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空性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會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學空性并_第1頁
證悟空性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會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學空性并_第2頁
證悟空性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會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學空性并_第3頁
證悟空性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會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學空性并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般若品釋·講記13證悟空性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會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學空性并不會讓人變得麻木、冷漠、厭舍眾生,反而會更加哀愍眾生。不然就一定是修偏了。眾生都在迷夢里輪轉(zhuǎn),非??蓱z??蓱z之處就是世間法本無實義、本無可貪,但眾生著在世間法的假相上,不斷地虛妄分別、取舍妄動,由此起惑造業(yè),就造成漫無邊際的輪回。這苦的輪轉(zhuǎn)在沒有見到實相之前,并不會自動停止,所以眾生都陷在漫長的苦難中。這時就油然悲愍眾生,發(fā)愿盡未來際救度眾生,祈愿怎么給予眾生暫時善趣的安樂,怎么為眾生演說空性妙法,使他從實執(zhí)中脫離出來,離苦得樂。以下生悲愍的緣由是了知眾生苦,而了知眾生苦又基于見到苦因妄執(zhí)。要注意到“由實執(zhí)而生苦

2、”是以下全篇偈頌的眼目,觀察時要把這一條貫徹在一切細節(jié)上。具體地說,就是要看清眾生怎么由實執(zhí)而在人生中受苦,又怎么由實執(zhí)而在六道里不斷輪轉(zhuǎn),又怎么由實執(zhí)造成無邊的輪回苦海,又怎么由實執(zhí),住在苦流中卻渾然不知,總而言之,自己照見了萬法空性,就非常清楚地見到眾生以實執(zhí)而輪回受苦;這樣見到迷夢中的眾生由執(zhí)著而不斷受苦,就油然生起悲心。諸求自樂者,爭愛以為因,引發(fā)惱與喜,憂勞及爭執(zhí),身互砍殺刺,以多罪勞活。首先關(guān)注眾生在現(xiàn)世中如何受苦。人們出自本能都在為自己尋求安樂,但心里存在苦因妄執(zhí),怎么能得到安樂呢?乃至沒有認識無我之間,碰到什么就著在什么上,由此制造出無量無邊的苦惱。人類的關(guān)系大體上有親、怨兩種

3、,人的一生時時都在跟怨敵爭斗,對親友愛護,由此引生內(nèi)心種種惱亂與歡喜。對自己有恩、利益自己、相合自己的人,就執(zhí)著是親友,發(fā)自內(nèi)心愿意幫助他、愛護他。這都是情執(zhí)用事。本來沒有親而執(zhí)著是親,然后相處時就覺得很快樂,連見一面、說說話都心里歡喜。實際上,這種帶有愛執(zhí)的歡喜正是典型的壞苦!一旦短暫相聚的時光過去了,到了分手時,就覺得難舍難分,就有很大的離別憂苦,心會一下子陷落下去,短的幾天恢復不過來,長的幾個月、幾年都恢復不過來?;蛘邥簳r親友們都平安、順利,生活非常愉快,但好景不長,突然間親友遭災(zāi)遭難,比如經(jīng)營破產(chǎn)、負債累累,或者被關(guān)押入獄,或者生了重病、家庭陷入困境,或者死亡,頓時心里就陷在憂慮、悲傷

4、當中。相反,曾經(jīng)傷害自己,正和自己競爭,或者自己不喜歡的人,就都判為怨敵。跟怨敵彼此矛盾沖突,一見到面心里就惱亂不安。這就是執(zhí)著怨敵導致的苦惱。但眾生都迷在里面,不知道爭怨愛親是苦的根源。和親友在一起生活、工作時,覺得非??鞓罚恢挥X心已經(jīng)深陷其中,將來就一定要飽嘗失落的憂苦。這也是由實執(zhí)造成壞滅的憂苦。(人們沒有覺察到“親友”只是以自己的心假立的,境上本沒有親友的自性,這樣妄執(zhí)親友是實法,再隨著貪心耽著不舍,這一定造成因緣消散時備受憂苦。)相反,把不合心意的人、事、物都判為敵方,隨之就會對敵方產(chǎn)生對抗、排斥、爭斗等心理,讓內(nèi)心陷于沖突中,惱亂不堪。這也是由實執(zhí)造成苦惱。也就是不認識眼前的境

