 漢語音韻學263 3、卷舌單元音韻母、卷舌單元音韻母發(fā)一個單元音,舌尖同時上卷的是卷舌元音。由卷舌單元音充當韻母,一般不同其他的聲母相拼,而單獨組成一個音節(jié)。普通話中只有一個卷舌元音韻母erer,發(fā)音時舌頭位于舌面央中不圓唇元音 的位置,同時舌尖翹起,帶有卷舌色彩。漢語音韻學27單元音韻母發(fā)音條件a aA 舌面、央、低、不圓唇元音。例如“大壩”、“發(fā)達”。o oo 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例如“潑墨”、“磨破”。e e 舌面、后、半高、不圓唇元音。例如“各科”、“色澤”。 舌面、前、半低、不圓唇元音。例如“欸”。i
17、 ii 舌面、前、高、不圓唇元音。例如“機器”、“低級”。u uu 舌面、后、高、圓唇元音。例如“布谷”、“讀書”。 y 舌面、前、高、圓唇元音。例如“雨具”、“序曲”。-i-i 舌尖、前、高、不圓唇元音。例如“字詞”、“私自”。-i-i 舌尖、后、高、不圓唇元音 。例如“知識”、“實施”。erer 卷舌、央、中、不圓唇元音。例如“二兒”、“爾爾”。漢語音韻學28(二)復元音韻母(二)復元音韻母由兩個以上的元音組成的韻母是復元音韻母,普通話中可分為兩類:1、二合元音2、三合元音1 1、二合元音、二合元音由兩個元音組成的韻母是二合元音韻母,又可分成兩類,即前響二合元音 后響二合元音 漢語音韻學2
18、9(1 1)前響二合元音)前響二合元音前一個元音開口度比較大、比較響亮,而后一個元音開口度比較小、發(fā)音不響亮的元音組合是前響二合元音。即由韻腹和韻尾組成的韻母。普通話中的前響二合元音韻母有:aiai 、eiei 、aoao 、ouou 。(2 2)后響二合元音)后響二合元音前一個元音開口度比較小、發(fā)音不響亮,而后一個元音開口度比較大、比較響亮的元音組合是后響二合元音。即由韻頭和韻腹組成的韻母。普通話中的后響二合元音韻母有:iaia 、ieie 、uaua 、uouo 、ee 。漢語音韻學302 2、三合元音、三合元音由三個元音組成的韻母是三合元音韻母,一般三合元音韻母,中間的元音比較響亮、開口
19、度比較大,也可把它稱為中響復元音韻母。普通話中的三合元音韻母有:iaoiao 、iouiou 、uaiuai 、ueiuei ??梢园讶蠌驮繇嵞阜殖扇齻€部分。1)韻頭2)韻腹3)韻尾漢語音韻學31(1 1)韻頭)韻頭韻頭是指復韻母中韻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當,發(fā)音不響亮。普通話中有i ii、u uu 、 y 三個韻頭。(2 2)韻腹)韻腹韻腹是指復韻母中開口度最大、發(fā)音最響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如 uauauA 中的aeieiei 中的eiouiouiou 中的o韻腹前面的元音是韻頭,韻腹后面的元音或輔音是韻尾。(3 3)韻尾)韻尾韻尾指復韻母中韻腹后面的元音或輔音。普通話中有
20、n 、ng 兩個輔音韻尾和i 、u 兩個元音韻尾。如:eiei 中的 iaoiao 中的uanan 中的ninging 中的ng 漢語音韻學32(三)普通話中的帶鼻音韻母由元音加輔音共同組成的韻母是帶鼻音韻母,一般由一個或兩個元音加一個輔音組成。普通話的帶鼻音韻母有:an、ian、uan、anen、in、uen、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共十六個。漢語音韻學33押韻、“韻”與“韻母” 1、押韻是指在特定的文體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韻的字。押韻的文體稱韻文,詩歌是最常見的韻文。2、“韻”與“韻母”不同,韻指韻母中不包括韻頭的部分,古代的時候韻還
21、包括聲調(diào)的成分,同韻的字必須同聲調(diào)?,F(xiàn)代押韻一般不考慮聲母、聲調(diào)和韻頭,也不要求韻腹、韻尾完全相同,在韻的歸并上,相同、相近的韻母經(jīng)??梢砸黄鹧喉崳蓺w為一個韻。漢語音韻學34第一節(jié) 音韻學簡介 詩經(jīng)的用韻與上古音系古代漢語音韻漢語音韻學35一、一、 古今語音的異同古今語音的異同“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故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故以今音讀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以今音讀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入。入?!?-明明陳第陳第毛詩古音考毛詩古音考自序自序 (中華書局,1988,P7)漢語音韻學36二、音韻學的概念和組成二、音韻學的概念和組成(一)古
22、音學(上古音)(一)古音學(上古音)古音學研究的是上古音。古音學研究的是上古音?!肮乓魧W古音學”的的“古古”是相對于中古(唐代)而言,是相對于中古(唐代)而言,研究上古(周秦兩漢)的語音系統(tǒng)。研究上古(周秦兩漢)的語音系統(tǒng)。以以詩經(jīng)詩經(jīng)、楚辭楚辭等韻文為主要等韻文為主要材料,研究上古韻部系統(tǒng);以形聲字材料,研究上古韻部系統(tǒng);以形聲字為主要依據(jù)研究上古聲母系統(tǒng)。為主要依據(jù)研究上古聲母系統(tǒng)。漢語音韻學37(二)今音學(中古音)(二)今音學(中古音)今音學研究的是中古音,今音學研究的是中古音,“今音今音”指中古音,指中古音,“今今”指中古時期,即南北朝至唐宋時期。今音學是以指中古時期,即南北朝至唐宋
