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一水準測量實驗報告-水準儀測量數(shù)據(jù)_第1頁
實驗一水準測量實驗報告-水準儀測量數(shù)據(jù)_第2頁
實驗一水準測量實驗報告-水準儀測量數(shù)據(jù)_第3頁
實驗一水準測量實驗報告-水準儀測量數(shù)據(jù)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一水準測量實驗報告一、目的與要求1. 了解DS 3型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稱,性能和作用。 2練習水準儀的正確安置、瞄準和讀數(shù)。3. 掌握普通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整及高程計算的方法。二、計劃與設備1實驗時數(shù)安排為2學時。2 .實驗小組由8人組成:4人操作,2人記簿,2人扶尺。2. 實驗設備:DS3水準儀1臺,雙面水準尺2根,尺墊2個,記錄紙2張,三角架1個;鉛筆1根。三、水準測量原理水準儀器組合:1望遠鏡2調整手輪3圓水準器4微調手輪5水平制動手輪 6管水準器7水平微調手輪 8腳架前視尺 前進方向大地水準面四、方法與步驟(一)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1. 安置儀器:

2、先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并將架腿踩實, 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固連在三腳架上。2. 認識儀器:指出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 時弄清水準尺的分劃注記。3. 粗略整平:雙手食指和拇指各擰一只腳螺旋,同時對向(或反向)轉動,使圓水 準器氣泡向中間移動;再擰另一只腳螺旋,使氣泡移至圓水準器居中位 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復進行。(練習并體會腳螺旋轉動方向與圓 水準器氣泡移動方向的關系。)4. 水準儀的操作:瞄準一一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松開制動螺旋,轉 動儀器,用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動微動螺旋, 使水準尺位于視場中央,轉動物鏡

3、調焦螺旋,消除視差使目標清晰(體會視差現(xiàn)象,練習消除視差的方法)。精平一一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兩端的半影像吻合(成 圓弧狀),即符合氣泡嚴格居中。讀數(shù)一一從望遠鏡中觀察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的分劃位置,讀 取四位數(shù)字,即直讀出米、分米、厘米的數(shù)值,估讀毫米的數(shù)值。5. 觀測練習:在儀器兩側各立一根水準尺,分別進行觀測(瞄準,精平,讀數(shù)), 記錄并計算高差。不動水準尺,改變儀器高度,同法觀測。或不動儀 器,改變兩立尺點位置同法觀測。檢查是否超限。(二)普通水準測量1. 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 46個測站為宜。確定起始 點及水準路線的前進方向。2. 在起始點和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

4、水準尺, 在距該兩點大致等距離處安 置儀器,分別觀測黑面水準尺,得到后視讀數(shù) a黑和前視讀數(shù)b黑; 然后再觀測前視水準尺紅面,得到讀數(shù)b紅,旋轉水準儀瞄準后視水準 尺紅面,得到讀數(shù)a紅;檢查所測數(shù)據(jù)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測,不超限則計算平均高差 m,然后進行下一站觀測,依次推進測出h、h3、 h4,。3. 根據(jù)巳知點高程及各測站的觀測高差,計算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 并檢查是否超限。對閉合差進行配賦,推算各待定點的咼程。五、注意事項1.測量前,水準儀要進行檢驗與校正2儀器的安置位置應保持前、后視距大致相等。每次觀測讀數(shù)前,應使 符合水準管氣泡嚴格居中,并消除望遠鏡視差。3. 立尺員要思想集中,立直

5、水準尺。注意巳知水準點和待定水準點上不 放尺墊。儀器未搬遷,后視點尺墊不能移動,儀器搬遷時,前視點尺墊 不能移動。遷站時應防止摔碰儀器或丟失工具。4. 限差要求:黑、紅面水準尺讀數(shù)之差(黑 +K-紅)小于3mm;同一測 站黑、紅面(兩次儀器高)所測高差之差應小于 5mm;路線高差閉合差應在土 20 L或±6.一 n (mm)之內,L為公里數(shù),n為測站數(shù)。超限 應重測。5. 實驗結束時每人上交“水準儀的使用與水準測量”報告一份(附普通 水準測量記錄).六、實驗報告數(shù)據(jù)后視尺下 絲.、八 刖視尺下 絲方向 及尺號標尺讀數(shù)黑+k減紅高差中備注上絲上絲高差中數(shù)后視 距前視 距黑面紅面視距差d

6、Ed后.、八 刖后-前七、心得體會通過本次實驗,鞏固了之前所學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的基本操作,從而積累了許多 經驗。(1) 、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 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2) 、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確定下來,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利于作圖而且更有利于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shù)據(jù) 的準確與否.但這兩周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于某個數(shù)據(jù)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還有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他關系到整個組的進度。前我們組由于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