5、只是幻相,本無“怨敵”的實體,這樣著在怨敵的假相上,就會無謂地陷在斗爭的苦中,難以解脫。另外,人們都執(zhí)著現(xiàn)前的名、利、聲、色等非常美好、真實,就把人生的意義建立在能擁有這些世間圓滿上。這樣就有很多現(xiàn)世的追求,也就被欲望套牢了。這也是由實執(zhí)而使人陷入苦海中。比如心里執(zhí)著,想要得到好的名譽、男女、財富等,當欲望無法實現(xiàn)時,心里就憂愁哀愁、灰心苦悶。這時心里有極難忍受的苦,一心想得到名譽,偏偏名譽的光環(huán)戴在別人頭上;幻想要和某人結(jié)為伴侶,卻偏偏跟別人走了;絞盡腦汁找發(fā)財?shù)拈T道,想發(fā)財致富,卻總是發(fā)不了財,甚至導致破產(chǎn),這樣在心愿無法滿足時,就出現(xiàn)求不得苦。另一方面,為了求取到所想要的名利享受、飲食男

6、女,需要起早摸黑地辛苦勞作,或者絞盡腦汁、慘淡經(jīng)營。像這些都是因為執(zhí)取世間幻相而造成身心憂苦。另外爭執(zhí)也是免不了的,為了爭到名譽、地位、財富、異性等,就要跟別人競爭。由于仇恨,身體互相砍、殺、刺戮,內(nèi)心也彼此勾心斗角、矛盾沖突。這也是由實執(zhí)一手造成的。如果能認識到世間的聲色貨利、妻財子祿都是虛幻泡影,無貪無求,就不會跟別人爭執(zhí),也就沒有這些苦了。再說心里特別貪求財富,見到有機會得到財富就會垂涎三尺,一心想得到,以貪欲的驅(qū)使,會毫無顧忌地隨口說謊,或使出各種以次充好、短斤少兩的手段,而且心里也因為執(zhí)著自己,不斷地生起貪欲、嗔恚、嫉妒、傲慢等。人的一生就這樣在造罪、辛苦中度過??偟倪@段偈頌就是說,

7、世上的人都被現(xiàn)世蠅頭小利所騙,使自己一生毫無意義地度過。世間的利益是極小的,每天起早摸黑地勞作,究竟為了什么?就是為了一年能穿幾身好看衣服,滿足一下虛榮;能多吃點山珍海味,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多享受一下優(yōu)越生活。就是這么一點意義。實際上,這些都是空花泡影。財富、名聲、飲食、男女,這些所謂的現(xiàn)世圓滿,眾生都認為最現(xiàn)實、最有實義,認為這是人生全部的意義。除此之外,要談到行善積德、解脫成佛、利益眾生,就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人應(yīng)當追求現(xiàn)實的快樂。其實,人間現(xiàn)世的圓滿只有極小的意義,連旁生都知道求取飲食、配偶,但作為一個人,生活的意義只有這么一點,未免太可悲了!想想看,這只是暫時享受一下幻化影像,就以此

8、為滿足,認為得到了快樂!實在是愚癡!連過后十年、二十年的事都想不到,來世更想不到,永世的解脫更不必談,發(fā)普度眾生的大愿更是難上加難!人的心就被眼前這點幻景、幻受所蒙騙,認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人的心已經(jīng)縮小到只認眼前這點泡影為實義,然后把所有的心思都投注在上面,還自以為是,認為其他都是虛無縹緲??吹竭@種情形,就會油然生起悲愍,多少眾生都在這種愚癡無意義的狀態(tài)中虛度。很快一生過去了,死后又被業(yè)牽著墮入惡趣。在生之時根本不為后世著想,到大的苦難來臨時,內(nèi)心又脆弱不堪,無法面對、承受。所以不去正視輪回苦的現(xiàn)實,并不會自動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糟糕。數(shù)數(shù)來善趣,數(shù)受諸安樂,死已墮惡趣,常受難

9、忍苦。這是更深遠地看到無量眾生都在不斷輪轉(zhuǎn)而受苦。這里講到,眾生也曾經(jīng)由以往所造的善業(yè),不止一次地生過善趣,不止一次地受用過飲食男女、色聲香味、禪定等安樂,但這不是真實之樂,因為這是以執(zhí)著自我為根源,為求取到三界中的安樂而造福業(yè)、不動業(yè),以造作的勢力暫時幻現(xiàn)五欲樂或定中樂受、舍受,但這只是有漏有為法,終歸壞滅。也就是到了業(yè)的勢力窮盡的一刻,就又掉落下來,墮入惡趣,在漫長的時劫中受種種難忍大苦。這樣就看到整個三界都在循環(huán)不已,結(jié)果都落入苦中。這就像往空中射箭,以發(fā)射的勢力,使箭上升到高處,等這股勢力消耗窮盡,就又往下墜落。眾生就是這樣,為了爬到世間的高層,以妄執(zhí)心努力地修福業(yè)、不動業(yè),依仗業(yè)的力