23、時期。今音學是以切韻切韻一系的韻書和韻圖為主要材料,研究中一系的韻書和韻圖為主要材料,研究中古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古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三)等韻學(三)等韻學以宋元及其以后出現(xiàn)的等韻圖為研究對象,探討等以宋元及其以后出現(xiàn)的等韻圖為研究對象,探討等韻圖的編制與演變、音理與音系,這門學課叫等韻圖的編制與演變、音理與音系,這門學課叫等韻學,古人按照一定的音理給韻母劃分的類別,韻學,古人按照一定的音理給韻母劃分的類別,稱為稱為“等等”, ,古人給韻母分四等,哪一等與哪些古人給韻母分四等,哪一等與哪些聲母相拼,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所以聲母相拼,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所以“等等”又與聲又與聲聯(lián)系起來了。實際上,聯(lián)系起來了
24、。實際上,“等韻學等韻學”就是分析發(fā)音就是分析發(fā)音原理和方法的一門學科,近似今天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門學科,近似今天的“語音學語音學”。漢語音韻學38(四)北音學(近古音)(四)北音學(近古音)現(xiàn)代學者以元代現(xiàn)代學者以元代中原音韻中原音韻為主要研究對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近古(元明清)的語音系統(tǒng)。這門學象研究近古(元明清)的語音系統(tǒng)。這門學問稱北音學。問稱北音學。中原音韻中原音韻音系是現(xiàn)代的北音系是現(xiàn)代的北京語音系統(tǒng)(國語、普通話)的直接來源。京語音系統(tǒng)(國語、普通話)的直接來源。傳統(tǒng)音韻學沒有傳統(tǒng)音韻學沒有“北音學北音學”由于古人崇古,由于古人崇古,元明清的學者當時的語音不屑一顧,不研究元明清的學者
25、當時的語音不屑一顧,不研究當代音。當代音。漢語音韻學39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反切反切一、反切產(chǎn)生前的注音方法一、反切產(chǎn)生前的注音方法 (一)譬況法譬況法是用打比方,作比較,以及描寫說明發(fā)音情況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比如淮南子原道訓:“蛟龍水居”高誘注:“蛟讀人情性交易之交,緩氣言乃得耳?!惫騻骱涡葑ⅲ骸胺ト苏邽榭?,讀伐,長言之,齊人語也;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齊人語也?!?漢語音韻學40(二)讀若法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為難字注音的方法。意思是“讀的像音”。術語有:讀若、讀如、讀為、讀似、讀近。音如、音若、音相近、讀曰等。比如: 珣,讀若宣。(說文玉部) 觭,讀為奇?zhèn)ブ?。(鄭玄注周禮太卜) 嬗
26、,音如蟬。(漢書服虔注)珛,讀若畜牧之畜。(說文王部) 漢語音韻學41(三)直音法用同音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這種方法比讀若、譬況法準確,是一大進步,但缺點是難避生僻字,如:瑊,音鍼。玏,音勒。(顏師古注漢書)“瑊”人們不認識,但“鍼”字人們依然不認識。漢語音韻學42二、反切注音法顏之推顏氏家訓:“孫叔然創(chuàng)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又說“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質言之,即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質言之,即上字只取發(fā)聲,去其收韻,下字只取收韻,上字只取發(fā)聲,去其收韻,下字只取收韻,去其
27、發(fā)聲。去其發(fā)聲?!保ㄒ婞S侃論學雜著,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漢語音韻學43反切原則反切是用兩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被注音的字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定聲,下字定韻(含調(diào))。 夲: 土 刀 切。t +dot+oto被切字 切上字 切下字醢:呼改切。h+gih+ihi晻:烏感切。 +gn+nn眷:居倦切。ju+junj+unjun悲, 府眉切 f+mi f+i bi見,古甸切 g+din g+in jin漢語音韻學44參考資料:實用漢語音韻學第235頁至266頁。沈祥源、楊子儀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實用音韻學第296頁至329頁 殷煥先,董紹克編,齊魯書法1990
