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篇原始社會建筑與奴隸社會建筑第六章原始社會建筑第七章奴隸社會建筑第六章原始社會建筑(遠古公元前2100年)第一節(jié)舊石器時代的住所(幾十萬年前一萬年前)第二節(jié)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建筑活動(約1萬年前公元前2100年)第一節(jié)舊石器時代的住所“住所”沒有建筑,只有住的行為我國舊石器時代主要以天然石洞為住所我國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巖洞(距今約50萬年)特點:1.近水2.洞口標高較高3.洞內較為干燥4.洞口背寒風5.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第二節(jié)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建筑活動n包括三支古文化1. 南方古文化(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2. 中原古文化(黃河流域)母系氏族社會:仰韶文化河南澠池仰韶村父系氏族社會:
2、龍山文化山東歷城龍山鎮(zhèn)3. 北方古文化(遼河流域至燕山以北地區(qū))紅山文化內蒙古n古代文獻相關的記載: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有巢氏”墨子辭過墨子曰: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圣王作為宮室禮記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家語問禮篇注曰:有柴謂橧,在樹曰巢孟子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n文獻表明原始建筑存在著“巢居”與“穴居”兩種主要構筑方式一、南方古文化(巢居)二、中原古文化(穴居)三、北方古文化一、南方古文化n青銅器上的象形文字n甲骨文中的“京”字n河姆渡遺址的干闌建筑構件巢居發(fā)展的序列(楊鴻勛
3、)二、中原古文化1.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會)2.龍山文化(父系氏族社會)3.穴居的形態(tài)4.穴居是最適合黃土地帶的原始構筑方式5.穴居的發(fā)展過程1. 仰韶文化n西安半坡聚落遺址復原示意n臨潼姜寨聚落遺址示意n西安半坡F1大房子n西安半坡F24n鄭州大河村F14西安半坡聚落遺址復原示意臨潼姜寨聚落遺址示意西安半坡F1大房子西安半坡F24鄭州大河村F142. 龍山文化西安客省莊龍山文化半穴居遺址淅川下王崗排房遺址父系氏族時期建筑的演變特點1.建筑形態(tài)變化:2.出現(xiàn)了私有的窖藏3.技術發(fā)展1) 出現(xiàn)呂字型半穴居2) 大房子消失3) 大型排房式住居3.技術發(fā)展1)地面建筑的比重上升2)白灰面的推廣3)土
4、坯比例推敲合理(402010)4)夯土3. 穴居的形態(tài)1)原始橫穴寧夏海原林子梁遺址F132)深袋穴河南偃師湯泉溝遺址H63)半穴居I. 圓形洛陽孫旗屯遺址II. 方形、長方形西安半坡遺址F21III.呂字形西安客省莊龍山文化半穴居遺址4.穴居是最適合黃土地帶的原始構筑方式1)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黃土地帶得天獨厚的深厚土層2)適合于黃土地帶干燥的氣候特點3)對黃河流域的寒冬能起到較好的御寒作用4)易于施工,減法空間,耗費材料最省5. 穴居的發(fā)展過程n意味著土木相結合的構筑方式,從以土為主逐漸向以木為主的方向過渡兩種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黃河流域土文化長江流域水文化1)它們都朝向地面建筑發(fā)展,成為木
5、構架建筑發(fā)展的主要淵源2)它們又各自延續(xù)著有生命力的原始形態(tài)穴居窯洞建筑巢居干闌建筑三、北方古文化遼西牛河梁女神廟遺址是國內至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祭祀建筑第七章奴隸社會的城市和建筑(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n夏、商、西周和春秋為奴隸社會(郭沫若)n奴隸社會出現(xiàn)了:1) 階級2) 手工業(yè)和農業(yè)的分工3) 青銅工具的使用以及后期鐵器的使用第一節(jié)考工記和管子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第二節(jié)茅茨土階、瓦屋、高臺建筑第一節(jié)考工記和管子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一、考工記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二、管子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一、考工記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宋人聶崇義在三禮圖中