10、量而上升到高處,但這畢竟是有為法,勢力一盡就又墜落下來,所以世間的任何崇高、美好、偉大、優(yōu)越都會變壞,都會從高處跌落。只有因上止息了妄動,果上才停止輪轉(zhuǎn),這才超出苦輪。所以見實相才能解脫。不見實相,就破不了無明、消不了妄執(zhí),也就會一如既往地按輪回模式流轉(zhuǎn)下去。認識了輪轉(zhuǎn)苦相,就知道善趣并不是安樂的自性??吹奖娚诹览镙嗈D(zhuǎn)不已,就知道眾生都處在輪回的大苦難中。不論他們身處三界何處,心里一直沒去掉妄執(zhí),這樣執(zhí)著人和法,以有所求的心去造福業(yè)、非福業(yè)、不動業(yè),都是輪回之事。只有見到世間的相全是虛妄的,止息攀緣、取著,才能止息輪轉(zhuǎn)。從這個意義上說,修人天福報也是苦因。因為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世間有美好的功名

11、富貴,為了求取到,就去做善事、行善積德,其實都是受真實義愚的蒙騙,虛妄地造作、求取,雖然以這樣造作的勢力,能暫時幻現(xiàn)一下好一點的受用,但受用完畢,就又落得一無所有,然后又隨著惡業(yè)力,幻現(xiàn)悲慘的苦境。所以妄執(zhí)人、法實有,就一定陷在輪回迷夢里,不斷地隨妄執(zhí)而變現(xiàn)。只有照見無我,放下妄執(zhí),不為“我”而煩惱、妄動,輪回才會止息。這么看來,整個輪回界中,不光是惡趣,連上升到善趣也只是墮落的前夕,押往刑場的途中。由于輪回的根源沒有拔除,注定在享樂之后又隨惡業(yè)墮入苦趣。這樣見到眾生以實執(zhí)而輪轉(zhuǎn)的大苦,就對眾生生悲愍心。連那些正修福業(yè)、正修禪定的人,也都是悲愍的對象;神仙、天人也都是生悲的對象,所以這叫“平等

12、大悲”。不只是苦苦有情,壞苦有情、行苦有情都是悲愍的對象。三有多險地,真實性非彼,彼亦相違故,三有無真實,彼中難可喻,住無邊苦海。這是觀察三界總體苦的狀況??吹饺惺篱g有數(shù)目極多的險地,也就是有極多誘惑人心生起欲、癡、愛的因緣,挑起人的欲望,使人心陷入愚癡,生起種種愛執(zhí)。尤其這個末法時代,地球上多少城市、村莊、多少角落,充滿了欲、癡、愛的險地。只要陷在里面,就不斷地挑起人的欲望,人心像飛蛾撲火一樣撲在五欲上。而且濁世當中,世間會顯現(xiàn)各種欺誑假相,散布各種誤導人心的言論,使人不由自主,像中了蠱一樣,陷在愚癡、迷狂當中。人心是很容易愚化的。比如到了現(xiàn)代大都市里,處處有展示現(xiàn)代文明的場所。一進到里面

13、,就執(zhí)假為真、執(zhí)苦為樂、執(zhí)不凈為凈、執(zhí)無我為我,這都是陷入愚癡啊!受那種氣氛的熏染,馬上就覺得這個世間真的很美好!誰會意識到這里正是輪回苦海呢?反而覺得很先進、很繁榮,處處幸??鞓贰g聲笑語,世界已經(jīng)變得很美好了,生活已經(jīng)很快樂了,這些就是顛倒愚癡??!然后,各種新鮮的事物、幻化光影,惹得情識處處攀緣、愛戀、耽著,所以現(xiàn)在人的心散亂得收不攏,心已經(jīng)散掉了,怎么能行善積德呢?誰去遵循道德仁義?誰去持戒修定?誰去調(diào)伏自心?這些都沒有了,剩下就只有隨心所欲、放縱而為。這些就叫做“險地”。不要以為充滿了面目猙獰的魔鬼才叫“險地”。魔不一定以恐怖的相顯現(xiàn),它會以非??蓯鄣南囡@現(xiàn)。這樣就非常危險了!危險就在