28、年反切概說第211頁至268頁 林序達。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漢語音韻學45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上古音(古音學)上古音(古音學)一、一、詩經(jīng)詩經(jīng)用韻用韻上古音韻部上古音韻部(一)(一)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韻的韻漢語音韻學46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用韻代表著先秦語音的的用韻代表著先秦語音的韻母體系,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到漢韻母體系,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到漢魏六朝時,人們讀魏六朝時,人們讀詩詩就感覺到就感覺到很多地方不與當時的用韻一致了,很多地方不與當時的用韻一致了,如何看待這種不一致,有人認為是如何看待這種不一致,有人認為是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作者臨時改變了讀音,的作者臨時改變了讀音,以求葉音協(xié)韻。這就是所謂的以求葉音協(xié)韻。這就是所謂的“
29、葉葉韻說韻說”。漢語音韻學47 到南宋到南宋朱熹為朱熹為詩詩作作集集傳傳就全面采用葉音說,如就全面采用葉音說,如邶風邶風 燕燕燕燕:“燕燕于飛,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南。”他認為這里的他認為這里的“南南”就就應葉應葉“尼心反尼心反”。今天讀音不。今天讀音不押韻,只能說明語音隨著歷史押韻,只能說明語音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了變化,而不是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了變化,而不是古人在那時就改讀了這個字的古人在那時就改讀了這個字的讀音。讀音。漢語音韻學48( (二)通過二)通過詩經(jīng)詩經(jīng)押韻考求押韻考求古音古音1 1、韻例、韻例韻例是押韻的格式。韻例是押韻的格式。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
30、韻例必須從的韻例必須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求:三個方面進行考求: 韻腳的位置;韻腳的位置; 一章中所用韻數(shù);一章中所用韻數(shù); 韻腳間的距離。韻腳間的距離。每個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情況。每個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情況。漢語音韻學49A A、韻腳在句中的位置、韻腳在句中的位置句中韻句中韻句尾韻(常見)句尾韻(常見)B、一章中所用的韻數(shù)、一章中所用的韻數(shù)一韻到底一韻到底換韻換韻 C、韻腳間、韻腳間 的距離的距離 句句押韻句句押韻隔句押韻隔句押韻(偶句押韻(偶句押韻 ) 其他情況其他情況 首句入韻首句入韻首句不入韻首句不入韻 交韻交韻抱韻抱韻 漢語音韻學50對于對于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韻例,必須從以上三個方的韻例,必須從以上三
31、個方面去分析,三個方面缺一不可。比如:面去分析,三個方面缺一不可。比如: 關睢關睢(教材(教材P911P911) A、句尾韻; B、一韻到底; C、偶句押韻且首句入韻。 第一、三章第一、三章韻例韻例第二四五第二四五章韻例章韻例 A、句中韻; B、一韻到底; C、隔句押韻且首句不入韻 漢語音韻學51句中韻一般腳落在句末前一個字上,而句末句中韻一般腳落在句末前一個字上,而句末這個字多是虛字,所以叫這個字多是虛字,所以叫“虛字腳虛字腳”。句中。句中虛字相同,每一個字又押韻,就構成了雙字虛字相同,每一個字又押韻,就構成了雙字韻腳,這雙字韻腳又稱韻腳,這雙字韻腳又稱“富韻富韻”。漢語音韻學52交韻交韻:
32、奇句和奇句押韻,偶句和偶句押韻。:奇句和奇句押韻,偶句和偶句押韻。 靜女靜女第三章(第三章(P913P913):): 自牧歸荑,自牧歸荑, 洵美且異。洵美且異。 一、三句脂部一、三句脂部 匪女之為美,匪女之為美, 二、四句之、職部二、四句之、職部 美人之貽。美人之貽。漢語音韻學53抱韻抱韻:四句兩韻,第一句與第四句押韻,第:四句兩韻,第一句與第四句押韻,第二句與第三句押韻。如:二句與第三句押韻。如: 周頌周頌思文思文: 思文后稷,思文后稷, 克配彼天??伺浔颂?。 立我丞民,立我丞民, 莫非爾極。莫非爾極。二、三句真部二、三句真部一、四句職部一、四句職部漢語音韻學54遙韻遙韻:章與章之間押韻,一
