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3 3章章 國民收入分配分析國民收入分配分析 本章主要闡述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分配格局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闡述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分配格局的基本概念;分別介紹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居分別介紹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 3.1 3.1 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格局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格局 3.2 3.2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3.3 3.3 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 3.4 3.4 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湖南商學院信
2、息系 龔曙明3 3.1 .1 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格局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和格局 3.1.13.1.1 國民收入統計指標國民收入統計指標 國民收入分配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所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所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在國家國家( (政府政府) )、企業(yè)和居民之間進行分配和再分配的過程。反映國民收入分配、企業(yè)和居民之間進行分配和再分配的過程。反映國民收入分配的指標通常有的指標通常有: :(1 1)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GNP):GNP = GDP+GNP):GNP = GDP+來自國外的凈要案收入。來自國外的凈要案收入。(2 2)國民生產凈值()國民生產
3、凈值(NNP):NNP =GNPNNP):NNP =GNP折舊折舊(3 3)國民凈收入()國民凈收入(NNINNI): NNI =: NNI =利息利息+ +租金租金+ +利潤利潤+ +工資。工資。 =NNP =NNP間接稅間接稅+ +補貼補貼(4 4)個人收入()個人收入(PIPI)。國民收入中分配給個人的那部分收入,即國民)。國民收入中分配給個人的那部分收入,即國民收入減去企業(yè)未分配利潤、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再加上政府給個人的轉收入減去企業(yè)未分配利潤、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再加上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就是個人收入。移支付就是個人收入。(5 5)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DPIDPI
4、)。個人收入減去個人交納的所得稅、社)。個人收入減去個人交納的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等之后的那部分收入。即人們可用來消費和儲蓄的收入。會保障支出等之后的那部分收入。即人們可用來消費和儲蓄的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GDP)是國民收入的來源,也是國民收入分配的起點)是國民收入的來源,也是國民收入分配的起點. . 3.1.2 3.1.2 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流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流程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國民經濟生產過程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國民經濟生產過程結束后,首先要在生產領域進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會進行再分配。結束后,首先要在生產領域
5、進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會進行再分配。1.1.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流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流程 經過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政府、企業(yè)和居民得到各自的原始收入。經過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政府、企業(yè)和居民得到各自的原始收入。3.1.3 國民收入再分配流程國民收入再分配流程 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三大類經常性轉移收支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三大類經常性轉移收支 : : (1 1)當期所得稅、財產稅等稅收收支。)當期所得稅、財產稅等稅收收支。(2 2)社會繳款和社會福利。)社會繳款和社會福利。 (3 3)其他經常性轉移收支。)其他經常性轉移收支。( (政府內政府內 、國際間的轉移收支、國際間的轉移收支 ) 、 n3
6、.1.3 3.1.3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指國民收入在各生產要素之間、分配主體之間、各分指國民收入在各生產要素之間、分配主體之間、各分配主體內部各單位之間的分配比例關系。配主體內部各單位之間的分配比例關系。 1 1要素分配格局要素分配格局: :國民收入在投入生產經營的各要素國民收入在投入生產經營的各要素之間的分配比例關系。之間的分配比例關系。要素收入通常分為勞動者報酬和要素收入通常分為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利息、紅利和其他財產收入)財產收入(利息、紅利和其他財產收入) 2 2主體分配格局主體分配格局: :國民收入分配在政府部門、企業(yè)部國民收入分配在政府部門、企業(yè)部門、居民部門之間
7、的比例關系門、居民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 . 3 3主體內部分配格局主體內部分配格局 : :企業(yè)間、行業(yè)間、產業(yè)間、企業(yè)間、行業(yè)間、產業(yè)間、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居民之間的分配關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居民之間的分配關系系. .n 3.1.4 3.1.4 國民收入分配要點國民收入分配要點: :n 1. 1.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交織在一起是交織在一起. .n 2.2.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流程中,涉及的部門主要有政府、企業(yè)和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流程中,涉及的部門主要
8、有政府、企業(yè)和居民等。居民等。n 3.3.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政府、企業(yè)和居民的原始收入政府、企業(yè)和居民的原始收入n 4.4.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終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可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終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國民收入分配的終點,此后進入國民收入的使用階段。配收入是國民收入分配的終點,此后進入國民收入的使用階段。n 5.5.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的形成公式為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的形成公式為n 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 =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n 6.6.國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國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9、, ,首先應把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做大,其次,應首先應把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做大,其次,應n合理規(guī)范政府、企業(yè)和居民部門的初次分配合理規(guī)范政府、企業(yè)和居民部門的初次分配, ,最后最后, ,應通過再分配應通過再分配( (經常性的轉經常性的轉移收支移收支) ) 調節(jié)調節(jié)初次分配初次分配. .n 7 7。影響國民收入分配的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體制和制度、稅制、。影響國民收入分配的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體制和制度、稅制、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企業(yè)的社會責任、3 32 2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3.2.1直接分配格局分析直接分配格局分析 在
10、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第一層次中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第一層次中, , 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勞動者報酬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勞動者報酬(CE)(CE)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DFADFA)、生產稅凈額()、生產稅凈額(NPNP)和營業(yè)盈余()和營業(yè)盈余(OSOS)四大收入項目構)四大收入項目構成的成的, ,它是生產經營成果的直接分配,政府主要得到生產稅凈額(生產稅減去它是生產經營成果的直接分配,政府主要得到生產稅凈額(生產稅減去政府補貼),居民主要得到勞動者報酬,企業(yè)得到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yè)盈余。政府補貼),居民主要得到勞動者報酬,企業(yè)得到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yè)盈余?!纠?.13.1】表表3-13-1是我國是
11、我國1998-20071998-2007年直接分配格局演變分析年直接分配格局演變分析 3.2.2 3.2.2 要素分配格局分析要素分配格局分析 主要是分析勞動、資本、土地、技術、信息、知識產權等主要是分析勞動、資本、土地、技術、信息、知識產權等要素收入的比例關系及其變化要素收入的比例關系及其變化, ,用以揭示要素分配格局的狀態(tài)和演變用以揭示要素分配格局的狀態(tài)和演變, , 及其對主體分配格局的影響。及其對主體分配格局的影響。 分析依據:資金流量表分析依據:資金流量表 【例例3.23.2】我國我國1995-20051995-2005年要素分配格局動態(tài)分析。年要素分配格局動態(tài)分析。 3.2.3 3.
