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材料-好媳婦事跡材料_第1頁
事跡材料-好媳婦事跡材料_第2頁
事跡材料-好媳婦事跡材料_第3頁
事跡材料-好媳婦事跡材料_第4頁
事跡材料-好媳婦事跡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好媳婦事跡材料篇一:“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孝親敬老 無私奉獻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次聽到這首國家, 我都會想到自己的家,那個充滿溫馨和愛的地方。結婚以來,我始終 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心懷一顆感恩的心和公婆 相處,和愛人相守,和孩子共同成長,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 庭關系處理得和諧美滿。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 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系 事實上結婚十年來,我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 公、婆婆高聲說過話,更沒有沒有跟他們紅過臉。很多人都說婆媳難 處,但婆婆給我的感覺我就是他們的孩子,從踏

2、進這個家的那一刻就 是了,所以我也把這份溫暖回饋給老人家,讓他們也感受到兒媳對他 們的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結果呢?他們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 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yǎng)孩子成才,我特別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 所貢獻的人。同時孩子的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所以 我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yǎng)他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jīng)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yǎng)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 習慣。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之所以能和丈夫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我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 常到位,我們

3、經(jīng)常彼此向?qū)Ψ匠ㄩ_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 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 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 家居用品,培養(yǎng)孩子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 操心。 二、孝敬公婆,體貼人微 受過了高等教育,我更理解為人父母的不易,所以我堅信:“要 想家庭和,一定孝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成家 后,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 2010年,婆婆生病,輸液的時候因藥物過敏住院一個星期,我細心 照料,做飯送湯,忙里忙外,累得腰酸背疼,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 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心里裝

4、的只是婆婆的病疼,堅信孝敬老人是 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xiāng)親羨慕說:“有這樣賢 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有女人的品味 和修養(yǎng),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nèi)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三、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 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里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讓丈夫能全身心的把中心小學管理好,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 四、言行一致,影響孩子 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我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言傳重于身

5、教。兒子從小到大,我始終堅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兒子。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里填;學校組織給困難或患病的學生捐款,兒子捐的總要比別人多;坐公交車遇到老人時,兒子趕快讓座并把老人攙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兒子總是主動把雨傘讓給離家遠的同學。 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家庭中瑣碎小事很多,只要你愛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愛他的家人,因為是他的父母花費了大量的心血為你準備了你的另一半。你是公公婆婆勞動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如果為一些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反過來會大大地影響兩個人的關系,幸福就

6、會離兩人越來越遠。所以,我勸告天下媳婦們:懷揣一條博愛的繩子,你將會栓住愛情和幸福。 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nèi)涵。 - 2015.1 篇二:農(nóng)村好媳婦事跡材料 敬老孝老的好媳婦 記秦嶺鄉(xiāng)董集寨村婦女趙淑珍同志 趙淑珍,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媳婦;她是一個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多年以來,她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她就是秦嶺鄉(xiāng)董集寨 村趙淑珍同志。 一、孝在寬容中彰顯博大 趙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嶺鄉(xiāng)麻山頭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趙淑珍雖然

7、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94年嫁入秦嶺鄉(xiāng)董集寨村,與現(xiàn)任村支部書記的有志青年董曉明結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nóng)民。純樸熱情。婆婆性格開朗隨和,婆媳關系融洽?;楹蟊M管家境貧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也就其樂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來婆婆因病臥床不起,不僅家里花費了大筆的醫(yī)藥費,而且婆婆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廢。婆婆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xiàn)實,常耍性子,發(fā)脾氣。趙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 想不開,尋短見。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她

8、說“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行走,我會服侍你?!痹趦合钡墓膭顒駥?,婆婆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規(guī)。 趙淑珍作為長嫂,她是恨鐵不成鋼,對婆婆贍養(yǎng)服侍他們夫婦一概扛起,從不奢求弟弟負擔,趙淑珍用博大的胸懷包容著家庭成員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長輩,用愛心呵護晚輩,把一個清貧殘缺的家勉強經(jīng)營得和和美美。 二、孝在堅持中凸顯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趙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趙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參加集體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

9、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十年來,趙淑珍雖然離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辦事,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里不踏實。有次內(nèi)侄婚慶,要到娘家?guī)蛶滋烀?,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改革開放后,兩個兒女相繼成家,家境日漸寬裕,趙淑珍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微型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 這些年,丈夫董曉明由于家庭勞動力少,又要忙農(nóng)活,又要為村上的發(fā)展謀出路,謀計劃。丈夫董曉明有時情緒不好語言沖撞了老娘,趙淑珍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

