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壓印刷機說明書_第1頁
平壓印刷機說明書_第2頁
平壓印刷機說明書_第3頁
平壓印刷機說明書_第4頁
平壓印刷機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年 級: 2011級 班 級: 車輛工程(2)班 姓 名: 鄧 廣 學 號: 20110402218 同組成員:宋健偉/李建能/周亞俊 第一章 設計說明書1.設計選題平壓印刷機運動機構設計。2.設計擬完成任務a) 確定總功能,并進行功能分解。b) 根據(jù)工藝動作要求擬定運動循環(huán)圖。c) 進行印頭、油輥、油盤機構及其相互連接傳動的選型。d) 按選定的電動機及執(zhí)行機構運動參數(shù)擬訂機械傳動方案。e) 畫出機械運動方案簡圖。f) 對執(zhí)行機構進行尺寸綜合。g) 對往復擺動執(zhí)行機構進行運動分析,繪制從動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線圖。h) 編寫設計說明書。3.工作原理及工藝動作過程 平壓印刷

2、機是一種簡易印刷機,適用于印刷八開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將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鉛字版上,然后將裝了白紙的壓板緊密接觸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過程猶如蓋圖章,平壓印刷機中的“圖章”是不動的,紙張貼近時完成印刷。 平壓印刷機需要實現(xiàn)三個動作:裝有白紙的壓板往復擺動,刷墨輥在固定鉛字版上上下滾動,勻墨盤轉動使刷墨滾筒上油墨均勻。4.原始數(shù)據(jù)及工作要求 平壓印刷機工作要求: (1)刷墨輥剛一離開蘸墨滾筒1時,蘸墨滾筒即可轉動,勻墨圓盤5此時不動,壓板4自左向右擺動;刷墨滾筒2離開勻墨圓盤5后,勻墨圓盤5即可轉動;當壓板4擺至極限位置時,刷墨滾筒2運動至終點位置。 (2)當壓板4自極限位置開始向左擺動

3、時,刷墨滾筒2同時從終點位置開始返回;刷墨滾筒回到初始位置位置與已靜止不動的蘸墨滾筒接觸,此時壓板4上的待刷書面6與鉛字排版3接觸,即印刷完一張書頁,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以后重復上述過程。 原始數(shù)據(jù):1) 實現(xiàn)壓板、刷墨輥、勻墨盤運動的機構由一個電動機帶動,通過傳動系統(tǒng)使其印刷速度為30頁/min。2) 電動機功率N=0.75kW、轉速n電=960r/min,電動機可放在機架的左側或底部。3) 每次回轉,壓板擺角。4) 印刷面積為。5) 要求機構的傳動性能良好,結構緊湊,易于制造。 平壓印刷機執(zhí)行機構運動示意圖如圖1所示 1.蘸墨滾筒 2.刷墨滾筒 3.鉛字印版 4.壓板 5.勻墨盤 6.印刷紙

4、頁 圖1 平壓印刷機執(zhí)行機構運動示意圖 第二章 執(zhí)行機構選型和方案設計1.機構實現(xiàn)四個動作 1.壓板往復擺動 2.刷墨滾筒上下滾動 3.勻墨盤轉動 4.蘸墨滾筒轉動2. 方案設計根據(jù)所學知識和查閱資料可知:能夠實現(xiàn)往復運動的機構有:連桿機構、移動從動件凸輪機構、楔塊機構、齒輪齒條機構、螺旋機構以及各種組合機構。上述機構都可實現(xiàn)設定的功能但個別機構結構復雜、構件繁多,造成設計周期延長,生產成本增加。從結構簡單,設計容易,生產成本的角度研究后,選擇曲柄、擺桿、滑塊、不完全齒輪、槽輪組合機構,不僅能夠完成給定的運動要求,而且此機構結構簡單,設計簡便,加工成本低。結合要求,本組設計以下方案:刷墨輥設計

5、方案一:通過滑塊的運動來實現(xiàn)搖桿的擺動 圖2要求曲柄轉一圈的時間為2s,刷墨滾筒搖桿擺角為84,搖桿上鉸接點沿搖桿距離為200mm,連接滑塊與搖桿的支桿長度為360mm。由作圖法做出滑塊的兩個極限位置。對于對心曲柄滑塊機構,曲柄長度為滑塊行程的一半,即曲柄長度為85mm,曲柄左端點與滑塊左極限點距離即為連桿長度,確定連桿長度為315mm,圖2為刷墨輥一般位置和兩個極限位置,再校核最小傳動角。刷墨輥設計方案二:根據(jù)機械原理知識設計曲柄搖桿機構 圖3要求曲柄轉一圈的時間為2s,刷墨滾筒搖桿擺角為84,搖桿上鉸接點沿搖桿距離為200mm,取極位夾角為15,設曲柄和連桿的長度分別為和,在15所在三角形

