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中大網(wǎng)校_第1頁
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中大網(wǎng)校_第2頁
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中大網(wǎng)校_第3頁
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中大網(wǎng)校_第4頁
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中大網(wǎng)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6周年】2010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沖刺題(2)總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試時間:120分一、(中藥學)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24題。每題l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防風的主治病證不包括()。(2)泡騰性顆粒劑必須控制于顆粒的水分,原因是()。A. 顆粒的吸濕性較強B. 含水量過高易軟化結(jié)塊C. 溶化性試驗不合格D. 濕度大易被微生物污染E. 以免服用前酸堿發(fā)生反應(3)椿皮不具有的功效是()。(4)既息風止痙,又能清熱平肝的藥是()。(5)馬錢子作丸散內(nèi)服時成人一日參考劑量為()。(6)具有發(fā)散、行氣、活血作用的藥,多標以()。(7)我國歷史上第一

2、部官修藥典性本草是()。(8)艾葉的功效是()。A.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B.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C. 溫經(jīng)止血,溫中止痛D. 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E. 涼血止血,清熱安胎(9)能斂汗的安神藥是()。(10)水蛭的功效是()。(11)花椒的功效是()。(12)能利水通淋破血通經(jīng)的藥是()。(13)黃芪不具有的功效是()。(14)細辛除祛風散寒外,又能()。(15)細辛的適應病證不包括()。(16)常與金石、介類藥同入丸劑以賦形、助消化的藥物是()。(17)既益腎補肺,又止血化痰的藥是()。(18)車前子的主治病證不包括()。(19)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藥物是()。(20)授乳期婦女不宜使用的藥物

3、是()。(21)白扁豆的功效是()。(22)既涌吐痰飲,又截瘧的藥物是()。(23)紫珠的功效是()。(24)仙茅除溫腎壯陽外,還能()。二、(中藥學)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48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1)回答第TSE題:(2)蒼術(shù)除燥濕健脾發(fā)汗外,還能()。(3)回答第TSE題:(4)除解表外,又能生津止渴的藥是()。(5)回答第TSE題:(6)玄參與水牛角共有的功效是()。(7)魚腥草與蒲公英共有的功效是()。(8)胡黃連與銀柴胡共有的功效是()。(9)根據(jù)下列選項,回答

4、TSE題:(10)祛風解表,透疹止癢,止血作用。發(fā)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既散肺經(jīng)風寒,又理脾胃氣滯()。(11)入肺經(jīng),散風寒而發(fā)汗解表,溫肺寒而化痰止咳,入脾經(jīng),善溫中止嘔,素有"嘔家圣藥"之稱()。(12)回答第TSE題:(13)枸杞子除滋補肝腎外,又能()。(14)鱉甲除滋陰潛陽外,又能()。(15)墨旱蓮除滋陰益。腎外,又能()。(16)回答第TSE題:(17)千年健除祛風濕外,又能()。(18)根據(jù)下文回答第TSE題。(19)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宜用()(20)根據(jù)以下內(nèi)容,回答TSE題:(21)性味甘、辛、溫的藥是()。(22)性味辛、溫的藥是()。(23

5、)性味甘、苦、寒的藥是()。(24)性味甘、寒的藥是()。(25)回答第TSE題:(26)治梅毒的要藥是()。(27)治熱毒痢的要藥是()。(28)治乳癰的最佳藥是()。(29)回答第TSE題:(30)辛味藥物所示的作用是()。(31)酸味藥物所示的作用是()。(32)回答第TSE題:(33)麻黃根的功效是()。(34)回答第TSE題:(35)麻黃配桂枝屬于()。(36)甘草配芫花屬于()。(37)生姜配天南星屬于()。(38)回答第TSE題:(39)制首烏的功效是()。(40)龍眼肉的功效是()。(41)回答第TSE題:(42)既能息風止痙,又攻毒散結(jié)的藥是()。(43)回答第TSE題:(4

