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_第1頁
2014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_第2頁
2014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_第3頁
2014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_第4頁
2014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延邊二中2014-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考試說明:1、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試卷分第卷(單項選擇題)和第卷(綜合題),共100分。3、請將選擇題的答案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第卷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否則均不得分。第卷(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地球表面平均氣溫15,是生命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使地球表面氣溫保持15主要地理原因是日地距離適中                &#

2、160;  地球有適當?shù)捏w積和質量  晝夜更替周期適中               大氣保溫效應  A          B           C  

3、0;       D軌道傾角是其他行星公轉軌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分析八大行星軌道傾角(下)完成2題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軌道傾角7°3.4°0°1.9°1.3°2.5°0.8°1.8°2該資料說明八大行星的  A公轉方向相同              &#

4、160;     B.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C公轉軌道都為橢圓軌道            D.公轉速度相似    美國國家科學院預言: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國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斕的極光光幕過后,電網會突然變得閃爍不定,燈光在瞬時明亮后將會停電,一分半鐘之后,這個大停電現(xiàn)象將會遍及美國整個東部地區(qū),甚至整個歐洲以及中國、日本等區(qū)域也會同樣經歷這樣的災難

5、,而這場災難僅僅源于太陽打了一個強烈的“噴嚏”。據此回答3-4題。3材料中所述的太陽打了強烈的“噴嚏”極有可能是  A太陽耀斑爆發(fā)               B太陽爆炸     C太陽輻射增強               

6、60; D太陽輻射減弱4該“噴嚏”還可能產生的明顯影響不包括  A短波通訊中斷           B信鴿丟失  C指南針失靈           D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   下圖為某日四地晝夜狀況圖,讀圖完成5-6題。5四地中地方時6:00日出的是  A甲  

7、     B乙        C丙        D丁6關于圖中四地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丁地位于北極圈   C甲地緯度高于乙地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甲、乙、丙三幅圖所示的是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時的陽光照射情況(a或b)。讀圖,回答7

8、-8題。7對三地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  C乙地位于南溫帶                    D丙地位于北溫帶

9、8在甲圖中當b代表的節(jié)氣出現(xiàn)時  A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B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小值  C悉尼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大值        D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9下圖中,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造成平直河道兩側沖刷與堆積的差異(陰影部分為堆積物),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則正確的圖

10、示是10有關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圈就是由各種氣體組成的簡單的系統(tǒng)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種水體組成的一個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C生物圈僅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D地球的外部圈層之間關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內部圈層沒有關系   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11-15題。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縱波和橫波波速都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和之間是古登堡界

11、面  C.在深約2 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失          D.地殼的薄厚是均一的12.巖石圈是指  A.的頂部      B.的頂部         C.和的頂部     D.的外部13.某地地下30千米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附近不遠處的飛鳥和池塘里的魚,都

12、會感到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擺              B.先左右搖擺,后上下顛簸  C.P波,上下顛簸                      D.S波,左右搖擺14從火山口噴發(fā)出的熾熱巖

13、漿,一般來源于  A圈層    B圈層          C圈層        D圈層   C圈層最可能為液態(tài)             D圈層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14、;                   我國北方地區(qū)農民為了避免所種莊稼遭受霜凍災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間點燃柴草。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16-17題。16關于圖中a、b、c所代表的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Ba、b、c所代表的輻射波長的大小關

15、系是a  Cb代表的輻射主要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輻射與天氣狀況無關17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強a輻射                    B增強b輻射     &#

16、160;  C增強c輻射              D改變b的輻射方向18下圖是北半球近地面各種力對風的影響示意圖,圖中關于各箭頭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風速也越大   c是使風向發(fā)生變化的水平氣壓梯度力   c是使風向向右偏轉的地轉偏向力

17、60; A       B      C    D19下面四圖(圖中曲線表示等壓線)中表示的風力最弱的是  下圖是極地為中心的某半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箭頭表示風向),回答20-21題。20.關于圖示半球水平方向移動物體的偏向,說法正確的是  A.東偏          &#