10、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趙淑珍同志用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xiàn)了一個農(nóng)村婦女尊老愛幼、純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nóng)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三、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 在王愛的精心照料下,趙淑珍有兩個兒子,在她的感染下,他們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她的事跡在周邊村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yǎng)老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11、美德,為創(chuàng)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篇三:好媳婦、好婆婆事跡材料 馬家村好媳婦代表王淑珍事跡材料 王淑珍,家住馬家村大房東屯,今年58歲,與丈夫劉文科結婚30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一邊照顧公婆一邊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靠自己的努力開辦了一個繅絲廠,多年來一家人是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受到鄰里的廣泛好評,被評為十星級文明家庭。 她公公至今已去逝十多年了,老人在世的時候,王淑珍就精心照料他,公公生病,腳上的皮膚潰爛得不成樣子,幫他清洗腳上創(chuàng)面的時候,公公問她:“這傷口是不是有臭味啊,俺兒子進屋都說有一股兒味兒?!倍偸切πφf:“不臭?!比欢?,怎么能不臭呢?但是臭也得忍著

12、,不能表現(xiàn)出來讓老人跟著心里難受,就這樣她一直把公爹伺候到過世。 婆婆現(xiàn)在80多歲了,患直腸癌十年,初期經(jīng)手術治療,病情大有好轉(zhuǎn),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從2010年1月份到現(xiàn)在,她的病情又加重了,臥病在床,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大小便沒有知覺,生活起居全靠她一個人照顧。王淑珍家開繅絲廠,每天早晨四點來鐘就得為來上班的工人做早飯,但是每天她都堅持先給婆婆做早飯,煮兩個好嚼又有營養(yǎng)的荷包蛋,然后用羹匙一口一口喂婆婆吃,看著婆婆吃飽了,在去給工人張羅飯菜。一天三頓飯,她都堅持先給婆婆喂飯,再給工人做飯,天天如此。 侍候老人不單單是給她一頓飯一件衣裳那么簡單,最難的還是給老人擦洗,收拾屎尿。婆婆臥病在床,大小

13、便根本就沒有知覺,拉尿在褲子里那是常有的事,不但氣味熏人,而且一收拾準的弄得滿手都是屎尿的,最多一天她給婆婆擦過7次大便,她委屈的哭了,但她從來沒有責備過婆婆,沒少給她擦洗收拾,也沒少喂過她一頓飯。她小姑子在莊河一家養(yǎng)老中心干活,她看她這樣侍候老人太辛苦,心疼的對她說:“嫂子,老人不能吃太多,不運動,吸收不好,大便次數(shù)就會增多?!倍齾s覺得,跟婆婆生活在一起30多年了,從她嫁過來起就一直把她當母親對待,跟她建立了很深的婆媳感情,要是少喂婆婆點飯吃,看她吃不飽,她就會很心疼,只要婆婆能吃飽飯,吃得好吃得開心,她心里就踏實了,多擦幾次大便辛苦點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從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她堅持每天都給她

14、洗2-3次手,經(jīng)常給她洗頭、洗床單、換洗衣服,每天最少給她換尿不濕3次,費用達10多元錢。在她的照料下,婆婆臥病在床這么長時間,身上從沒生過褥瘡。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病時間長了,就不招兒孫待見了,但是她卻覺得照顧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牽掛她,越是放不下。今年2月份,她姐姐因病去逝,她去姐姐 家?guī)兔α侠砗笫?,但是心里始終放不下婆婆,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她不在家她怎么辦呢,誰照顧她吃飯,誰照顧她大小便,能照顧得好嗎?勉強在姐姐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她就給她愛人打電話,問婆婆早晨怎么辦,誰照顧她吃早飯,誰給她收拾屎尿?她愛人說她不在家他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她一聽就更不放心了,馬上讓丈夫開車

15、接她回家,給婆婆做飯收拾屎尿,收拾停當之后才去姐姐家?guī)兔?。她愛人一共兄弟姊?人,他三哥看她很辛苦,要幫她雇一個保姆照顧婆婆,她沒有答應,不是心疼錢,就是覺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長時間,就跟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她要用自己的孝心來回報她,悉心照料她,讓她幸福的渡過自己的余生。 漢鄉(xiāng)約保村好兒媳曹素珍先進事跡材料 北漢鄉(xiāng)約保村有位好兒媳叫曹素珍,十幾年如一日精心照顧公婆,提起她人人贊不絕口。 曹素珍今年52歲,1980年嫁到約保村魏艷輝家。結婚不久,公公患上了哮喘病,經(jīng)多次住院治療效果不明顯,后來回到家中需要他人伺候照顧,這重擔就落在了曹素珍肩上。 當看到老人呼吸困難時,她就去尋醫(yī)買藥,給老人捶背。

16、另外,曹素珍婆婆的身體一直欠佳,經(jīng)常有病,而她的丈夫常年出外打工,于是,她就擔負起了照顧兩位老人的重擔。除了為老人問醫(yī)求藥外,曹素珍也對老人的生活照顧地無微不至,老人的吃、穿都由她一手打理。1992年曹素珍公公病情加重,而且又患上肺心病,后來發(fā)展到心肌梗塞,經(jīng)搶救無效離開人世。 公公去世不久,婆婆又患上了腦梗塞,經(jīng)過治療后勉強可以走路,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為了幫助婆婆恢復,曹素珍經(jīng)常攙扶著老人走路鍛煉,不幸的是老人腦梗塞多次復發(fā),到2002年嚴重到癱瘓在床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曹素珍開始擔負起了給婆 婆喂飯、喂水,洗臉