33、般放在句末,也:章與章之間押韻,一般放在句末,也有放在句首的。有放在句首的。周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一、二、三章,章末一、二、三章,章末“麟麟”押韻,遙韻。押韻,遙韻。近來西方學者以為近來西方學者以為“麟兮麟兮”二字一起押韻,二字一起押韻,稱稱“富韻富韻”。 漢語音韻學55課堂練習:課堂練習:分析分析靜女靜女各章的韻例各章的韻例靜女其姝,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愛而不見, 搔首踟躕。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
34、,靜女其孌, 貽我彤管。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彤管有煒, 說懌女美。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自牧歸荑 洵美且異。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美人之貽。第一章:第一章: 1、句尾韻;、句尾韻; 2、一韻到底。、一韻到底。候部候部0 3、偶句押韻且首句入韻。、偶句押韻且首句入韻。第二章:第二章: 1、句尾韻、句尾韻 2、換韻、換韻 3、句句押韻、句句押韻第三章:第三章: 1、句尾韻、句尾韻 2、換韻、換韻 3、交韻、交韻漢語音韻學562 2、歸納韻部、歸納韻部韻部就是指押韻的歸類,互相押韻的字原則上就屬同韻部就是指押韻的歸類,互相押韻的字原則上就屬同一個韻部。按照一個韻部。按照詩經(jīng)
35、詩經(jīng)用韻的實際情況概括出用韻的實際情況概括出詩經(jīng)詩經(jīng)時代的韻部來,叫做時代的韻部來,叫做“古韻古韻”,也就是上,也就是上古時代的韻部。古時代的韻部。古韻是怎樣歸納概括的呢?熟悉古韻是怎樣歸納概括的呢?熟悉詩經(jīng)詩經(jīng)韻例后,用韻例后,用系聯(lián)法系聯(lián)法歸納。歸納。古音學家先把一篇一篇的韻腳字排列出來,先找出局古音學家先把一篇一篇的韻腳字排列出來,先找出局部的、單篇的韻部。比如:部的、單篇的韻部。比如:關睢關睢第三章的韻例,第三章的韻例,可以劃定可以劃定“得、服、側得、服、側”三個字是同一個韻部的。三個字是同一個韻部的。然后,再用系聯(lián)法擴大隊伍,把屬這個韻部的其它然后,再用系聯(lián)法擴大隊伍,把屬這個韻部的
36、其它字系聯(lián)起來。從字系聯(lián)起來。從伐檀伐檀第二章的韻例,可判定第二章的韻例,可判定“福、側、直、意、特、食福、側、直、意、特、食”這六個字也是同一韻這六個字也是同一韻部字,與部字,與“得、服、側得、服、側”屬同一韻部,因為這中間屬同一韻部,因為這中間有個有個“側側”字,而字,而關睢關睢第三章也有個第三章也有個“側側”字。字。由由“側側”字字“福、直、意、特、食福、直、意、特、食”五個字系聯(lián)進五個字系聯(lián)進來了。來了。 漢語音韻學57( (三)上古三十韻部三)上古三十韻部最先對上古韻部進行歸納的是明末清初的最先對上古韻部進行歸納的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顧炎武,他通過對,他通過對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用韻的考的用韻的
37、考查,得出上古韻十部,其后有查,得出上古韻十部,其后有江永江永、戴戴震、段玉裁、孔廣森、江有誥、王念孫、震、段玉裁、孔廣森、江有誥、王念孫、章炳麟、黃侃章炳麟、黃侃等九人不斷得出新的結論,等九人不斷得出新的結論,最后集大成者為王力。他最初分上古韻最后集大成者為王力。他最初分上古韻為二十九部,后來從侵部分出冬部,成為二十九部,后來從侵部分出冬部,成三十部:三十部: “ “古音十大家古音十大家” (+錢大昕錢大昕)漢語音韻學58 陰聲韻 入聲韻 陽聲韻無韻尾之 韻尾 -k 職 k韻尾 - 蒸 幽 u覺 u k冬 u 宵 藥 k侯 o屋 o k東 o 魚 a鐸 a k陽 a 支 e錫 e k耕 e
38、韻尾 i歌 a i韻尾 -t 月 a t 韻尾 -n 元 a n脂 e i質 e t 真 e n微 i物 t 文 n韻尾 -p 緝 p韻尾 -m 侵 m葉 a p談 a m漢語音韻學59 這三十部是通過對這三十部是通過對詩經(jīng)詩經(jīng)、楚辭楚辭、先秦散文中的韻語、先秦散文中的韻語以及諧聲系統(tǒng)歸納得出的,以以及諧聲系統(tǒng)歸納得出的,以歸納歸納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用韻為例,先的用韻為例,先要尋出要尋出詩經(jīng)詩經(jīng)押韻的體例,押韻的體例,簡稱為韻例。簡稱為韻例。漢語音韻學60 但由于對但由于對詩經(jīng)詩經(jīng)的韻例看的韻例看法分歧以及由中古音上推上法分歧以及由中古音上推上古音的細密程度不同,所以古音的細密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古音