6、4)郁李仁的功效是()。(45)火麻仁的功效是()。(46)牽牛子的功效是()。(47)回答第TSE題:(48)兼能清肝殺蟲的瀉下藥是()。三、(中藥學)X型題(多項選擇題)共12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能生津的收澀藥有()。(2)附子與肉桂均能主治的病證有()。(3)天麻的藥性特點有()。(4)車前子的主治病證有()。(5)硫黃的功效有()。(6)續(xù)斷的性能特點有()。(7)麝香的主治病證有()。(8)非定量閥門氣霧劑應作()。A. 每撳噴量檢查B. 噴出總量檢查C. 藥液的黏度檢查D. 每瓶總撳次檢查E. 噴射速度檢查(9)溫里藥的

7、功效有()。A. 瀉下攻積B. 溫里散寒C. 溫經(jīng)止痛D. 緩急止痛E. 補火助陽(10)指出下列正確的是()。A. 桔梗開宣肺氣,祛痰,排膿B. 旋覆花清熱滑痰C. 海浮石清熱化痰,軟堅散結(jié)D. 礞石下氣消痰,平肝鎮(zhèn)驚E. 竹瀝消痰行水,降氣止嘔(11)具有行氣止痛功效的藥有()。(12)益母草的藥理作用有()。四、(中藥藥劑學)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16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1)制備煎膏劑時,煉糖的正確方法是()。(2)巴豆霜含脂肪油量應為()。A. 10%14%B. 14%18%C. 18%20%D. 20%22%E. 22%25%(3)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

8、規(guī)定薄膜衣片的崩解時限為()。(4)下列關(guān)于休止角敘述正確的是()。(5)F0值是驗證滅菌可靠性的重要參數(shù),一般規(guī)定其值為()。(6)中國藥典2005年舨二部收載的溶出度測定方法中的第一法為()。(7)在栓劑制備過程中,關(guān)于水溶性基質(zhì)甘油明膠的敘述正確的是()。A. 在體溫時熔融B. 藥物的溶出與基質(zhì)的比例無關(guān)C. 一般明膠與甘油等量D. 甘油與水的含量越高成品質(zhì)量越好E. 常作為舡門栓的基質(zhì)(8)制備顆粒劑時,加入輔料總量一般不宜超過清膏量的()。(9)下列關(guān)于熱原性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10)下列屬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化合物是()。(11)軟膏劑基質(zhì)中,若患處分泌物過多易造成分泌物反向吸

9、收的是()。(12)蜜炙藥物冷卻后,需采取的貯存方法為()。A. 吸濕法B. 清潔養(yǎng)護法C. 對抗同貯法D. 密閉法E. 以上都不是(13)干燥后中藥飲片含水量應控制為()。(14)下列關(guān)于表面活性劑HLB值的敘述錯誤的是()。(15)用單凝聚法制備微囊,加入硫酸銨的作用是()。(16)碘化鉀在復方碘口服液中的作用是()。五、(中藥藥劑學)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32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1)回答第TSE題:(2)藥物被吸收后,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送至體內(nèi)各臟器組織的過程稱為()。(3

10、)藥物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程度和速度稱為()。(4)回答第TSE題:(5)能全部通過二號篩,但混有能通過四號篩不超過40%的粉末是()。(6)能全部通過五號篩,并含能通過六號篩不少于95%的粉末是()。(7)回答第TSE題:(8)透皮貼劑的質(zhì)量檢查項目包括()。(9)丸劑的質(zhì)量檢查項目包括()。(10)硬膠囊劑的質(zhì)量檢查項目包括()。(11)根據(jù)以下內(nèi)容,回答TSE題:(12)由酸性顆粒和堿性顆?;旌现频玫氖牵ǎ?。(13)要求所含有效成分及所用輔料能溶于白酒的是()。(14)溶化性檢查中要求形成均勻混懸狀的是()。(15)回答第TSE題:(16)片劑輔料中,可以作為溶液片中潤滑劑的是()。(1

11、7)片劑輔料中,可作為黏合劑的是()。(18)片劑輔料中,粉末直接壓片常選用的稀釋劑是()。(19)回答第TSE題:(20)橡膠、松香、凡士林常用于制備()。(21)硬脂酸鈉、PEG6000常用于制備()。(22)植物油和紅丹常用于制備()。(23)回答第TSE題:(24)注射劑制備過程中,用活性炭處理一般是除去藥液中的()。(25)注射劑制備過程中,用2%5%的明膠溶液處理是除去藥液中的()。(26)注射劑制備過程中,微孔濾膜(0.03101m)濾過是除去藥液中的()。(27)回答第TSE題:(28)流浸膏含醇量每100ml至少為()。(29)干浸膏含水量每100g約為()。(30)含有毒性

