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FLOTRAN分析指南F5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_第1頁
ANSYSFLOTRAN分析指南F5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_第2頁
ANSYSFLOTRAN分析指南F5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_第3頁
ANSYSFLOTRAN分析指南F5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_第4頁
ANSYSFLOTRAN分析指南F5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FLOTRAN層流和湍流分析算例 一、問題描述 二、分析方法及假定 三、幾何尺寸及流體性質(zhì) 四、分析過程 第1步:進入ANSYS 第2步:設置分析選擇 第3步:定義單元類型 第4步:生成分析區(qū)域的幾何面 第5步:定義單元形狀 第6步:劃分有限元網(wǎng)格 第7步:生成并應用新的工具欄按鈕 第8步:施加邊界條件 第9步:求解層流 第10步:觀察層流分析的結果 第11步:確定流體粘性如何影響流場特性 第12步:進行湍流分析 第13步:對新的出口區(qū)劃分網(wǎng)格 第14步:施加湍流分析的載荷 第15步:改變FLOTRAN分析選項和流體性 第16步:進行求解 第17步:將流體速度結果以向量圖和路徑圖的方式

2、進行顯示 第18步:繪制壓力等值線圖 第19步:退出ANSYS問題描述該算例是一個二維的導流管分析,先分析一個雷諾數(shù)為400的層流情況,然后改變流場參數(shù)再重新分析,最后再擴大分析區(qū)域來計算其湍流情況。該算例所用單位制為國際單位制。分析區(qū)域圖示如下: 分析方法及假定 用FLUID141單元來作二維分析,本算例作了如下三個分析: 雷諾數(shù)為400的假想流的層流分析 降低流體粘性后(即增大雷諾數(shù))的假想流的層流分析 雷諾數(shù)約為260000的空氣流的湍流分析分析時假定進口速度均勻,并且垂直于進口流場方向上的流體速度為零。在所有壁面上施加無滑移邊界條件(即所有速度分量都為零);假定流體不可壓縮,并且其性質(zhì)

3、為恒值,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就可只考慮相對值,因此在出口處施加的壓力邊界條件是相對壓力為零。第一次分析時,流場為層流,著可以通過雷諾數(shù)來判定,其公式如下: 第二次分析時,將流體粘性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雷諾數(shù)相應增大)后再在第 一次分析的基礎上重啟動分析對于內(nèi)流來說,當雷諾數(shù)達到2000至3000時,流場即由層流過渡到湍流,故第三次分析(空氣流,雷諾數(shù)約為260000)時,流場是湍流。對于湍流分析,上圖所示的導流管的后端應加長,以使流場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此時,應在該次求解之前改變ANSYS的工作名以防止程序在上一次分析結果的基礎上作重啟動分析。幾何尺寸及流體性質(zhì)進口段長度4 m進口段高度1 m過渡

4、段長度2 m出口段高度2.5 m層流分析時出口段長度6 m湍流分析時出口段長度12 m假設流體密度1 Kg/m3假設流體粘性第一次分析0.01Kg/m-s;第二次分析0.001 Kg/m-s空氣密度1.205 Kg/m3空氣粘性1.8135*10-5 Kg/m-s進口速度2.0 m/s出口壓力0 nt/m2分析過程如下:第1步:進入ANSYS參見ANSYS Operation Guide第2步:設置分析選擇1進入Main MenuPreference2點取FLOTRAN CFD項3點取OK第3步:定義單元類型1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

5、t/Delete2點取Add3在彈出菜單的左框中點取FLOTRAN CFD,右框中點取2D FLOTRAN 1414點取OK5點取Close第4步:生成分析區(qū)域的幾何面該步定義三個面:分別表示進口和出口的兩個矩形面,以及一個表示過渡段的面。1生成進口段,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s2在彈出菜單中的相應區(qū)域輸入以下值:X1處輸入0 X2處輸入2 Y1處輸入0 Y2處輸入13點取Apply4生成出口段,再在上面彈出菜單中輸入以下值:X1處輸入6 X2處輸入12Y1處輸入0 Y2處輸入2.55