17、、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無論是日復一日的端湯送水、洗臉洗腳、揉肩捶背,還是每周一次的洗頭洗澡、擦身換衣等,曹素珍都從未落下過一次,也從未說過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腳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曹素珍每月都要給她修剪一次,修剪之前都先用溫鹽開水將婆婆的手或腳浸泡半個多小時,待指甲或趾甲軟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細心地一個一個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發(fā)紅了、關節(jié)發(fā)腫了,她沒叫苦,沒說累,一如既往地重復著看似簡單然而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事情,譜寫著人間的至孝真情。 看著婆婆口齒不清,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曹素珍心疼極了。她經(jīng)常尋醫(yī)問藥,四處奔波,只要聽說哪家醫(yī)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遠,她都想辦法帶婆

18、婆去看。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挖空心思買來給婆婆服用。 婆婆年輕時非常能干,如今半身不遂,起不了床,雖然有孝順的兒媳侍候著,但看著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婆婆逐漸消沉,愁眉不展,茶飯不思。曹素珍看到婆婆這樣,便與丈夫商量,發(fā)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以及婆婆能談得來的人,讓他們跟婆婆談心,幫她走出陰影。曹素珍還會把一天的趣聞趣事講給婆婆聽。婆婆失眠癥發(fā)作時,她在身邊一遍又一遍哼唱著婆婆愛聽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還讓孩子陪婆婆說話,給她講笑話,讓她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婆婆終于又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長時間和睦相處,曹素珍同婆婆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

19、好、喜歡一樣的顏色等。婆婆常對鄰里說“這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我才有了這么個好媳婦,我這個大媳婦就是我的女兒啊!”幾十年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紅過臉,發(fā)生過爭執(zhí)。耳濡目染,孩子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jié)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給買上點小禮物。 曹素珍是這樣理解“孝順”的:花錢為老人買喜歡吃的、喜歡喝的、喜歡用的東西叫“孝”,讓老人不懷疑、不生氣、不擔心叫“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曹素珍總讓公公和婆婆吃得開開心心,穿得干干凈凈。 曹素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種大愛的意義。孝順是一種儲蓄,期限到了,總是能兌現(xiàn)的。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曹素珍熱愛生活、無私奉獻,忠

20、于愛情、勤儉持家,尊老敬老、任勞任怨,是一名好妻子、好兒媳,她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迎風而歌! 記農(nóng)村好婆婆田如英先進事跡材料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現(xiàn)生活在賢昌鄉(xiāng)甲耳村鐵沖,在家務農(nóng)。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nóng)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特別是其丈夫劉光模擔任甲耳村主任、支書后,田如英支持丈夫工作,當好賢內(nèi)助,解決了丈夫的后顧之憂,與兒媳和睦相處,帶領兒子、媳婦把家庭管理得緊緊有條,讓劉光模更好、更放心去開展工作。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在田如英看

21、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說是婆媳關系,不如說是母女關系,因為田如英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并不壓于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劉增文啦,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負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里,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系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01年12月,其丈夫劉光模當選上甲耳村主任后,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憂,喜的是得到鄉(xiāng)親的信任,推選為全村當家人;憂的是顧了大家就得舍棄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對,沒有家庭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了???/p>

22、慮再三,決定召開家庭會討論,會上他說:“今天選舉,我被選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開會討論一下,去?(任職)還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職3年內(nèi)就別希望我回家?guī)湍銈冏鍪裁词隆?。大家沉默尋思,最后田如英表態(tài):“既然鄉(xiāng)親們信任你,選你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干,家里由我負責,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干就得干好,不能辜負父老鄉(xiāng)親的重托”。得到老伴及兒子、兒媳的理解和支持,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后地工作中,為聯(lián)系工作方便,劉光模從2002年就佩帶了手機,但由于甲耳地處都勻市與麻江縣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勻信號,劉光模手機僅漫游費一項每月就達150元左右,每月話費達200元以上,最高時達620元,他月報酬不過180元,可是他并未向村委或上級要求報銷過一分話費,全靠老伴田如英帶領兒子和兒媳在家發(fā)展大棚蔬菜來供養(yǎng)。 田如英有一個孫子和一個 孫女,孫女劉淋從小得一場大病后,下肢殘疾,不能走路去上學。為了不讓丈夫及兒子和兒媳擔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發(fā)展生產(chǎn),田如英主動與丈夫商量,自己從家搬到村委會居住,一方面,照顧丈夫起居和為村“兩委”其他成員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