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礦井下避難所試點建設基本要求(試行為進一步提高煤礦安全防護和應急救援水平,保障礦工生命安全,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在充分借鑒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成功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實際,征求有關方面意見,提出我國煤礦井下避難所試點建設基本要求:一、井下避難所設置的基本要求:1、煤礦井下避難所目前主要有固定式避難室和可移動式救生艙兩種類型。礦井可根據自身的特點自主選擇,并以滿足礦井災變條件下礦工應急避險需要,安全、實用、救生為基本原則。2、井下有人工作的地點均應有避難所為其服務。避難所距工作地點的距離,以礦工在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或礦井火災等事故應急情況下,佩戴隨身攜帶的自救器
2、能夠安全到達為確定原則,一般不超過1000米。井下避難所的設置要與礦井避災路線相結合。突出礦井的井底車場應設置固定式避難所,有突出煤層的采區(qū)應設置采區(qū)避難所,掘進距離超過500米的巷道應設置工作面避難所。3、避難所的額定人數,應滿足所服務區(qū)域內同時工作的最多人員的避難需要,并考慮不低于5%的富裕系數。4、避難所應設置在無異常應力、頂板完整、支護完好的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應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符合安全出口的相關要求。存放在巷道中的可移動式救生艙,應保證巷道暢通,安全間距、風速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并有預防爆炸沖擊破壞的相關措施。5、避難所應有清晰、醒目的標示。礦井避災路線圖中應明
3、確標注避難所位置和規(guī)格、種類,井巷中應有避難所方位的明顯標示,以方便災變時遇險人員能夠迅速到達避難所。6、避難所應有簡明、易懂的使用說明和操作步驟,指導遇險礦工正確使用避難設施,安全避險。7、建立相應管理制度,確定專人負責避難所的管理和維護,保證其始終處于正常待用狀態(tài)。8、將正確、安全使用避難所作為入井人員安全培訓和定期應急救援演練的重要內容,提高礦工應急救援能力。二、井下避難所的通用技術要求1、井下避難所應具備安全防護、氧氣供給、有害氣體處理、溫濕度控制、通訊、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證在無任何外部支持的情況下維持所內額定避險人員生存(即避難所額定防護時間96h 以上。2. 井下避
4、難所應配備礦井災變期間的空氣供給裝置或設施,在額定防護時間內提供避險人員人均供風量不低于0.3m3/min,氧氣濃度在18.5%-22.0%之間,并保證避難所內部與外部巷道相比始終處于不低于200Pa的正壓狀態(tài),以防止有毒有害氣體滲入。同時,應接入礦井壓風管路,設有減壓裝置和帶有閥門控制的呼吸嘴(如果避難所具備直通地面的大直徑鉆孔,可不接入。為使避難所防護失效后避難人員能夠逃生,避難所內應配備隔絕式氧氣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時間不低于45min,配備數量不低于額定人數的1.2倍。3.井下避難所應具備對有毒有害氣體的處理能力和空氣調節(jié)控制能力,對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對C
5、O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400ppm/h,保證在額定防護時間內,艙內CO2低于1.0%、CO低于24 ppm,空氣溫度不高于35、濕度不高于85%。所使用的各種化學藥劑應做真空包裝。4.井下避難所應具備所內外環(huán)境參數檢測儀器,至少應對避難所內的CO、O2、CH4、CO2,避難所外的CO、O2、CH4、CO2、溫度等進行檢測或監(jiān)測。5.井下避難所應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并有通訊方式失效情況下的信息交流方法,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證災變期間的通訊安全可靠。6.井下避難所應配備在額定防護時間內額定人員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飲用水,食品配備不少于2000KJ/人*天,食用水0.5L/人*天(如果避