12、2.3 主體分配格局分析主體分配格局分析主要是分析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政府部門、企業(yè)部門和居主要是分析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政府部門、企業(yè)部門和居民部門分配格局的狀態(tài)和演變。民部門分配格局的狀態(tài)和演變。分析依據:資金流量表分析依據:資金流量表 。通常有企業(yè)部門(非金融企業(yè)和金融機。通常有企業(yè)部門(非金融企業(yè)和金融機構部門)、政府部門、居民部門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項目的流構部門)、政府部門、居民部門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項目的流量數據,量數據, 【例例3.33.3】 我國我國1995-20051995-2005年主體分配格局演變分析年主體分配格局演變分析 3 33 3 居民個
13、人收入形成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3.3.13.3.1 城鎮(zhèn)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城鎮(zhèn)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 全部收入是由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全部收入是由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大項目形成的,不包括出售財物收入和借貸收入。全部收入減去交四大項目形成的,不包括出售財物收入和借貸收入。全部收入減去交納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和記賬補貼,即為可支配收入。納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和記賬補貼,即為可支配收入。1 1。城鎮(zhèn)居民收入結構演變分析。城鎮(zhèn)居民收入結構演變分析【例例3.43.4】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結構分析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結構分析 2 2。GDP
14、GDP決定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析決定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析 人均人均GDPGDP、家庭人口、家庭就業(yè)面、其他因素等是影響人均可支配收、家庭人口、家庭就業(yè)面、其他因素等是影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入的因素. . 【例例3.53.5】 以以1992-20071992-2007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因變量(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因變量(DIDI),),人均人均GDPGDP和時間變量(和時間變量(T T)作自變量,用最小二乘法估計的人均)作自變量,用最小二乘法估計的人均GDPGDP決定人決定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歸模型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歸模型為 人均人均GDPGDP是決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變量
15、,其他因素(如財產收入是決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變量,其他因素(如財產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是決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次要變量。和轉移性收入)是決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次要變量。 【例例3.63.6】 根據根據20052005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抽樣調查數據,用家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抽樣調查數據,用家庭就業(yè)人口(庭就業(yè)人口(Z Z)和就業(yè)者平均收入()和就業(yè)者平均收入(x x)作自變量,人均可支配收)作自變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作因變量,調查人口作權數,用加權最小二乘法估計的回歸模型入作因變量,調查人口作權數,用加權最小二乘法估計的回歸模型為為3.3.2 3.3.2 農村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析農村居民個人收入形成分
16、析農村居民個人收入按收入性質不同可劃分為工資性收入、家庭農村居民個人收入按收入性質不同可劃分為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大項目。其中家庭經營收入是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大項目。其中家庭經營收入是總收入形成的主體。從總收入中扣除所發(fā)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即為總收入形成的主體。從總收入中扣除所發(fā)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即為純收入,計算方法為純收入,計算方法為 純收入總收入純收入總收入- -家庭經營費用支出家庭經營費用支出- -稅費支出稅費支出- -生產性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 -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 -記賬補貼記賬補貼 【例例3.73.