12、藥品的酊劑每100ml應相當于原藥物()。(31)根據(jù)下列內(nèi)容,回答TSE題:(32)枸櫞酸()。 六、(中藥藥劑學)X型題(多項選擇題)共8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不宜用水作溶劑的浸提方法有()。(2)丸劑包衣的目的是()。A. 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B. 減少藥物的刺激性C. 控制丸劑的溶散D. 利于識別E. 改善外觀(3)梔子炒炭的目的是()。A. 降低了京尼平苷的含量B. 增強涼血止血作用C. 降低對胃的刺激性D. 增強了清熱除煩作用E. 增強了利濕作用(4)為增強混懸液的穩(wěn)定性,常用的方法有()。(5)關(guān)于起模的敘述正確的是()。A

13、. 起模是指將藥粉制成直徑0.51 mm的小丸粒的過程B. 起模是水丸制備最關(guān)鍵的工序C. 起模常用水作潤濕劑D. 為便于起模,藥粉的黏性應較大E. 起模用粉應過三號篩(6)梔子炒炭的目的是()。(7)川烏炮制的基本過程為()。(8)為避免藥物制劑之間發(fā)生配伍變化,可采取的處理措施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藥學)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24題。每題l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 :B(2) :E(3) :D(4) :D(5) :D(6) :D(7) :C(8) :D(9) :B(10) :B(11) :A(12) :D(13) :B(14) :B(15) :E(16) :B(1

14、7) :E(18) :C(19) :E(20) :C(21) :A(22) :D(23) :A(24) :D二、(中藥學)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48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1) :D(2) :B(3) :C(4) :C(5) :A(6) :B(7) :E(8) :C(9) :A(10) :E(11) :D(12) :E(13) :E(14) :A(15) :C(16) :E(17) :D(18) :B(19) :A(20) :E(21) :A(22) :B(23) :C(24

15、) :D(25) :E(26) :D(27) :C(28) :B(29) :D(30) :A(31) :B(32) :A(33) :B(34) :E(35) :A(36) :E(37) :C(38) :E(39) :A(40) :D(41) :B(42) :A(43) :A(44) :C(45) :C(46) :E(47) :D(48) :C三、(中藥學)X型題(多項選擇題)共12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 :A, E(2) :A, B, D, E(3) :A, B, E(4) :A, B, C, D, E(5) :A, C(6) :A,

16、 C, D, E(7) :A, B, C, D, E(8) :B, E(9) :B, C, E(10) :A, C, D(11) :A, B, E(12) :A, B, C, D, E四、(中藥藥劑學)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16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1) :E(2) :C中國藥典2005年版規(guī)定,巴豆霜含巴豆油應在18%20%之問。(3) :D(4) :B(5) :C(6) :D(7) :C甘油明膠在體溫時不熔融,但可緩慢溶于分泌液中,藥物的溶出速度可隨水、明膠、甘油三者的比例不同而改變,一般明膠與甘油等量,水控制在10%以下,甘油與水的含量越高越易溶解,水分過多成

17、品變軟,常作為陰道栓的基質(zhì)。(8) :E(9) :C(10) :C(11) :D(12) :D蜜炙藥物須涼后密閉貯存,以免吸潮發(fā)粘或發(fā)酵變質(zhì);貯存的環(huán)境除應通風干燥外,還應置陰涼處,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13) :C(14) :D(15) :D(16) :C五、(中藥藥劑學)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32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1) :A(2) :E(3) :D(4) :D(5) :E(6) :C(7) :E(8) :D(9) :A(10) :B(11) :D(12) :E(13) :A(14) :C(15) :C(16) :D(17) :A(18) :B(19) :D(20) :A(21) :E(22) :B(23) :B(24) :D(25) :E(26) :C(27) :B(28) :C(29) :A(30) :D(31) :B(32) :D解析:枸櫞酸為無色結(jié)晶性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