39、學家得出的結論不同的古音學家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章炳麟所說不盡相同,章炳麟所說“前前修未密,后出轉精修未密,后出轉精”(國故論(國故論衡)衡)。漢語音韻學61 幾個基本術語幾個基本術語清代音韻學家把上古韻部按其韻尾的不同,分為三清代音韻學家把上古韻部按其韻尾的不同,分為三個大類個大類: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陰聲韻陰聲韻:音韻學術語,一般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音韻學術語,一般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韻母不帶鼻音或塞音韻尾的,都叫陰聲韻。換凡是韻母不帶鼻音或塞音韻尾的,都叫陰聲韻。換句語說,凡韻尾是元音或者沒有韻尾的韻母,就是句語說,凡韻尾是元音或者沒有韻尾的韻母,就
40、是陰聲韻。陰聲韻。陽聲韻陽聲韻:音韻學術語,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音韻學術語,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韻母帶鼻音韻尾的叫陽聲韻。韻母帶鼻音韻尾的叫陽聲韻。 入聲韻入聲韻:音韻學術語。多用于上古音的學習與研究:音韻學術語。多用于上古音的學習與研究中,凡是韻母帶塞音韻尾的叫入聲韻。廣東廣州話中,凡是韻母帶塞音韻尾的叫入聲韻。廣東廣州話急急kapkap、雪、雪sytsyt等。上古塞音韻尾就是指等。上古塞音韻尾就是指-p-p、-t-t、-k-k。 漢語音韻學62 上古音三十部分甲、乙、丙三類。上古音三十部分甲、乙、丙三類。 甲類甲類的共同特點是陰聲韻是由單元音構的共同特點是陰聲韻是由單元音構成,入
41、聲韻收舌根塞韻尾成,入聲韻收舌根塞韻尾-K-K,陽聲韻收舌,陽聲韻收舌根鼻韻尾根鼻韻尾-ng-ng。 乙類乙類的陰聲韻是由兩個元音構成,的陰聲韻是由兩個元音構成,入聲韻收舌頭塞音韻尾入聲韻收舌頭塞音韻尾-t-t,陽聲韻,陽聲韻收舌頭鼻音韻尾收舌頭鼻音韻尾-n-n。 丙類丙類無陰聲韻,入聲韻收唇塞音韻尾無陰聲韻,入聲韻收唇塞音韻尾-p-p,陽聲韻收唇鼻音韻尾陽聲韻收唇鼻音韻尾-m-m。漢語音韻學63(四)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對(四)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對轉和旁轉轉和旁轉。 1 1、陰陽對轉、陰陽對轉 陰聲韻和陽聲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對陰聲韻和陽聲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對轉而相通。也就是說,
42、在主要元音相同的轉而相通。也就是說,在主要元音相同的情況下,收鼻音韻尾的韻與收元音韻尾或情況下,收鼻音韻尾的韻與收元音韻尾或無韻尾的韻可以互相對轉而通押。無韻尾的韻可以互相對轉而通押。 條件:主要元音必須相同。條件:主要元音必須相同。 這一理論戴震首倡,稱相互配轉,孔這一理論戴震首倡,稱相互配轉,孔廣森加以完善,稱為陰陽對轉。廣森加以完善,稱為陰陽對轉。漢語音韻學64詩經(jīng)詩經(jīng)鄭風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句句押韻;句中韻;換(句句押韻;句中韻;換韻)韻)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陰陽對轉:陰陽對轉:“來來”( (之部之部) )“贈贈”(蒸部)(蒸部)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43、。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文部文部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幽部幽部川劇喬老爺上轎第一場:烏鴉歸巢夜蒙蒙,烏鴉歸巢夜蒙蒙,今宵何處寄行蹤?今宵何處寄行蹤?此時進退無計用,此時進退無計用,且去前途再籌謀。且去前途再籌謀。 漢語音韻學652 2、陰入對轉、陰入對轉陰聲韻還可以同收塞音韻尾的入陰聲韻還可以同收塞音韻尾的入聲韻對轉而相通。條件仍然是聲韻對轉而相通。條件仍然是主要元音要相同。從語音發(fā)展主要元音要相同。從語音發(fā)展的道理去看,就是:本來沒有的道理去看,就是:本來沒有塞音韻的音,在語音發(fā)展的過塞音韻的音,在語音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帶上了塞音韻尾;程中,逐漸帶上了塞
44、音韻尾;或者說原來有塞音韻的音,在或者說原來有塞音韻的音,在語音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失落語音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失落了塞音韻尾。了塞音韻尾。條件:主要元音必須相同。條件:主要元音必須相同。 漢語音韻學66詩詩豳風豳風七月七月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一之日觱發(fā),-入入二之日栗烈,二之日栗烈,-入入無衣無褐,無衣無褐,-入入何以卒歲。何以卒歲。-陰陰 形聲字:形聲字:肅(覺部肅(覺部uk )蕭(幽部蕭(幽部u )叔(覺部叔(覺部uk )椒(幽部椒(幽部u)溥(魚部溥(魚部a) 縛、搏、博縛、搏、博(鐸部(鐸部ak)漢語音韻學673、陽入對轉陽聲韻也可以同入聲韻對轉而相通,條