14、于眾生都不覺察這是五欲魔、快樂魔,反而樂此不疲地迷在里面,癡迷、狂亂,結(jié)果一個個墮下惡趣,多生累劫都脫不出來?!罢鎸嵭苑潜恕保褪且獑枂栠@世間法真實的體性是什么。廣一點問,世間法真的是常、樂、我、凈的體性嗎?從本論的重點上問,真的是像顯現(xiàn)這樣實有呢?顯現(xiàn)時感覺確實很真實啊!到了城市里,那么多商廈、小車,那么多人,一派繁華的景象,人們認為哪一樣是虛假的呢?處處都覺得很真實,實際上真像人們所感覺的那樣嗎?“真實性非彼”,就是人們眼里這個很真切的世間,它真實的體性并非如此,也就是世間的任何現(xiàn)相都虛幻無實,但眾生卻絲毫不明真相?!盁o明”和“智慧”在體性上相違,證見了萬法的實相,無明就會被破除;還陷在無

15、明中執(zhí)假為真,智慧就不會現(xiàn)前。所以這兩者像光明和黑暗相違一樣,陷在黑暗里見不到光明,這就是眾生的苦難。所以整個世間的眾生都處在愚蒙當中,顛倒而為,做的全是瘋子般的行為。不論心里想的、口中說的、身體做的,都像喝醉了酒的瘋漢一樣,在里面哭笑、爭斗、怨恨、貪戀,做這一切都是因為發(fā)了瘋不清醒??!這樣大家就知道,“三有無真實”就是指我們身處的這個世間完全是假相,就像迷夢完全是虛假的一樣。既然眾生都深陷在無明當中,都在以愚癡心行事,以這樣的愚癡習氣,就還將變現(xiàn)更多、更復雜的迷亂假相,所以這是從夢入夢、從迷入迷、從暗入暗的循環(huán)。不但三惡趣是黑暗之處,整個欲界、色界、無色界統(tǒng)統(tǒng)是黑暗之處。在這以無明為根源、以

16、愚癡為性的廣大三有迷夢界中,沒有任何見真實性的光明??吹搅诉@一點,就對三有眾生平等地生悲心。大家都像瞎子一樣在懸崖上走,不斷地墜下懸崖,這就是眾生苦難的處境。這樣看來,世上哪個眾生不應(yīng)當悲愍呢!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類,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如果不了解空性,會覺得大多數(shù)人生活得蠻好,沒有什么要悲愍的,即使聽到說要平等地生悲心,也不知道該從哪里悲愍他。而真正了解空性之后,再看眾生的所作所為,就見到眾生全在愚昧當中生活,而愚昧的結(jié)果就是受苦。所以輪回中看起來有成功,其實輪回注定是衰??!看起來有安樂,其實輪回注定是苦惱!看起來有圓滿,其實輪回注定是缺憾!這就是輪回的本性,根源上是一團無明,再很愚昧地行事

17、,怎么不落入苦中呢?因此就有后面這一句“彼中難可喻,住無邊苦?!?。這一句說得很深刻。三界中的眾生都遠離見真實性的智慧,都生活在黑暗中,隨著無明而貪、而嗔、而傲慢、而嫉妒、而妄想、而求取。仔細想想,因上是這么起心的、這么顛倒的、這么妄動的,往后怎么不迎來連綿不斷的苦呢?因此:這個三有中,實際是無法用語言、用比喻來形容,受苦時間、處所沒有邊際的大苦海中安住。這就是漫漫無期的苦啊!大家學過十二緣起就知道,流轉(zhuǎn)的根源唯一是無明,這又包括業(yè)果愚和真實義愚,真實義愚是根本,就是指不明了萬法無自性的愚蒙。這樣處處把人、法執(zhí)為實有,而發(fā)起虛妄的分別、造作,就是輪回的起因。沒有破掉無明,就會由無明發(fā)起業(yè)行,因為

18、無明不明了真相,也就不斷地妄動。那么,從這個源頭上做觀察,智者就知道世間的眾生實在是苦啊!因為這輪回的事它不會自動停止,只要因緣不斷,就會一直不停地輪轉(zhuǎn)。比如有哪個小孩出生之后,安安靜靜地心識一動不動?在他人生短暫的幾十年里,會做出各種各樣的事來,他不可能不思不想、紋絲不動呀!只要著相的習氣沒有對治,就是嚴重的病根。有這個病根就會不斷地發(fā)作,以無明為緣就會生起各種妄動的行(“行”就是業(yè))。然后,有了妄動、造了業(yè),就會熏習氣,就熏成了因位的業(yè)識。等到業(yè)識一成熟,又成為果位的業(yè)識;以它的牽制力,又身不由己地到各生處去投胎;一投又是一生,然后又從名色開始,到了六根長成,跟六境接觸時又有感受;感受時,