6、內由余弦定理得: 考慮機架的位置,取曲柄長度為100mm,連桿長度為700mm。分別以搖桿兩個極限位置鉸接點為圓心,分別以600mm,800mm為半徑畫弧,交點即為曲柄原點。以此點作半徑為100mm的圓,為曲柄運動范圍。再分別以搖桿兩個極限位置鉸接點為圓心,連桿長度為半徑確定兩個極限位置曲柄與連桿的交點,圖3為曲柄搖桿的一般位置和兩個極限位置。壓板設計方案一:由凸輪帶動壓板運動 圖4 圖4已知壓板擺角為45,用作圖法根據(jù)相對運動設計凸輪,由凸輪帶動壓板運動,推程和回程角度分別為190°、170°, 滿足k=1.118,印頭始終貼近凸輪運動。通過“伸縮桿”來連接機架和壓板使壓

7、板做往復運動。最終設計簡圖如圖4所示。壓板設計方案二:通過滑塊的運動來實現(xiàn)壓板的擺動 圖5 壓板擺角為45,搖桿上鉸接點沿搖桿距離為300mm,連接滑塊與搖桿的支桿長度為350mm。由作圖法可以做出滑塊滑動的兩個極限位置。滑塊的行程為300mm,對于對心曲柄滑塊機構,曲柄長度為滑塊行程的一半,即曲柄長度應為150mm,曲柄左端點與滑塊左極限點之間的距離即為連桿長度,確定連桿長度為500mm,校核最小傳動角,可以得到曲柄滑塊的最小傳動角為73,符合要求。圖5為壓板一般位置和兩個極限位置。刷墨輥和壓板設計方案一:通過滑塊的運動來實現(xiàn)刷墨輥和壓板的同時轉動 圖6 已知曲柄一周時間為2s,滑塊通過一個

8、曲柄滑塊機構來驅動,滑塊反行程時間1s,正行程時間為1s,最終設計簡圖如圖6所示刷墨輥和壓板設計方案二:通過曲柄搖桿機構來實現(xiàn)刷墨輥和壓板的同時轉動。 圖7 設計簡圖3.執(zhí)行機構的比較和選擇優(yōu)點缺點四桿機構結構簡單,制作精度底,運動精度高,可以承受較大壓力,裝配容易適合低速運動效率較低,占用空間大不完全齒輪機構 凸輪機構簡單不能承受較大壓力,制造復雜,適合高速機構傳動 槽輪機構 刷墨輥和壓板的運動都是往復運動,在我們組設計的方案中,有兩組是將這兩個往復運動連接在一起,再接到定標件上,經過我們討論,認為這樣能減少很多傳動齒輪,提高了運動協(xié)調性,節(jié)省空間和生產成本。但是造成了兩者依賴性強,一方運動

9、均給另一方帶來沖擊,設計裝配要求比較高,此外,兩邊受力狀況,運動等情況的不同也使兩邊的驅動機構不能完全相同,所以在兩者之間,我們采取分別設計機構的方法??紤]到結構的簡單和工作可靠性,我們均采用四桿-滑塊機構來實現(xiàn)往復運動,刷墨輥與蘸墨滾筒和鉛字印版的接觸,使其位置要求比較高,故采用曲柄搖桿機構,刷墨輥用“伸縮桿”來驅動,因其屬于低速運動,負荷較小,所以四桿機構中對最小傳動角的要求不是太高??紤]壓板上的紙張和自身運動的低速性,我們將壓板的擺動用曲柄滑塊機構來驅動。 蘸墨滾筒和勻墨盤的運動屬于間歇運動,槽輪和不完全齒輪都能實現(xiàn),勻墨盤轉角較大,其他要求不高,我們設計的是槽輪機構,蘸墨滾筒運動承受壓

10、力和摩擦比勻墨盤大一些,我們采用不完全齒輪,保證傳動效果。 經過以上方案的分析和選擇,確定機械運動執(zhí)行機構整體方案: 蘸墨滾筒不完全齒輪機構 刷墨曲柄搖桿機構 勻墨盤槽輪機構 壓板曲柄滑塊機構 勻墨盤設計方案:用槽輪機構來驅動勻墨盤的軸來實現(xiàn)其間歇運動 圖8 主動撥盤的轉一圈所用時間為2s,從動輪轉過的角度為90,如圖8所示 蘸墨滾筒設計方案:用不完全齒輪來驅動滾筒作間歇轉動,不完全齒輪轉一圈時間為2s,蘸墨滾筒轉過72,轉動時間為0.4s,從動齒輪齒數(shù)為20,則不完全齒輪齒數(shù)為4,設計如圖9所示: 圖9各部分執(zhí)行機構簡圖如圖10所示: 圖10第3章 減速機構的運動設計原動機和工作機構的連接,原動機為電動機,需用減速機構與工作機構相聯(lián),常用的減速機構為齒輪,蝸桿,輪系,帶傳動,鏈傳動。根據(jù)要求,傳動順序為:電機帶傳動蝸桿齒輪鏈傳動。所用電機轉速為960r/min,工作曲柄轉速為30r/min,馬達轉速是曲柄的32倍,經過一對直徑比是2的帶輪來降低1/2倍速度,用一對分度圓直徑比是4的齒輪作為一級齒輪來降低1/4倍速度,再用一對分度圓直徑比是4的齒輪作為二級齒輪來降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