17、7】我國主要年份農民人均收入結構和增長動態(tài)分析我國主要年份農民人均收入結構和增長動態(tài)分析 n2 2GDPGDP決定農村居民純收入的分析決定農村居民純收入的分析n 人均人均GDPGDP、家庭人口、勞動力、家庭財產、其他因素是影、家庭人口、勞動力、家庭財產、其他因素是影響農村居民純收入的重要變量。響農村居民純收入的重要變量。n 【例例3.83.8】 以以1992-20071992-2007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作因變量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作因變量(NINI),以),以t t、t-1t-1、t-2t-2、.t-7.t-7年的人均年的人均GDPGDP作自變量,作自變量,并引入時間變量(并引入時間變量(T T
18、)和上年的人均純收入作自變量,用逐)和上年的人均純收入作自變量,用逐步回歸法估計的回歸模型為步回歸法估計的回歸模型為n 與前面估計的人均與前面估計的人均GDPGDP決定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決定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歸模型相比,人均回歸模型相比,人均GDPGDP決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機理是不同決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機理是不同的,而且邊際效應較低。這意味著農村居民在城鄉(xiāng)居民個的,而且邊際效應較低。這意味著農村居民在城鄉(xiāng)居民個人收入分配中處于弱勢。人收入分配中處于弱勢。 3 34 4 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3.4.1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測度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測度
19、 測度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或集中程度的分析指標主要有收入測度居民個人收入分配差距或集中程度的分析指標主要有收入的比值、全距或極值比、標準差、標準差系數、基尼系數等。的比值、全距或極值比、標準差、標準差系數、基尼系數等。 1.1.收入標準差系數收入標準差系數 收入分配集中度收入分配集中度=1=1標準差標準差/ /平均收入平均收入 =1=1標準差系數標準差系數 2.2.基尼系數基尼系數 (1)(1)等距分組測定法等距分組測定法 (2)(2)曲線擬合法。曲線擬合法。用合適的曲線擬合洛倫茲曲線用合適的曲線擬合洛倫茲曲線,計算基尼系數計算基尼系數 (3) (3) 等級測定法等級測定法 (4) (4) 簡
20、易測定法簡易測定法. .基尼系數等于收入基尼系數等于收入5 5等分法中收入最高的等分法中收入最高的20%20%的人群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與收入最低的的人群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與收入最低的20%20%的人群的收入占總收的人群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之差。入的比重之差。 GU3.4.2 3.4.2 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 可從可從城鎮(zhèn)城鎮(zhèn)居民家庭之間、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分別分析收入分居民家庭之間、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分別分析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否擴大配的差距是否擴大, ,考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否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考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否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分析就業(yè)結構、受
21、教育程度、家庭財產、資本投資、生產要素、收入分分析就業(yè)結構、受教育程度、家庭財產、資本投資、生產要素、收入分配政策等因素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影響。這種分析通常應將兩個或兩配政策等因素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影響。這種分析通常應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期的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抽樣數據結合起來進行比較,才能個以上時期的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抽樣數據結合起來進行比較,才能正確揭示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變的趨勢。正確揭示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變的趨勢。 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的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的城鎮(zhèn)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 ,除了可除了可采用收入的全距或極值比、標準差、標準差系數、基尼系數
22、等分析指標采用收入的全距或極值比、標準差、標準差系數、基尼系數等分析指標外,亦可采用聚類分析揭示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的居民收入分配的分布外,亦可采用聚類分析揭示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的居民收入分配的分布狀態(tài)是否合理。狀態(tài)是否合理。3.4.3 3.4.3 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可從農村居民家庭之間、地區(qū)之間分別分析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否可從農村居民家庭之間、地區(qū)之間分別分析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否擴大擴大, ,考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否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分析家庭人口、考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否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分析家庭人口、勞動力負擔系數、受教育程度、家庭財產、資本投資、生產要
23、素、收入勞動力負擔系數、受教育程度、家庭財產、資本投資、生產要素、收入分配政策等因素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影響。這種分析通常應將兩個或分配政策等因素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影響。這種分析通常應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期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抽樣數據結合起來進行比較,兩個以上時期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抽樣數據結合起來進行比較,才能正確揭示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變的趨勢才能正確揭示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變的趨勢. 3.4.4 3.4.4 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可利用城鄉(xiāng)居民家庭主戶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可利用城鄉(xiāng)居民家庭主戶抽樣調查中的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數據,抽樣調查中的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數據,通過計算歷年或主要年份的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基尼系數等指通過計算歷年或主要年份的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基尼系數等指標來分析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變動趨勢,亦可繪制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標來分析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變動趨勢,亦可繪制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的動態(tài)曲線圖來顯示收入分配差距的長期變動趨勢。收入的動態(tài)曲線圖來顯示收入分配差距的長期變動趨勢。 3.4.5 3.4.5 化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對策化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京派建筑設計特色與發(fā)展
- 迪安診斷宮頸癌精準篩查解決方案
- 顧客轉介紹課件
- 順產產婦護理
- 音標課件軟件工程筆記
- 水肌酸產品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范文參考)
- 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建設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2025年玻璃纖維網墊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壓電陶瓷元件項目建議書
- 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初步設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高考政治命題備考策略
- 2024年湖南省辰溪縣檔案局公開招聘試題帶答案
-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優(yōu)化:針刺實驗與失效機制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森林消防車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2025生產與運作管理試題及答案
- 暑假的一次冒險經歷記事作文4篇范文
- 入職預支薪資協議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
- 職業(yè)技術學院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2025臺州市椒江區(qū)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中學生零食消費情況調查與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