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_第1頁
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_第2頁
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_第3頁
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_第4頁
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閱讀教學中的兩個偏向及矯正“訓練”強調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九十年代末期以來,“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做法勢大力猛?!案形颉睆娬{的是語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元反應和獨特體驗。新世紀伊始,“情感體驗,人文感悟”的呼聲不絕于耳,成了當前閱讀教學的一大熱門。然而,反思當前的閱讀教學,在處理“訓練”與“感悟”關系的問題上,卻普遍存在著兩個偏向,把兩者機械地割裂開來,各自為政,各為其主。如何克服這兩個偏向,正確處理兩個教學變量之間的關系,在以“訓練”與“感

2、悟”為兩軸的橫向坐標系上,尋找兩者的最佳結合點,讓閱讀教學煥發(fā)出鮮活的生命力,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偏向之一:重“訓練”而棄“感悟”自從九十年代末,小語界提出“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口號,有人片面理解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片面理解語文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語言時,往往出現(xiàn)一種急功近利的偏向,簡單孤立、刻板機械、枯燥乏味地進行純技術性的訓練,忽視了語文是一門情感性很強的學科,舍棄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品味課文中的人文內涵的過程。教學中的坐標點定位于“訓練”這一縱軸上。雖然這種偏向已經引起理論上的注意,但還依然嚴重存在,具體表現(xiàn)在:(1)缺乏過程。沒有對課文語言的

3、充分感受體會和感悟,就把語言形式從課文中生硬剝離出來,理性介入太快。如四年級課文小鎮(zhèn)的早晨一文,文字優(yōu)美、情蘊恬淡、格調清新,是一篇借以學習語言,陶冶學生性情的好教材。可是,教“小鎮(zhèn)早晨的特點”這一重點段時,有位老師只是讓學生讀一遍,馬上抽象出先總后分的構段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校園的早晨。(2)缺乏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完整的課文“大卸八塊”,然后各自為政,進行機械的、東施效顰式的模仿運用訓練。如教荷花一課,有位老師就進行了以下的訓練:出示課題后,集中教生字、新詞,并默寫。教第1段,學習用“四素句”寫一篇文章的開頭。教第2段,學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態(tài)”的總分句式寫話。教第4段

4、,用“飛(游)過來,告訴我”的擬人句式說話。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翩翩起舞”造句。用“仿佛”寫一個比喻句。仿照“挨挨擠擠”的AABB式寫詞語以上兩個教例都強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力度,尤其重視了語言學習的歸宿語言運用的訓練,但是,這樣教學顯然存在很大的失誤,有失偏頗。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素養(yǎng)的構成系統(tǒng)不僅僅是掌握語言操作技巧,還應是人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以及審美情趣、人生態(tài)度、價值取向等人格因素的合理建構。單純進行純理性的,冷冰冰的語言訓練,而忽視形象的再現(xiàn),意境的體驗,韻味的品評,情緒的感染,將導致學習語文成為一個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過程。其一,忽視了情感在語言學習中的巨大作用?!拔恼虏皇菬o

5、情物”,學生一旦被課文表達的豐富細膩的情感所打動,情有所感,理有所悟,那么這種情感就能成為記憶內化語言的催化劑,這種充滿靈性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習不再是冷漠無趣的。當抽象的理性認識過早取代生動具體的感性體悟時,當完整的血肉豐滿、情文并茂的課文只剩下支離破碎、韻味全無的“零部件”時,訓練就成了游離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戲。這種淡化了形象,冷卻了感情的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課,失落了人文精神、審美情趣,其效果可想而知。其二,漠視了文本閱讀中的個性化學習。學生是有生命,有主張的個體,每個學生在閱讀中都是獨立的閱讀主體?!耙磺€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睆哪撤N意義上說,“訓練”的內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統(tǒng)一性,