45、件有兩個:一是主要元音相同;二是輔音韻尾必須是同一發(fā)音部位。也就是說,只有k同對轉,p與m對轉,t與n對轉。 漢語音韻學68 從形聲字的聲符與被諧之字的語音關繫也可看出陰陽對轉的痕跡,例如:從軍得聲之字有揮、輝,這是文與微對轉。仍從乃聲,這是之、蒸對轉,播從番聲,這是歌、元對轉。漢語音韻學69 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也可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也可以看到陰陽對轉的殘留,以看到陰陽對轉的殘留, 例如在四川話中,把畝例如在四川話中,把畝(之)說成(之)說成mengmeng(上聲),(上聲),把皺(侯)說成把皺(侯)說成zongzong(去(去聲),把貿(mào)(幽)說成聲),把貿(mào)(幽)說成mengmeng(去聲),就是
46、之蒸、(去聲),就是之蒸、侯東、幽冬對轉的殘留。侯東、幽冬對轉的殘留。漢語音韻學70濛、蹤、謀為韻,謀為之部的字,濛、蹤、謀為韻,謀為之部的字,濛、蹤為東部的字,這里不僅是陰濛、蹤為東部的字,這里不僅是陰陽對轉,還有旁對轉,之與侯先旁陽對轉,還有旁對轉,之與侯先旁轉,然后再與東對轉,這種經(jīng)旁轉轉,然后再與東對轉,這種經(jīng)旁轉而對轉的稱為旁對轉。而對轉的稱為旁對轉。漢語音韻學71 因此,主要元音相同的陰、陽、入三種韻部的字可以互相對轉, 寺(之)特(職)等(蒸) 從寺(之)得聲的字,有特、等字,則為之、職、蒸對轉之例。這就是戴震所說的相配互轉亦即陰、陽、入對轉。漢語音韻學72 除了對轉外,還有旁轉
47、,所謂旁轉指的除了對轉外,還有旁轉,所謂旁轉指的是陰聲韻與陰聲韻之間,陽聲韻與陽聲是陰聲韻與陰聲韻之間,陽聲韻與陽聲韻之間,入聲韻與入聲韻之間的兩個比韻之間,入聲韻與入聲韻之間的兩個比較相近的韻部之間的互轉,戴震稱為聯(lián)較相近的韻部之間的互轉,戴震稱為聯(lián)貫遞轉。貫遞轉。漢語音韻學73王力同源字論中舉到的旁轉有:侯幽旁轉:叩/考職鐸旁轉:偪/迫職屋旁轉:踣/仆耕陽旁轉:省/相脂微旁轉:饑/饑(饑為糓不熟之義,饑為餓之義,兩者有義通關繫)漢語音韻學74 此外先旁轉而后對轉之例,此外先旁轉而后對轉之例,稱為旁對轉,還有通轉,所稱為旁對轉,還有通轉,所謂通轉是指不同類而同一直謂通轉是指不同類而同一直列者
48、,也就是主要元音相同列者,也就是主要元音相同而韻尾和發(fā)音部位不同的韻而韻尾和發(fā)音部位不同的韻可以互轉,例魚與元通轉:可以互轉,例魚與元通轉:徒徒/ /旦,之與文通轉:在旦,之與文通轉:在/ /存存等即是。等即是。漢語音韻學75 懂得了陰、陽、入對轉、旁轉、懂得了陰、陽、入對轉、旁轉、通轉之理為我們閱讀古書時辨明通轉之理為我們閱讀古書時辨明通假,解釋特殊的押韻現(xiàn)象、方通假,解釋特殊的押韻現(xiàn)象、方音現(xiàn)象以及探明語源很有用。對音現(xiàn)象以及探明語源很有用。對上古音三十部的劃分,要有所變上古音三十部的劃分,要有所變通,而不能拘泥于三十部的劃分。通,而不能拘泥于三十部的劃分。漢語音韻學76二、上古音的聲母二
49、、上古音的聲母 上古聲母的考求是從清代古音學家錢大昕開始的,后經(jīng)過近代國學大師章炳麟、黃侃、曾運乾等人的考訂,王力集大成地解決了上古聲紐的問題,(一)考求上古聲母的依據(jù)。(一)考求上古聲母的依據(jù)??记笊瞎怕暷福蠹s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依考求上古聲母,大約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依據(jù):據(jù):1 1、形聲系統(tǒng)形聲系統(tǒng)以以“工工”為聲符的字,有:貢、缸、江、為聲符的字,有:貢、缸、江、杠、功杠、功 漢語音韻學772 2、異文、異文后人引用前人的文章語句,某些字與原書后人引用前人的文章語句,某些字與原書中的字可能不一樣,用了另外的字來代替,中的字可能不一樣,用了另外的字來代替,這種情況叫做這種情況叫做“異文異文”。
50、異文當然是字形。異文當然是字形不同,而讀音相同。由于語音的發(fā)展變化,不同,而讀音相同。由于語音的發(fā)展變化,異文也有可以到后來讀音相同。異文也有可以到后來讀音相同。 詩詩邶風邶風谷風谷風“凡民有喪,凡民有喪,匍匐匍匐救救之。之?!?” 禮記禮記.檀弓檀弓引引“凡民有喪,凡民有喪,扶服扶服救之。救之。”孔子家語孔子家語引用時,寫成引用時,寫成“扶伏扶伏救之。救之。” ” 漢語音韻學78 3 3、古讀、古讀漢代注音方法多用直音法,如果要注明一個漢字的漢代注音方法多用直音法,如果要注明一個漢字的古代讀音,術語就是古代讀音,術語就是“古讀古讀”。如。如“古讀豬如都古讀豬如都”。可判定可判定“豬、都豬、都
51、”古代同音,即聲母古代同音,即聲母zhzh、d d同一。同一。又如又如“古讀廛如壇古讀廛如壇”。(除涂)。(除涂)4 4、聲訓、聲訓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解釋字義,叫聲訓。如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解釋字義,叫聲訓。如“雅,夏雅,夏也。也。”“”“邦,封也邦,封也”。“法,逼也。法,逼也。”這些聲訓,這些聲訓,許多情況下聲母音應該是相同的。可以據(jù)此考求上許多情況下聲母音應該是相同的。可以據(jù)此考求上古音聲母。古音聲母。 漢語音韻學79 (二)上古聲母考查中幾個比較可靠的結(二)上古聲母考查中幾個比較可靠的結論論上古音到底有多少個聲母,是哪些聲母,目前上古音到底有多少個聲母,是哪些聲母,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形成完全