18、160;B.西偏           C.右偏            D.左偏21.風帶的風向是  A.西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19、160;         D.東北風 下圖中的甲圖表示某海濱地區(qū)海洋與陸地表面氣溫日變化,乙圖表示同一海濱地區(qū)海陸之間氣流運動特征。據圖回答22-24題。 22由甲圖可知乙圖出現(xiàn)時間約為  A618時     B18時次日6時      C816時     D16時次日8時23.產生甲、乙兩圖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20、     A風帶、氣壓帶的季節(jié)移動            B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  C. 受太陽輻射的影響                  D受地形條件的影響24山谷風、海陸風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21、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C地表的受熱狀況不同存在溫度差異    D高低空氣壓差異下圖為氣壓帶、風帶移動規(guī)律示意圖。讀圖回答2526題。 25關于甲圖所示季節(jié)各緯度帶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氣流         

22、;   B10°N20°N盛行東南風C20°N30°N盛行西北風            D30°N40°N盛行西南風26甲、乙兩圖反映的時間與季節(jié)正確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

23、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示意圖”,完成27-28題。27有關甲、乙的位置,正確的是A.甲位于30°N                    &#

24、160;    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                         D.無法確定28有關氣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冷性氣流           &

25、#160;            B.是暖性氣流C.是西風帶                          D.是西南風  下圖為三圈環(huán)流模式中某一環(huán)流圈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29有關a、

26、b、c、d氣流的說法,正確的是:A氣流a、c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     B氣流b、d由高壓流向低壓Ca、b、c、d四氣流都受地轉偏向力影響 Dd為東南信風帶30有關甲、乙兩處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處形成低氣壓,乙處形成高氣壓         B甲處形成高氣壓,乙處形成低氣壓C甲處形成極鋒氣流上升形成低氣壓         D乙處空氣遇冷收縮下沉第

27、卷(綜合題)二、綜合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40分)31在甲、乙兩圖中,AC為赤道,BC為晨昏線的一部分,B點的地方時比A點的早,此時D點的地方時為15時,據此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8分)(1)在圖甲中畫出晨昏線的另一部分,并將其轉繪在圖乙上,再在圖乙上畫出夜半球的范圍(用平行線表示)。(4分)(2)圖中A、B、E三處,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_處。A、B、E三處角速度的關系是 _ 。(4分)(3)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28、60;       ,倫敦時間是_。(6分)(4)此時A點正午太陽高度比D點正午太陽高度_(大或小),按當日晝長由長到短排列A、B、C、D四點的排列順序是_。(4分)答案(1)甲圖中自B畫向A,乙圖中晨昏線過135°W與極圈切點,南極圈內極晝。(2)A  E(3)45°E,23°26S  9時(4)解答此題的關鍵之一是判斷BC是晨線還是昏線。從圖中可看出,45°E過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且D地地方時為15時,可判斷出BC為昏線,故另一部分晨線應從B

29、畫向A點。乙圖所示為南半球,從甲圖的判讀知北極圈內有極夜現(xiàn)象,因此在乙圖中晨昏線通過135°W與極圈切點,且南極圈內為極晝。A、B、E三點中,只有A位于赤道上,故自轉線速度最大,此時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向南晝越長,故E點白晝最長。從以上判斷即可知直射點坐標。32讀圖“北半球某地區(qū)上空等壓面狀況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a、b兩個等壓面中數(shù)值較大的是_。(2)C、D兩處氣壓較高的是_。(3)僅考慮熱力因素,在圖中A、B、C、D間畫出海陸間的熱力環(huán)流。(4)此時,北半球為_(白天/黑夜),判斷理由是       

30、;                 。(1) b      (2)海洋;海(3) (4)夏威夷高壓;亞洲低壓(印度低壓)33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圖中下列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是:   A                    ;C                    ;    (2)在氣壓帶中,盛行上升氣流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