6、點取OK6在工具欄(Toolbar)窗口中點取SAVE_DB7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Tan to 2 Lines8點取左側矩形的上面一條線作為第一條切線,再在點取菜單中點取OK9點取該線的右端點作為第一切點,再在點取菜單中點取OK10點取右側矩形的上面一條線作為第二條切線,再在點取菜單中點取OK11點取該線的左端點作為第二切點,再在點取菜單中點取OK12在點取菜單中點取Cancel。所生成的結果線是一條界于兩個矩形之間的光滑曲線13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

7、itraryThrough KPs14分別點取界于兩個矩形之間的光滑曲線上的兩個端點,再點取左側矩形的右下角和右側矩形的左下角15 點取OK16在工具欄窗口中點取SAVE_DB第5步:定義單元形狀1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er Opts2將Midside node placement域改為No Midside nodes,點取OK3在彈出菜單中點取QuadOnly4點取OK5進入Utility MenuPlotLines6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Lines-Picked Lines7

8、點取進口區(qū)(左側矩形面)的上下兩條直線8在點取菜單中點取Apply9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1210在彈出菜單的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211點取Apply12點取過渡區(qū)(中間面)的上下兩條線,并點取Apply13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914在彈出菜單的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115點取Apply16 點取出口區(qū)(右側矩形面)的上面一條直線,并點取Apply17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13并在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0.418點取

9、Apply19點取出口區(qū)(右側矩形面)的下面一條直線,并點取Apply20在彈出菜單的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2.521點取Apply22點取剩下的四條垂線,并點取OK23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10并在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224點取OK25在工具欄窗口中點取SAVE_DB第6步:劃分有限元網(wǎng)格1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Free2在點取菜單中點取Pick All第7步:生成并應用新的工具欄按鈕在做類似于該例的分析時,定義一些諸如能“自動選擇出與某條線相關的所有節(jié)點”、

10、“關閉座標系符號的顯示”等的工具欄按鈕是非常有助于方便地建立模型的。這一步的目的就是建立兩個分別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工具欄按鈕1進入Utility MenuMenu CtrlsEdit Toolbar2在彈出菜單中的*ABBR后輸入ns1,nsll,13點取Accept4在彈出菜單中的*ABBR后輸入tri,/triad,off5點取Accept,然后點取Close6在工具欄中點取剛生成好的TRI按鈕,之后進入Utility MenuPlotReplot,此時,在圖形窗口中,原來的座標系符號就會消失了。第8步:施加邊界條件在模型的進口處加X方向速度為2、其它方向速度為零的進口速度條件;在所有壁面處加

11、兩個方向速度都為零的速度條件,在出口處加零壓力邊界條件1進入Utility MenuPlotNodes2進入Utility MenuSelectEntities3在彈出菜單中選擇“Nodes”和“By Num/Pick”,并點取OK4在彈出的選擇菜單中選擇“Box”5按住鼠標左鍵,在模型左側進口邊的所有節(jié)點周圍拉出一個方框6點取OK7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On Nodes8點取Pick All9在彈出菜單的VX域輸入2,VY域輸入010點取OK11進入Utility MenuPlotLines12

12、進入Utility MenuSelectEntities13在彈出菜單中選擇“Lines”和“By Num/Pick”,之后點取OK14在圖形窗口中點取表示上下六個壁面的六條線,之后點取選擇菜單中的OK15在工具欄菜單中點取NSL按鈕,以選取上面六條線上的全部節(jié)點16進入Utility MenuPlotNodes17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On Nodes18點取Pick All19在彈出菜單的VX域和VY域都輸入020點取OK21進入Utility MenuSelectEverything,然后再

13、進入Utility MenuPlotNodes22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Pressure DOFOn Nodes23在彈出的選擇菜單中選擇“Box”,按住鼠標左鍵,在模型右側出口邊的所有節(jié)點周圍拉出一個方框24在彈出菜單中將壓力值設為零25點取OK26進入Utility MenuSelectEverything27在工具欄中點取SAVE-DB第9步:求解層流該步首先建立流體性質(zhì),然后設置執(zhí)行控制,并開始求解1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Fluid Properties2將彈出菜

14、單的“Density”域設為“Constant”,點取OK3將恒值密度設為1.0,恒值粘性設為0.014點取OK5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Execution Control6在彈出菜單的“Global iterations”域輸入207點取OK8進入Main MenuSolutionRun FLOTRAN,開始進行求解第10步:觀察層流分析的結果1進入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Last Set2進入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Vector PlotPredi