52、統(tǒng)一的意見,但有幾個學術界還沒有形成完全統(tǒng)一的意見,但有幾個結論是可靠的,學術界公認的,必須掌握。結論是可靠的,學術界公認的,必須掌握。1 1、古無輕唇音、古無輕唇音 古音學家把唇音分為重唇和輕唇兩種。所謂重古音學家把唇音分為重唇和輕唇兩種。所謂重唇,即今之唇,即今之“雙唇音雙唇音”,如普通話的,如普通話的b,p,mb,p,m所所謂輕唇,即今之唇齒音,如普通話的謂輕唇,即今之唇齒音,如普通話的f,f,以及一以及一部分部分w w,-v. -v. 漢語音韻學80什么時候分化出輕唇音的呢?錢大昕說:什么時候分化出輕唇音的呢?錢大昕說:“六朝以后,轉重唇為輕唇。六朝以后,轉重唇為輕唇。”分化可能在分化
53、可能在唐末宋初。唐末宋初。錢大昕為了證明錢大昕為了證明“古無輕唇音古無輕唇音”,舉了大量,舉了大量的的“異文異文”和和“古讀古讀”材料,如材料,如“阿房宮阿房宮(pangpang)”,古讀負如背,讀際如部,讀逢,古讀負如背,讀際如部,讀逢如蓬,讀文如門,讀微如沒。如蓬,讀文如門,讀微如沒。分盼、扮、貧、盆、頒分盼、扮、貧、盆、頒 憤噴、賁憤噴、賁每侮每侮 亡忙亡忙 輔、甫鋪、補輔、甫鋪、補漢語音韻學81 、古無舌上音、古無舌上音今天普通話中相當大一部分,古人稱為今天普通話中相當大一部分,古人稱為舌上音,即知、徹、澄等字母。古人所舌上音,即知、徹、澄等字母。古人所謂的舌頭音。指今天普通話的謂的舌
54、頭音。指今天普通話的d d 、t t。錢。錢大聽提出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即古無大聽提出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即古無舌上音,就是說中古的知、徹、澄等字舌上音,就是說中古的知、徹、澄等字母,在上古與端、透、定分別同音,上母,在上古與端、透、定分別同音,上古沒有舌上音知、徹、澄。錢大聽舉了古沒有舌上音知、徹、澄。錢大聽舉了許多例子來證明這一論斷。許多例子來證明這一論斷。 漢語音韻學82異文:竺又作篤異文:竺又作篤 直又作特直又作特 棖又作棠棖又作棠 陳又作田陳又作田形聲字:形聲字:是:提、緹、醍;是:提、緹、醍; 單:單: 戰(zhàn)、嬋、禪戰(zhàn)、嬋、禪者:煮、豬、著、箸、者:煮、豬、著、箸、 都、賭、睹都、賭
55、、睹臺:胎、苔、怠、治、笞、始臺:胎、苔、怠、治、笞、始 堂堂t t瞠瞠ch ch 揣揣chch湍湍t t 帶帶d d滯滯zh zh 池池chch他他t t 除除chch途途t t 兆兆zhzh桃、逃、挑桃、逃、挑t t 軸軸zhzh抽抽chch笛迪笛迪d d 漢語音韻學83 、娘、日、二紐古歸泥紐。、娘、日、二紐古歸泥紐。章炳麟,娘日二紐歸泥說,中古有娘、章炳麟,娘日二紐歸泥說,中古有娘、日、泥三紐,上古只有泥紐,中古的娘日、泥三紐,上古只有泥紐,中古的娘日二紐是從上古的泥紐中分化出來的。日二紐是從上古的泥紐中分化出來的。異文:異文:女:上古泥母,魚部。女:上古泥母,魚部。汝:上古日母,魚部
56、。汝:上古日母,魚部。漢語音韻學84形聲字:形聲字:弱溺弱溺 貳膩貳膩 而耐而耐 爾你爾你 若諾若諾 譲孃、釀(浪、糧、朗、郎等從譲孃、釀(浪、糧、朗、郎等從“良良”得聲,得聲,“良良”古來母)古來母)“孃、釀孃、釀”簡化簡化為娘、釀,第一個如此簡化的人,其方為娘、釀,第一個如此簡化的人,其方言一定分不清言一定分不清n n、l l?!叭毡救毡尽保瑬|北讀,東北讀“一本一本”;湖南讀;湖南讀“二本二本”;上海讀;上海讀“十本十本” ” 漢語音韻學85 4、喻三歸匣,喻四歸定。喻三歸匣,喻四歸定。 這是近人曾運乾提出的,他認這是近人曾運乾提出的,他認為中古的喻母只與三四等韻相拼,為中古的喻母只與三四
57、等韻相拼,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歸屬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歸屬于匣紐。與四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于匣紐。與四等韻相拼的喻母字在上古歸屬于定紐。在上古歸屬于定紐。漢語音韻學86 喻三歸匣,從經(jīng)籍異文中得證:如韓非子“自營為私”,說文解字引作“自環(huán)為私”。“營”與“環(huán)”異文,“營”為喻三,“環(huán)”為匣紐。還可從形聲字得證:云、耘(喻三)與魂(匣)都從云得聲。漢語音韻學87形聲字:云耘(喻三)魂(匣) 運暈(喻三)渾(匣) 遺(喻三) 潰喻四歸定例:yd、t形聲字:姚y逃t兆zh 冶飴y臺胎t治始笞 也y他拖t池施 由油y笛迪d軸抽 余y途涂t除 悅y脫兌d說稅 易y惕踢t賜 俞愉喻y偷t輸sh 漢語音