6、據考工記所畫的王城示意圖1.反映了奴隸社會后期城市規(guī)劃所取得的成就2.反映了為奴隸主服務的規(guī)劃思想經涂九軌,環(huán)涂七軌,野涂五軌環(huán)涂以為諸侯經涂,野涂以為都經涂3.反映出規(guī)劃中的“擇中”的思想意識荀子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呂氏春秋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中論”二、管子的城市規(guī)劃思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規(guī)矩,道路不必中準繩,(道路)不必平以準?!薄胺彩空呓鼘m,不士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 “因勢論”臨淄齊城遺址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城遺址臨淄齊城遺址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城遺址第二節(jié)茅茨土階、瓦屋、高臺建筑一、茅茨土階二、瓦屋三、高臺建筑四、奴隸社會時期建筑的演變特點一、茅茨土階華夏文明第一
7、殿表明:1)茅茨土階的構筑方式2)單體殿屋已存在“前堂后室”的空間劃分3)庭院構成形成廊院式布局偃師二里頭一號宮殿遺址二、瓦屋1.兩個實例:鳳雛西周建筑遺址 召陳建筑遺址2.瓦的出現(xiàn)3.瓦出現(xiàn)的意義4.瓦的演變鳳雛西周建筑遺址召陳建筑遺址2. 瓦的出現(xiàn)有各式板瓦、筒瓦,有的帶柱狀瓦釘,有的帶瓦環(huán)根據瓦的式樣可推斷當時的屋頂形式:1)保溫屋面2)不保溫屋面召陳建筑遺址的瓦件3. 瓦出現(xiàn)的意義1)提高了屋面的防水性能2)推動了木構架的發(fā)展3)改善了建筑的造型、面貌4)意味著陶質材料走入建筑領域4. 瓦的演變1)由大到小2)由精致到粗糙3)由雕飾到上釉4)由多種規(guī)格到少數(shù)規(guī)格三、高臺建筑商、春秋、戰(zhàn)
8、國時期掀起一股“高臺榭、美宮室”的建筑潮流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官煩焉,舉國筑之,數(shù)年乃成。孟子盡心篇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中山王陵園全景想像復原圖秦咸陽一號宮殿遺址中山王陵園全景想像復原圖秦咸陽一號宮殿遺址1.高臺建筑的特點2.產生高臺建筑的原因:防衛(wèi)上和審美上的需要3.到漢代以后被淘汰掉的原因:1) 大量奴隸勞動的中止2) 木構技術的進步1. 高臺建筑的特點1)以土臺為核心,其外包上木構建筑2)木構本身并不大,結構也簡單,但外觀效果感覺很大3)夯土工作量很大4)形體很大,但空間不大5)上下層的結構沒有關系6)層層落地,每層都可走到室外四、奴隸社會時期建筑的演變特點1.從構筑技術看,夯土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并創(chuàng)造了大體量的臺榭建筑2.在木構技術方面,已開始運用斗拱,已能制作帶邊挺、抹頭的板門,連接木構件的節(jié)點榫卯已做得很精巧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行業(yè)項目經理年度總結與未來工作方向
- 2025-2030中國建筑安裝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干制魚片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融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工業(yè)地產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集中供暖二次網換熱機組的智能控制研究與實現(xiàn)
- 2025-2030中國嬰兒奶昔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太陽能支架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明清河南歸德府宋氏家族研究
- 動物王國的奇幻童話作文8篇
- 周末日記之難忘的校園活動(9篇)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詳細課件
- 【醫(yī)療管理分享】:PET-CT報告書寫課件
- DB3301T 0295-2019 餐飲場所燃氣安全使用規(guī)程
- 心肺復蘇(簡易呼吸氣囊)評分標準
- 伏電站項目技術標(投標文件)
- 道路貨物運輸安全事故報告、統(tǒng)計與處理制度
- 管道公稱直徑壁厚對照表
- 第四講 林分調查因子
- 幼兒園繪本故事:《神魚馱屈原》 PPT課件
- 超星爾雅學習通《藝術鑒賞》章節(jié)測試含答案
- 食品經營設施空間布局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