6、難所具備直通地面的大直徑鉆孔,可以通過鉆孔輸送空氣、食品和飲用水,可不配備。7.井下避難所外應有清晰、醒目的標示。避難所內應有必要的照明,并有急救箱、工具箱、滅火器、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等設施設備。8.避難所用電氣設備、高壓容器、儀器儀表、化學藥劑等,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和國家有關管理要求,納入安全標志管理的設備應取得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三、固定式避難硐室的基本要求固定式避難硐室(以下簡稱避難硐室是在井下適當位置開鑿的硐室,配備維持人員生存所必須的相關設備設施和食物,用于煤礦災害遇險人員無法撤離災區(qū)或礦井時的應急避難空間。避難硐室除應滿足井下避難所的通用技術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
7、、避難硐室應設置在地質構造簡單、圍巖穩(wěn)定的進風巷道。盡可能設置在巖層中,必須設置在煤層中時,應有防瓦斯涌出、煤層自然發(fā)火的安全技術措施。2、避難硐室應采用阻燃、抗靜電、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支護,凈高不低于2m,深度滿足無災害狀態(tài)下擴散通風的要求(如果避難硐室具備直通地面的大直徑鉆孔或有其它通風措施,可不按此要求,長度根據額定避難人數確定,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0.5。3、避難硐室應采用向外開啟的2道隔離門結構,以形成風障。隔離門不低于反向風門的標準;隔離門墻不低于火藥庫防爆墻的標準,且具備足夠的氣密性。四、可移動式救生艙的基本要求可移動式救生艙(以下簡稱救生艙一般為艙體式結構,配備必要的設備設
8、施和食物,用于煤礦災害事故遇險人員無法撤離災區(qū)或礦井時的應急避難空間,既可固定設置,也可隨采掘工程而移動。救生艙除應滿足井下避難所的通用技術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救生艙應有明確具體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包括適用的災情、災區(qū)及海拔高度、環(huán)境條件、井巷空間尺寸等,并在產品標準、使用說明書、產品的永久性安全使用須知中注明。2、救生艙提供的生存空間不應低于每人0.8 m3,且總有效容積不低于8 m3。3、救生艙艙體應有足夠的氣密性和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侵入的能力。救生艙的泄壓速率不超過350Pa/h;艙內大氣壓力應始終保持高于外界大氣壓力200-1000 Pa;同時,應設置過渡艙,不設過渡艙時
9、應有防止避險人員進入救生稚嫩內時有害氣體侵入的技術措施。4、救生艙應有足夠的強度和防護能力。適用于在火區(qū)及其影響內使用的救生艙,應能在環(huán)境溫度55條件下安全使用;適用于存在較大煤與瓦斯突出、瓦斯煤塵危險的環(huán)境中使用的救生艙,應能承受不小于2M Pa的爆炸壓力;適用于在水災環(huán)境中使用的救生艙,應明確能夠承受的最大水壓力。5、救生艙應選用搞高溫老化、無腐蝕性、無公害的確環(huán)保材料。救生艙外體顏色在煤礦井下照明條件下應醒目,宜采用黃色或紅色。同時,應設置明顯的安全熒光條碼。五、Lh 型二氧化碳吸收罐 特點:吸收速度快,吸收二氧化碳容量大,0.8g CO2/g 藥粒; 吸收二氧化碳不受環(huán)境溫、濕度影響; 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硫化氫、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 所用藥劑性能穩(wěn)定,外包不銹鋼外殼,安全可靠; 指標: 通風量:80 m3/h 外形尺寸: 吸收 CO2 量: 850L,1500L/罐 儲存有效期:5 年。 結構: 采用網狀結構。藥粒裝在兩層網之間形成的容積內,增大 了藥粒吸收面積。 六、氧氣發(fā)生器 特點:蓄氧密度大,相當于液氧密度; 產氧迅速,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轉讓及文化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協(xié)議
- 精神??谱o理門診規(guī)范化建設
- 蘇州變更離婚協(xié)議書
- 道路工程轉讓協(xié)議書
- 事故認定書和解協(xié)議書
- 超市鞋架轉讓協(xié)議書
- 蘿卜書摘婚后協(xié)議書
- 邊貿生意轉讓協(xié)議書
- 項目自負盈虧協(xié)議書
- 公司給員工社保協(xié)議書
- 《更加注重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 著力推進國企高質量發(fā)展》
- 關于我校中學生錯誤握筆姿勢調查及矯正的嘗試
- 積分制管理的實施方案及細則
- 正定古建筑-隆興寺
- 走進物理-基礎物理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廣西師范大學
- 三菱電梯型號縮寫簡稱
- 2024年版-生產作業(yè)指導書SOP模板
- 歷年考研英語一真題及答案
- 寵物殯葬師理論知識考試題庫50題
- 飛花令“水”的詩句100首含“水”字的詩句大全
- 門診常見眼科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