58、韻學88三、上古音聲調(diào)三、上古音聲調(diào)古人說法:古人說法:、古無四聲,陳第、古無四聲,陳第毛詩古音考毛詩古音考:“四聲四聲之辨,古人未有。之辨,古人未有?!?、四聲一慣,顧炎武、四聲一慣,顧炎武音論音論:古有四聲,:古有四聲,但可隨便通押,實則古無四聲。但可隨便通押,實則古無四聲。 、古有四聲,江有誥持此說:、古有四聲,江有誥持此說:“古實有四古實有四聲,特古人所讀之聲與后人不同。聲,特古人所讀之聲與后人不同?!?、古無入聲,孔廣森主此說。、古無入聲,孔廣森主此說。、古無去聲,段王裁主此說、古無去聲,段王裁主此說 。漢語音韻學89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中古音(今中古音(今音)音)一、韻書簡介一、韻書簡
59、介研究中古音的依據(jù)主要是韻書。研究中古音的依據(jù)主要是韻書。韻書是我國古代一種按韻母編排的字典。韻書是我國古代一種按韻母編排的字典。韻書的特點是把同韻或同音的字編排在韻書的特點是把同韻或同音的字編排在一起,便于寫詩填詞的人選字押韻。一起,便于寫詩填詞的人選字押韻。漢語音韻學90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魏李登編著的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魏李登編著的聲類聲類,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韻書是隋代陸法言執(zhí)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韻書是隋代陸法言執(zhí)筆的筆的切韻切韻,書成于隋代仁壽元年,即,書成于隋代仁壽元年,即601601年。宋真宗趙恒大中祥符元年(年。宋真宗趙恒大中祥符元年(10081008),由陳),由陳彭年等人奉
60、敕編修彭年等人奉敕編修大宋重修廣韻大宋重修廣韻簡稱簡稱廣廣韻韻意思是擴大、豐富意思是擴大、豐富切韻切韻唐韻唐韻。這。這是我國第一部官修的韻書,現(xiàn)在用得最廣泛,是我國第一部官修的韻書,現(xiàn)在用得最廣泛,被稱為被稱為宋本廣韻宋本廣韻,廣韻廣韻基本上繼承了基本上繼承了切韻的音系和反切。人們根據(jù)切韻的音系和反切。人們根據(jù)廣韻廣韻整理整理出來的語音系統(tǒng)叫做出來的語音系統(tǒng)叫做“切韻切韻音系音系”,也稱,也稱“廣韻音系廣韻音系”,這就是中古音音系,代表隋唐,這就是中古音音系,代表隋唐時代的語音系統(tǒng)。時代的語音系統(tǒng)。 漢語音韻學91南宋劉淵于南宋劉淵于12521252年著年著壬子新刊禮部韻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略,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鎳鋅電池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遮陽蓬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江蘇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被褥行業(yè)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花露水行業(yè)運行狀況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腮紅(胭脂)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十三五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粗糧飲料產(chǎn)業(yè)需求狀況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稀土拋光粉市場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真空鍍膜機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男士香水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精神科患者首次風險評估單
- DB36T 1689-2022 排污單位自行監(jiān)測實驗室管理技術規(guī)范
- 跨學科實踐活動6 調(diào)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課件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2024)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我們一家人》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醫(yī)囑處理錯誤應急預案
- M701F4燃氣輪機交流
- 2024年高考真題-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 大模型技術深度賦能保險行業(yè)白皮書2024
- (蘇少版)綜合實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電子教案
- 《光伏電站運行與維護》試題及答案一
- DBJ∕T 15-19-2020 建筑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