15、fined3在彈出菜單中選擇“DOF solution”和“Velocity V”4點取OK5進入Utility MenuPlotCtrlsDevice Options6將向量模式(vector mode (wire frame)設為“ON”,之后點取OK7進入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Edge Options8在彈出菜單的“Edge tolerance angle”域輸入19將“Element Outline for non-contour/contour plots”域設為“Edge Only/All”10將“Replot upon OK/Apply”域設為“Re

16、plot”11點取OK第11步:確定流體粘性如何影響流場特性諸如空氣和水等常見流體的粘性都低于上例中的假想流體粘性。將該粘性縮小10倍將響應增大雷諾數(shù)。在本步中,返回FLOTRAN的輸入步,改變粘性值,重新求解。分析將從上面結束處重新開始,并執(zhí)行附加的20次總體迭代。1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Fluid Properties2點取OK3將粘性值改為0.0014點取OK5進入Main MenuSolutionRun FLOTRAN,開始進行求解6可進行與上面第10步類似的結果觀察第12步:進行湍流分析從低粘性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回流區(qū)已延伸到出口邊界之后,

17、若希望流體在出口之前得到充分發(fā)展,則必須給其更多的空間,對于空氣則尤其更應如此,因其粘性比上面的0.001還低。下面所進行的本算例的第二部分,就是緊接著上面的層流分析來作一個空氣的湍流分析,此時要延長問題的求解區(qū)域并對延長部分重新劃分網(wǎng)格、重新施加邊界條件、并激活湍流模型。在求解之前,還必須改變工作名(Jobname)。1刪除壓力邊界條件,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DeleteFluid/CFDPressure DOFOn Nodes,并在彈出菜單中選擇“Pick All”2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

18、ate-Areas-RectangleByDimensions3輸入下面的座標值:X1處輸入12X2處輸入24Y1處輸入0Y2處輸入2.54點取OK5融合關鍵點,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 CtrlsMerge Items6將彈出菜單的“Type of item to merge”域設為“All”,然后點取OK,忽略隨后彈出的警告信息7進入Utility MenuPlotLines第13步:對新的出口區(qū)劃分網(wǎng)格1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Lines-Picked Lines2點取新的出口區(qū)的最右

19、側的一條垂線,并點取OK3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104在彈出菜單的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25點取Apply6點取新出口區(qū)的上下兩條線7點取OK8在彈出菜單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域中輸入20并在Spacing ratio域中輸入19點取OK,并在工具欄中點取SAVE-DB10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Free11點取新的出口區(qū),并點取OK12進入Utility MenuPlotNodes,圖形顯示節(jié)點第14步:施加湍流分析的載荷1進入Main MenuP

20、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VelocityOn Nodes2在彈出的選擇菜單中選擇“Box”3按住鼠標左鍵,在還未施加邊界條件的上壁面節(jié)點周圍拉出一個矩形框,然后在還未施加邊界條件的下壁面節(jié)點周圍拉出一個矩形框4點取OK5在彈出菜單的VX域和VY域都輸入06點取OK7進入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Loads-Apply-Fluid/CFD-Pressure DOFOn Nodes8在彈出的選擇菜單中選擇“Box”9在新的模型右側出口邊的所有節(jié)點周圍拉出一個方框10點取OK11在彈出菜單中將壓力值設為零12點取O

21、K第15步:改變FLOTRAN分析選項和流體性質(zhì)1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Solution Options2將彈出菜單的“Laminar or turbulent”域設為“Turbulent”3點取OK4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Execution Control5在彈出菜單的“Global iterations”域輸入606 點取OK7進入Main MenuSolutionFLOTRAN SetUpFluid Properties8將彈出菜單的“Density”域設為“AIR”9點取OK10確認所用的流體性質(zhì)是AIR,并點取OK第16步:進行求解1進入Utility MenuFileChang Jobname2在彈出的警告信息菜單中點取Close3在彈出的修改工作名的菜單中輸入“turb”作為新的工作名4點取OK5進入Main MenuSolutionRun FLOTRAN,開始進行求解第17步:將流體速度結果以向量圖和路徑圖的方式進行顯示1進入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Last Set2進入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Vector PlotPredifined3在彈出菜單中選擇“DO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