6、剝奪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學生的所得往往是缺乏鮮活的生命力的東西。因此,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引導學生個性學習,從語文學習中培養(yǎng)獨特見解,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況且,學生的領悟、意會、揣摩、體驗乃至頓悟、靈感等非邏輯的個體認知活動,并非“訓練”所能完成的。 偏向之二:重“感悟”而忘“訓練”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感悟,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目前“個性學習,體驗感悟”之風正是盛行之時。但是部分老師沒有準確把握閱讀教學中的個性理解、情感體驗的要義,片面地認為“感悟”是課堂教學的著眼

7、點和歸宿點,把引導學生“有所感,有所悟”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而忽略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應用。教學中的坐標點定位于“感悟”這一橫軸上。這種偏向還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以下萬里長城一文的教學片斷就很有代表性: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萬里長城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自由讀全文后,組織全班交流,指名學生說說讀后的感受)師:課文的第2段具體寫了萬里長城的氣魄雄偉,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從中體會萬里長城的雄偉英姿。(引讀第2自然段)師: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萬里長城的氣魄雄偉的?(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指名學生說說動情之處)師:讓我們欣賞欣賞萬里長城的雄偉氣魄吧?。ㄕn件呈現(xiàn)萬里長城的多幅圖片,

8、激發(fā)學生的熱愛之情)師引語: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登上長城,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莊重的形象,無不贊嘆:“啊,確實了不起!”假如你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一位藍眼睛白皮膚的外國記者,一位雙腿癱瘓的殘疾人,登上了長城,你又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想像說話)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第3、4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兩段話中,哪些地方深深地激發(fā)了你對長城的崇敬之情,劃出有關句子,想想為什么。(組織同桌交流各自的體會和見解,再全班交流)(課件播放長城的視頻,引導學生談觀后的內心感受)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你最想說的是什么?這個教例的教學過程,其優(yōu)點顯而易見:非常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

9、讀體驗和感受,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等等。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學到的是什么呢?學生清楚地知道萬里長城的特點,深刻感受到了萬里長城的偉大,充分認識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接受了一次形象的思想教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了。然而,這就是閱讀教學的全部目的嗎?在這個教學片斷中,學生的語文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得到足夠的訓練了嗎?沒有!之所以產生把“感悟” 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這一偏向,有深刻的原因:(1)對教材的作用缺乏理性的認識。“披文以入情”對閱讀教學來說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必不可少,但這絕不是閱讀教學的終點。語文課并不是文學鑒賞課,以為披文入情,學生有所感有所悟就船到碼頭,大功告成,是對劉勰理論的誤解,也

10、是對語文教學的誤解。葉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例子”一說就要求我們在學習課文時,不僅僅是體味情感,明意悟情,更重要的是憑借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語言,訓練語文能力,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閱讀課堂就是聽說讀寫的訓練場。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和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前提的。知識要在訓練中獲得,情感要在訓練中體驗,理念要在訓練中感悟,方法要在訓練中掌握。(2)過于強調學生的“個性學習”、“情感體驗”、“人文感悟”?!案形颉钡膫€性化、隨意性太強,學生由于社會生活背景、所受的教育不同以及個性體驗的差異,對閱讀材料的吸收理解和心理感受也會產生差異,導致感悟的水平高低不同,所獲也參差不齊,容易造成教

11、學的浮躁空虛、華而不實。魯迅先生曾形容他們的語文學習,是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從暗胡同中摸了出來,更多的人卻終身留在暗胡同里。學生并不能全部感悟到課文語言形式的精妙所在,并且“感悟”是需要靈性的。涉及個性化或情感方面的問題,要重視個人感悟,但遇到共性的或技能方面的問題要多考慮加強訓練。 “訓練”與“感悟”分離,兩敗俱傷,“訓練”與“感悟”相融,相得益彰?!坝柧殹眰戎赜诓糠帧⒗斫?,是共性的、可測的、程序化的、技術性的,“感悟”側重于整體、感知,是個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性的。但兩者并不是水油分離、完全割裂的,“訓練”與“感悟”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遵循這一

12、規(guī)律,擺正“訓練”與“感悟”的關系,尋找兩者之間的最佳坐標點,才能改變閱讀教學費時低效的現(xiàn)狀,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一)以人為本,“訓練”中包容“感悟”。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能感悟一些東西。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語言時,切不可就語言學語言,孤立地進行單純的語言技巧的演練,而應以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為經線,以語言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在訓練中把握課文情感的紐帶,引導學生入情悟情,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促進自讀自悟能力的提高。使得“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互為融通,和諧同