19、又生出乖離愛、不離愛,也就是自然會跟無明結(jié)合,好的就不愿舍離,壞的就馬上逃避,這就叫“愛”;由于愛的驅(qū)使,就會取,好的就想求取到,不好的盡量不想沾;已經(jīng)發(fā)展到取,以它的因緣就造成決定要結(jié)生后有的業(yè),這就叫“有”;業(yè)一旦有了,就免不了來世的受生;既然生了一個有漏蘊的身,就有它的衰老、死亡。這樣輾轉(zhuǎn)不斷地在六道上下生處受生。這惑、業(yè)、苦的循環(huán),在沒有見到空性之前是截不斷的,也就會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流轉(zhuǎn)下去,這才知道,眾生確實是輪回無量世了。那么到今天為止,世上無數(shù)的眾生都還沒遇到解脫因緣,還不認識一切有情、外在的器世界環(huán)境,全部是空花幻影。由于不認識,就還在傻傻地執(zhí)著、顛倒夢想,將來就還有無量無數(shù)的苦厄

20、。這輾轉(zhuǎn)不斷的輪回總苦,實在沒辦法形容它,這是幻化界里最特大、最嚴重、最漫長的一件事!所以“輪回”這兩個字表達的就是最大的苦難!很多人不了解輪回是什么,所以自己不生出離心,對輪回中的眾生也不生悲愍心。這是不了知輪回的苦相,在他心里沒有清晰地顯出輪回的模式和曠劫流轉(zhuǎn)的苦相。其實這是無可言喻的苦,不可能用語言形容得出來,因為它是漫長無始無終的,其中的任何一種苦都在不斷地感受、不斷地發(fā)生,這樣,受苦的時間、處所、種類、程度無量無邊,怎么可能用語言說到呢?用比喻描述到呢?講再多的比喻也只是相似而已。比如我們說輪回像納粹集中營,但猶太人被關(guān)進納粹集中營,只是受幾年的苦難,怎么能比喻輪回無邊的苦難呢?輪回

21、里,一生生喝過的母奶匯集起來超過了五大洋的水量,這還只是借這個世界的事來比方,其實何止超過五大洋呢?應(yīng)當是無邊無際呀!這輪回期間,和別人爭斗被砍掉的頭顱,堆起來超過了須彌山。其實何止超過須彌山呢?一直堆到天頂也堆不完?。≡谶@期間,所流的血淚、所受的業(yè)報,比如地獄里怎么被焚身切割,做餓鬼時怎么饑餓、干渴,當畜生時怎么負重、勞役,做人時怎么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生天時怎么衰敗、墮落,做修羅時怎么嫉妒、斗爭,像這樣,每一類的苦,一生一生受的累加起來,都是無量無邊。整個輪回苦海確實是“漫無邊際”,受苦的時間沒有邊際,從無始到無終;受苦的處所沒有邊際,十方世界任何生處都有眾生投生受苦的足跡,什

22、么樣的六道身都無數(shù)次受過,什么樣的苦都無數(shù)次受過!這叫“無有時、方邊際自性的輪回苦?!?!這樣見到了輪回的苦相之后,就對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平等生起悲愍。這些眾生還陷在輪回迷夢中無法拔出。整個是一場迷夢??!人在做人的夢,天在做天的夢,惡趣眾生在做惡趣的夢。這夢一段接一段,也就是一苦接一苦啊!沉浸于迷夢中的眾生卻若無其事,渾然不知自己的處境,還覺得人生很快樂,生活很有意義,在這世上還有享不盡的快樂,對未來的處境絲毫不作考慮。所以要看到:三界的眾生一排一排地都在走向刑場,都在走向懸崖、走向苦海!如果能清楚地看到眾生都在妄執(zhí)當中,一排一排地走向苦海時,就油然生悲愍?。∈郎蠜]有一個眾生不可憐!彼中善力微,壽命亦短促,復為壽康作,饑餓疲憊眠,內(nèi)外諸侵害,伴愚行無義。無義命速逝,在這三有中,眾生即使得了一世人身,也很快在無意義中虛度過去。怎么說呢?本來人生要多行善積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