13、進。有位老師教燕子過海的重點段時就是這樣:(1)找。找出課文的中心句,(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2)演?!把嘧硬环謺円沟仫w啊飛”,大家也學著燕子飛啊飛。(大約飛了一分鐘后問學生)你們飛得累不累?你們才飛了一分鐘,就覺得累了,可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多么辛苦??!找出句子中的三組反義詞說說體會。(3)說。做完飛行的動作后,再學燕子那樣伏在桌子上。老師拿筆當話筒采訪“燕子”:“燕子,燕子!你為什么不慢慢地飛下來,而是像雨點那樣落下來?你為什么不好好站著而是伏在甲板上呢?這旅途為什么使你覺得勞累呢?”通過孩子的回答,可以深入地體會領悟到燕子過海的辛苦和

14、艱難。(4)寫。假如你是水手,你想對“展翅起飛”的小燕子說點什么呢?當水手們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入大海懷里時,他們可能想到什么?說些什么呢?寫一寫。(5)議?!爱斈憧吹窖嘧语w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用陳述句該怎么說?課文為什么要用感嘆句?(6)讀。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訓練后都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感悟來。在這個教學設計中,通過劃、演、說、寫、議、讀等訓練,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就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聽說讀寫諸方面都得到了訓練。特別是老師采訪中

15、設計的問題匠心獨具,巧妙之極:既讓學生感悟到了燕子過海的辛苦艱難,并通過個體語言表達出來;更妙的是把訓練融合在其中?!帮w下來”和“落下來”,“站著”和“伏著”的詞語比較訓練不露痕跡,天衣無縫,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感悟到作者用詞表達之精妙,品味到語言之韻味,促進了對語言的消化和吸收。這樣就把語言的學習置于濃郁的情感氛圍之中,與披文悟意,披文入情熔為一爐。理解內容、領悟情感促進了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又深化了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領悟?!坝柧殹焙汀案形颉薄安⒅?,形式與內容兼顧,一舉兩得,相得益彰,從而大大增強了教學效益。(二)以讀為本,“感悟”中體現(xiàn)“訓練”。閱讀中,無論是情感體驗,個性感悟,

16、還是語言文字訓練,都應該以讀為憑借物,以讀為中介環(huán)節(jié)。讀是“感”的基本前提,無“感”何以能“悟”呢?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讀中揣摩,讀中品味,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不光“悟其情”,還要“悟其法”,也就是說,應當在引導學生領悟品味課文的思想情感的同時,注重對課文語言的學習,語言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感悟,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具體做法是:(1)初讀階段入情,側重認讀感知訓練。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習慣與速度,邊讀邊感知語言,在讀中咬準字音,在讀中感知字形,在讀中也理解了詞義,在讀中了解課文大意。只要讀得充分,讀得流利,語言的整體感知就在其中了,就容易進入課文含著的情感中。(2)復讀階段悟情,側重于感受揣摩

17、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讀、想想、劃劃、寫寫,運用多種感官,潛心體會語言的含義,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探究和發(fā)現(xiàn)某些語言規(guī)律。然后談談自己的收獲:可以是讀懂了哪些詞句;也可以是哪一處寫得好,為什么;還可以是這句應是這樣讀,那句應是那樣讀。教師指導的重點就放在“扣讀導悟,以讀見悟”上,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語言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探究。(3)精讀階段動情,側重品味感染訓練。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促使學生動情地讀讀整段話,品出其中之味。對于學生的感情朗讀,應多采用自由讀的方式,以聲傳情。學生對課文的主觀色彩的理解和個性化的體驗,在讀中自然流露情感,從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品味領悟課文語言運用的精妙所在的同時,也深化理解課文的內容、思想和情感。(4)讀中學寫抒情,側重遷移運用訓練。精心選擇聽與說、讀與寫的結合點,抒發(fā)情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表達方法、修辭手段等遷移運用于新的語境中,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